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内经》有关五味的论述,从药食五味的确立、五味配属五行、五味划分阴阳、五味功效的认识、五味临床应用等五个方面进行了梳理,并对有关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评价。  相似文献   

2.
一、五味先走其所喜《灵枢·五味》曰:“五味各走其所喜,谷味酸,先走肝;谷味苦,先走心;谷味甘,先走脾;谷味辛,先走肺;谷味成,先走肾。”五味入胃先走其所喜之脏,说明某味时某脏有一定的亲和性。对于这一亲和性的产生,《内经》以天人相应、同气相求的观点予以解释。《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东方  相似文献   

3.
4.
<正>春秋战国时期中医对五味已有广泛的实践认识记载,如《左传》的"昭公元年"、"二十年"、"二十五年"均记载有"天有六气,降生五味"、"先王之济五味"、"气为五味"、"以奉五味"等,《周礼·天官》载有"以五味、五谷、五药养其病",为《内经》五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内经》五味理论是在阴阳五行学说的基础上建立起来  相似文献   

5.
《内经》对于五味功效有较为全面的认识,如《素问·脏气法时论》曰:“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耎……此五者,有辛酸甘苦咸,各有所利,或散或收,或缓或急,或坚或奥,四时五藏,病随五味所宜也。”归纳《内经》所述,辛味有发散、散郁、润燥的作用,所谓“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  相似文献   

6.
<正>1《内经》清浊名义考释1.1《内经》清浊原文出处考《内经》涉及"清浊"之文共有122处,其中《素问》47处,包括《阴阳应象大论》17处,《四气调神大论》1处,《生气通天论》1处,《五脏生成》1处,《脉要精微论》1处,《经脉别论》1处,《藏气法时论》1处,《气厥论》1处,《腹中论》2处,《五常政大  相似文献   

7.
《内经》在阴阳及五行学说的指导下,建构起比较系统的五味理论。《金匮要略》继承了《内经》的五味理论。本文择《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的历节病中五味理论的运用,主要涉及到历节病病因病机及组方原则两个方面,强调《内经》丰富的五味理论,对临床实践具有重要地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揭示《内经》五味理论对中药炮制的指导意义。方法:对《内经》中有关五味理论进行论述,论述了四气五味与五脉的生理关系,总结了以五味为主体,联系脏腑病机,阐述了药性与人的关系及功效。论述了炮制方法、改变捕料炮制等与五味气味的关系,从而阐述了五味与中药炮制的联系。  相似文献   

9.
粟栗 《辽宁中医杂志》2010,(7):1255-1256
《内经》中五脏五味理论对后世方剂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文章从五味所入、五脏苦欲补泻的方面阐述了《内经》药物性味组方原则,并列举了后世在此指导下的配伍严谨,适用有效的方剂,剖析其配伍理论。  相似文献   

10.
11.
《内经》指出五味的基本性能是“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软”,其所以不明言补泻者,盖《内经》认为五味皆可补泻,其补泻之义也远在补虚泻实常理之外,本文愿就此从四个方面探求五味与补泻的关系,谬误之处,恳请同仁斧正。一、五味太过不及定补泻饮食、药物皆秉五味,五味可因脏腑“五欲”之不同而各归所喜,它们分别是“心欲苦,肺欲辛,肝欲酸,脾欲甘,肾欲咸”。《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又说:“酸生肝,苦生心,甘生脾,辛生肺,咸生肾”。无疑在生理状况下,各味总是根据五脏之所欲而编入其相应的脏腑,以养五脏六气,此为“物化之常”(素问·至真要大论)。故《素问·六节脏象论》说:“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不言而喻,在五味不及的情况下,投以五脏所欲之味,即是补。但五味不可太过,过  相似文献   

12.
潘金波 《中医药学刊》2010,(12):2653-2657
目的:为研究《黄帝内经》的五味理论,并探讨五味理论在张仲景方剂配伍中的运用,借以指导临床辨证施治,为进一步研究仲景学说和中医药基础理论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论述了《黄帝内经》五味理论与人体的生理、病理的关系及其在治疗上的指导作用,并从3个方面研究张仲景运用五味理论遣药制方的规律:①从五味和合见八法统方的配伍规律;②从五味和合见相辅相成的配伍规律;③从五味和合见相反相成的配伍规律。结果:《黄帝内经》认为五味与五脏有特定的亲和力,人体的生理结构和功能与五味的作用密切相关;五味过用或不及则脏腑偏盛偏衰,使脏腑之间相互制约、对立统一的平衡破坏,导致疾病的发生;脏腑各有苦欲,运用五味之性,纠脏腑之偏,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张仲景临床选药组方治疗疾病是根据药物五味与五脏之间的相互关联;药物之间的五行生克制胜规律;药物五味各自具有的或收、或散、或缓、或急、或燥、或润、或降等的功效特性,运用药物的五味之偏来补泻调整人体脏腑五行之气的偏胜偏衰。结论:第一:《黄帝内经》五味配伍理论实是选药制方最基本的理论,不仅有着很高的科学内涵,而且有指导临床实践的意义。第二:张仲景承其说,从其法,以五味学说为核心理论配伍制方,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情志理论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内经》从生理、病理、治疗、养生等方面系统阐述了情志理论及其临床应用,构建了中医学相对完善的情志理论体系,是后世情志理论发展的基石。深入探讨《内经》中的情志理论及其调理方法,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王敬珍 《时珍国医国药》2007,18(7):1767-1768
“人以食为天”。饮食五味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保证,人体必须从饮食五味中不断摄取营养物质以维持生命活动;但反过来说,饮食五味的不当又是导致疾病发生的重要的因素。因此,研究饮食五味与人体的关系,对于防病和治病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李星 《山东中医杂志》1998,17(6):275-276
谭一松《内经》理论应用拾零南京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210029)李星关键词内经临床应用老中医经验谭一松谭一松教授从事中医临床及《内经》教学工作30余年,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在将《内经》理论应用于临床上更有独到见解,试举数案如下。1巧用...  相似文献   

16.
对《内经》饮食五味学说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饮食五味(这里指一切饮食物的总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保证,人体必须从饮食五味中不断摄取营养物质以维持生命活动;但反过来说,饮食五味的不当又是导致疾病发生的重要因素。因此,研究饮食五味与人体的关系,对于防病和治病均具有重要的意义。国内外不少学者对饮食与健康的关系问题做了不少的研究工作,正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祖国医学对饮食五味与人体的生理、病理、治疗等方面的关系有着较为丰  相似文献   

17.
从张元素学术角度浅析《内经》五脏五味补泻理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五脏五味补泻理论最早源于《内经》,是正确阐释中药归经理论的源头之一,对指导临床灵活遣药制方有着深远的意义.金元时期医家张元素探究《内经》,曾对其有所研究.本文试从张元素的学术角度去阐发此理论,望能从中总结临床用药的普遍规律.  相似文献   

18.
王津慧 《四川中医》2002,20(7):22-22
五味化合,变化多端。本文之目的:探讨五味化合之规律。方法:通过深研《内经》、《伤寒论》中有关内容,进行分析,比较,归纳,总结。结果:五味化合有其自身规律可循:(1)为相辅相成的作用。如辛甘发散,甘淡利湿等;(2)为相反相成的作用。如辛开苦降、辛散酸收,甘苦补泻。  相似文献   

19.
探讨《黄帝内经》中的藏象精神理论及其临床应用,对藏象精神理论的理论和物质基础进行整理,将其在临床应用的治法,治则进行总结梳理,以助藏象精神理论的理解和在临床具体应用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