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分析脐反应点进针法治疗疼痛性疾病的临证思路。脐反应点进针法是脐针疗法创始人齐永教授以脐洛书全息理论为指导,结合后天八卦全息理论,运用针柄,在脐相应方位寻找疼痛反应点,并由反应点进针,针尖朝向肢体疼痛部位,必要时配合拍打疼痛部位以助行气活血止痛的一种针刺方法。脐针疗法治疗疼痛性疾病中普遍使用的一种针刺方法,具有操作简单、疗效快速、用针数量少等特点,可为针刺治疗提供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寻减轻针刺透皮时痛感的有效方法。方法:将240例面神经炎患者随机分为管针组和对照组各120例。管针组在针刺时采用管针快速无痛进针法,对照组采用爪切进针手法,两组患者首针均针刺左侧合谷穴,应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测定两组患者在针刺该穴透皮时的疼痛程度。结果:管针组VSA平均分为1.06±0.36,对照组VSA平均分为1.95±0.22,两组比较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管针快速无痛进针法能够明显减少针刺进针透皮时痛感。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静脉穿刺进针方法的研究,采取直接刺人血管的进针方法,使静脉穿刺达到无痛、微创、快速、准确无误的质量标准。方法:操作者分别用传统的“三段式”进针法和直接刺人血管法为90名门诊患者进行静脉输液,了解两种不同穿刺方法进针速度,病人对疼痛的感觉,穿刺对病人局部组织的损伤程度及一针见血率。结果:两组病人对穿刺疼痛的感觉有显著的差异(P〈0.05)。结论:直接进针法可减少病人的局部损伤,减轻病人疼痛,且进针速度快,明显优于传统的“三段式”进针法。  相似文献   

4.
针刺手法对临床治疗效果有着直接的关系,有关针刺手法问题,历来谈论者较多,说法各异。现介绍我在临床上使用毫针的进针法、补泻法及出针法,供同道参考。进针法根据针的种类不同刺法各异。这里仅介绍毫针进针法,就是用指切、舒张、快速这三个过程配合在一起来完成一根针的进针法。用右手拇指爪甲在选好的穴位上切痕呈“ ”  相似文献   

5.
笔者在临床上发展运用著名针灸老专家李仲愚教授传授的奇穴疗法 ,并独创“流星针法” ,治疗脑血管系统疑难病症取得满意疗效 ,兹举隅报道如下。1 流星针法持针者以快速捻转毫针针柄时 ,利用毫针在瞬间快速旋转而针尖在接触腧穴部位时脱离持针者指腹 ,如流星瞬间直刺入腧穴 ,再行捻转或提插手法 ,得气后留针 2 0~ 30分钟。此针法进针快 ,针刺入后不良刺激副反应少 ,得气迅速。适宜于头、面、胸、背、四肢远端较浅刺的腧穴 ,对血管神经性头痛、中风后遗症、痹证、失眠、心悸、眩晕及内脏疼痛等病症 ,在辨证选穴基础上用此针法疗效较佳。2 …  相似文献   

6.
从针刺前准备、无痛进针、无痛行针、无痛出针、无痛针刺创新技法、无痛针法举隅六方面对当前常见的无痛针刺理论和方法进行概述,总结出减轻针刺疼痛的主要方法:(1)依据患者体质和患病部位,选用合适的进针手法和疼痛刺激小的经络、穴位;(2)采用细针,尽量浅刺,针刺手法熟练,轻手法行针或不行针;(3)医者全神贯注,患者精神放松;(4)采用创新无痛针法或结合现代高科技手段。参考文献32篇。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缓慢捻进针法与管针进针法针刺内关穴后健康人心血管功能状态的变化,客观评价缓慢捻进针法与管针进针法的疼痛程度。方法将100例健康青年人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50例。两组均取内关穴,第一阶段A组采用缓慢捻进针法针刺,B组采用管针进针法针刺;第二阶段(1星期后)A组采用管针进针法针刺,B组采用缓慢捻进针法针刺。所有受试者针刺后均采用简式Mc Gill疼痛问卷表进行评分,并用ZXG-E型自动心血管功能测试诊断仪检测受试者进针前、进针后5 min及进针后30 min的心血管功能情况。结果缓慢捻进针法针刺后PRI感觉项总分与简式Mc Gill疼痛问卷表总分与管针进针法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缓慢捻进针法针刺后PRI情感项总分、VAS评分及PPI评分与管针进针法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缓慢捻进针法进针后5 min FEK和VER与管针进针法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缓慢捻进针法所产生的各类疼痛感觉明显多且强于管针进针法,这种疼痛差异对心血管功能具有良性影响。  相似文献   

8.
牛琦云 《中医研究》2013,(12):69-70
目的:观察快速无痛进针法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门诊收治的38例偏头痛患者,给予快速无痛进针法针刺(百会、太阳、印堂、丝竹空、率谷、风池、悬颅、太冲、行间、内关、阿是穴等)治疗,6次为l个疗程,休息2 d后进行下一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判定疗效.结果:治愈26例,好转10例,无效2例,有效率占94.74%.结论:快速无痛进针法治疗偏头痛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9.
笔者在临床应用多种无痛进针法的基础上结合自身体会提出根据腧穴分布部位选择无痛进针法的理念,在临床上根据腧穴所处部位的解剖学特点选择最适宜的无痛进针法,头皮部采用叩刺进针法,额部及浅表神经干处采用提捏进针法,眼部及大血管处采用指切进针法,面部及指端采用飞针进针法,枕项部采用弹针进针法,腹部采用抖刺进针法,四肢、腰背部采用单手速刺法,掌心、足底部采用剁刺进针法。本文从术前准备、适用部位、操作方法、注意事项等方面系统介绍无痛进针法,为临床无痛进针操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我们在1989年至1990年,使用“旋刺无痛法”进针治疗痛证100例,初步取得满意结果,现总结分析如下: 1 病例资料 本文100例痛证均为门诊病人,观察组50例,男27例,女23例,采用旋刺无痛进针法,其中腰背痛14例,上肢痛12例,胁痛10例,头痛2例,坐骨神经痛12例;对照组50例,男28例,女22例,采用普通进针,其中腰背痛14例,上肢痛10例,胁痛10例,头痛2例,坐骨神经痛14例。 2 治疗方法 旋刺无痛进针操作法 进针时左右手配合,左手以拇、食二指挟住针身下段,露出针尖。右手拇、食、中指挟住针柄将针尖对准穴位,并作顺时  相似文献   

11.
笔者多年来,针刺“遗尿穴”(自命名)治疗7例顽固性遗尿症,均一次即愈。介绍如下: 定位:双足小趾底部最下面一个横纹中点。针法:先用75%的洒精局部消毒再进针。进针时可捻转,当针尖触到骨膜后,遂加大针  相似文献   

12.
单手藏尖震颤进针法,是在传统进针法基础上改进而成的一种新的进针法;它具有操作简便、穿皮痛苦小和得气快等特点。具体操作:以右手拇指食指的指腹夹持针柄,针体紧贴中指使针尖附着于中指指腹最高点,即针尖藏于中指内,距甲缘约0.1~0.3寸处;中指指尖放在本穴区域内,针尖延长线必须正对本穴中心点;持针手轻轻上下震颤(借肌肉和脂肪之弹力),同时中指快速微微弯曲,拇食指用力配合下压,即可达到顺利进针的目的。但长针不宜于用此  相似文献   

13.
针法,是医生利用针具刺激人体腧穴,通过经气的作用,调整经络、脏腑气机,达到扶正祛邪,治愈疾病的操作方法。针法运用是否恰当,是促进人体正气旺盛,邪气衰退的关键所在。《难经》六十九难至八十一难为针法篇。主要论述了针刺手法、针刺补泻和针刺因时制宜等方面的内容。对《内经》的有关方面作了补充发挥,反映了战国以后至秦汉时代的针法概貌,对国内外针刺疗法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针刺手法针刺手法,主要介绍针刺的进针与出针、角度与深度、行针与候气等多种手法。 (一)进针与出针:一般右手持针,称之为“刺手”;左手辅助,称之为“押手”。刺手的作用主要是掌握针具,持针姿势,一般以姆、食、中三指挟持针柄,进针时运用指力使针尖快速透入皮肤,  相似文献   

14.
回顾历版《针灸学》教材中的毫针进针法,探求其演变过程和原因,并分析其发展趋势。通过查阅多版《针灸学》教材和20世纪40年代以来针刺手法相关文献,结合多位近现代针灸名家针刺手法特色,发现进针法的定义几经变化而尚需完善;进针法分类在发展中趋于稳定;插刺进针法一度被收入,而后又消失;对进针法操作细节的描述不断规范完善。其演变主要受当时的学术及临床背景、编写者学术思想、针灸名家的学术思想、针灸国际化与标准化等的影响。捻转进针法和一些进针器进针法符合安全、无菌、无痛、方便的发展趋势,未来可能会被载入《针灸学》教材。  相似文献   

15.
文章详细介绍并说明笔者在临床实践中总结的弹指速刺进针法的具体操作方法及施针要点,讨论弹指速刺法的操作特点、应用优势以及临床应用注意事项。弹指速刺法是一种无痛、简便、有效、易掌握的进针手法,体现了无痛针刺与注重得气的操作特色,丰富了针刺的进针手法,可供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6.
目的:飞针进针法是临床常用的一种安全无痛的进针方法。方法:通过多次在模拟人体肌肉上进行飞针进针,记录进针点的坐标值,通过统计学方法探究飞针进针法的准确性及影响其成功率的因素。结果:准确性方面,不同直径针具及不同握持部位进针点距坐标原点距离存在差异(P<0.05),且握持针身组进针点距离坐标原点距离均值小于握持针柄组;在成功率方面,选用0.35×40 mm毫针和握持针身具有更高的成功率。讨论:本研究从一定程度上验证了飞针疗法的准确性,并通过不同实验组的比较总结出选用直径较大针具进针时握持针身可以有效提高飞针进针法的成功率。样本量更大,针具的种类和材质更丰富的实验研究出现可以增强本文的说服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缓慢捻进针法治疗不寐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82例患者随机分成缓慢捻进针组和普通针刺组,均治疗1个疗程。结果 缓慢捻进针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12%(39/41),显著高于普通针刺组的78.05%(32/41),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总评分均有降低,但缓慢捻进针组PSQI评分的改善优于普通针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缓慢捻进针法治疗不寐的效果明显优于普通针刺治疗,值得进一步在临床应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18.
袁青  邓晶晶  靳瑞 《世界中医药》2008,3(6):353-354
缓慢捻转进针法是一种历史悠久、疗效良好的进针方法。最早在《灵枢·官能》中就有关于缓慢捻转进针的记载:“微旋而徐推之”。明·徐风《金针赋》“下针贵迟”、清·廖润鸿《针灸集成》“徐徐纳针已过皮肤”等都对后世缓慢进针法有很大影响。现代针灸大师承淡安、陆瘦燕、王乐亭等进针都有轻轻用力、缓慢刺入的特点。陈尚杰等对不同进针法所致的感传进行临床研究,得出了“慢速捻转进针法所致感传明显优于快速进针法”的结论。兹就缓慢捻转进针法与针刺效应的关系作如下探讨。  相似文献   

19.
正脐针是指在脐部实施针刺术,能够达到平衡阴阳、祛除疾病的一种新型针刺方法。其具有针刺数量少,治疗范围广,取效迅速等特点。脐针取针之法较多,有单针、双针、三针、四针和多针针法;进针之法多样,有压痛点进针法、皮下结节进针法、八卦定位进针法和五行生克制化法等~[1]。笔者通过临床发现,将脐针疗法运用于皮肤病的治疗中能够收到较好的疗效,兹举案三则,供同道参考。1湿疹李某,男,27岁。因"反复出现颜面部片状丘疹3年  相似文献   

20.
舒张提捏进针法针刺治疗小儿厌食症3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秀花 《中医杂志》2002,43(2):112-113
目的:观察舒张提捏进针法针刺治疗小儿厌食症的疗效及对发锌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AA—660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仪,测定发锌值,用舒张提捏进针手法对30例厌食症患儿进行针刺治疗,观察临床疗效及发锌含量的变化,并随机与葡萄糖酸锌口服液对照组对比观察。结果:针刺可明显提高厌食症患儿的食欲及发锌含量(P<0.01),总有效率及发锌含量针刺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提捏进针法是适应小儿的较好进针手法,针刺疗法是治疗小儿厌食症的有效方法,能够明显提高发锌含量,优于口服葡萄糖酸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