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负荷量苯巴比妥及持续静脉滴注地西泮治疗新生儿破伤风(NT)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6-2010年在中山大学附属汕头医院治疗的63例破伤风新生儿按不同抗惊厥治疗方案进行分组,回顾性分析负荷量苯巴比妥20 mg/kg肌注联合地西泮10 mg/(kg·d)维持5μg/(kg·min)静脉泵注治疗NT的临床疗效,并与传统抗惊厥治疗方法进行比较,对疗效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负荷量苯巴比妥及持续静脉滴注地西泮治疗NT与传统方式比较,其痉挛控制时间快,住院时间短,肺炎、痉挛窒息、呼吸衰竭等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低,治愈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负荷量苯巴比妥及持续静脉滴注地西泮治疗NT效果好,优于传统方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预案管理护理措施在新生儿重度窒息抢救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7年2月我院NICU收治的重度窒息新生儿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抢救,观察组实施预案管理护理措施。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抢救情况及其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儿抢救成功率及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娩出后1min 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min、10min后,观察组Apgar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预案管理护理措施,新生儿重度窒息抢救成功率明显提高,且并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使患儿预后得到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苯巴比妥预防早产儿脑室内出血(IVH)的疗效。方法:以2005年3月-2007年12月期间入住我院新生儿病房,经头颅CT检查的胎龄28~34周早产儿病例85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对照组47例。治疗组在出生后6h内应用苯巴比妥负荷量20mg.kg-1.d-1,分两次间隔12h静脉给予,在负荷量12h后给予维持量日5 mg/kg,共用5d。不使用苯巴比妥的患儿作为对照组。结果:治疗组患儿发生IVH7例,发生率18.4%,其中重度3例,发生率7.9%。对照组患儿IVH22例,发生率46.8%,其中重度13例,发生率27.7%。治疗组IVH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用药期间未见呼吸抑制及反应低下等不良反应。结论:对胎龄少于34周早产儿生后早期用苯巴比妥预防IVH具有一定效果,可降低儿IVH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4.
雷立容  丘惠娴 《海南医学》2013,24(2):202-204
目的观察布洛芬治疗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PDA)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46例PDA早产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对照组给予吲哚美辛口服,首剂0.2mg/kg,后改为0.1mg/kg,每次间隔12h,共用药3次;观察组给予布洛芬混悬液口服,首剂10mg/kg,在24h和48h后分别给予5mg/kg;比较两组患儿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95.7%,对照组为91.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57,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有不良反应发生,观察组少尿、肾功能异常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胃肠道反应、脑室内出血等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洛芬治疗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的具有良好的疗效,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好,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苯巴比妥联合地西泮对新生儿破伤风的治疗作用,并探讨苯巴比妥联合地西泮的临床应用效果和前景。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破伤风新生儿5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其余治疗相同的情况下,给予实验组患儿负荷量苯巴比妥肌肉注射,并联合静脉滴注地西泮抗惊厥治疗,给予对照组患儿常规抗惊厥治疗,交替使用肌肉注射苯巴比妥和静脉注射安定。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痉挛时间和住院时间来判断疗效。结果接受了苯巴比妥联合地西泮治疗的实验组住院时间和痉挛时间都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用苯巴比妥联合地西泮治疗的方法具有较好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同维持剂量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期间我院NICU收入住院,出生胎龄34周的88例符合原发性呼吸暂停的早产儿随机分为2组,两组采用不同维持剂量枸橼酸咖啡因静脉滴注治疗,低剂量组(首剂量20mg/kg,之后每日维持量为5mg/kg)与高剂量组(首剂量20mg/kg,之后每日维持量为10mg/kg),每组44例,直至患儿呼吸暂停消失1周停药。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后呼吸暂停的发作频次、接受机械通气比例、机械通气天数及呼吸暂停消失时间。结果:高剂量组患儿呼吸暂停发作频次、接受机械通气比例均低于低剂量组,高剂量组机械通气天数及呼吸暂停消失时间均短于低剂量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咖啡因治疗有关的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的临床合并症,包括颅内出血、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发病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枸橼酸咖啡因以20mg/kg负荷量后,10mg/kg维持量治疗新生儿呼吸暂停效果显著,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咪唑安定与苯巴比妥在机械通气中的镇静效果。方法 2005年6月~2006年12月我科收治的54名施行机械通气的新生儿进行随机分组,咪唑安定组30例,苯巴比妥组24例。咪唑安定负荷量0.1mg/kg静脉推注,继以0.05~0.15mg/kg/h持续维持,苯巴比妥负荷量20mg/kg稀释后静脉推注,12~24小时后以2.5mg/kg/次每12小时推注。观察两组镇静效果及记录两组心率、血压、呼吸机参数及血气值。结果 两组达理想镇静例数有显著性意义,应用咪唑安定组呼吸机参数下降快。结论 咪唑安定在新生儿机械通气中镇静效果优于苯巴比妥,能改善患儿的人机同步性,提高机械通气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林元涛  杨光  胡旭东 《四川医学》2007,28(7):799-800
目的探讨联合使用苯巴比妥及甘露醇对新生儿窒息患儿进行早期干预预防低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价值。方法对60例新生儿窒息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苯巴比妥及甘露醇,与60例仅常规治疗的窒息新生儿进行临床对照研究。结果干预组HIE总发生率(38.3%)明显低于对照组(65.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干预组重度HIE的发生率亦低于对照组(P<0.05)。生后1周对临床分度为中、重度HIE患儿行头颅CT检查结果显示,干预组重度脑组织损伤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联合应用苯巴比妥及甘露醇能有效减轻低氧缺血脑损伤,使HIE尤其是重度HIE的发生率明显降低,较好地改善了新生儿窒息的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高剂量及低剂量两种剂量枸橼酸咖啡因对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的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方法:选取原发性呼吸暂停患儿9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两组均给予早产儿专业常规护理及合理喂养。对照组用小剂量咖啡因治疗:负荷量20 mg/(kg·d),维持量5 mg/(kg·d),1次/d;观察组应用大剂量咖啡因治疗:负荷量30 mg/(kg·d),维持量10 mg/(kg·d),1次/d。观察并分析两组患病新生儿呼吸暂停的疾病恢复情况及治疗过程中发生不良反应,比较两组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观察组用药后发生呼吸暂停的次数、时间均小于对照组,且治疗效果尤于对照组,观察组发生的不良反应中心动过速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高剂量枸橼酸咖啡因剂量较小剂量治疗效果更显著,除心动过速外未增加其他不良反应的发生,具备安全性,值得推荐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对发生重度窒息的新生儿进行综合抢救护理的效果研究。方法选取了2016年3月-2017年3月在本院治疗中的重度窒息的新生儿48例作为研究的对象,并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使用常规的技术抢救,其主要是给予新生儿患儿ABCDE的复苏模式及时进行抢救,实验组使用综合的技术进行全面抢救,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通过抢救及护理,观察组新生儿患儿抢救的成功率是91.7%,并发症的发生率是4.2%,但对照组新生儿患儿抢救的成功率是75.0%,而并发症的发生率是16.7%,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度窒息新生儿通过全面且综合的抢救和护理措施可以有效地提高患儿抢救成功率,且有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从而提高新生儿的生存率以及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析新生儿肺炎给予不同剂量的免疫球蛋白辅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现选取新生儿肺炎患儿96例,依照随机对照研究的方式将其划分为两组(n=48),两组均接受包括吸氧、消炎、抗感染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予以500 mg/kg免疫球蛋白治疗,实验组则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1000 mg/kg免疫球蛋白治疗,疗程为7 d,比较不同剂量免疫球蛋白辅助治疗下临床疗效、症状与体征消失时间、疗程以及B、T淋巴细胞增殖情况的差异。结果实验组患儿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3.8%,相较于对照组的72.9%显著更高(P<0.05);实验组的症状体征消失时间与疗程较对照组均显著更短(P<0.05);两组治疗前T、B淋巴细胞增殖反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各反应均有所降低(P<0.05),而实验组的降低幅度显著更优(P<0.05)。结论新生儿肺炎给予大剂量免疫球蛋白辅助治疗有助于迅速纠正患儿的各项临床症状与体征,疗效确切,临床推广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12.
苏丽珍 《基层医学论坛》2008,12(24):688-689
目的黄疸是新生儿时期常见的症状,窒息是加重新生儿黄疸的因素之一。本文研究苯巴比妥对轻度窒息新生儿黄疸的早期预防及护理效果。方法随机抽取轻度窒息新生儿100例,平均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新生儿生后6h内即肌注1次苯巴比妥20mg,以后每天口服苯巴比妥5-8mg/kg,共3d~5d;对照组未进行预防用药。结果治疗组病理性黄疸发生率14%,对照组病理性黄疸的发生率40%。2组病理性黄疸的发生率有显著差异(0.01〉P〉0.001)。结论苯巴比妥对轻度窒息新生儿黄疸能起到早期预防和治疗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负荷量苯巴比妥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负荷量苯巴比妥在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作用.方法 将2009年收治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34例,采用综合治疗同时,全部无选择的采用负荷量苯巴比妥20mg/kg肌注,12小时后给维持量5mg/kg·d.与本科室前一年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综合治疗,出现神经系统症状时加用常规量苯巴比妥5mg/kg·d,进行疗效观察.结论 负荷量苯巴比妥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对惊厥控制及神经系统的保护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间苯三酚对足月分娩孕妇产程与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1月—2020年6月入住本科的90例足月分娩孕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45例。实验组予以间苯三酚(80 mg静脉注射)干预,对照组地西泮(10 mg静脉注射)干预,对比两组干预后宫颈成熟度(Bishop评分)、产程、分娩方式、母婴结局情况(产后出血量、新生儿5 min Apgar评分、15 min神经及适应能力评分、24 h神经及适应能力评分)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干预后宫颈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第一产程时间、总产程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两组第二、三产程时间对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实验组经阴道分娩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转剖宫产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75,P=0.024)。实验组产妇产后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而两组新生儿5 min Apgar评分、15 min神经及适应能力评分、24 h神经及适应能力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个体化护理对新生儿窒息后血糖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台前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60例新生儿窒息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行新生儿内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个体化护理,比较两组患儿血糖异常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儿低血糖和高血糖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新生儿窒息患儿实施个体化护理干预,可有效控制血糖水平,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90例高胆红素血症作新生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优质护理。比较两组家属满意度、黄疸完全消退时间、排出胎便时间、治疗前后血清胆红素浓度及护理纠纷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为95.56%(43/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36/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血清胆红素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血清胆红素浓度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黄疸完全消退时间、胎便排出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纠纷发生率为6.67%(3/45),低于对照组的22.22%(10/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实施优质护理,可显著降低血清胆红素浓度,减少护理纠纷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标准化护理抢救流程在新生儿窒息抢救过程中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在我院产科分娩(经阴道分娩或剖宫产分娩)并出现窒息(轻度或重度)的新生儿82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新生儿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标准化抢救护理流程。观察两组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Apgar评分改善情况和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后遗症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儿经过抢救后,临床化验指标均有好转,但实验组患儿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Apgar评分改善情况较对照组明显,且住院时间、费用及后遗症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标准化护理流程在新生儿窒息抢救中能有效改善患儿化验指标,缩短住院时间、费用,降低后遗症的发生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应用苯巴比妥早期干预新生儿窒息的脑保护作用. 方法 出生新生儿Apgar评分≤7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非干预组、苯巴比妥干预组.观察指标包括惊厥、死亡率、住院时间、CT改变、预后等,追踪观察1年以上. 方法 115例新生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同时在入科6h内给予苯巴比妥15~20mg/kg静脉注射,12h后给予维持量 5mg/kg,分两次静脉注射,共3~5天.结果 苯巴比妥干预组在惊厥发生率上要明显低于非干预组;CT改变非干预组在早期(1月以内)明显高于苯巴比妥干预组,而在3月左右时两组无明显差异;预后干预组要优于非干预组.在死亡率和住院时间上两组无明显差异.结论 应用苯巴比妥对新生儿窒息早期干预治疗能有效地减少惊厥的发生率,并对早期脑损伤有一定保护作用,同时可以改善预后.但死亡率和住院时间等指标上两组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9.
张玉霞 《黑龙江医学》2013,37(8):685-686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肺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足月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效果和护理方法.方法 将我院于2003-02~2010-09间收治的足月NRDS患者20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10例,B组10例.A组采用100 mg/kg剂量的回尔苏(PS)补充治疗及相应的常规护理,B组采用50 mg/kg剂量的固尔苏补充治疗及系统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儿症状缓解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PaO2 PaCO2的比较.结果 A组10例患儿均治愈,其中并发气胸4例,无并发肺出血;B组10例均治愈,无并发气胸及肺出血.B组住院时间和通气时间比A组少,患儿家属的满意度比A组高.结论 PS治疗足月NRDS疗效确切,使用50 mg/kg剂量的固尔苏补充治疗及系统护理干预措施的效果较100 mg/kg剂量的固尔苏补充治疗及相应的常规护理要好,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鼻塞持续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疗效.方法 选择深圳龙华区人民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于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124例NRDS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2例,对照组、观察组患儿分别予标准剂量(100 mg/kg)及大剂量(200 mg/kg)猪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鼻塞持续正压通气治疗,总疗程为10 d,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儿在治疗后6 h、12 h、24 h的吸入氧浓度(FiO2)分别为(42.5±4.5)%、(41.8±4.7)%、(38.3±4.4)%,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8.2±6.2)%、(46.4±5.1)%、(43.1±5.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用药次数及通气时间分别为(1.4±0.4)次、(145.2±34.2)h,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9±0.6)次、(193.4±40.1)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机械通气并发症发生率为6.4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的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剂量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鼻塞持续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较常规剂量治疗可以取得更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