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冠状动脉重构间的关系,对90例临床诊断冠心病或可疑冠心病的住院病人,行冠脉造影及血管内超声检查。表明:①冠脉狭窄轻度(<50%)、中度(50%-75%)、重度(>75%)均可见血管重构,狭窄处血管面积分别为13.8&;#177;4.9mm^2、15.9&;#177;14.2mm^2及15.8&;#177;115.5mm^2,均无明显差异(P均>0.05)。②脂质性斑块可见明显的血管重构(P<0.05),脂质性、纤维性及钙化性斑块狭窄处血管面积分别为16.7&;#177;4.6mm^2、13.1&;#177;3.9mm^2及13.9&;#177;5.3mm^2,而参考血管面积分别为12.0&;#177;4.0mm^2、12.8&;#177;3.6mm^2及12.9&;#177;4.2mm^2。③61条血管为偏心性斑块,34条血管为同心性斑块,其狭窄处血管面积分别为16.1&;#177;3.6mm^2和13.7&;#177;5.1mm^2,参考血管面积为11.87&;#177;3.80mm^2和12.93&;#177;4.67mm^2。偏心性斑块可见明显的血管重构(P<0.05),同心性斑块血管重构不明显(P>0.05)。结论:血管重构与血管狭窄程度无明显关系,而与斑块的性质及形态有着明显的关系,偏心性斑块和脂质性斑块可见明显的血管重构。因此,由于血管重构,血管内超声可显示明显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而冠脉造影可无明显狭窄表现。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直接冠脉支架植入术结合围手术期肾功能保护用于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CRI)的冠心病病人的安全性和疗效,将104例合并CRI的冠心病病人单盲随机分成直接植入支架术(Ⅰ组)和预扩后植入支架术(Ⅱ组)各52例。两组围手术期均接受小剂量多巴胺加水化疗法进行肾功能保护。观察两组间X线曝光时间、手术时间、造影剂用量、器材消耗和肾功能情况。通过造影剂相关性肾病(CAN)发生例数来评价肾功能恶化。Ⅰ组和Ⅱ组介入治疗均全部成功。Ⅰ组X线曝光时间、手术时间、球囊导管用量、造影剂用量(分别是9.5&;#177;4.96min、20.1&;#177;5.02min、1根、90.2&;#177;10.8ml)均低于Ⅱ组(分别是15.4&;#177;2.45min、40.5&;#177;11.2min、52根、130.1&;#177;15.2ml),4项数据两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意义或非常显著意义(分别为P&;lt;0.05、P&;lt;0.01、P&;lt;0.01、P&;lt;0.05)。Ⅰ组发生CAN 8例,明显低于Ⅱ组的19例(P&;lt;0.01)。结论:直接支架植入术治疗合并CRI的冠心病病人术后肾功能恶化发生少。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中心静脉血能否替代肺动脉血对重症病人进行混合静脉与动脉血PCO2阶差(VAPCO2)和动脉血与混合静脉血pH值阶差(AVpH)监测,对56例无心内分流的心脏手术病人在体外循环前同时经中心静脉、肺动脉和桡动脉采血行血气分析,并对所得资料进行直线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中心静脉血和肺动脉血的PCO2分别为39.46&;#177;6.08mmHg和38.45&;#177;6.08mmHg(r=0.928);pH值分别为7.44&;#177;0.06和7.46&;#177;0.06(r=0.953);VAPCO2分别为9.38&;#177;3.26mmHg和8.28&;#177;2.97mmHg(r=0.745);AVpH分别为0.07&;#177;0.03和0.06&;#177;0.02(r=0.618)。结论:从中心静脉取样基本上可以替代肺动脉取样作VAPCO2及AVpH的分析,从而使临床上应用该项指标更为方便。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上颌窦癌早期诊断及预后的免疫学指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45 例早期上颌癌患者及67名健康人检测了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肿瘤坏死因子(TNF)含量。结果表明,上颌窦组血清sIL-2R和TNF的含量分别为455&;#177;31.2U/ml和106&;#177;15.3μg/ml,均显著高于健康人组的396&;#177;26U/ml和67&;#177;5.6μg/ml,P<0.01;并显著高于治疗后的401&;#177;27U/ml和72&;#177;11μg/ml,P<0.05。随访3年,每2-3个月检测一次血清s IL-2R和TNF含量,9名上颌窦癌患者复发,其sIL-2R、TNF含量分别为448&;#177;29U/ml和98&;#177;13μg/ml,显著高于健康人组及治疗后水平,P<0.05,且该变化比肉眼发现的复发早2个月 。结论:血清sIL-2R和TNF含量是上颌窦癌疗效观察及预测复发的敏感的免疫学指标。  相似文献   

5.
为将椎弓根钉棒系统适用于生长发育期特发性脊柱侧弯的治疗,将椎弓根钉与矫形棒之间的连结设计为滑动式,将横向连结杆设计为可滑动,使之可使脊柱生长而延长,用此法治疗23例,对照术前,术后的脊柱Cobb角并统计矫正率。结果表明,23例术前平均角度56.7&;#176;经随访平均13个月,平均正度数50.1&;#176;,矫正率88.3%,椎弓根钉棒上纵向平均滑动0.8cm横向连结杆平均延长0.2cm,结论:滑动式椎弓根钉棒系统用于矫治脊柱侧弯畸形不限制脊柱的生长,不需植骨融合,使生长发育的脊柱侧弯得到有效的治疗。  相似文献   

6.
经导管封堵矫治房间隔缺损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房间隔缺损(ASD)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以往手术治疗是唯一的方法,随着介入治疗技术的发展,2000年新型Amplatzer型封堵器的问世,经导管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具有操作简单,并发症少的优点,经临床使用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2008-06~2009-06笔者所在科对48例ASD患者施行了经导管封堵术,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48例。男18例,女30例;年龄2~58岁,平均22岁。体质量12~72 kg,平均45 kg。ASD均为继发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促性腺激素类似物( GnRHa)曲谱瑞林对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 ICPP)女童体质量指数(BMI)及最终成年身高(FAH)的影响。方法总结及追踪回访120例ICPP女童。62例ICPP女童接受曲普瑞林治疗(治疗组),观察治疗后6、12、18、24、36个月的骨龄(BA)、生长速率(GV)、BMI、预测身高(PAH),终身高及达终身高时的BMI。未治疗组(对照组)也观察相关的指标如BMI及终身高。结果曲普瑞林治疗后骨龄的增长低于年龄的增长,预测身高随着治疗疗程的增长有所提升。治疗后12、18、24、36个月PAH分别为(153.4&#177;7.1)cm、(154.6&#177;6.2)cm、(155.7&#177;4.7)cm、(156.9&#177;5.9)cm,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23、2.67、3.01、2.88,均P <0.01);BMI 分别为(16.37&#177;1.41) kg/m2、(16.99&#177;1.21) kg/m2、(17.17&#177;1.38)kg/m2、(17.02&#177;1.42)kg/m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69、1.28、0.89、1.11,均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终身高分别为(158.2&#177;3.9) cm、(153.7&#177;2.8) cm,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4,P<0.01)。达终身高时两组BMI分别为(19.1&#177;1.9)kg/m2、(18.7&#177;1.8)kg/m2,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0.35,P>0.05)。结论曲普瑞林能有效抑制ICPP的性征发育、骨龄增长、改善成年终身高,对BMI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喉癌细胞本身的生物学指标与临床特征的联系,采用流式细胞分析技术检测了喉癌细胞的DNA含量(即异倍体率,RH)、s-期细胞(SPC)百分比;分别采用免疫组化ABC法和银染图像分析技术检测了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标记指数及核仁组成区(AgNOR)的面积。结果表明颈淋巴结转移组(11例)RH、SPC、PCNA、AgNOR分别为76%、22.43&;#177;5.12%、88.51&;#177;14.21%和4.854&;#177;2.357μm^2,显著高于非转移组(46例)的68%、17.74&;#177;5.41%、81.43&;#177;14.03%和4.103&;#177;3.552μm^2(P&;lt;0.05);低分化鳞癌组(20例)RH、SPC、PCNA、AgNOR分别为71%、17.43&;#177;5.12%、77.49&;#177;15.18%和5.018&;#177;3.142μm^2,显著高于高分化组(19例)的65%、12.74&;#177;5.41%、68.32&;#177;11.12%和4.517&;#177;3.215μm^2(P&;lt;0.05);喉癌Ⅳ期(18例)RH75%显著高于喉癌Ⅰ期(9例)的68%(P<0.05)。结论:RH、SPC、PCNA、AgNOR是反映喉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较好指标,对了解病情、预测颈淋巴结转移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9.
为总结ASD心电图表现和Amplatzer双面伞闭合术后1周内心电图改变,对152例肺总阻力正常、Qp/Qs=1.5~3.0的单纯ASD进行心电图观察,并对比观察心电图表现与ASD大小及年龄的关系。结果显示:①QRs电轴右偏和不偏分别为52%和47.4%,左偏罕见(0.6%)。V1(V3R)多呈右束支阻滞图型(67.1%),其次为rS图型(28.3%),Rs的右心室肥厚型少见(4.6%),未见qR型。TV5-6倒置占7.3%,严重心律失常少见(3例心房颤动);②大ASD(≥25mm)右心负荷较中小ASD(&;lt;25mm)明显增重(P&;lt;0.005),其负荷与年龄无显著关系,但呈CRBBB图型者均&;gt;30岁,心房颤动者均&;gt;40岁;③Amplatzer双面伞闭合术后1周内,20%右心室肥厚心电图改变消退,成人中小ASD的T波改变恢复正常,术后心律失常发生率低(2.6%),且在1周内恢复。结论:①ASD心电图主要表现为右室舒张期负荷增重,V1(V3R)多呈右束支阻滞图型;②Amplatzer双面伞闭合ASD后1周起右心负荷逐渐消退。  相似文献   

10.
为应用Bayes反馈法预测头孢唑啉在老年患者的药物动力学参数及血药浓度,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头孢唑啉血药浓度,以1、2个实测血药浓度作为反馈,用Bayes反馈法拟合估算老年患者的个体药动学参数,并与非老年患者比较。结果表明,老年组10例的Cl为(60.1&;#177;17.3)ml&;#183;h^-1&;#183;kg^-1,Vd为(0.21&;#177;0.07)L&;#183;kg^-1,t1/2β为(2.6&;#177;0.8)h;非老年组10例分别为(87.6&;#177;34.4)ml&;#183;h^-1&;#183;kg^-1,(0.19&;#177;0.08)L&;#183;kg^-1和(1.5&;#177;0.4)h。两组Cl、t1/2β之间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Vd之间的差异则无显著意义(P>0.05)。血药浓度预测值与实测值有良好的相关性(r=0.997)。结论:老年患者随增龄Cl降低,t1/2β延长,而Vd不变。用Bayes反馈法估算的药物动力学参数可用于预测血药浓度及优化个体化给药方案。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转铁蛋白受体(Tr)检测在胰腺癌中的意义,应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56例胰腺癌、癌旁组织及正常胰腺组织中PCNA和Tr的表达。结果表明,获腺癌受癌旁组织PCNA阳性细胞百分率分别为71.4&;#177;3.4%和57.1&;#177;6.1%均高于正常获腺组织的37.5&;#177;5.8%;癌细胞分化愈差或淋巴结转移,其PCNA过度表达愈多。胰腺癌Tr阳性细胞百分率39.5&;#177;4.2%明显高于正常获腺组织的21.6&;#177;5.8%,且PCNA与Tr在获腺癌中的表达有一致性关系。PCNA和Tr对判断肿瘤恶性程度及评估预后是一个较好的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小儿房间隔缺损( ASD)直径大小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随访91例ASD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ASD直径的大小分为三组,A组ASD直径0.5~0.7 cm,B组ASD直径>0.7~1.0 cm,C组ASD直径>1.0 cm。根据患儿年龄的大小分组,≤1岁患儿为D组,>1岁患儿为E组。统计ASD直径及患儿年龄与自然愈合的关系。结果 A组共13例,其中自然愈合9例(69.23%);B组33例,其中自然愈合9例(27.27%);C组44例,其中自然愈合1例(2.27%)。 A组自然愈合率均高于B组和C组(χ^2=6.89、27.22,均P<0.05),B组高于C组(χ^2=8.57,P<0.05)。 D组有29例,其中自然愈合27例(93.10%),E组自然愈合17例(27.4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4.14,P<0.05)。结论 ASD直径≤0.7 cm及年龄≤1岁的ASD自然愈合的可能性较大。 ASD直径>1.0 cm及1岁以上的ASD自然愈合机会很小。  相似文献   

13.
介入治疗动脉导管未闭和房间隔缺损及其疗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评价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动脉导管未闭和心房间隔缺损的初步疗效。方法 :16例病人 ,其中动脉导管未闭 (PDA) 7例 ,房间隔缺损 (ASD) 9例。所有病例均经食道超声 (TEE)证实为PDA或ASD ,并在透视或 (和 )TEE下置入Amplatzer封堵器。术后 2 4h、1、3mon和 1年分别经胸超声、心电图(ECG)和X线胸片检查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7例PDA病人 ,选择封堵器的直径为 (9.71± 2 .93)mm(6~ 14mm) ;9例ASD病人 ,球囊测量值为 (2 7.30±6 .82 )mm (16~ 36mm)选择的封堵器的直径为(2 9.33± 8.12 )mm (18~ 38mm)。技术成功率为10 0 % ;术中未发现任何并发症 ,无急诊手术病例。术后即刻造影或TEE显示 4例存在少量分流 ,术后2 4h、1、3mon和 1年TTE检查所有病例无残余分流和再通 ,右房室缩小 ,肺动脉压下降。结论 :经导管置入封堵器治疗PDA和ASD是一种有效的微创方法 ,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技术成功率高及封堵效果好等优点 ,适合于各年龄的继发孔型ASD和各种类型PDA的介入治疗。  相似文献   

14.
赵鋆荃  张维杰 《医药导报》2003,22(8):553-553
目的:探讨静脉应用胺碘酮控制快速心房颤动(房颤)、降低心室率及转复窦性心律的有效性.方法:选取各种心脏病引起的新近期(发病时间<12 h)房颤(心室率>120次&;#8226;min 1)共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胺碘酮5.0 mg&;#8226;kg 1,如无效,30 min后可重复2.5 mg&;#8226;kg 1,均以0.9%氯化钠注射液20 mL稀释缓慢静脉注射.对照组给予普罗帕酮2 mg&;#8226;kg 1(单次最大剂量不超过140 mg),10 mg&;#8226;min 1,iv,如无效,60 min后可重复给予1 mg&;#8226;kg 1.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80.0%,53.3%,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胺碘酮静脉给药治疗快速房颤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妊高征患者应用钙剂后对骨矿量,血清钙的影响,观察预防骨矿量降低的作用。方法:选择60例妊娠24-26周预测妊高征试验阳性的孕妇,首次测量血清钙(2.20&;#177;0.3)mmol/L,骨矿量(0.72&;#177;0.2)g/cm^2,平均动脉压(12.5&;#177;0.3)kpa,随随分为两组,口服葡萄糖酸钙1-2g/d,治疗的30例孕妇为观察组;未口服葡萄糖酸钙片的30例孕妇为对照组,12周后复查血清钙,骨矿量,平均动脉压。结果:12周后选择60例孕妇妊娠26-38周,测观察组和对照组血清钙(2.20&;#177;0.2)mmol/L,(1.97&;#177;0.3)mmol/L,骨矿量(0.70&;#177;0.3)g/cm^2,(0.67&;#177;0.3)g/cm^2,平均动脉压(12.7&;#177;0.3)kPa.(13.6&;#177;0.3)kPa。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5)。结论:血清钙与骨矿量之间呈正相关系,血清钙,骨矿量与平均动脉压呈负相关系。口服葡萄糖酸钙片1-2g/d,可预防骨矿量降低。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血清β-葡萄糖醛酸酶(β-G)活性测定在肝癌诊断中的价值,建立ELISA法测定不同肝脏疾病病人血清β-G活性,并与甲胎蛋白(AFP)和γ-谷氨酰转肽酶(GGT)进行比较,31例肝癌病人血清β-G活性(1.16.6&;#177;1.7)明显高于正常人(1:6.5&;#177;1.2)、肝硬化(1:7&;#177;1.6)及肝血管瘤(1:6.9&;#177;2.1),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lt;0.01)。AFP、GGT和β-G三者,在肝癌诊断试验中灵敏度分别为67.7%、90.3%和80.6%;特异性为88.2%、76.5%和82.4%准确度为75.0%、85.4%和81.3%,β-G均位于AFP和GGT之间。结论:β-G作为一种体内酶标志,对肝癌诊断有较大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综合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对提高患者生存率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经综合介入治疗后存活5年以上的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治疗和随访资料。结果介入治疗前肿瘤Ⅰ期20例,Ⅱ期14例;单发病灶23例,多发灶10例,巨块型1例;肿瘤直径<3 cm、3~5 cm、5~10 cm和>10 cm者分别为8例、18例、7例和1例。所有患者均采用TXCE联合其他治疗,均存活5年以上,其中1例存活11年。结论综合介入治疗可显著提高原发性肝癌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18.
为分析房间隔缺损(ASD)和室间隔缺损(VSD)介入治疗失败后外科手术的效果,选择2000年1月至2007年12月在我院接受经导管介入治疗ASD(12例)和VSD(4例)失败后需再行外科手术的16例,其中封堵器脱落7例,心脏穿孔3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AVB)2例,瓣膜关闭不全2例(其中1例合并Ⅲ度AVB),残余漏和封堵失败各1例。手术均在体外循环下进行,取出封堵器,修复心内畸形,术后入ICU监护。结果表明,ASD介入治疗患者中,手术探查ASD直径平均31mm,较术前经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的平均直径26mm增大(P〈0.05)。ASD部位为中央型5例,下腔型7例,与术前诊断相符率41.7%,不相符率58.3%。VSD直径平均5mm,与术前无显著性差异。VSD部位为膜部2例,流出部与肌部各1例。3例Ⅲ度AVB者术后均恢复窦性心律。心内畸形修复完善,无手术死亡。结论:及时采取外科手术治疗介入封堵失败后并发症,效果良好,安全可靠,并可避免并发症造成的不良后果。  相似文献   

19.
患儿,男,8岁。因反复出现无痛性肉眼全程血尿1月余,曾有一次排出多量形状不规则之血块。无排尿症状,不发热,无腰痛不适,无腰腹部外伤史,无肾炎史。查体:二肾区无压痛和叩击痛,二肾下极未触及,腹部未触及包块。膀胱区不膨隆。B超:左肾未见异常,右肾8.9&;#215;4.5&;#215;5.4cm,右肾中段紧靠肾盂处肾实质内见2.4&;#215;2.2cm光点致密区,右肾盂有受压征象。提示右肾实质不均质性占位病变。  相似文献   

20.
房间隔缺损(ASD)是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近几年来,介入性房间隔缺损封堵术成为治疗继发孔型ASD的新方法[1]。我院分别于2001年7月和2006年7月开始采用超声心动图引导下经股静脉插管介入治疗ASD和经胸小切口置入封堵器方法闭合ASD,均取得满意的效果。本文探讨两种路径的病例选择及手术情况。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1年7月~2007年9月我院心内科、心外科收治的ASD患者61例,男25例,女36例;年龄3~63岁,平均27.8岁。常规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或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检查,均确诊为单纯继发孔中心型ASD,缺损口直径最大34mm,最小10m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