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周立生  郑淼  李继坤 《腹部外科》2005,18(5):292-293
目的评价吻合器辅以荷包钳技术在低位结直肠吻合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分析2000~2004年间治疗直肠癌应用吻合器辅以荷包钳进行结直肠吻合术209例的经验。结果209例应用荷包钳关闭远端直肠和吻合器结直肠吻合的进程顺利,术后发生吻合口漏4例(1.9%),吻合口出血3例(1.4%),吻合口狭窄3例(1.4%),术后病理切缘均阴性,无手术死亡。结论吻合器辅以荷包钳低位结直肠吻合技术能帮助外科医生为更多低位直肠癌病人进行保肛手术,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2.
荷包缝合钳代替直线型吻合器行直肠癌低位保肛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经济、实用、安全的直肠癌低位保肛手术方法。方法 对245例中低位直肠癌患者按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要求切除直肠,荷包缝合钳封闭直肠残端,管型直肠吻合器行低位保肛术。结果 低位前切除106例,超低位前切除117例,结肠肛管吻合术22例。本组切缘均无肿瘤残留。术后出现吻合口瘘10例(4.1%),均经横结肠造瘘后痊愈;尿潴留16例(6.5%);手术死亡1例(0.4%)。结论 用荷包缝合钳代替直线型吻合器行直肠癌低位保肛术安全、简便、经济。  相似文献   

3.
观察敞开式缝吊荷包法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为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提供一种方便有效的远端直肠荷包缝合法。对32例低位直肠癌患者采用敞开式缝吊荷包法行低位直肠癌保肛术治疗。按TME原则应用电刀锐性游离直肠至肛提肌水平,于直肠肿瘤下缘左右侧壁用4号丝线各缝扎一道作指示线。于指示线水平的直肠前壁开始边切边缝吊向左右侧切开直肠壁,至直肠后壁时将直肠壁与直肠系膜分离,将直肠系膜继续向远端游离5cm。完整去除直肠肿瘤和直肠系膜。提起远端直肠缝吊线,用荷包线于直肠断端作一锁边荷包。自肛门将32mm环状吻合器器身置入直肠,中心杆自直肠断端荷包中央突出,收紧荷包线后结扎。再次检查以保证吻合口内肠壁无多余脂肪组织后与放置于乙状结肠的抵钉座结合。此后按环状吻合器吻合操作常规行乙状结肠直肠端端吻合。结果32例手术均成功。除2例低分化腺癌外,在远切缘处未发现残留癌组织。术后无吻合口漏发生。所有患者术后3个月经结肠镜复查吻合口无肿瘤复发。结果表明,该法是一种可靠的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远端直肠荷包缝合法,其优点:(1)既保证切缘无癌残留又可提高保肛成功率;(2)可保证完整去除肿瘤远端5cm的直肠系膜,达到TME标准;(3)减少吻合口漏的发生;(4)操作方便,出血少。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PPH荷包缝合技术在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运用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及对肛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5例超低位直肠癌患者采用PPH荷包缝合技术,即按照TME原则游离直肠达到盆底肌水平,于肿瘤下方切断直肠。肛门放置PPH扩肛器,在距直肠残端0.5cm处全层荷包缝合一周,放入强生进口胃肠吻合器,收紧结扎荷包缝于吻合器杆芯上。按常规方法完成吻合。结果 15例患者无手术死亡,无下残端及侧方癌组织残留,有1例发生吻合口漏。全部患者均行随访,随访时间3~14个月,平均随访10个月。术后肛门功能良好。结论 PPH荷包缝合技术在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运用临床疗效较满意,术后并发症少,对肛门功能保护良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荷包加单吻合联合应用于直肠癌低位保肛手术的效果.方法 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18例患者在低位直肠癌根治术(保肛手术),术前经电子结肠镜检查并活检确诊,癌肿下缘距肛缘距离5-7厘米的直肠癌患者,采用单吻合器联合荷包钳法,行低位结直肠吻合.结果 18例患者荷包加单吻合联合应用行直肠癌低位保肛手术顺利,术后无吻合口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各种吻合技术在腹腔镜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3~2010年腹腔镜下利用不同吻合技术施行52例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52例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腹,术后肠管切缘病理切片均无癌浸润,其中利用双吻合器吻合技术12例,腹腔镜下荷包缝合直肠残端用吻合器完成结直肠吻合16例,肛门外拖出直肠远端闭合再用吻合器完成结直肠吻合14例,经肛门拖出式手工吻合10例。结论:消化道吻合技术是腹腔镜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技术难点,掌握不同的吻合技术可缩短腹腔镜直肠癌保肛手术的学习曲线,提高保肛率。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经肛荷包单吻合器技术在高难度低位直肠癌前切除保肛手术中的优越性,选择因肥胖、骨盆狭窄、远端闭合困难或器械吻合失败的距肛门7cm以下的超低位直肠癌患者121例,在严格遵循TME原则的前提下,采用经肛荷包单吻合器技术行保肛手术治疗。结果显示,121例患者全部完成保肛手术,2例(1.65%)术后2周内发生吻合口漏,3例(2.47%)发生吻合口狭窄,3例(2.47%)局部复发,无手术死亡。结果表明,采用经肛荷包单吻合器技术对高难度低位直肠癌行直肠癌前切除保肛手术疗效满意,方法简单、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双吻合器法在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双吻合器吻合法在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1994-1999年52例直肠癌应用双吻合器法行结直肠吻合保肛的经验。结果:本组52例,应用双吻合器的直肠癌手术中直肠残端闭合失败2例(3.8%),吻合器切割不全4例(7.6%),术后发生吻合口漏2例(3.8%),吻合口狭窄3例(5.8%),切口感染2例(3.8%),吻合口出血1例(1.9%)。术后局部复发3例(5.8%),无手术死亡。结论:双吻合器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是安全可靠的,可以帮助外科医生完成以往手法缝合难以完成的低位结直肠吻合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国产单吻合器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结合相关文献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07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8例低位直肠癌中行直肠全系膜切除(TME)且应用国产管状吻合器及荷包钳进行手术的91例患者的资料.结果 全组无手术死亡病例,保肛均获成功·保舡率为71.09%(91/128),术后病理检查肿瘤远端切缘无癌残留.未发生吻合口出血及狭窄;1例(1.10%)发生吻合口漏,经保守治疗后痊愈;无大便失禁发生.全组获随访1~5年,平均3.8年,局部复发6例(6.59%);总的1年生存率为97.80%(89/91),3年生存率为80.00%(72/90),5年生存率为68.97%(60/87).结论 TME联合国产管状吻合器及荷包钳应用于低位直肠癌根治术,可提高保肛率,操作简单安全,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们对于中低位直肠癌的保肛手术,尝试在外翻直肠黏膜面放置荷包钳和用吻合器进行,现将应用体会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1993年5月至2002年8月,我们共施行71例经腹肛拖出式直肠结肠吻合术。50例于会阴部以手工缝合完成吻合(手工缝合组),21例尝试以吻合器进行吻合(吻合器组),两组患者临床病理资料见表1。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新型弧形切割缝合器(凯途TM)在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1月至2006年6月收治的46例低位直肠癌应用新型弧形切割缝合器施行低位前切除的临床资料.双重器械吻合前切除术40例中,1例家族性腺瘤样息肉病行全大肠切除回肠J型贮袋肛管吻合术;39例直肠癌,其中Dukes A期 11例,Dukes B期15例,Dukes C期13例,分别行低位或超低位前切除术、或前切除术.Hartmann术6例为5例Dukes D期和1例高龄体虚Dukes B期低位直肠癌.结果:双重吻合前切除40例中,超低位吻合33例(33/40,82.5%);无吻合口瘘发生,无局部复发出现;吻合口出血3例(3/40,7.5%),直肠阴道瘘2例(2/18,11.1%).行Hartmann术6例,直肠切割闭合处平均距肛缘2.8 cm.结论:弧形切割缝合器在低位直肠癌的保肛手术中的应用与直线形切割缝合器相比有着较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12.
吻合器技术在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吻合器技术在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998年1月至2001年12月对68例直肠癌低位前切除使用管形吻合器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全部患者吻合基本满意,其中中低位直肠癌占82%,术后病理切缘均阴性,无手术死亡,术后并发症少。结论:采用荷包钳加管形吻合器吻合较双吻合器吻合操作更方便,安全,经济,吻合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弧形切割吻合器在直肠癌前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1月至2006年8月间收治的57例直肠癌应用弧形切割吻合器进行前切除的临床资料.其中行双重器械吻合前切除术51例;Hartmann术6例.结果 双重器械吻合前切除51例中超低位吻合41例(80.4%),术后均无局部复发;吻合口瘘1例(2.0%),吻合口出血3例(5.9%),直肠阴道瘘2例(22例女性患者,发生率9.1%).行Hartmann术6例,直肠切割吻合处平均距肛缘2.8 cm.结论 弧形切割吻合器应用于低位直肠癌的保肛手术中具有吻合口瘘发生率低的优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基础上采用PPH吻合低位保肛的手术经验和初步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至2009年1月共15例低位直肠癌患者接受TME基础上PPH吻合器吻合保肛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术后随访6个月至3年,了解并发症、肛门功能、肿瘤局部复发情况。结果 15例患者手术均成功完成,无手术死亡;术后获得较好的肛门功能,无吻合口漏、肛门狭窄及局部复发。结论 PPH吻合器吻合低位保肛术在不影响肿瘤根治原则下,安全可行,在根治的前提下可良好地保留肛门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经下腹横切口凯途弧形切割闭合器在腹腔镜直肠癌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0~2011年为18例低位直肠癌患者经下腹横切口使用凯途弧形切割闭合器行腹腔镜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18例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150~240 min,平均180 min,术中出血量平均160 ml,无一例吻合口漏。结论:凯途切割闭合器手术效果良好。下腹横切口美观、隐蔽,是腹腔镜直肠癌手术较理想的切口。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结肠肛管吻合术在低位直肠癌术中的保肛作用及一些相关问题。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外科 1991年 5月至 2004年 10月共 35例低位直肠癌行结肠肛管吻合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全组手术进程顺利,术后发生吻合口漏和吻合口出血各 1例。按Parks制定的标准,术后肛门功能优良率为 84. 4%。肿瘤术后局部复发率为 5. 7%, 3年存活率为 87 .5%, 5年存活率为 65. 4%。结论 结肠肛管吻合术作为保肛手术的一种术式可用于普通手术时无法保留肛门的低位直肠癌病人。  相似文献   

17.
经肛门外切除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68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低位直肠癌肛门外切除、保留原位肛门、防止癌组织残留的手术疗效.方法 随访该术式后2年以上的患者68例,回顾分析相应的68份病历资料(2006年3月至2009年9月).结果 68例低位直肠癌患者随访至术后2年无手术死亡,无术后吻合口狭窄、漏、出血等;有肛管部位钛钉异物感、钛钉脱落致微量渗血现象,无局部复发;全组患者大便自控功能满意,无排尿功能障碍,性功能良好.结论 经肛门外直视下操作,能够达到理想的切除范围,单管吻合器钉合严密牢固,无双吻的"危险三角区"、原位肛门术后自控大便功能满意,相对于手工或双吻手术安全,是低位直肠癌患者保肛的一种新选择.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经肛门拖出吻合器吻合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应用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2010年6月~2013年1月,采用腹腔镜辅助经肛门拖出吻合器吻合法治疗30例中低位直肠癌。22例≤T2期,8例T3期,均为N0,M0。电子结肠镜检查显示肿瘤下缘距肛缘的距离4.0~10.0cm,(7.6±1.5)cm;肿瘤直径2~6cm,(3.8±1.3)cm。先在腹腔镜下进行直肠全系膜切除,于耻骨联合上做下腹部正中辅助切口,直视下切断近端结肠,经肛门拖出切除直肠标本,应用双荷包、单吻合器技术,以国产管型消化道吻合器(31.5mm或28.5mm)行结一直肠端端吻合。结果 30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170~280min,(216.3±25.9)min。术中出血量50~700ml,(273.3±160.1)ml。术后肛门排气时间1~4d,(2.5±0.8)d。术后住院时间8~30d,(12.2±4.2)d。肠管远端切缘距肿瘤的距离2.0~6.0cm,(3.9±0.9)cm。远近切缘均未见癌残留。术后发生吻合口漏1例(3.3%),腹腔积液并感染1例(3.3%),均经非手术治疗治愈,无腹腔内出血、肠梗阻、吻合口出血等并发症。随访6~24个月,(11.8±3.9)月,术后3个月大便次数1~5次/d;1例吻合口瘢痕收缩狭窄,排便困难,予以扩肛等处理后好转;1例术后16个月局部肿瘤复发,行腹一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Miles手术)。结论 经肛门拖出吻合器吻合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安全可行,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腹腔镜器械切割缝合器(ATP45)在直肠癌低位保肛术中应用的方法和效果.为提高低位直肠癌保肛率探索新的吻合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7例低位直肠癌患者应用ATB45,在全直肠系膜切除(TME)的基础上完成保肛手术.结果 低位前切除术5例,超低位前切除术12例.ATB45切割、吻合直肠肠壁满意,断端出血少.患者恢复顺利,无吻合口瘘、吻合口出血等情况发生.结论 腹腔镜器械切割缝合器行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使双吻合器技术更加方便,矿大了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适应证范围,安全可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