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6 毫秒
1.
转HOXB4基因人骨髓MSC促进脐血CD34~+细胞体外扩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转HOXB4基因的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对脐血CD34~+细胞体外扩增的支持作用.方法 用病毒载体质粒转染包装细胞293T,收获病毒上清(VCM)感染MSC后,用潮霉素筛选获得转HOXB4的MSC(MSC-HOX).分别将MSC(对照组)与MSC-HOX细胞(实验组)作为CD34~+细胞体外扩增的饲养层细胞,结合细胞因子Fh3/Flk3配体(FL)、促血小板生成素(TPO)、干细胞因子(SCF)和粒细胞-集落生长因子(G-CSF)体外扩增脐血CD34~+细胞10 d,收集所有脐血细胞,检测细胞总数、CD34~+细胞总数,集落细胞形成单位(CFU)数.结果 生产重组逆转录病毒可有效将HOXB4基因转入靶细胞内并表达.脐血CD34~+细胞经体外扩增10 d后,细胞总数和CFU数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脐血CD34~+细胞总数和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转HOXB4基因的人骨髓MSC在脐血CD34~+细胞体外扩增中,可保持CD34~+细胞未分化状态,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脐血造血细胞扩增后细胞成分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人脐血造血细胞体外扩增细胞数量和质量的变化及收获的最佳时机。方法 用重组人白细胞介素 - 3(rh IL- 3)、粒单集落刺激因子 (GM- CSF)和重组促红细胞生成素 (rh EPO)长期培养人脐血单个核细胞 ,动态观察其细胞构成和集落生成能力。结果 培养 1周后细胞总数逐渐增多 ,3周末细胞总数最多 ,扩增倍数为 (8± 4)倍 ,细胞构成则以髓系细胞为主 ;淋巴细胞 (CD3+ 、CD19+ )培养 1周明显下降 ,2周后低水平维持 ;培养 2周时 CD34+ 细胞百分比最高 ,为 (2 .4± 0 .7) % ,培养 3周时 CD34+ 细胞扩增倍数最大 ,为 (30± 7)倍 ,其中CD33+ CD34+ 细胞扩增倍数为 (4 5± 5 )倍。 CD71+ 细胞以培养 2周时最多 ,最高为 (5 1± 8) % ;CD42 a+ 细胞培养 3周时最高 ;单位数量细胞集落生成能力培养 ,1周时最大 ,但总的集落生成能力第 3周时最大。结论 含有上述生长因子的培养体系主要扩增脐血造血细胞的髓系细胞 ,次要扩增红系、巨核系细胞 ,最佳扩增时机为 3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和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rhIL-11)联合治疗对重度骨髓型急性放射病(ARS)比格狗干/祖细胞数量和质量的影响.方法 用4.5Gy60Coγ射线照射比格狗建立重度骨髓型ARS模型,随机分为三组:A组5犬,不予任何治疗;B组5犬,予输血、抗感染等对症治疗;C组6犬,在B组基础上加用rhG-CSF和rhIL-11 3周.观察外周血CD34+细胞数和骨髓中CD34+细胞的比例、骨髓涂片骨髓增生程度、骨髓和外周血造血祖细胞集落数及端粒酶活性.结果 与A、B组比较,C组外周血CD34+细胞数照射后早期增高(P<0.05),骨髓CD34+细胞比例各个时间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照射后45d,C组骨髓增生程度、外周血红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E)、骨髓混合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Mix)和骨髓端粒酶活性均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 联合使用细胞因子可保护部分造血干/祖细胞的增殖能力,保持端粒酶较高的活性,促进CD34+的早期释放,有利于骨髓造血功能较快恢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 4种重组人粒细胞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白细胞介素 6 (rhGM CSF/IL 6 )融合蛋白在小鼠体内的生物学活性 ,观察它们对环磷酰胺所致Balb/c系小鼠白细胞减少及造血功能损坏的影响。方法给小鼠注射环磷酰胺建立实验模型 ,分别同时注射融合蛋白 7d ,于第 13天摘除眼球采血 ,并进行外周血白细胞计数 ,骨髓有核细胞、单个核细胞记数及CFU GM的测定。结果 4种rhGM CSF/IL 6融合蛋白用药组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 ,小鼠外周血白细胞数 ,骨髓有核细胞和单个核细胞数以及骨髓CFU GM数均有所增加。结论 4种rhGM CSF /IL 6融合蛋白对环磷酰胺所致小鼠外周血白细胞数减少 ,骨髓有核细胞、单个核细胞数和骨髓CFU GM数减少以及造血功能的损坏具有不同程度的恢复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以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为基质的无血清培养方法,体外扩增脐血造血干细胞(CBSC),研究BM-MSC支持造血的功能和体外扩增时间的选择。方法 用含血小板生成素(TPO)、干细胞因子(SCF)、flt3/flk2配体(FL)和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的无血清培养液,以人BM-MSC为基质,比较体外扩增脐血CD34^ 细胞7d及14d后总细胞(TC)、CD34^ 细胞和集落形成单位(CFU)数增加倍数。结果在以人BM-MSC为基质及TPO、FL、SCF和G-CSF这四种细胞因子作用下,经体外扩增7d后TC、CD34^ 细胞、CFU-GM和CFU-C数较起始分别增加了87、16、15和26倍;14d后较起始分别增加了427、38、125和104倍,与7d扩增倍数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以人BM-MSC为基质的无血清体外培养体系可以有效扩增CBSC,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扩增时间应以14d为宜。  相似文献   

6.
重组人干细胞因子 (rhSCF)和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rhG CSF)是临床常用的造血生长因子 (HGF) ,实验提示rhSCF和rhG CSF与IL3、IL 6、粒 -巨噬细胞刺激因子、Epo等造血生长因子的各种联合应用有增效作用[1] 。rhSCF和重组人粒 /单集落刺激因子 (rhGM CSF)均能刺激CFU GM生成 ,两者联合应用的作用明显强于rhSCF或rhGM CSF单用[2 ] 。rhSCF与重组人粒 -单系集落刺激因子、重组人IL3和重组人粒 -单系集落刺激因子 /IL3的融合蛋白等造血生长因子伍用可增加集落产率增大集落体积[3 ] ,但两种造血生长因子联用对实验动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树突状细胞(DC)前体细胞(pDC)亚群四色荧光检测方法,探讨以Lin-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R+细胞群和以CD34-Lin-HLA-DR+细胞群设门检测不同来源标本pDC亚群的适用性。方法以Lin-HLA-DR+细胞群和以CD34-Lin-HLA-DR+细胞群设门分别检测健康成人外周血、脐带血、骨髓、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动员外周血pDC亚群各15例,比较两种设门方法的pDC检测结果。结果以该两种方法设门,pDC1/pDC2比值:外周血=脐带血>骨髓>G-CSF动员外周血;对同一种标本,两种设门方法之间比较,pDC1/pDC2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周血CD34-Lin-HLA-DR+/单个核细胞(MNC)与Lin-HLA-DR+/MNC比值、pDC/CD34-Lin-HLA-DR+比值与pDC/Lin-HLA-DR+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脐带血、骨髓、G-CSF动员外周血的CD34-Lin-HLA-DR+/MNC比值均显著性低于Lin-HLA-DR+/MNC比值,pDC/CD34-Lin-HLA-DR+比值显著性高于pDC/Lin-HLA-DR+比值。结论检测pDC亚群,对一般外周血标本,以Lin-HLA-DR+细胞群设门或以CD34-Lin-HLA-DR+细胞群设门,均可取得理想结果;对CD34+细胞含量相对丰富的脐带血、骨髓、G-CSF动员外周血等的标本,以CD34-Lin-HLA-DR+细胞群设门能明显优化检测结果。  相似文献   

8.
<正>白细胞介素(IL)-17是新近发现的一种前炎性细胞因子,主要由活化的CD4+记忆T细胞(Th17)产生。研究发现IL-17能维持CD34+的造血祖细胞并介导它们向中性粒细胞增殖分化;能诱导纤维母细胞产生IL-6、IL-8和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而这3种因子均能影响造血,这些研究结果均提示IL-17可能会在T细胞与造血系统的相互作用中起主要的介导作用[1]。  相似文献   

9.
肖青  董浦江  王利  张红宾  杨泽松 《重庆医药》2009,38(14):1730-1731
目的研究昆布多糖对大鼠骨髓巨噬细胞生物活性的影响。方法制备并体外培养大鼠骨髓造血干/祖细胞、巨噬细胞;制备昆布多糖作用后的骨髓巨噬细胞条件培养液,测定培养液中造血生长因子促红细胞生成素(EP0)、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白细胞介素-3(IL-3)表达及活性;测定昆布多糖条件培养液作用后造血祖细胞的集落产率。结果经昆布多糖诱导的骨髓巨噬细胞培养上清液可显著提高骨髓造血祖细胞的集落产率;经昆布多糖诱导后,骨髓巨噬细胞的EPO、GM—CSF和IL-3的表达增高。结论昆布多糖可刺激骨髓巨噬细胞造血因子表达增高,从而促进髓系多向性造血祖细胞(CFU—Mix)、红系祖细胞(CFU—E)、粒-单系造血祖细胞(CFU-GM)的增殖分化。  相似文献   

10.
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致皮肤过敏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是调节骨髓中粒系造血的主要细胞因子之一,选择性地作用于粒系造血祖细胞,促进其增殖、分化,并可增加粒系终末分化细胞的功能.国外同类制剂曾发生少数过敏反应,现将国内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致过敏反应1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不同造血生长因子联合应用对骨髓粒-单系造血祖细胞体外增殖的调节作用。方法:应用甲基纤维素体外半固体培养法,检测各种生长因子联合应用组,CFU-GM集落的生长情况。结果:造血生长因子的联合应用不仅可增加CFU-GM集落数,促进CFU-GM集落的体外形成,而且,也能明显地增加CFU-GM集落的体积,大型CFU-GM集落数的比例在各联合应用组增加显著,其中以IL-3+IL-6+G-CSF+GM-CSF联合应用组作用最强。同时,结果还显示,造血生长因子的联合应用可加速CFU-GM集落的形成。结论:造血生长因子的联合应用能够协同地促进骨髓粒-单系造血祖细胞的体外增殖,从而为联合应用造血生长因子来扩增少量骨髓,外周血或脐血中造血干/祖细胞进行移植治疗白血病或实体瘤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2.
人外周血单核细胞体外诱导成熟和激活的树突状细胞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建立从人外周血单核细胞体外诱导培养成熟和激活的树突状细胞 (dendritic cell,DC)的方法。方法 从健康成人外周血分离单核细胞 (PBM) ,加入粒单系集落刺激因子 (GM-CSF) 10 0 μg/L+重组白细胞介素 -4 (rh IL -4 ) 5 0 0 k U /L体外培养 14 d,并于培养结束前 1d加入或不加入肿瘤坏死因子α (TNF -α ) (10 0μg/L ) ,流式细胞仪测定树突状细胞 (DC)的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MHC) - 类分子、粘附分子和协同刺激分子 ,分析其成熟度和激活度。结果  PBM经 GM-CSF+ rh IL-4诱导培养 14 d后 ,细胞成簇 ,表型为 CD83 2 2 .6%、CD865 5 .5 %、CD11c 3 6.1%、CD64 3 .2 %、人类白细胞抗原 (HLA) -DR 13 .4% ;培养结束前 1d加入 TNF -α诱导后 ,细胞表型为 CD83 81.5 %、CD8699.3 %、CD11c 98.8%、CD64 3 .4%、HLA-DR 88.3 %。结论  GM-CSF +rh IL-4诱导 PB-M14 d,可获得大量不成熟的 DC,该体系有利于 DC扩增 ;培养结束前 1d加入 TNF-α,DC成熟度高 ,激活性好 ,适合于肿瘤免疫治疗  相似文献   

13.
rhBMP-2m对辐射小鼠骨髓CD34~+细胞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小鼠受到辐射后 ,重组人骨形成蛋白成熟肽 2 (rhBMP 2m)对骨髓CD34+ 细胞变化的影响。方法 通过60 Coγ射线照射 ,建立小鼠骨髓造血损伤模型 ,经rhBMP 2m连续治疗后 ,骨髓单个核细胞计数 ,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骨髓单个核细胞中CD34+ 细胞比例 ,比较对照组和治疗组之间的差别。结果 经rhBMP 2m治疗的动物 ,单个核细胞数和CD34+ 细胞比例均明显高于照射对照组 ,P <0 0 5 ,n=6。结论 对于辐射引起的小鼠骨髓造血损伤 ,rhBMP 2m能够增加造血细胞数量 ,提高骨髓单个核细胞中CD34+ 细胞的比例 ,加快骨髓造血系统的重建。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 CSF)动员的外周血干细胞 (PBSC)悬液中单核细胞和造血干/祖细胞分别诱导培养的树突状细胞 (DC)的特性 ,探讨临床应用PBSC悬液诱导DC的前景。方法 健康供者经G CSF动员后采集PBSC ,分两种方法诱导培养树突状细胞 :①贴壁细胞 (单核细胞 )经粒—单核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M CSF) +白细胞介素 4 (IL 4 )培养 2周 ,培养结束前 4 8、2 4h分别加入肿瘤坏死因子 (TNF α)、布雷菲德菌素 (brefeldinA ,BFA ) ;②非贴壁细胞 (含CD34+细胞 ) ,加入Flt3Ligand(FL) +干细胞因子 (SCF) +GM CSF +IL 4培养 1周 ,再按前一种方法继续培养 2周。培养结束后 ,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表型和胞质 (c)IL 10 +(PE标记 )、cIL 12 (P4 0 ) +(TC标记 )细胞。结果 新鲜标本含CD14 +细胞 ( 18 4± 8 6 ) % ,CD34+细胞 ( 0 9± 0 4 ) %。以PBSC悬液中的 2× 10 6单个核细胞为起始细胞 ,前一种培养方法获得 ( 1 6± 0 6 )× 10 5细胞 ,细胞表型 :CD11c+( 97 3± 5 2 ) % ,CD86 +( 88 2± 6 8) % ,CD83+( 5 9 6± 8 4 ) % ,HLA DR+( 96 5± 7 1) % ,CD1a+( 36 6±7 5 ) % ,cIL 12 (P4 0 ) +( 15 9± 5 1) % ,cIL 10 +( 1 2± 0 4 ) % ;后一种培养方法获得 ( 1 2± 0 4 )× 10 6细胞 ,细胞表型  相似文献   

15.
Indomethacin (IN) was administered to untreated or to cyclophosphamide (CY) treated C57B1/6 mice to study the roles of prostaglandins in regulating hematopoiesis. The following hematopoietic parameters were quantitated: peripheral blood leukocyte (PBL) count; total nucleated cells per spleen; total nucleated cells per femur; and spleen weight. Assays were performed in vitro to measure the number of colony forming units (CFU) present in the bone marrow and spleen. Untreated mice administered IN had a transient rise in their PBL count. These animals also developed splenomegaly and had an increased number of nucleated cells in their spleen. All CY treated mice had a marked decrease in PBL count, spleen cellularity, bone marrow cellularity, and spleen size during the first 5 days after CY treatment. These observations were followed by hematopoietic recovery over the next 10 days. Cyclophosphamide treated mice exhibited a more rapid hematopoietic recovery when treated with IN than without IN treatment. Analysis of the CFU capacity of bone marrow and spleen cells in soft agar showed a larger number of CFU in the bone marrow and spleen of IN treated mice or of CY/IN treated mice than in animals not receiving IN. 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prostaglandins are involved in the regulation of hematopoiesis in untreated mice and that prostaglandins may limit the hematopoietic recovery of CY treated mice.  相似文献   

16.
目的小鼠干细胞因子 (SCF)以脂质体介导转染脐血细胞并表达。方法采用PCR技术从 pRC/CMV(含SCFcDNA)中钓取SCFcDNA膜外段活性区 ,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 pcDNA3 ,转染传 2代的脐血细胞 ;用RT PCR方法检测mRNA表达水平及通过协同刺激集落形成来检测转染细胞上清的生物活性。结果转染SCFcDNA的脐血细胞SCFmRNA水平表达量高于对照组 ,其细胞培养上清协同GM CSF刺激骨髓细胞形成集落数比GM CSF单独作用高两倍左右。结论脂质体介导质粒载体转染培养富集的脐血细胞并表达 ,且转染上清具有生物学活性 ,为进一步研究转染基因的表达特性及持续时间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观察sOGP在体内的促造血活性和体外促进造血祖细胞增殖的作用 ,初步探索sOGP促造血活性的作用环节及机制。方法 正常小鼠连续 14d皮下注射sOGP ,观察外周血象、骨髓有核细胞数及骨髓有核细胞分类计数的变化 ;又应用离体骨髓细胞培养方法观察sOGP对正常小鼠和人骨髓粒系祖细胞集落形成的影响。结果 sOGP能升高正常小鼠骨髓有核细胞数和外周血白细胞数分别为2 0 %和 40 % ,红细胞和血小板也有增加趋势 ,骨髓细胞增生较空白对照组活跃 ,粒系增生较明显。体外CFU G集落培养实验进一步证实了sOGP具有直接刺激小鼠和人骨髓粒系祖细胞增殖的作用 ,1× 10 -14 mol·L-1浓度时已有明显的效果 ,sOGP和阳性对照药rhG CSF在相近浓度时效果相接近。结论 sOGP可能具有促进小鼠骨髓全系细胞增生的作用 ,以促进粒系造血为主 ,其机制可能是直接作用于造血干 /祖细胞或改善造血微环境促进造血 ,提示sOGP在促进放 /化疗患者造血功能恢复等方面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