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背景: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depression,PSD)对躯体疾病有很大影响,可减弱患者对疾病的心理调节功能,干扰机体正常的生理代谢和内分泌调节,直接影响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和躯体功能康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的:在对脑卒中患者进行康复治疗的基础上,探讨改善PSD患者生活质量的干预策略。设计:前后对照设计。单位:一所市级医院的神经内科病房。对象:选择沈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2003-05/2004-05期间住院的急性期脑卒中并发抑郁症患者36例。纳入标准: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病会议通过的标准;颅脑CT或MRI证实;均为首次脑卒中发病…  相似文献   

2.
背景: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depression,PSD)的发生可延缓患者功能障碍的恢复,了解其发生概率及同病灶部位、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间的关系,以便对其进行康复干预是很有意义的。目的:观察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发病情况同年龄、性别、脑部病变部位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因素的关系,总结临床治疗的经验。设计:以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抽样法,病例分析。单位:一所钢铁集团公司总医院神经内科。对象:2002-08/2003-08本科收治的首次发病的急性脑血管病患者68例,均符合1995年中华全国脑学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脑血管病诊断标准,经CT,MRI证实病灶存在并明…  相似文献   

3.
脑卒中后抑郁状态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脑卒中后抑郁状态(PSD)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FD)的相关性研究总结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2002-09~2004-06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脑卒中患者196例,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并经脑CT或MRI确诊.男107例,女89例,年龄39~78(平均64.6)岁.脑梗死125例,脑出血71例.有意识障碍、痴呆和其他脑器质性疾病,既往有精神障碍及阳性家族史者除外.  相似文献   

4.
脑卒中后抑郁及其治疗对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社交活动障碍对神经功能恢复是否有影响?目的观察PSD的发生率和相关因素,探讨盐酸氟西汀(百优解)抗抑郁治疗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设计以诊断为依据的病例对照研究.地点和对象选自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00-01/2002-03连续住院的急性脑卒中患者132例(脑梗死78例,脑出血54例),男79例,女53例,年龄48~87岁,平均(62.5±12.1)岁,受教育时间(5.2±4.5)年.方法在病程2周、1,3,6,12个月时对每一位人组患者行PSD诊断、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同时完成Zung'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主要观察指标神经功能缺损,ADL,HAMD,SDS,SAS评分.结果①脑卒中患者中约44.7%出现抑郁症状.②脑卒中类型和性别与PSD发生率无相关性(P>0.05).③PSD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与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能力下降程度有关.④盐酸氟西汀能明显改善病程3,6个月时神经功能缺损,病程12个月时抑郁症状(4.63±2.37),日常生活能力(23.25±10.12),神经功能缺损(12.95±11.54)方面改善尤为显著,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2.016~12.174,P<0.05).结论抗抑郁治疗能在抑郁症状明显改善的同时,促进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depression,PSD)对神经功能康复不同阶段的影响。方法: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NFA)、运动功能测定(FMA)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测定(BI),对124例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治疗和康复训练效果进行测评分析。结果:脑卒中伴有中重度PSD患者在临床治疗、心理干预和康复训练3个月及6个月后,HAMD,NFA,FMA,和BI各项测评指标分别为20.78~14.23分,16.80~13.82分,34.63~38.40分,38.56~38.25分,各项指标均显著低于非抑郁患者和轻度抑郁患者(t=2.002~10.336,P<0.05,0.01)。结论:脑卒中患者伴有PSD,对神经功能康复不同阶段均有较大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脑卒中后抑郁(PSD)患者进行研究与脑卒中部位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关系,探讨PSD的病因和发病机制。选择100例诊断为PSD,不同脑卒中部位发生抑郁的概率依次为:左半球48%,多于右半球26%;额叶60%,基底神经节区46%,多于颞叶、顶叶、枕叶及小脑、脑干部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轻、中、重3组发生抑郁的概率分别为33.7%、29.8%、3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SD与脑卒中部位密切相关而与脑卒中程度无关,抑郁的发生是脑部病变的直接作用结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分析抗抑郁剂帕罗西汀对脑卒中后抑郁(PSD)及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对60例PS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对照组(29例)。两组均在神经内科治疗脑卒中的同时,给予心理疏导,治疗组加服帕罗西汀20mg/d8周。结果治疗前、治疗4周组间评分无显著差异,治疗8周组间评分治疗组较对照组均显著下降(P<0.01)。结论帕罗西汀治疗PSD疗效肯定、副作用小、耐受性好,并能促进卒中后神经功能的康复。  相似文献   

8.
背景脑卒中后抑郁状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及其抗抑郁治疗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尚无肯定的结论.PSD的发生率较高,因此,此项研究应向定量化深入.目的通过对PSD和抗抑郁干预,探讨PSD对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和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设计以诊断为依据,随机对照研究.单位河南安阳钢铁集团公司职工总医院神经内科,湖北中医学院神经科,湖北省红安县人民医院内科.对象2001-08/2002-03河南安阳钢铁集团公司职工总医院神经科门诊和住院的PSD患者41例,男25例,女16例;年龄(61.7±12.1)岁,随机分为抑郁组20例和非抑郁组21例.干预抗抑郁组在第1个月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后开始服用阿米替林和心理辅导.在发病1个月和3个月时采用卒中生活质量量表(SS-QOL)和欧洲临床神经功能缺失评分标准(ESS)进行评定,观察神经功能缺失、生活质量和抑郁症状的改善.主要观察指标①两组患者在第1,3个月时HAMD,ESS和SS-QOL评分.②SS-QOL各项指标评分结果.③抗抑郁组治疗效果.结果抗抑郁组治愈者16例,治愈率76%(16/21),4例比治疗前减少5分以上,总有效率为95%(20/21).抗抑郁组SS-QOL评分显示在情绪、体能、家庭活动、社会活动、思维能力和工作能力等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PSD影响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康复和生活质量,抗抑郁治疗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9.
急性脑卒中后抑郁规范化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 ion,PSD)是脑卒中后常见并发症之一,国外文献[1]报道发生率多在40%~60%,它不仅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和认知功能的康复,并且增加了脑卒中患者的死亡率[2,3]。本文通过对我院神经科医生PSD的漏诊率及患者治疗依从性调查分析,试图规范PSD诊疗,降低脑卒中患者致残率及死亡率提供帮助。1对象和方法1.1入组标准我院住院及门诊治疗的急性脑卒中患者,病例均符合1995年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脑卒中诊断标准,并经脑CT或M R I检查证实。且符合以下条件:(1)首次卒中;(2)神志清楚,能配合检查,无明显听力、语言障碍;(3)既往无抑郁等精神障碍病史;(4)发病时间<1个月;(5)签患者知情同意书,愿配合诊疗。1.2对象第一阶段入组79例,3个月随访时,1例失访,1例死亡,1例脑血管病复发,76例完成最后评估。其中出血性脑血管病14例,缺血性脑血管62例;第二阶段入组84例,3个月随访时,2例死亡,1例失访,2例脑血管病复发,79例完成最后评估,出血性脑血管病16例,缺血性脑血管病63例。第一阶段与第二阶段患者入组时使用改良爱丁堡斯堪的那维...  相似文献   

10.
目的:脑卒中抑郁障碍(post-strokedepression,PSD)是脑卒中后常见情感障碍,先前的研究显示PSD的发生与社会、心理及生物学因素有关,但对脑卒中急性期PSD的发生率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depressionscale,HAMD)各因子分的改变特征尚缺乏研究。本研究旨在了解脑脑卒中急性期PSD的发生率及HAMD各因子分的特征。方法:选择98例住院诊断为脑卒中急性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除评定一般自然状况外,采用ICD-10F06.32器质性抑郁障碍诊断标准及HAMD对入组患者进行评定,对所有患者进行颅脑CT扫描。结果:脑卒中急性期PSD的发生率为42%。脑卒中急性期PSD组与非抑郁组的HAMD各因子分比较有明显差异,脑卒中急性期轻型PSD组与中、重型组HAMD各因子分比较有明显差异。结论:脑卒中急性期PSD的发病率较高,脑卒中急性期PSD的HAMD总分及各因子分较非抑郁组均有改变;脑卒中急性期PSD的轻型组与中重型组在HAMD各因子分之间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1.
脑卒中后抑郁症(PSD)是脑卒中的常见并发症,抑郁情绪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卒中患者的肢体功能和社会生活能力的恢复,其发病率为23~65%以上,但尚未引起神经内科医师的足够重视。本文对一组脑卒中幸存患者的抑郁情绪及其对神经功能的影响进行了调查,旨在引起临时医师对PSD的重视,在治疗脑卒中的同时,及早对PSD进行药物或心理干预,改善脑卒的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氟西汀抗抑郁治疗对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Depression,PSD)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经临床体格检查、头颅CT或MRI确诊的急性脑卒中患者132例(脑梗死78例,脑出血54例)。将符合DSM-Ⅳ抑郁症诊断标准的脑卒中患者随机分成抑郁治疗组和抑郁对照组,治疗组予氟西汀治疗。分别在病程2周、1月、3月、6月、12月时给每一位入组患者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SSS)、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Zung'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结果:脑卒中患者中约44.7%出现抑郁症状;抗抑郁药物PROZAC(盐酸氟西汀)能明显改善病程3,6月时神经功能缺损,病程12月时不仅抑郁症状减轻,ADL能力改善,神经功能缺损减轻尤为显著。结论:抗抑郁治疗能使PSD患者抑郁症状明显改善的同时,显著提高ADL能力和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3.
背景:脑卒中后常伴发抑郁和焦虑性障碍,影响神经功能的康复。目的:探讨西酞普兰治疗脑卒中伴发焦虑和抑郁障碍临床疗效。设计:以患者为研究对象的随机对照观察。单位:一所省级医院。对象:研究对象为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0-12/2003-01住院的305例脑卒中患者。纳入标准:①起病急,有神经功能缺损的症状和体征。②头颅CT确诊为脑梗死或脑出血。③既往无神经障碍史。排除标准:有意识障碍史、认识功能障碍、失语、不依从检查者除外。焦虑和抑郁性障碍的判断标准: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14项)评分大于14分,确定患者具有焦虑障碍,汉密顿抑郁量…  相似文献   

14.
刘武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10):2162-2165
目的探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在脑卒中后抑郁(PSD)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神经内科62例PSD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艾司西酞普兰联合问题解决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6、12w汉密尔顿(HAMD)抑郁评定量表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CSS)评分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HAMD和CS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12w,两组患者HAMD及CSS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12w;观察组患者HAMD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后6w,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司西酞普兰联合问题解决治疗在PSD患者的治疗中具有显著疗效,可有效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从而降低脑卒中患者的病死率,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背景:脑卒中后抑郁状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及其抗抑郁治疗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尚无肯定的结论。PSD的发生率较高,因此,此项研究应向定量化深入。目的:通过对PSD和抗抑郁干预,探讨PSD对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和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设计:以诊断为依据,随机对照研究。单位:河南安阳钢铁集团公司职工总医院神经内科,湖北中医学院神经科,湖北省红安县人民医院内科。对象:2001-08/2002-03河南安阳钢铁集团公司职工总医院神经科门诊和住院的PSD患者41例,男25例,女16例;年龄(61.7&;#177;12.1)岁,随机分为抑郁组20例和非抑郁组21例。干预:抗抑郁组在第1个月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后开始服用阿米替林和心理辅导。在发病1个月和3个月时采用卒中生活质量量表(SS-QOL)和欧洲临床神经功能缺失评分标准(ESS)进行评定,观察神经功能缺失、生活质量和抑郁症状的改善。主要观察指标:①两组患者在第1,3个月时HAMD,ESS和SS-QOL评分。②SS-QOL各项指标评分结果。③抗抑郁组治疗效果。结果:抗抑郁组治愈者16例,治愈率76%(16/21),4例比治疗前减少5分以上,总有效率为95%(20/21)。抗抑郁组SS-QOL评分显示在情绪、体能、家庭活动、社会活动、思维能力和工作能力等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PSD影响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康复和生活质量,抗抑郁治疗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6.
余新良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6):4290-4291
目的观察老年人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与中风部位、次数的关系.以及对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按CCMD-3抑郁症的标准,对70例老年人脑卒中患者分为抑郁组、非抑郁组,观察HAMD评分以及ADL评分。结果70例老年人脑卒中出现抑郁29例(41.43%),且以轻、中度抑郁为主。左侧半球病变PSD发生率高于右侧(P〈0.05)。多次卒中发病HAMD评分高于首次发病。PSD与ADL呈负相关(P〈0.05)。结论PSD与脑卒中发出的部位、反复卒中有关,同时与神经功能的缺损程度有关,PSI)明显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神经功能的康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抑郁症状的转归及伴随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改变。方法:选择2001-06/2002-04汕头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74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均为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8~35分的轻中度抑郁。入院后即进行汉密顿抑郁量表(24项,三级或五级评分,<8分为无抑郁,>35分为严重抑郁)和Barthel指数评定,评定结束后观察,不进行抗抑郁治疗,1个月后再次评定,对仍有抑郁者进行抗抑郁治疗(氟西汀20或40mg/d,顿服,治疗1个月,同时进行心理治疗),治疗1个月后进行第3次评定。结果:74例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①74例患者初次评定后1个月复查,28例自行缓解(汉密顿抑郁量表<8分),其汉密顿抑郁量表各因子分(除体质量和日夜变化外)均较初次评定降低(P<0.05,0.01)。②1个月后再次评定时,抑郁症状自行缓解者Barthel指数明显高于未缓解者(84.04±8.22,64.68±12.34,P<0.05)。③46例抑郁症状未缓解者经抗抑郁治疗1个月后,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明显降低(21.64±7.58,8.33±1.26,P<0.05),Barthel指数略有增加,无统计学意义(64.68±12.34,70.14±9.32,P>0.05)。结论:部分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抑郁症状在急性期可自行缓解,同时伴有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明显提高。部分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抑郁症状不能自行缓解,抗抑郁治疗有效但日常生活活动  相似文献   

18.
李锋  张琰  马琳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0):2371-2372
脑卒中患者除有各种功能障碍外,还常伴发情感障碍,其中以卒中后抑郁(PSD)最多见,是目前阻碍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的重要因素,也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探讨脑卒中后抑郁状态(PSD)的相关因素,2008—05/2009—05笔者通过评估和治疗脑卒中的抑郁情绪,对出现卒中后抑郁患者资料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卒中后焦虑-抑郁状态(PSD—PSA)对住院患者住院时间及康复的影响。方法 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及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表(欧洲脑卒中量表ESS)、生活能力指数(BI)对脑卒中后焦虑-抑郁患者49例,非焦虑-抑郁患者75例进行测评及3个月随访。结果 PSD—PSA组的BI和ESS改善明显低于非PSD—PSA组,住院时间明显延长。结论 卒中后焦虑-抑郁状态影响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和生活能力康复,延长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20.
脑卒中后抑郁(PSD)是脑卒中常见并发症之一,以卒中后出现持续情感低落、兴趣减退等抑郁心境为主要临床特征.PSD的发生严重影响卒中患者生存质量,妨碍神经功能恢复,并增加卒中患者死亡率[1].PSD在脑卒中患者中总发生率约为28%~80%[2],应该引起足够重视.2010年6月,神经内科一病区作为我院"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首批试点病房,以分级护理原则为指导思想,以夯实基础护理为切入点,为患者提供全程、全面、连续、专业的优质护理服务,对改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抑郁状态及提高日常生活质量均有显著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