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清皮质醇、脂联素(APN)、一氧化氮(NO)、白细胞介素-6(1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与老年急性创伤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2015年1—12月陕西省汉中市中医院急诊医学科收治老年急性创伤患者45例为创伤组(其中低危亚组25例,高危亚组20例),另选取同期于本院正常体检者40例为健康对照组。应用ELISA法测定血皮质醇、APN、NO、IL-6、TNF-α水平,观察创伤组入院时及入院后1 d、3 d、5 d、7 d皮质醇、APN、NO、IL-6、TNF-α水平变化。应用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对患者病情严重程度进行评估,并应用Pearson相关分析血皮质醇、APN、NO、IL-6、TNF-α与APACHEⅡ的关系。结果入院时创伤组患者血皮质醇、NO、IL-6、TNF-α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而APN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相比,患者外科手术后第1天、第3天、第5天、第7天时血皮质醇、NO、IL-6、/NF-α水平均显著下降(F=15.963、10.452、20.125、12.963,P<0.05),而APN水平显著升高(F=17.222,P<0.05)。与低危亚组相比,高危亚组患者血皮质醇、NO、IL-6、FNF-α水平较高,而APN水平下降(t=15.356、13.287、9.256、32.088、-8.879,P<0.05)。经Pearson相关分析可知,血皮质醇、NO、IL-6、TNF-α与APACHEⅡ呈正相关(r=0.326、0.302、0.348、0.310,P<0.05),而APN与APACHEⅡ呈负相关(r=-0.339,P<0.05)。结论动态监测老年急性创伤性患者血清皮质醇、APN、NO、IL-6、TNF-α水平将有助于及时准确地对患者病情及预后作出判断,有助于临床及时制定合适的诊疗方案。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增强型体外反搏(EECP)对冠心病患者血清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影响,探讨EECP治疗冠心病的机制.方法:收集54例冠心病患者(体外反搏组30例,单纯药物组24例)治疗前后和20名正常对照者外周静脉血清,采用硝酸盐还原酶法测定各血清中NO3--和NO2-的含量(反映NO的浓度)、比色法测定MDA和SOD的含量,并进行各组分析比较及NO、MDA和SOD相关性分析.结果:治疗前,与正常对照相比,冠心病患者血清NO含量明显降低(P<0.05);MDA含量明显升高(P<0.01);SOD含量明显降低(P<0.05).经过单纯6周药物治疗和联合增强型体外反搏治疗后,较治疗前相比,冠心病患者外周血清中各指标检测结果:在体外反搏组NO含量明显升高(P<0.05),MDA含量明显降低(P<0.05),SOD含量明显升高(P<0.05);而在药物治疗组.NO、MDA、SOD含量均无明显变化(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体外反搏治疗后,冠心病患者血清中NO含量的改变与MDA含量呈负相关(r=-0.47,P<0.01),与SOD含量呈正相关(r=0.39.P<0.05);MDA含量与SOD含量之间呈负相关(r=-0.41,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呈血管内皮功能失调,脂质过氧化反应增强状态.增强型体外反搏可促进NO的释放,从而调整内皮功能,并降低MDA的产生,促进SOD的释放,减轻脂质过氧化反应,这可能是增强型体外反搏在临床上治疗冠心病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清抵抗素(resistin)、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与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紊乱的关系。方法测定60例T2DM患者及20例健康人(正常对照组)血清中抵抗素、TNF-α、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C反应蛋白(CRP)及一氧化氮(NO)的水平,分别将以上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T2DM组血清抵抗素、TNF-α、vWF、CRP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或P<0.05),而NO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其中抵抗素与TNF-α、vWF、CRP呈正相关(r分别为0.47、0.32、0.42,均P<0.05);TNF-α与vWF、CRP亦呈正相关(r=0.30,P<0.05;r=0.42,P<0.01);抵抗素、TNF-α与NO呈负相关(r分别为-0.47、-0.34,均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血清NO、vWF、CRP分别与抵抗素或TNF-α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均P<0.05)。结论血清抵抗素、TNF-α水平可能与T2DM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紊乱有关,是预测T2DM血管并发症有价值的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ɑ(TNF-ɑ)与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的变化及其相关性,以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发生、发展机制。方法:50例CHF患者和20例健康对照者为研究对象,利用放射性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TNF-ɑ、AngⅡ含量,采用散射光比浊法测定血清CRP,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径(LVEDd)。结果:CHF患者血清CRP、TNF-a和AngⅡ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随心衰程度加重,血清CRP、TNF-a和AngⅡ水平升高。心功能Ⅱ级与Ⅲ级、Ⅲ级与Ⅳ级、Ⅱ级与Ⅳ级组间其含量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血清CRP与TNF-a呈正相关(r=0.724,P<0.01),血清CRP与AngⅡ呈正相关(r=0.663,P<0.01),血清CRP与LVEF呈负相关(r=-0.617,P<0.01)。结论:血清CRP、TNF-ɑ与AngⅡ与心衰患者的心功能状态密切相关,且此三者呈正相关。细胞因子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在充血性心力衰竭时过度激活及二者相互作用,加速了心功能恶化,此三者可作为反应心衰严重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检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中一氧化氮(NO)的变化,并探讨NO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相关性。方法采集COPD急性加重期、稳定期患者和健康者外周血血清,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检测血清中NO、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血清hs-CRP和放射免疫法定量测定血清TNF-α浓度。结果 COPD急性加重期组NO水平明显低于稳定期组(P<0.01),而TNF-α和hs-CRP显著高于稳定期组(P<0.01);COPD稳定期组NO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TNF-α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hs-CRP水平在稳定期组和对照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PD急性加重期NO与TNF-α、hs-CRP存在明显负相关性(r=-0.365,P=0.047,r=-0.450,P=0.013)。COPD稳定期患者血清NO与TNF-α、hs-CRP之间无明显相关性(r=-0.148,P=0.434;r=-0.09,P=0.636)。结论 NO、TNF-α、hs-CRP均参与了COPD气道炎性反应,并与COPD炎性损伤程度有关。此外,NO水平越低,炎性反应越剧烈,提示NO在炎性级联反应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6.
《陕西医学杂志》2017,(4):476-477
目的:探讨血清一氧化氮(NO)水平与脑梗死后患者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脑梗死后血管性认知障碍96例为患者组,另选择同期来我院体检的认知功能正常者60例为对照组,采用硝酸还原酶比色法测定两组受试对象血清NO水平,分析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各项评分和NO水平的相关性。结果:患者组血清NO水平为(114.6±13.2)mg/L,明显高于血清NO水平(61.3±4.5)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352,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患者组血清NO水平与MOCA总分呈负相关(r=-0.514,P<0.05),其中患者血清NO水平与视空间与执行能力呈负相关(r=-0.276,P<0.05),与命名呈负相关(r=-0.235,P<0.05),与语言呈负相关(-0.241,P<0.05),与延迟回忆呈负相关(-0.217,P<0.05),但与抽象思维及定向力均无关(P>0.05)。结论:血清NO水平是诱发脑梗死后血管性认知障碍的一种独立性危险因素,其和认知障碍严重程度具有相关性,NO的高表达会促进本病的发生及发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冠心病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对病情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5年10月四川省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治疗的冠心病患者117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病理类型、病变支数、病变血管狭窄程度分组,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对各组患者血清hs-CRP、TNF-α及VEGF水平进行检测,并分析其同冠心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健康对照组及稳定型心绞痛(SAP)组、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急性心肌梗死(AMI)组患者的血清hs-CRP、TNF-α及VEGF水平均依次呈上升趋势,4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病变支数的增加,冠心病患者血清hs-CRP、TNF-α及VEGF水平亦呈上升的趋势,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病变血管狭窄程度加重,冠心病患者血清hs-CRP、TNF-α及VEGF水平亦呈上升趋势,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冠心病患者血清hs-CRP与TTNF-α、hs-CRP与VEGF、TNF-α与VEGF水平之间均呈正相关(r=0.649、0.695、0.528,P=0.014、0.008、0.029),并且均与Gensini评分呈正相关(r=0.691、0.557、0.608,P=0.015、0.022、0.019)。结论冠心病患者的血清hs-CRP、TNF-α及VEGF水平明显高于正常水平,并且会随着疾病严重程度的增加而升高,其水平的高低对于冠心病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判断具有肯定的临床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红蛋白水平变化及其发生的可能机制。方法对入选的121例CHF患者测定了血红蛋白(Hb)水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白细胞介素-6(IL-6)和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的变化;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评价心功能;按Hb水平分为CHF贫血组和非贫血组,同时选择27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结果贫血组CHF患者血清TNF-α、sICAM-1、IL-6和AngⅡ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随着血清TNF-α、sICAM-1、IL-6和AngⅡ水平升高,Hb明显降低(P<0.01)。CHF患者Hb水平与TNF-α、sICAM-1、IL-6和AngⅡ水平呈负相关(P<0.01)。结论CHF患者TNF-α、IL-6和AngⅡ水平的升高参与了CHF贫血发生发展的病理生理过程,而贫血的出现使CHF患者病情加重。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CHD患者血清Ang Ⅱ与炎症因子的变化及其相关性.方法 分别采用放免法测定检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CHD患者96例(CHD组)和CAG结果正常者54例(对照组)的血清AngⅡ、IL-6及TNF-α水平,同时采用胶乳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两组患者血清hs-CRP水平.结果 CHD组的血清AngⅡ、IL-6、TNF-α和hs-CR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z=5.078,10.782,14.421,12.140).CHD组患者血清Ang Ⅱ水平与IL-6呈显著正相关(γ=0.696,P<0.01),与TNF-α呈显著正相关(γ=0.217,P<0.01),与hs-CRP呈显著正相关(γ=0.442,P<0.01).结论 CHD患者体内血管紧张素Ⅱ与炎症因子密切相关,可能共同参与了CHD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0.
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NOS、NO及TNF-α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中一氧化氮合酶 (NOS)、血清一氧化氮 (NO)及其肿瘤坏死因子 (TNF -α)的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化学比色法、ELISA法对 60例肝炎肝硬化患者进行血清NOS、NO及TNF -α水平进行检测并与正常人 30例对照。结果 :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NOS、NO及TNF -α的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群P <0 0 1。且随肝炎肝硬化病情的加重 ,血清NOS、NO及TNF -α水平依次升高 ,血清NOS、NO及TNF -α的水平与肝炎肝硬化病变程度呈正相关。结论 :NOS、NO及TNF -α水平与肝炎肝硬化病情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血清糖化白蛋白(GA)、内源性分泌型终末糖化产物受体(esRAGE)、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与糖尿病冠状动脉弥漫病变的关系.方法 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 及有无糖尿病将374例患者分成五组:冠状动脉局灶病变组(Ⅰ组,n=107)、冠状动脉弥漫病变组(Ⅱ组,n=94)、单纯糖尿病组(Ⅲ组,n=46)、2型糖尿病合并冠状动脉局灶病变组(Ⅳ组,n=46)及2型糖尿病合并冠状动脉弥漫病变组(Ⅴ组,n=81),分别检测各组患者血清GA、esRAGE、高敏CRP (hsCRP)、IL-6和TNF-α的水平.结果 Ⅴ组的GA和hsCRP水平最高,而esRAGE水平最低,与其他四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Ⅳ组的GA和hsCRP高于Ⅰ~Ⅲ组,而esRAGE水平则均低于Ⅰ~Ⅲ组(P<0.05).糖尿病患者中,GA水平与hsCRP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值呈正相关(r=0.249、0.695),与esRAGE呈负相关(r=-0.480)(均P<0.001);而esRAGE与HbA1c、hsCRP均呈负相关(r=-0.224、-0.236)(P<0.01).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中,hsCRP与冠状动脉弥漫病变支数呈正相关(r=0.220,P<0.001);hsCRP和IL-6与空腹血糖水平均呈正相关(r=0.259,P<0.001;r=0.124,P<0.05).结论 糖尿病患者血清GA和hsCRP水平升高、esRAGE水平降低不仅是糖尿病并发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子,也是反映糖尿病冠状动脉广泛弥漫和严重病变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血清白细胞诱素-1(Lkn-1)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变化与临床指标、病理组织学指标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43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根据不同病理类型分为4组,即局灶节段硬化性肾炎组、膜性肾病组、IgA肾病组、系膜增生性肾炎组)、14例慢性肾功能不全者(其中8例行肾活检术)及11例健康者血清Lkn-1、TNF-α含量.计算肾活检穿刺患者病理切片中肾小球数总数、硬化肾小球数.并进行方差检验.结果 与健康者比较局灶节段硬化性肾炎、IgA肾病及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血清Lkn-1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gA肾病及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血清TNF-α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血清Lkn-1、TNF-α水平与硬化肾小球比例呈正相关(r=0.667、0.672,P<0.01),TNF-α水平与24h尿蛋白呈正相关(r=0.348,P<0.01).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血清Lkn-1、TNF-α水平与血肌酐浓度呈正相关(r=0.925,P<0.01;r=0.649,P<0.05).慢性肾功能不全者血清Lkn-1、TNF-α水平随硬化肾小球比例增加而逐渐升高(r=0.758,P<0.05;r=0.889,P<0.01).结论 血清Lkn-1、TNF-α水平在部分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中明显增加,并且随肾小球病变及肾间质纤维化加重而逐渐升高,提示Lkn-1、TNF-α高表达可能与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炎症反应及肾脏纤维化病变进展密切相关.测定血清Lkn-1、TNF-α水平对判断肾脏病变进展程度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血清糖化白蛋白(GA)、内源性分泌型终末糖化产物受体(esRAGE)、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与糖尿病冠状动脉弥漫病变的关系.方法 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 及有无糖尿病将374例患者分成五组:冠状动脉局灶病变组(Ⅰ组,n=107)、冠状动脉弥漫病变组(Ⅱ组,n=94)、单纯糖尿病组(Ⅲ组,n=46)、2型糖尿病合并冠状动脉局灶病变组(Ⅳ组,n=46)及2型糖尿病合并冠状动脉弥漫病变组(Ⅴ组,n=81),分别检测各组患者血清GA、esRAGE、高敏CRP (hsCRP)、IL-6和TNF-α的水平.结果 Ⅴ组的GA和hsCRP水平最高,而esRAGE水平最低,与其他四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Ⅳ组的GA和hsCRP高于Ⅰ~Ⅲ组,而esRAGE水平则均低于Ⅰ~Ⅲ组(P<0.05).糖尿病患者中,GA水平与hsCRP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值呈正相关(r=0.249、0.695),与esRAGE呈负相关(r=-0.480)(均P<0.001);而esRAGE与HbA1c、hsCRP均呈负相关(r=-0.224、-0.236)(P<0.01).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中,hsCRP与冠状动脉弥漫病变支数呈正相关(r=0.220,P<0.001);hsCRP和IL-6与空腹血糖水平均呈正相关(r=0.259,P<0.001;r=0.124,P<0.05).结论 糖尿病患者血清GA和hsCRP水平升高、esRAGE水平降低不仅是糖尿病并发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子,也是反映糖尿病冠状动脉广泛弥漫和严重病变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4.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6,(24):2947-2950
目的:分析冠心病患者血清炎性因子、黏附分子含量检测及其对病变严重程度的判断价值。方法:113例冠心病患者及107例健康人被纳入研究,根据冠心病病情严重程度进一步将冠心病组患者分为轻度组患者40例,中度组患者52例,重度组患者21例。检测所有入组患者的血清炎性因子及黏附分子含量,进一步分析炎性因子、黏附分子含量在判断冠心病病变严重程度方面的价值。结果:冠心病组血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几丁质酶-3样蛋白1(YKL-40)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白介素-35(IL-35)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冠心病组血清E-选择素(E-selectin)、单核细胞黏附分子(ICAM-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sICAM-1)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轻度组血清CRP、TNF-α、YKL-40、E-selectin、ICAM-1、VCAM-1、sICAM-1水平低于中度组及重度组,IL-35水平高于中度组及重度组(P<0.05),且随着冠心病病情加重CRP、TNF-α、YKL-40、E-selectin、ICAM-1、VCAM-1、sICAM-1水平上升,IL-35水平下降(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清炎性因子、黏附分子含量发生显著改变,与冠心病严重程度具有直接相关关系,可以作为评估冠心病患者病情及预后的可靠手段。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清一氧化氮(NO)和胃黏膜乙酰胆碱酯酶(AChE)在功能性消化不良(FD)中作用.方法对每个FD患者进行症状评分,应用免疫比色法测定60例FD患者和43例正常人血清NO水平,分析FD患者症状积分和血清NO水平相关性;根据是否感染幽门螺杆菌将60例FD患者分二组:Hp阳性FD组(FD )和Hp阴性FD组(FD-),幽门螺杆菌感染通过14C-尿素呼气试验(14C-UBT)检测;通过组织化学法测定10例FD 患者和9例正常胃黏膜AChE分布情况.结果 FD患者NO水平较正常人显著下降(P<0.01),FD患者症状积分与血清NO水平负相关( r=-0.827,P=0.0437);FD 组与FD-组比较,血清NO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FD 患者胃黏膜AChE分布面积低于正常人(P<0.05).结论本研究结果提示FD发病可能与血清NO和胃黏膜AChE变化有关,Hp感染对FD患者症状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Fas(soluble Fas,sFas)、TNF-α和IL-6水平与冠心病不同表型以及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ELISA法测定了3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13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14例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和23例正常对照组血清sFas、TNF-α和IL-6水平。所有心绞痛患者、正常对照组和部分AMI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比较冠状动脉不同狭窄程度患者血清sFas、TNF-α和IL-6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将病变受累血管不同支数的患者Gensini积分、血清sFas、TNF-α和IL-6水平与对照组比较。结果AMI组和UAP组血清sFas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和SAP组(P<0.01);AMI组和UAP组TNF-α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UAP组IL-6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和SAP组(P<0.05),AMI组IL-6水平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及SAP组(P<0.01)。sFasI、L-6与TNF-α水平存在显著的正相关(r=0.289,0.271;P<0.05)。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中度组和重度组sFas、TNF-α、IL-6水平高于对照组和轻度组(P<0.01或0.05)。双支病变组和多支病变组Gensini积分明显高于单支病变组(P<0.01);单支病变组血清sFas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双支病变组sFas、TNF-α和IL-6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或0.05);多支病变组TNF-α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不同表型的冠心病患者血清sFas、TNF-α和IL-6水平呈现显著性差异,高水平的sFas、TNF-α和IL-6可能与冠心病的发生与发展有关,特别是在ACS的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免疫因素和炎性因素共同参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发展以及粥样斑块破裂过程中,二者之间可能存在有交叉反应现象。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和一氧化氮(NO)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浆中的变化以及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 80例CHF患者和20名健康对照组抽取静脉血检测TNF-α、NOS活性和NO;TNF-α含量测定采用放射免疫法,NOS活性、NO含量测定采用化学比色法。结果 CHF组的TNF-α、NOS活性、NO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随着心衰程度的加重,各项指标的含量逐渐升高;在TNF-α、NOS活性、NO两两之间及它们与反映心功能的射血分数(EF)值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直线相关关系。结论 TNF-α、NOS、NO可能参与了心衰的发生、发展,它们是反映心衰严重程度及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红蛋白(Hb)、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AngⅡ)水平的变化及其干预治疗。方法:对入选的319例CHF患者分为A组和B组,并按Hb水平分为贫血组和非贫血组,于治疗前后测定了Hb、血清TNF-α和AngⅡ水平,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评价心功能。结果:随着心功能恶化,Hb水平逐渐降低,而血清TNF-α和AngⅡ水平逐渐升高;CHF贫血组患者血清TNF-α和AngⅡ水平明显高于非贫血组患者(P<0.01);CHF患者Hb水平与TNF-α和AngⅡ水平呈负相关(P<0.01)。采用不同方案治疗后的结果显示,联合用药治疗CHF患者优于单一药物;CHF贫血患者在贫血纠正后,血清TNF-α和AngⅡ水平恢复到非贫血组患者水平。结论:TNF-α和AngⅡ在CHF贫血发生发展的病理生理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积极纠正贫血,规范的治疗可显著降低血清TNF-α和AngⅡ水平,从而改善CHF患者心脏功能和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NO、NOS、ET含量与突发性耳聋的关系。方法:应用酶法和放免法检测突发性耳聋患者治疗前后NO、NOS及ET的含量,并与30例正常健康志愿者相比较。结果:突发性耳聋患者治疗前血NO水平低于正常组(P<0.05),而NOS、ET高于正常组(P<0.01);治疗1个月后血NO、NOS与正常人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ET与正常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突发性耳聋患者血NO、NOS、ET水平的检测对了解病情观察其预后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单纯高血压病及高血压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清醛固酮(ALD)、血管紧张素Ⅰ(AngⅠ)及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了解其与高血压病分级及冠状动脉受累程度的关系。方法纳入108例患者,其中单纯高血压病组81例,分为高血压病2级亚组(n=28)及高血压病3级亚组(n=53);高血压病合并冠心病组27例,分为1支病变亚组(n=9)、2支病变亚组(n=10)及3支病变亚组(n=8),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各组血清ALD、AngⅠ及AngⅡ含量。结果高血压病合并冠心病组血清ALD高于单纯高血压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ngⅠ及AngⅡ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高血压病组中,高血压病3级亚组血清ALD、AngⅠ及AngⅡ水平均明显高于高血压病2级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高血压病合并冠心病组中,3支病变亚组血清ALD、AngⅡ水平明显高于1支病变亚组及2支病变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中应用ACEI/ARB与未应用ACEI/ARB患者比较,上述3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时测量ALD、AngⅠ及AngⅡ水平有助于评估高血压病的分级及冠状动脉受累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