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自尊结构与心理健康关系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目的:探讨自尊结构和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方法:136名中学生完成了Rosenberg自尊量表、内隐联结测验、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和心理健康诊断测验.结果:外显自尊和生活事件呈正相关,外显自尊、生活事件与心理健康呈正相关.层级性多元回归分析表明,外显自尊,生活事件,外显自尊和内隐自尊,内隐自尊和生活事件,外显自尊、内隐自尊和生活事件的交互作用回归效应显著.结论:外显自尊和内隐自尊可能是两种不同的心理结构,个体自尊结构影响着消极生活事件和个体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自尊、自我统合与心理健康关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9,自引:5,他引:9  
目的:探讨大学生自尊、自我统合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运用自尊量表、大学生自我统合量表、症状自评量表对471名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高、低自尊组和自我统合组的大学生在SCL-90各因子上的得分有显著性差异;自尊与SCL-90的多数因子得分呈显著性负相关;自我统合的得分与SCL-90的各因子均有显著性负相关。结论:大学生自尊、自我统合与其心理健康具有密切关系,且自我统合比自尊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更密切。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个体自尊、集体自尊与行为抑制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大学生个体自尊、集体自尊与行为抑制的关系。方法采用个体自尊量表、集体自尊量表、行为抑制量表对271名大学生进行测查。结果1个体自尊与行为抑制及其3个维度:求助、支配、自信心呈显著负相关;2集体自尊与求助抑制、自信心抑制、亲密关系抑制存在显著负相关;与拒绝抑制、疏远抑制呈显著正相关。结论个体自尊与集体自尊预测不同维度的行为抑制。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个人自尊、集体自尊与自我和谐水平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大学生自我和谐与个人自尊、集体自尊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SCCS、SES、CSES对189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对数据进行相关和回归分析。结果自我和谐总分及其各维度与个人自尊、集体自尊之间,除自我刻板性与之无显著相关外,其余均两两相关且非常显著。回归分析表明,集体自尊对个人自尊回归效应显著,集体自尊对自我和谐回归效应显著。结论个人自尊对集体自尊与自我和谐的关系起了中介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 检验幼师女生自尊水平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 使用自尊量表和SCL-90量表对196名幼师女生进行测量。结果 幼师女生的心理健康总体水平不高,幼师女生自尊水平与心理健康之间存在的显著的负相关。结论 一方面幼师女生的自尊受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特别是抑郁、强迫和人际敏感等方面;另一方面幼师女生的自尊也会影响她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6.
外显和内隐自尊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总被引:32,自引:4,他引:32  
目的:探讨外显和内隐自尊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49名大学生被试参加实验和问卷研究,其中男生26人,女生23人,平均年龄22岁。所有被试填答了R0senberg自尊量表和SCL-90症状自评量表,同时使用内隐联结测验测量被试的内隐自尊。结果:外显自尊与心理健康水平表现出中等程度和高度的相关,而内隐自尊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不显著。结论:本研究的结果证实了外显自尊对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另外,结果倾向于支持内隐自尊和外显自尊相对独立结构的假说。  相似文献   

7.
中师生自尊水平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自尊是人们对自己的价值、长处、重要性总体的情感上的评价,作为自我意识的核心部分,对个体心理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关于自尊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始于弗洛伊德的临床观察。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自尊研究更加深入广泛,有关自尊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的研究成为一种新的倾向。Harter等人的研究发现,抑郁情绪与低自尊之间存在着高度的相关[1]。Higgirs的“自我不一致理论”指出,青少年的自我不一致,使他们表现出低水平的自尊,这往往是导致抑郁、焦虑等心理症状的原因之一[2]。国内有关调查结果表明当前中师生群体心理健康总体水平较…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羞耻感和心理健康以及自我效能,自尊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34,自引:6,他引:34  
目的: 了解大学生羞耻感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以及它们和自我效能、自尊之间的关系。方法: 191 名北京大学本科生参加了本研究, 其中男生111人, 女生80 人, 平均年龄为20.4岁。所有的被试填写了羞耻量表、症状自评量表 (SCL- 90)、自我判断调查表(SEI) (测查自我效能感) 和自尊量表(SES)。结果: 羞耻和SCL-90 各因子得分均呈显著的正相关(p 均小于0.01);自我效能、自尊与羞耻得分之间有显著的负相关(p 均小于0.01)。考察SCL-90 各因子和自我效能、自尊的相关情况发现, SCL-90各因子和自我效能、自尊得分之间呈显著的负相关 (p 均小于0.01)。表明羞耻体验可引起自我效能、自尊水平的下降, 同时自我效能和自尊水平的降低可能反过来加强了羞耻的体验, 并最终影响到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9.
人格特征、自尊水平与航空兵部队人员心理健康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航空兵部队人员人格特征、自尊水平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运用EPQ、SES、SCL-90对443名航空兵部队人员进行调查。结果:神经质与SCL-90总均分成正相关(r=0.641,P<0.01);内外向与SCL-90总均分成负相关(r=-0.232,P<0.01);精神质与SCL-90总均分成正相关(r=0.398,P<0.01);自尊水平与SCL-90总均分成负相关(r=-0.381,P<0.01);神经质、精神质、自尊水平进入回归方程(P<0.001);神经质、精神质对心理健康有直接影响(效应系数分别为0.513和0.209);内外向、神经质通过影响自尊水平对心理健康具有间接效应(效应系数分别为0.216和-0.261)。结论:神经质、精神质和内外向是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具有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两个方面;自尊是人格影响心理健康的中间环节。  相似文献   

10.
目的考察自尊在大学生人格、羞耻感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模型中的直接效应和干扰效应,在以前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大学生人格、羞耻感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模型.方法365名大学生参加了本研究,其中男生196人,女生169人,平均年龄20.65±1.59岁.所有被试填写了自尊量表、羞耻量表、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和症状自评量表.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数据进行拟合.结果在大学生人格、羞耻感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模型中(1)自尊对心理症状和羞耻感有显著的直接影响;(2)自尊在神经质人格影响心理症状路径中的干扰效应显著;(3)精神质作为一个独立的影响心理症状的因素得到验证.本研究最后对自尊与羞耻感的关系提出了一个新的互动观点.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自我和谐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37,自引:4,他引:37  
目的 本研究通过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自我和谐之间关系的研究 ,以期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提供新的思路。方法 以症状自评量表、自我和谐量表对随机抽取的大学生进行团体施测。结果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和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有极其显著的负相关 ,与自我的灵活性有显著正相关 ,心理健康状况良好的学生的自我和谐程度与自我灵活性显著高于心理健康状况较差的学生。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自我的灵活性能在一定程度上预测心理症状的变异量。结论 自我和谐程度对心理健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2.
贫困大学生社会支持、自尊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贫困大学生社会支持、自尊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选取贫困大学生生396名为研究组.相对应的388名非贫困大学生生为对照组,采用康奈尔健康量表(CMI),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自尊量表(SES)进行测评。结果贫困生在除抑郁因子外其它各因子得分和CMI总分均高于非贫困生,并且差异达到显著水平;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的主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得分贫困生普遍低于非贫困生;自尊水平两组没有差异。相关分析表明,社会支持、自尊和心理健康间两两显著相关。回归分析进一步表明.社会支持对自尊和心理健康各维度回归效果显著。结论自尊、社会支持对提高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 采用人胆量表和症状自评量表对289名大学生进行测验。结果 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呈右偏态分布趋势,主观幸福感与心理健康有显著性相关。结论 心理健康是影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因素之一,积极开展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对提高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感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人格特征的关系。方法:运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16PF)对随机选取的某民办高校3310名大学新生进行调查。结果:(1)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13.05%,男女之间有统计学差异(χ~2=4.519,P0.05);(2)男女生在敌对(t=2.340,P0.05)、偏执(t=4.984,P0.001)、焦虑(t=~2.902,P0.01)和恐怖(t=-3.793,P0.001)4个因子有显著性差异;(3)相对于全国大学生常模和中国青年常模,大学新生表现出较好(P0.001)和较差心理健康水平。SCL-90各因子与敏感性、怀疑性、忧虑性、独立性和紧张性呈显著正相关(r=0.052~0.513);(4)回归分析表明,人格特质可解释大学生心理健康0.5%~31.1%变异量。结论:大学新生心理健康与人格特质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