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炎琥宁与利巴韦林联合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方法抽选65例手足口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32例予以单一利巴韦林进行治疗,设置为对照组,另33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额外加用炎琥宁进行治疗,设置为观察组。结果观察组体温恢复正常用时、口腔治愈用时及皮疹消退用时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为100%(33/33),对照组为87.5%(28/32)(P<0.05)。结论较之单一用药,联合用药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更为理想,临床治疗时应灵活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喜炎平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2月~2013年2月儿科住院治疗的手足口病患儿75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治疗组(39例)和对照组(36例),两组患儿均予常规补液等对症处理,对照组患儿给予利巴韦林注射液(10~15) mg/(kg&#183;d)加入10%的葡萄糖或生理盐水中静滴;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喜炎平注射液(0.2~0.4) mL/(kg&#183;d)加入10%的葡萄糖或生理盐水中静滴,两组疗程均为5 d。比较两组患儿退热时间、皮疹消退时间及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儿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皮疹消退时间明显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3%,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喜炎平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可以明显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小儿双金清热口服液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普通型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小儿双金清热口服液治疗。观察临床表现,并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组的显效率(76.0%)和总有效率(92.0%)分别高于对照组的显效率(48.0%)和总有效率(72.0%)(P〈0.05);治疗组热退、皮疹及口腔疱疹消退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小儿双金清热口服液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具有显著的抗病毒、退热及改善症状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喜炎平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某院共92例手足口病患儿进行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利巴韦林治疗,观察组采用喜炎平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及各症状消失时间优于对照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喜炎平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利巴韦林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4例手足VI病患儿随机分为A、B组各37例。2组入院后均予利巴韦林治疗,此基础上B组加用炎琥宁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各临床症状体征消退时间。结果B组总有效率为94.6%高于A组的7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发生白细胞减少、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B组退热时间、疱疹消退时间、溃疡消退时间均短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炎琥宁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临床效果显著,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薄芝糖肽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小儿手足口病普通型18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06例和对照组80例,两组均采用相同的基础治疗.治疗组用薄芝糖肽2 mL/次加入5%葡萄糖50~100 mL静脉滴注,1次/d,同时给予利巴韦林10 mg/kg加入5%葡萄糖100~150 mL中静脉滴注,1次/d.对照组仅给予利巴韦林治疗,剂量同上.结果:治疗组退热时间、口腔疼痛消失时间、皮疹消失时间、平均住院天数、并发症发生率均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薄芝糖肽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小儿双金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手足口病的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3~6月在我院门诊治疗的66例手足口病患儿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对照组33例。对照组予以利巴韦林10mg/kg/d,分3次服用,疗程为5~7d,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小儿双金清热口服液,两组疗程均为5~7d。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咽部红肿消退时间、疱疹消退时间及不良反应等临床资料。结果:治疗组患儿的退热时间、疱疹消退时间、咽部红肿消退时间及总病程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0.91%,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均未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小儿双金清热口服液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效果良好,能加快疱疹消退、缩短病程,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
炎琥宁与利巴韦林联合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俞晓康 《安徽医药》2010,14(7):831-832
目的观察炎琥宁,利巴韦林联合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方法将60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均给予利巴韦林10-15 mg·kg-1·d^-1及对症治疗,治疗组加用炎琥宁10 mg·kg^-1·d^-1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和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炎琥宁,利巴韦林联合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确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析小儿豉翘清热颗粒冲剂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效果。方法在我院2017年4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中选出168例为对象,随机将患儿分入两组,对照组患儿给予利巴韦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小儿豉翘清热颗粒冲剂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62%,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8.1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退热时间和疱疹消退时间比较: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5 d后的白细胞计数和hs-CRP水平比较: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成药小儿豉翘清热颗粒冲剂冲服联合西药利巴韦林治疗手足口病疗效确切,促进疱疹消退,控制炎性反应,且用药方法简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利巴韦林气雾剂应用与小儿手足口病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9年5月-2012年5月收治73例小儿手足口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7例与对照组36例,2组患儿均给予相同的常规治疗和静滴利巴韦林,在此基础上再用利巴韦林气雾剂对观察组患儿进行喷雾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2组患儿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6%远高于对照组的6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巴韦林气雾剂应用与小儿手足口病治疗的临床效果良好,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热毒宁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手足口病是小儿时期(尤其是5岁以下)较常见的急性皮肤黏膜传染性疾病。病变主要发生在手足掌部、臀部、口腔等部位疱疹。临床表现为发热、口腔溃疡、手足疱疹,易继发细菌感染。治疗以尽快减轻症状,缩短病程最为关键[1]。我科对我院确诊的68例手足口病患儿给予热毒宁及利巴韦林联合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热毒宁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160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87例和对照组37例。治疗组给予热毒宁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利巴韦林治疗,同时2组均给予对症治疗。比较2组症状缓解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退热、口腔溃疡愈合、手足皮疹消退时间及总病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热毒宁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手足口病疗效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小儿手足口病应用利巴韦林和炎琥宁共同治疗的临床应用疗效。方法抽取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72例小儿手足口病患者进行临床研究,随机分为甲组、乙组与丙组,甲组接受炎琥宁治疗,乙组则接受利巴韦林治疗,丙组接受炎琥宁联合利巴韦林治疗,观察比对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丙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甲组和乙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甲组与乙组进行比对,甲组有效率显著高于乙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临床治疗小儿手足口病时联合使用炎琥宁和利巴韦林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单独用药,可有效缩短退烧、皮疹及口疮消退时间,可在临床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小儿牛黄清心散联合利巴韦林气雾剂治疗手足口病的疗效。方法92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两组患儿在抗炎、补液等相同对症治疗基础上,观察组加用“小儿牛黄清心散+利巴韦林气雾剂”,治疗7d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高于对照组9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退热时间及疱疹消退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在服用小儿牛黄清心散及外用利巴韦林气雾剂过程中无不良反应。结论小儿牛黄清心散联合利巴韦林气雾剂治疗手足口病安全,见效快,缩短病程,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小儿豉翘清热颗粒联合西药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2组均给予抗病毒药利巴韦林气雾剂治疗,治疗组加服小儿豉翘清热颗粒,1周后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热退时间为(2.32±1.12)d,皮疹消退时间为(4.10±1.13)d,对照组分别为(4.62±1.38)d和(5.89±1.56)d,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治疗组显效19例,有效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2.9%;对照组显效10例,有效12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78.6%。2组总有效率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小儿豉翘清热颗粒联合西药治疗手足口病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6.
刘锦 《中国实用医药》2011,6(2):155-156
目的深入探讨蒲地蓝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手足口病的疗效。方法选出手足口病患儿19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102例和对照组96例,对照组给以利巴韦林静点,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观察两组儿童退热时间及皮疹消退时间。结果两组儿童在退热时间及皮疹消退时间上均有差异性,两组疗效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利巴韦林联合蒲地蓝治疗儿童手足口病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炎琥宁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对97例手足口病患儿应用炎琥宁、利巴韦林注射液抗病毒治疗。结果 96例治愈出院,平均住院天数为7.23d,治愈率达98.97%,1例因病情加重转往上级医院。结论炎琥宁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确切,无明显毒副作用,价格低廉,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中国医药科学》2016,(3):98-100
目的探讨应用喜炎平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74例手足口病患儿依照随机分配原则分为对照组37例与实验组37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利巴韦林治疗,实验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追加喜炎平治疗,7d为1个疗程,尔后评估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疾病相关指标等,并对用药安全性进行评析。结果实验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4.6%,较之于对照组的7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儿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疱疹消退时间、皮疹消退时间及治愈时间等均较对照组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应用喜炎平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有助于患儿临床症状与体征的迅速改善,且用药安全性高,治疗效果较为理想,建议临床采纳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清热祛湿解毒法用于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择取某院2017年3月~2019年3月期间收治的378例手足口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将其划分为分析组与常规组,分析组患儿服用自拟败毒汤进行治疗,常规组患儿使用常规西药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结果:分析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4.18%,较常规组患者高,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组患儿接受治疗后各项指标(WBC和CRP)水平均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清热祛湿解毒法用于治疗小儿手足口病临床疗效较好,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钟晓波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24):3327-3328
目的 观察蒲地蓝联合利巴韦林对手足口病的治疗效果.方法 手足口病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蒲地蓝联合利巴韦林)和对照组(单用利巴韦林).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皮疹完全消失时间、发热消退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及有效率分别为57%、94%,对照组治愈率及有效率分别为43%、86%,两组治愈率及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在手足皮疹消失、口腔皮疹消失及发热消退时间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较单用利巴韦林,蒲地蓝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手足口病明显提高了治愈率,缩短了皮疹完全消失时间及发热消退时间,是治疗手足口病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