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大蒜素生成和提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考察大蒜素生成和提取率,确定大蒜中大蒜素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在常温、充氧、充氮、冰箱冷藏条件下,考察大蒜素的生成速度和提取率;采用乙醇超声法提取大蒜素,通过正交试验筛选最佳提取工艺。结果大蒜素最佳提取工艺:蒜泥在40℃下超声酶解80min,按料液比l:4(g·ml-1)加入95%乙醇,40℃下超声提取80min,大蒜素提取液常温放置10d。结论在常温条件下,蒜泥加95%乙醇超声提取,成本低、得率高。  相似文献   

2.
大蒜油亚微乳的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考察大蒜油亚微乳的稳定性。方法 采用HPLC法,以大蒜素(DATS)为指标性成分,分别对大蒜油亚微乳、大蒜油注射液进行高温高湿冷冻稀释试验以及加速试验,长期留样观察试验,并以粒径为指标观察物理稳定性。结果 在高温、光照条件下,亚微乳中大蒜素的含量有所下降,粒径无明显变化,同等条件下,DATS在注射液中的下降率几乎是在亚微乳中的2倍;冷冻条件下,含量无变化,而粒径显著增大。在2 5±2℃下避光条件下进行的加速试验和在6±2℃条件下进行的长期留样试验,各项检查指标基本无变化,稳定性良好。稀释试验表明不同稀释剂在10h内对乳剂的各项检查指标无显著影响。结论 大蒜油亚微乳的稳定性比大蒜油注射液的有所提高,但仍应在适宜温度下避光贮存,不得冷冻。  相似文献   

3.
目的:制备包含肉豆蔻酸异丙酯(IPM)的紫杉醇长效缓释微球,并对制备工艺及体内外缓释效果进行评价。方法:使用改良的单乳溶剂蒸发法制备紫杉醇长效缓释微球。通过分析粒径分布、突释、体外释放及体内的抑瘤效果等指标,对其进行评价。结果:所得微球平均粒径小于10μm,外观圆整,具有良好的体外释放曲线。含有30%IPM的微球体内抑瘤效果明显。结论:使用改良的单乳溶剂蒸发法制备的微球,可以达到缓释效果,体外释放4周的微球对小鼠体内的固体肿瘤有良好的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99mTc标记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类似物(IGF-1A)的方法,探讨其标记条件。方法通过预锡化法标记IGF-1A,改变标记条件:Tween80的用量从0~10μl,在0.25~6h不同时间点测定标记率,SnCl2·2H2O质量浓度0.75~4g/L,IGF-1A的用量20~100μg,淋洗液的体积10~200μl,加入生理盐水或人血清后1h~24h测定放化纯度,纸层析法测定标记率及胶体水平。结果^99mTc-IGF-1A最高标记率为(94.43±0.75)%,放射性胶体质量分数为(3.47±0.71)%。室温下放置6h标记率为(85.57±2.81)%,加入人血清后放置24h标记率为(54.07±3.86)%。结论上述预锡化法进行^99mTc标记IGF-1A的最佳标记方法为:浓盐酸溶解SnCl2·2H2O后用葡萄糖酸钠溶液配成3g/L,吸取100μl后加入40μl IGF-1A(2g/L);300μlNa3PO4和2μl,0.1%Tween80混匀后加入50μl ^99mTc O4新鲜淋洗液;在IGF-1A体系中加入淋洗液体系,混匀,室温下反应0.5h;加入500μl NaH2O4将pH值调节到7左右。该方法简捷且具有较高标记率和良好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确定鼻用黄芩苷乳剂处方及制备工艺。方法以黄芩苷亚微乳的稳定性为主要评价指标,对黄芩苷亚微乳的制备过程中主要工艺因素及处方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黄芩苷亚微乳在pH值5.0,温度:40℃,以800 bar的压力,高压均质6~10次条件下可以得到粒径在200 nm左右、且分布较均匀的乳剂。结论该法研制鼻用黄芩苷乳剂性质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6.
烧伤创面真菌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亚热带温湿气候环境下烧伤病房发生创面真菌感染的特点。方法:对514例次烧伤病人创面定期采样进行真菌学培养与菌种鉴定。用干湿温度计定时(每天)记录烧伤病房温湿度,并用多元相关和圆形分布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本院烧伤病房创面真菌检出率为28.6%,共9属12种,其中念珠菌检出率最高,为13.4%。烧伤创面真菌带菌率的最适宜室温为28℃,适宜范围为26℃~31℃;最适宜相对湿度为78%,适宜相对湿度范围为77~80%。结论:水调查提示温度在26℃~31℃,湿度在77~80易发生真菌感染;本地区可能在4月和6~9月份真感染机会增大,常见真菌菌感染为念珠菌、曲霉菌属、毛霉菌属。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含碳酸根羟基磷灰石(CHAP)材料的剂量学性能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稳定性.方法 采用定型压片技术制备剂量计样品,样品经60Co γ线辐照后分别贮存于不同温度、湿度和不同光照背景条件下,采用电子自旋共振(ESR)技术定量分析辐射诱发的自由基.结果 在实验观测的3个月内,样品在4℃或室温下保存,信号变化均<3%;40℃保存时,信号变化约13%;室温下当湿度<36%时,信号变化<2%;湿度为76%的高湿度组,信号变化约8%;但高温高湿条件下信号强度并未明显衰减.样品在室温下避光存放1年以上,其信号变化<4.8%.平均照度1600 lux条件下,信号变化<3.8%;在避光条件下,信号变化<3.4%.结论 在室温自然环境条件下,该剂量计材料剂量学性能变化不明显,即使较强光照对自由基信号的影响也不显著,长期储存未见信号明显衰减,但高温或高湿环境对样品的测量过程有一定影响,在未来应用中应予以考虑.  相似文献   

8.
目的:考察注射用长春西汀亚微乳冻干制剂的影响因素及加速稳定性。方法:以外观性状、含量、有关物质以及复溶后的溶液pH、粒径为指标考察注射用长春西汀亚微乳冻干制剂在高温、强光影响因素以及加速试验条件下的稳定性。结果:长春西汀亚微乳冻干制剂在高温及强光条件下外观、含量及有关物质均有明显变化,加速条件下放置6个月后样品的各项检测指标无明显变化。结论:注射用长春西汀亚微乳冻干制剂对高温及强光照射较为敏感,但在加速条件下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9.
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微乳的基础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目的:研究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微乳的形成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通过滴定法绘制拟三元相图。分别考察表面活性剂,且表面活性剂,油相及添加剂对微乳区的影响。结果:表面活性剂的HLB值,助表面活性剂的碳链长度,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的质量比(Km),油相的结构,水相中添加剂的变化及温度的变化对微孔的形成均有影响。结论:在合适的条件下,应用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能够制成药用微乳载体。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环境温度对深度烧伤创面液化的影响。方法:将116例应用烧伤湿性医疗技术治疗的烧伤病人以治疗环境温度。(室温)的不同随机分为室温≤20℃组(A组)、室温21℃-25℃组(B组)、室温26℃-30℃组(C组)和室温31℃-32℃组(D组),观察创面液化启动时间和创面液化时间。结果:同样深度创面,随着治疗环境温度的升高,其创面液化启动时间随之提前,创面液化时间相应缩短,尤其Ⅲ度创面。结论:深度烧伤创面坏死组织液化与治疗环境温度呈正相关,即环境温度越高,创面液化越早,液化速度越快。液化期越短,其最适环境温度为26℃-30℃,大面积烧伤则为31℃-32℃。  相似文献   

11.
HPLC法测定前列通颗粒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前列通颗粒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方法采用Phenomenex Luna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0.01 mol/L磷酸(40∶60),检测波长:346 nm,柱温:40℃,流速:1.0 ml/min。结果盐酸小檗碱回归方程为Y=2496.028X-57.420,r=0.9999,表明盐酸小檗碱在0.09~0.45 mg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9.76%,RSD为0.85%。结论本法稳定可靠,可作为前列通颗粒的含量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依托泊苷亚微乳注射液处方成分配比及制备工艺。方法以依托泊苷亚微乳注射液的粒径与分布、包封率及外观稳定性为评价指标,对其制备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及处方成分配比等进行考察。结果依托泊苷亚微乳注射液pH在4.0~6.5之间,高压均质操作在25℃下进行,均质压力为800bar,均质6~10次可以得到粒径200nm以下且分布较均匀的亚微乳注射液。结论该法制备的依托泊苷亚微乳注射液性质稳定,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胸腺五肽反相微乳处方进行筛选并予以评价。方法采用Km值滴定法(Km=m乳化剂∶m助乳化剂)绘制反相微乳各体系的伪三元相图,考察亲水疏水平衡值(hydrophile-lipophile balance number,HLB)、Km值、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油相等对反相微乳形成区域及最大载水量的影响,最终确定处方。结果通过绘制伪三元相图,确定微乳的最终处方为油相∶大豆磷脂∶助表面活性剂∶水相=4∶1.67∶3.33∶1,该体系具有较大的W/O型微乳区域及载水量,可将胸腺五肽包裹于水相。结论 Km值、助表面活性剂、油相、表面活性剂对于反相微乳的形成均有影响,在制备过程中应考虑各因素的优化,制得的微乳质量评价符合要求。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银花清咽含片中绿原酸、木犀草苷和连翘苷含量的方法。方法 Venusil MP C18柱(4.6 mm×250 mm,5μm),乙腈-0.4%磷酸(10∶90)为流动相,流速:1 ml.min-1,检测波长327 nm,柱温:25℃,检测绿原酸;采用Agilent ZORBAX SB-phenyl柱(4.6 mm×250 mm,5μm),乙腈为流动相A,0.5%冰醋酸为流动相B梯度洗脱,梯度程序为0min(A:10%,B:90%)→15 min(A:18%,B:82%)→30 min(A:18%,B:82%)→40 min(A:30%,B:70%)→45 min(A:40%,B:60%),流速:1 ml.min-1,检测波长:350 nm,柱温:30℃,检测木犀草苷;采用乙腈-水(24∶76)为流动相,流速:1 ml.min-1,检测波长:277 nm,柱温:30℃,检测连翘苷。结果绿原酸、木犀草苷、连翘苷分别在0.3~2.4、0.012~0.096、0.26~2.08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78%、99.90%、100.09%,RSD分别为0.54%、0.46%、0.21%(n=6)。结论该方法重复性好、准确、专属性强,可用于银花清咽片中绿原酸、木犀草苷、连翘苷的含量测定,为较全面地控制银花清咽片的质量提供简便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低温条件下兔肾脏血流动力学超声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低温条件下兔三级肾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规律.方法:建立兔低温模型,选取20只兔,平均分为5组,分别置于室温,-10℃和- 15℃中,分别于4h和8h时进行肾脏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检查(CDFI).二维超声测量肾脏大小,记录其长、宽、厚径;多普勒流速曲线分析肾门部主肾动脉(MRA)、肾窦部段动脉(SRA)中部和肾锥体两侧缘的叶间动脉(IRA)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Vs),舒张末期最低血流速度(EDV/VD),阻力指数(RI).结果:低温条件下肾脏的各径线测值均无改变;血流参数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舒张期最低血流速度和阻力指数在各级肾动脉表现出不同的特点.结论:超声检查可以反映低温条件下兔三级肾动脉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可为临床研究低温所引起的肾损害提供信息.  相似文献   

16.
赵康虎  童庆祝 《武警医学》2008,19(2):108-110
 目的 考察膏药软化点测定的影响因素,选择最佳测定条件,提高测定结果 的准确性.方法 通过试验,考察测定过程中环样熔化后室温下放置时间、初始温度下环样预热时间和升温速率对测定结果 的影响.结果 环样应在室温下放置1 h以上,在初始温度(37±0.5)℃下预热15~30 min, 并控制升温速率在(1.0~1.5)℃/min测定.结论 按照选择的测定条件测定膏药软化点,结果 准确可靠、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17.
标本保存温度与时间对血糖和血脂检测值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保存温度与时间对血浆葡萄糖(Glu)、血清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测定结果的影响。方法采集10名自愿受试者空腹静脉血,将离心后的血浆和血清分装,分别放置室温(22℃)、4℃和-20℃,测定不同保存时间的血浆Glu和TC、TG、LDL-C和HDL-C的浓度。结果室温条件下Glu测定值随放置时间延长而显著降低(P<0.01),4℃放置2~6 h和-20℃保存7 d的Glu检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DL-C室温、4℃放置不同时间测定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C、TG和LDL-C室温2 h、4℃4 h内的检测结果相对稳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20℃7 d保存的标本,除LDL-C外,其他血脂3项均与即刻检测结果有差异(P<0.01)。结论4℃条件下保存的分离标本,在2~4 h内的血糖和血脂4项检测值比较稳定,不会影响检查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