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3 毫秒
1.
门冬氨酸钾镁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门冬氨酸钾铁对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36例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应用门冬氨酸钾镁治疗,采用自身对照法,对用药前后室性心律失常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 ①治疗效果显著,总有效率91.67%.室性心律失常用药前后的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②该药与传统的抗心律失常药相比之优点对心肌无抑制作用,用药后不会造成严重的心律失常.③用药后无明显的不良反应,用药前后血压、心率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血尿常规、肝肾功无异常反应.结论 用药简便,不需特殊监护,安全性大,不失为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有效方法 之一.  相似文献   

2.
对高龄组(45~60岁)40例、对照组(20~35岁)40例,进行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监测,发现高龄组病人术后早期心律失常尤以室性心律失常及缓慢性心律失常发生率较高,术后早期低排综合征发生率高,术后脱机时间长,脱机后呼吸衰竭发生率高,但除心肺以外的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两组无显著差异。探讨了年龄因素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早期心肺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李英  蔡力  姜荣建  唐英蓉  舒燕  程标  孔洪 《四川医学》2007,28(4):380-381
目的探讨心律平联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对伴有左室肥厚的高血压室性心律失常患者QT离散度(QT interval disperson,QTd)的影响。方法检测60例伴有左室肥厚的高血压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应用心律平和ACEI或ARB前后的QTd,并与60例健康对照者进行比较。结果病例组用药前与正常对照组相比,QTd有明显延长(P<0.05)。用药1个月后,病例组QTd较用药前略有缩短,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3个月后,QTd较用药前仍有缩短与用药1个月时相似(P>0.05);用药6个月后,QTd较用药前有较明显缩短(P<0.05)。结论心律平联合ACEI或ARB应用于高血压伴左室肥厚及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时QTd无延长,是安全的用药方案。  相似文献   

4.
川芎嗪辅助治疗心律失常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丽萍 《吉林医学》2008,29(9):754-755
目的:观察川芎嗪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100例房性期前收缩、室性期前收缩、以及房性和室性期前收缩并存的心律失常的患者接受治疗,在服用不同类型的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的同时应用川芎嗪240mg加250m10.9%盐水或5%葡萄糖,1次/d,静脉滴注,共2周。用药前后均做普通心电图或动态心电检查观察疗效。结果:辅助川芎嗪治疗心律失常。早搏完全消失的60例,症状好转12例,早搏减少的28例。结论:应用川芎嗪辅助治疗心律失常,疗效基本满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短期口服莫雷西嗪对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对28例无器质性心脏疾病、心功能正常的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男20例,女8例,平均年龄40.86岁)测量心率变异性时域性指标,然后口服莫雷西嗪(200mg,每日3次)同时停服其他影响心率变异性的药物。复查心率变异性时域性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论:服用莫雷西嗪前后心率变异性时域指标差异无显著性,说明莫雷西嗪为一种安全性强的抗心律失常药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分别应用利多卡因与胺碘酮治疗前后心电图QT间期的改变,进一步分析两种药物的安全性.方法 选择62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胺碘酮组(n=30)和利多卡因组(n=32),并进行观察.结果 治疗3天时胺碘酮组QTc由用药前(396±17) ms延长至(398±16) ms,利多卡因组QTc由用药前(395±25) ms减至(394±26) ms,但两组用药前后QTc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3天时胺碘酮组QTd由用药前(34±12) ms减至(21±9)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利多卡因组QTd由用药前(32±11)ms减至(29±14) ms,但前后QTd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室性心律失常较利多卡因更安全、有效,可作为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缺血性心肌病并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治疗中应用小剂量胺碘酮联合倍他乐克的临床作用。方法选取79例缺血性心肌病并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9例,倍他乐克治疗)与研究组(40例,对照组+小剂量胺碘酮)。对比用药前后两组相关临床指标、临床疗效、再入院率。结果用药前两组心室率(VR)、左室射血分数(LVEF)、肌钙蛋白(CtnI)无明显差异(P 0.05),用药后VR、CtnI均降低(P0.05),研究组远低于对照组(P0.05),LVEF均升高(P0.05),研究组远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远高于对照组(P0.05),再次入院率远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缺血性心肌病并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治疗中应用小剂量胺碘酮联合倍他乐克可改善患者VR、LVEF、CtnI,提升临床效果,减少再入院。  相似文献   

8.
黄连素治疗室性早搏2000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黄连素治疗室性早搏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总结20年来采用黄连素治疗室性早搏2000例为治疗组,并以其他抗心律失学药治疗为对照组,结果:治疗组的有效率为84.9%,对照组为84.4%(P>0.05),无明显差异,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为4.2%,对照组为12.8%(P<0.001),有显著差异,结论:黄连素是一种有效的,不良反应轻的抗心律失常药。  相似文献   

9.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伴发的室性心律失常是猝死的主要原因,一直是临床治疗的难点。本文从干预CHF时神经体液因素过度激活,应用酚固酮拮抗剂安体舒通及转换酶抑制剂卡托普利治疗CHF室性心律失常,观察疗效。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本院1998~2000年住院患者60例,男35例,女25例,年龄40~72岁,平均40岁。原发病分别为冠心病、高血压、心脏病、心脏瓣膜病及扩张型心脏病。发病时间1~20年,按照NYHA标准,心功能Ⅱ级22例,Ⅲ级30例,心功能Ⅳ级8例。60例患者皆具室性心律失常(室早或短阵室速)。 1.2 治疗方法 在应用其它强心、利尿、血管扩张药物的同时应用安体舒通20~60mg/d,卡托普利37.5~75mg/d,所有病人均未用任何抗心律失常药物。 1.3 测定方法 用药前及用药后2~4周分别测定血清钾、镁离子,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室性心律失常变化情况。 2 结果   用药后血清钾离子稳定于正常范围内,无1例高钾血症发生,镁离子用药前低于正常或是正常值低值,用药后升高。用药后所有病例室性早搏均明显减少。详见附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美托洛尔、非洛地平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将60例年龄在60~70岁之间原发性高血压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服用美托洛尔和非洛地平。用药前与用药后4周分别进行动态心电图监测并进行心率变异性分析。结果服用美托洛尔组用药后SDNN,SDANN,SDNN idex,PNN50%均明显增高(P<0.05),显著改善了患者的心率变异性;而非洛地平组在治疗前后心率变异只有SDANN有差异(P<0.05),其余均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美托洛尔可改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心率变异性,而非洛地平对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无显著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剖胸术后心律失常的诱发因素,探讨综合预防措施。方法:对61例剖胸术后心律失常按不同手术类型、年龄分布、手术前后心电图正常与否等方面分组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剖胸术后心律失常发生率为9.81%(61/622);其中肺切除术者发生率为23.38%(36/154),而尤以单侧肺全切除术者更为明显占45.45%(5/11);年龄分布60岁以上、下者发生率分别为14.63%(43/294)和5.49%(18/328);手术前心电图正常与异常者术后发生率分别为7.81%(42/538)和22.62%(19/84);各分组统计均有极显著差异性;剖胸术后心律失常年代分布有逐年下降的趋势。结论:通过分析,针对性地提出综合预防措施,明显地降低了剖胸术后心律失常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右冠状动脉缺血再灌注(IR)致兔窦房结及其周围心房肌细胞的凋亡规律。方法 成年家兔2 2只,其中模型对照组10只,IR模型组12只用于在体右冠状动脉根部结扎或放松制作窦房结缺血6 0 min、再灌注6 0 min模型,采用末端标记TU NEL 法检测窦房结中央、窦房结周边及其周围心房肌细胞凋亡率及光、电镜下结构变化。结果 (1) IR组有8只(8/ 12 )窦房结及其周围心房肌均有细胞凋亡现象,其凋亡率(% )分别为11.3±3.7、15 .0±4 .5和2 4 .4±5 .9;(2 )光镜下,IR组窦房结起搏细胞边界不清,胞核固缩,胞浆嗜酸性增强,细胞呈腺样排列;电镜下,心房肌细胞呈明显凋亡征象。结论 IR可诱导窦房结及其周围心房肌细胞呈梯度不均一凋亡,且窦房结中央凋亡率最低。  相似文献   

13.
报告32例老年慢性肺心病患者24小时动态心电图变化,分析其心率、心律变化的临床意义。结果显示,其昼夜呈高基础心率状态,但最高心率和最低心率之差值与老年非心肺疾患者比较无差异,心率趋势符合生理规律。肺心组心律失常检出率87.5%,其中室上性者占78%;病理性心律失常检出率50%,明显高于对照组。紊乱性心房律2例发生于肺心病病情危重时。  相似文献   

14.
隋利军 《医学综述》2012,(21):3706-3708
目的探讨江苏省无锡市不同人群心律失常发病现状和相关因素,提高临床诊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2011年750例体检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心律失常的发病率,发病率最高的3种心律失常类型、男性和女性心律失常检出率的区别,发病率与年龄分布的关系,以及与未检出心律失常患者基础病的比较等。结果共检出86例心律失常患者,检出率为11.47%。发病率最高的3种心律失常类型为期前收缩(2.40%)、心房颤动(1.73%)和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1.47%)。男性和女性心律失常检出率分别为14.14%(54/382)和8.70%(32/3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45岁、46~60岁和>60岁人群的心律失常检出率分别为4.14%(7/169)、8.86%(24/271)和17.74%(55/3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1)。心律失常患者为基础疾病共105例次,发生率为122.09%,明显高于非心律失常患者的53.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结论江苏省无锡市心律失常类型以期前收缩、心房颤动和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为主,并且好发于高龄和男性人群,伴有基础性心血管疾病加重了心律失常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超声斑点追踪成像(STI)技术评价阵发性房颤患者射频消融前后左心房功能变化。方法对28例成功接受环肺静脉消融治疗的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于术前、术后24 h及术后3个月进行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常规二维超声测定左心房内径( LAD)、舒张早期跨二尖瓣血流速度( E)、舒张晚期跨二尖瓣血流速度( A)。应用STI技术测定左心房各壁应变率曲线,获得左心室收缩期左心房峰值应变率( SRs)、左心室舒张早期左心房峰值应变率(SRe)、左心室舒张晚期左心房峰值应变率(SRa),并计算左心房壁中段峰值应变率的平均值(mSRs、mSRe、mSRa)。应用改良Simpson′s 法测定左心房最大容积(LAVmax)、左心房最小容积(LAVmin)、左心房P容积(LAVp),计算出左心房主动射血分数(LAAEF)及左心房被动射血分数(LAPEF)。结果①28例阵发性房颤患者成功实施环肺静脉消融术,LAD、LAVmax、LAVmin及LAVp术后24 h无明显变化,术后3个月较术前相比明显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 LAAEF、LAPEF无明显变化,术后3个月LAAEF较术前明显增加(P<0.05)。术后24 h二尖瓣舒张晚期A峰峰值较术前降低(P<0.05),术后3个月较术前明显增加(P<0.05)。②术后24 h mSRs、mSRe及mSRa与术前相比均降低(P<0.05),术后3个月mSRs、mSRe恢复至术前水平,mSRa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结论 STI技术可以无创评价左心房功能;成功射频消融术后对左心房功能早期虽然存在不利影响,但随时间推移左心房重构将得到恢复,左心房辅助泵功能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6.
扩张型心肌病并发心律失常相关因素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目的探讨扩张型心肌病心律失常的相关因素。方法对符合WHO诊断标准的118例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的超声心动图与心电图检查结果进行一系列对比分析。结果118例房性心律失常在心房扩大组较无心房扩大组明显增高(P<0.05~<0.001),其中心房颤动的发生与心房腔扩大的程度密切相关;心室扩大的程度与各种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无明显关系;左室扩大程度与传导阻滞的发生有关,左室内径>60mm组发生传导阻滞较<60mm组显著增高(P<0.05~<0.001)。EF值<30mm组复杂心律失常发生率较EF值>30mm组明显增高(P<0.05~<0.001)。结论DCM并发房性心律失常与心房扩大有关,尤其心房颤动与心房扩大程度密切相关;室性心律失常与左室腔扩大程度无关,而可能与心肌组织病变程度有关;传导阻滞与左室腔扩大程度相关;并发复杂心律失常与心功能损害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后泪膜的变化。方法:选择单纯老年性白内障患者60例60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观察分析术前、术后1天,7天,30天,90天的所有患者的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It)、泪膜破裂时间(BUT)及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情况。结果:SchirmerI试验结果表明术后1d泪液分泌量增多,与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术后7天、30天、90天恢复至术前水平,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0.05)。BUT结果表明术后1天,7天BUT均较术前明显缩短,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30天、90天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0.05)。角膜荧光素染色结果表明术后1天和7天术眼角膜荧光素着色点较术前明显增多,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术后30天、90天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可在短期内影响泪膜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小檗碱对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pathy,DN)大鼠肾脏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健康成年雄性 SD 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DN 组)和小檗碱组。DN 组及小檗碱组大鼠行左侧肾摘除术,术后2周腹腔一次性注射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60 mg/kg 诱导 DN 大鼠模型,72 h 后测非空腹血糖>16.8 mmol/L 为造模成功;小檗碱组大鼠给予小檗碱0.1 g/(kg·d)灌胃。定时检测各组大鼠血糖、尿微量白蛋白和肾小球滤过率的变化。结果:与 DN 组大鼠相比,小檗碱组大鼠血糖和24 h 尿微量白蛋白明显降低,肾小球滤过率增加(P <0.05),肾功能明显改善。结论:小檗碱可明显降低 DN 大鼠血糖,改善 DN 大鼠肾功能紊乱,对 DN 大鼠肾脏具有较强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动物实验初步证明黄连素可明显对抗氯仿联合肾上腺素、乌头碱以及氯仿所诱发的心律失常,与已知的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作用无明显差异。但黄连素延长哇巴因对豚鼠的致死时间作用不及苯英钠、奎尼丁及心得安等药物。  相似文献   

20.
对近二年收治的109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入院24h 内首次记录的心电图进行分析,发现异常改变者91例,异常率83.5%.其中心律失常与 ST-T 改变在心电图改变中同居首位,彼此差异无显著性(P>0.05).心律失常中以激励起源异常占优势,占心律失常的85.5%,其中主动性房性心律失常最为突出。本文讨论了急性脑血管病引起心律失常的原因及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