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医认为“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本质。人体脏腑之间的脏气升降相交,体现出肝生(升)、肺藏(降)、心部于表(出)、肾治于里(入)的规律,而脾胃位于中焦,为人体气机升降的枢纽。同为五脏,肝为阴中之阳。肝气主升;肺为阴中之阴,肺气主降。此处“左肝右肺”当指人体气机升降的通路,而非解剖位置。笔者从事中医临床30余年,运用中医“左肝右肺”理论于临床.效验颇多。现举典型砂石淋2例,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2.
1“左肝右肺”含义之争1·1以四时特性比类定“左肝右肺”对《内经》“肝生于左,肺藏于右”最早进行注释的是隋·杨上善。杨氏曰:“肝者为木在春,故气生左。肺者为金在秋,故气藏右也。肝为少阳,阳长之始,故曰生。肺为少阴,阴藏之初,故曰藏也。”唐·王冰也有类似的说法,其曰:“  相似文献   

3.
“肝生于左”, 语出《内经》。《素问·刺禁论》说:“脏有要害,不可不察。肝生于左,肺藏于右……从之有福,逆之有咎。”这段原文,说明了人身脏腑之气,贵重无比,应当特别重视。笔者根据《内经》原文,参照历代医家注释,并结合临床实践,认识到“肝生于左”的内涵是指脏象肝的气化功能特点,是脏象学说的重要内容之一。但值得说明的是:从解剖部位来讲,祖国医学对肝脏在人体的位置,早已有了明确的认识,这在《灵枢·本脏》篇和元·滑伯仁《十四经发挥》中,已有比较详细的记载,指出了肝脏的解剖部位是居人体右胁下、右肾之前稍偏左的。按中医脏象学说理论而言,  相似文献   

4.
左肝右肺左肝(静脉系统)右肺(动脉系统)古人发现,以肝为主的腹腔静脉血,经门静脉最终经心进入肺,完成了血液的气化和营养补充即新陈代谢,开始了周而复始,循环无端的血液循环。肝为罢极之本,是否极泰来去腐生新和新陈代谢的过程,因此,中医对肝的认识极为深刻。在这里动静脉在心内实现了动静脉血的交叉,可称为“动静交叉”,在解剖层次又在心上部实现了肺动脉(静脉血)和主动脉的解剖交叉,可称为“心肺交叉”,实质上是以肝为主的静脉血(营养)经心后,实现了气体交换(氧合)的动脉血。这可能是“左肝右肺”的另一层含义。阴阳学的“双太极”现象。  相似文献   

5.
左肝右肺新解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支开叶 《光明中医》2007,22(12):3-4
左肝右肺的提法因为与现代医学解剖位置的极大出入而备受责难.联系中医学的天人相应说,将人体按照坐南朝北的方位观察,肝在左的提法与现代并不相悖.现代医学以人体本位为中心观察人体所得结论并以此攻击中医,存在形而下的弊端.左肝右肺之争实乃东西方不同文化背景下对相同观察对象的不同理解和解释.  相似文献   

6.
中医经典《内经.素问》有"肝生于左,肺藏于右"的论述,有的学者认为这是中医的糟粕、谬论和错误之处,持有这种观点的人,实乃不明白中医理论体系之形成而然。"肝生于左,肺藏于右"或来源于《易》之《洛书》,是指肝的生理特性主升发、条达、舒畅,以升为顺,春季应之,方位在东,故说"肝生于左";肺的生理功能特性主肃降、收敛、肃杀,以降为和,秋季应之,方位在西,故说"肺藏于右"。肝左肺右,不是指实质脏器肝和肺的具体解剖位置,而是根据"象"思维理念和中国古代哲学思想阴阳、五行学说及天人相应观或"左升右降"之说推演而来。  相似文献   

7.
"左肝右肺"理论源于《黄帝内经》。由于其论述与生理解剖的肝在右肋,肺有左右两叶不同,因此遭到了反中医者的质疑。实际上中医学对于"左肝右肺"与"左升右降"的认识体现了气机升降与肝肺的生理病理,均为抽象的功能模型概念,并非实际的解剖概念。虽然中医的圆运动模型,对于简化中医理论以及人体生理病理具有重要意义,但是不能机械地认为肝位于人体左侧,肺位于人体右侧;气机在人体内左侧升腾,在人体内右侧沉降;肝病(气机升腾出现问题)表现在左侧,肺病(气机沉降出现问题)表现在右侧。对于"左肝右肺"与"左升右降"的正确理解,体现了对中医理论的客观理解与认识,也有利于纠正片面的着重于解剖的机械辨证观。  相似文献   

8.
《内经·素问刺禁》论云:“肝生于左,肺藏于右”。叶天士进一步指出:“肝从左升,肺从右降,升降得宜,则气机舒展。”显然,中医的“左肝右肺”理论,不是现代的解剖学概念,而是祖国医学对肝、肺二脏部分生理、病理功能的理论概括。笔者近二年多来,将此理论应用于诊治胸胁挫伤,收到较明显的效果,现简要介绍如下:一、一般资料本组50例病人中男32例,女18例。年龄18岁—50岁38例,51岁—67岁12  相似文献   

9.
江西中医学院八位讲师编写的《中医四大经典著作题解》一书,是目前此类书中较好的一种。本人觉得该书至少有如下特点:第一,不穿凿,尽可能把一些问题解答得合乎情理。例如《素问·刺禁论》“肝生于左,肺藏于右”,有人据此而从形态解剖学上来理解,认为“肝在左,肺在右”,这显然是曲解了《内经》的原意。因为在《内经》的其他篇章里,对肺在人身的部位是说得很清楚的,如《素问·痿论》云:“肺者,藏之长也,为心之盖也”,意即肺在五脏六腑中位置最高,覆盖子心之上,这与现代解剖学上观察所见,也完全是相同的,而所谓“肝生于左,肺藏于右”,则是以气机升降的观点,给二者以概括,肝主生发,肺司肃降,左升右降,所以有了上面的提法。后世医家  相似文献   

10.
正左肝右肺左肝(静脉系统)右肺(动脉系统)古人发现,以肝为主的腹腔静脉血,经门静脉最终经心进入肺完成了血液的气化和营养补充即新陈代谢,开始了周而复始,循环无端的血液循环。肝为罢极之本,是否极泰来去腐生新和新陈代谢的过程,因此,中医对肝的认识极为深刻。在这里动静脉在心内实现了动静脉血的交叉,可称为"动静交叉"在解剖层次又在心上  相似文献   

11.
正左肝右肺左肝(静脉系统)右肺(动脉系统)古人发现,以肝为主的腹腔静脉血,经门静脉最终经心进入肺,完成了血液的气化和营养补充即新陈代谢,开始了周而复始,循环无端的血液循环。肝为罢极之本,是否极泰来去腐生新和新陈代谢的过程,因此,中医对肝的认识极为深刻。在这里动静脉在心内实现了动静脉血的交叉,可称为"动静交叉",在解剖层次又在心上  相似文献   

12.
正左肝右肺左肝(静脉系统)右肺(动脉系统)古人发现,以肝为主的腹腔静脉血,经门静脉最终经心进入肺完成了血液的气化和营养补充即新陈代谢,开始了周而复始,循环无端的血液循环。肝为罢极之本,是否极泰来去腐生新和新陈代谢的过程,因此,中医对肝的认识极为深刻。在这里动静脉在心内实现了动静脉血的交叉,可称为‘动静交叉’,在解剖层次又在心上  相似文献   

13.
正左肝右肺左肝(静脉系统)右肺(动脉系统)古人发现,以肝为主的腹腔静脉血,经门静脉最终经心进入肺,完成了血液的气化和营养补充即新陈代谢,开始了周而复始,循环无端的血液循环。肝为罢极之本,是否极泰来去腐生新和新陈代谢的过程,因此,中医对肝的认识极为深刻。在这里动静脉在心内实现了动静脉血的交叉,可称为"动静交叉",在解剖层次又在心上部实现了肺动脉(静脉血)和主动脉的解剖交叉,可称为"心肺交叉",实质上是以肝为主的静脉血(营养)经心后,实现了气体交换(氧合)的动脉血。这可能是"左肝右肺"的另一层含义。阴阳学的"双太极"现象。  相似文献   

14.
正左肝右肺左肝(静脉系统)右肺(动脉系统)古人发现,以肝为主的腹腔静脉血,经门静脉最终经心进入肺,完成了血液的气化和营养补充即新陈代谢,开始了周而复始,循环无端的血液循环。肝为罢极之本,是否极泰来去腐生新和新陈代谢的过程,因此,中医对肝的认识极为深刻。在这里动静脉在心内实现了动静脉血的交叉,可称为"动静交叉",在解剖层次又在心上部实现了肺动脉(静脉血)和主动脉的解剖交叉,可称为"心肺交叉",实质上是以肝为主的静脉血(营养)经心后,实现了气体交换(氧合)的动脉血。这可能是"左肝右肺"的另一层含义。阴阳学的"双太极"现象。  相似文献   

15.
正左肝右肺左肝(静脉系统)右肺(动脉系统)古人发现,以肝为主的腹腔静脉血,经门静脉最终经心进入肺,完成了血液的气化和营养补充即新陈代谢,开始了周而复始,循环无端的血液循环。肝为罢极之本,是否极泰来去腐生新和新陈代谢的过程,因此,中医对肝的认识极为深刻。在这里动静脉在心内实现了动静脉血的交叉,可称为"动静交叉",在解剖层次又在心上部实现了肺动脉(静脉血)和主动脉的解剖交叉,可称为"心肺交叉",实质上是以肝为主的静脉血(营养)经心后,实现了气体交换(氧合)的动脉血。这可能是"左肝右肺"的另一层含义。阴阳学的"双太极"现象。  相似文献   

16.
正左肝右肺左肝(静脉系统)右肺(动脉系统)古人发现,以肝为主的腹腔静脉血,经门静脉最终经心进入肺,完成了血液的气化和营养补充即新陈代谢,开始了周而复始,循环无端的血液循环。肝为罢极之本,是否极泰来去腐生新和新陈代谢的过程,因此,中医对肝的认识极为深刻。在这里动静脉在心内实现了动静脉血的交叉,可称为"动静交叉",在解剖层次又在心上部实现了肺动脉(静脉血)和主动脉的解剖交叉,可称为"心肺交叉",实质上是以肝为主的静脉血(营养)经心后,实现了气体交换(氧合)的动脉血。这可能是"左肝右肺"的另一层含义。阴阳学的"双太极"现象。  相似文献   

17.
“左肝右肺”探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内经》“左肝右肺”说从理论及临床上进行探讨,认为“左”“右”二字体现了“天人相应”的观点,含有丰富的全息思想;肝肺是气化的始点和终点,是气机升降之要冲;后世的左右气血偏胜学说盖源于此。同时探索了其在临床上的指导意义与运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古典医籍论“肺”解剖生理考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小敏  赵志冬  章正祥 《中医药学刊》2004,22(10):1800-1801
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气体的交换是在肺进行的。中医也认为肺是生气之源,司呼吸,其主要机能是统全身之气。从中医对“肺”的功能认识上来看,确系以“肺”代表整个呼吸系统的功能,然而,从中医对“肺”的解剖位置及形态的描述上来看,中医之“肺”,实际上就是指现代解剖学的肺脏器官而言。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它是气体交换的场所,中医认为肺为生气之源,司呼吸,其主要功能是统帅全身之气,中医的“肺”更代表呼吸系统。本文从大量中医古籍文献中摘录了较多对肺的位置、形态和生理功能的论述,结合现代人体解剖及生理所见,两者基本相符,从而认为中医所论之“肺”,即指现代解剖所见之“肺”。当然,中医所谓之“肺”较之现代解剖所见的“肺”器官有更为广泛的含义,几乎代表了整个呼吸系统的解剖和生理。  相似文献   

19.
《中医药通报》2010,9(4):56-56
中医“左肝右肺”一说,来源于《内经》,这是《内经》中的一个千古之谜。因此,西医曾经有人想从《内经》入手,抓住“左肝右肺”之说,大做文章,并以现代解剖学相对照,攻击中医学古老、不科学,讥笑中医理论太荒唐!  相似文献   

20.
浅谈“左肝右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左肝右肺”的说法来源于《内经》。《素问·刺禁论》曰:“肝生于左,肺藏于右。”后世医家继承了这一观点,如《难经》曰:“肝之积名曰肥气,在左胁下……肺之积名曰息贲,在右胁下。”《景岳全书》曰:“胁痛者,左右气血之辨,其在诸家之说,有谓肝位于左而藏血,肺位于右而藏气,故病在左者为血积,病在右者为气郁。脾亦系于右,故湿疾流注者亦在右。”至清代王清任及西医从解剖学观点出发,谓肝实在右而不在左,肺则左右两侧均有之,且右三叶左二叶,从而对中医“左肝右肺”的说法,每有讥诮言语。笔者认为,从现代医学解剖学观点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