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4 毫秒
1.
我院从1988年3月~1996年3月共收治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24例,其中10例非典型心肌梗塞因各种原因在院内、外误诊,现将误诊情况分析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中男性9例,女性1例。年龄最小45岁,最大66岁,平均57.5岁。梗塞部位:下壁心肌梗塞4例,广泛性前壁梗塞1例,广泛性前壁合并下壁梗塞3例,前间壁梗塞1例,下壁合并右室梗塞1例。全部病例经确诊后立即按AMI治疗。结果:治愈3例,死亡7例。死亡原因:死于致命性心律失常4例,脑、肺栓塞1例,心脏破裂1例,心力衰竭1例。  相似文献   

2.
本文就我院自1974年5月至1975年5月收治的53例急性心肌梗塞心电图加以讨论。一.一般情况 1.性别与年龄:男36例(68%),女17例(32%)。年龄平均57.2岁,41—50岁12例(22.6%),51—60岁21例(39.6%),61—70岁16例(30.8%).71岁以上4例(8%)。 2.梗塞部位:前壁14例(26.4%)。下壁12例(22.6%).前间壁10例(18.9%),后间壁4例(7.8%),内膜下3例(5.7%)。前侧壁、后侧壁各2例(3.8%),前 下壁6例(11.3%)。  相似文献   

3.
我院自1992年8月至1997年2月,采用球囊漂浮起搏电极导管(以下简称漂浮导管)床边临时起搏治疗6例右心室梗塞并发过缓性心律失常和低排综合征患者,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对象及方法男性2例,女性4例,年龄58~87岁,平均68岁。均在急性下壁梗塞基础上发生。其中2例伴发正后壁,1例伴发前间壁心肌梗塞。临床特点:均有颈静脉怒张,Kussmaul征( ),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低血压。其中2例伴有意识障碍。心电图除分别具有下壁、正后壁、前间壁急性心梗的特征外,V3R-V4R导联ST段均抬高≥1mm,其中窦缓伴Ⅰ度…  相似文献   

4.
一般认为,右室梗塞(RVI)绝大多数与左室下壁或正后壁梗塞并存,RVI 并发于前间壁梗塞国内仅见散在个例报道,我院于1988—01~1991—10共发现12例,现将其临床特点及心理诊断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RVI 合并前间壁梗塞12例,男9例,女3例,年龄51岁~76岁,平均55.2岁。本组患者除做标准导联,三个加压肢体导联外,均描记右侧胸前导联 V3R、V4R、V5R,其  相似文献   

5.
一般认为右室梗塞(RVI)绝大多数与左室下壁梗塞或正后壁梗塞并存。RVI 并发于前间壁梗塞者国内尚少报道,本文报告二例。例1 男 51岁。1988年11月21日晚8时无明显诱因出现心前区闷痛伴气短、大汗、呕吐二次,为胃内容。曾自含硝酸甘油一片,2~3分钟后未缓  相似文献   

6.
我院自1992年8月至1997年10月,采用球囊漂浮起搏电极导管对6例右心室心肌梗死(MI)并发过缓性心律失常和低排综合征的患者进行床边临时起搏,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对象与方法 本组男2例,女4例,年龄(68.2±12.3)岁(58~87岁),均在急性下壁MI基础上发生,其中2例伴发正后壁,1例伴发前间壁MI。临床特点:均有  相似文献   

7.
年龄与性别:本组20例最小年龄41岁,最大年龄81岁,40~49岁4例,50~59岁7例,60~69岁4例,70岁以上5例,女性3例,男性17例,男女之比为5.8∶1。心律失常与梗塞部位:本组20例,发生心律失常为17例,其发生率为85%,其中前壁梗塞13例,发生心律失常占65%,前间壁梗塞占30.76%,下壁梗塞5例,发生心律失常4例占20%,说明前壁梗塞心律失常发生率最高,其前间壁梗塞多见。心律失常性质与梗塞部位:本组发生窦性心动过速2例,心动过缓2例,均发生于下壁梗塞。室性期前收缩7例,发生于前壁梗塞6例,占85.7%,交界性心律1例,左  相似文献   

8.
急性心肌梗塞(AMI)对应导联ST段压低的临床意义,国内外学者已报道。本文将1989~1991年收治31例AMI中18例对应导联ST段压低临床分析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性别与年龄:男性22例,女性9例,男女之比为2.44:1。年龄45~79岁,平均年龄58.74岁。1.2 对应导联ST段压低与梗塞部位:AMI31例中前壁梗塞13例(41.93%),其中对应导联ST段压低6例占46.15%;前间壁梗塞3例占9.67%;侧壁梗塞2例占6.45%;后壁梗塞1例占3.22%;下壁梗塞12例占  相似文献   

9.
1临床资料本组15例男10例女5例年龄36-74岁平均54岁。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标准确诊为急性心肌梗塞(AMI),其中下壁6例,下壁广泛前壁右室梗塞3例,前间壁4例,前壁,间壁,下壁7例。  相似文献   

10.
急性广泛大面积心肌梗死 (AMI)死亡率较高 ,给病人身心造成巨大的创伤 ,及时正确的药物治疗固然重要 ,但恰当精细的护理可帮助患者安全度过危险期。 1996年 10月~ 1997年 4月 ,我科收住 2 3例大面积心肌梗死患者进入ICU监护病房。1 一般资料2 3例广泛 (AMI)患者 ,男 16例 ,女 7例 ,年龄 4 1~ 78岁 ,前壁前间壁下壁 5例 ,广泛前壁 6例 ,前间壁下壁 4例 ,前壁右室 3例 ,广泛前壁加下壁 5例 ,合并心律失常者 6例 ,合并心衰者 3例 ,合并休克心衰 3例 ,同时合并心律失常心衰休克者 4例 ,死亡 2例。 1例死于顽固性心衰休克 ,1例死于心…  相似文献   

11.
急性心肌梗塞(AMI)除常规治疗外,溶栓治疗已成为AMI治疗的主要方法,早期(6小时内)溶栓治疗能有效的缩小梗塞范围,挽救濒临死亡的心肌,降低死亡率.我们在1995年3月~12月间用尿激酶、肝素钠加小剂量阿司匹林联合治疗8例早期AMI,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8例中,男6例,女2例,年龄46岁~60岁,平均53岁.发病时间均在6小时内,其中广泛前壁2例,前壁1例,前间壁1例,下壁2例,下壁加右室2例.全部病例均符合AMI诊断标准.l.2 治疗方法:溶栓前常规检查出、凝血时间及凝血酶原时  相似文献   

12.
我们应用心阻抗图对110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进行无创性血液动力学心功能监测,获得满意效果。临床资料本组110例急性心肌梗塞系1982年1月~1984年12月在我科冠心病监护病房(CCU)的患者,均符合WHO 规定的急性心肌梗塞诊断条件。年龄32~80岁,但以50~60岁者居多,占56例。本组中以前间壁梗塞最多共32例(29.06%);下壁梗塞23例(20.91%);广泛前壁梗塞17例(15.45%);下壁加正后壁梗塞17例(15.45%);局限前壁梗塞7例(6.36%);前侧壁、心内膜下、前间壁加高侧壁及前间壁加下壁梗塞各3例(各2.73%);高侧壁、下壁加右室梗塞各1例(各0.91%)。  相似文献   

13.
倪士珍  赵炳让 《天津医药》1989,17(4):202-205
急性心肌梗塞后复发心绞痛者为再梗塞和死亡的高危病例。本文报告64例,其中85.94%(55/64)为小范围或非透壁性梗塞,67.18%(43/64)于梗塞后一周内复发心绞痛。心绞痛发作时心电图改变:梗塞原位缺血者(IITIZ)19例(29.69%),非梗塞导联(IAAD)45例(70.31%),差异很显著(P<0.01),5年随访40例(62.50%)发生再梗塞,死亡19例(占再梗塞的47.50%;占本组病例的29.68%),再梗塞发生于前壁者死亡危险甚大(14/19)。4例随访期内实行冠状动脉造影,证明心肌梗塞后心绞痛病例多伴严重广泛冠状动脉病变,预后差。  相似文献   

14.
溶栓疗法是 80年代以来急性心肌梗死 (AMI)治疗的重要进展。我们发现尿激酶溶栓结合中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 ,可取得较满意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将 2 0 3例患者分为尿激酶溶栓结合中药治疗组 (治疗组 )和溶栓西药对照组 (对照组 )进行回顾性分析。治疗组 10 2例 ,其中男性 70例 ,女性 32例 ;年龄 37~ 70岁 ,平均 (5 3 0± 16 2 )岁 ;梗塞部位 :广泛前壁 4 2例 ,下壁 2 8例 ,前间壁 2 0例 ,下壁伴右心室 2例 ,正后壁 10例。对照组 10 1例 ,其中男性 72例 ,下壁伴右心室 2例 ,正后壁 10例。对照组 10 1例 ,其中…  相似文献   

15.
陈彩萍  江渔 《江苏医药》1997,23(4):297-298
急性心肌梗塞(AMI)随着冠脉再灌注治疗,冠状动脉球囊成形术,冠脉搭桥术及药物溶栓等,病死率逐步下降。本文就我院近两年来AMI静脉溶栓治疗的效果报告如下。临床资料对象:AMI患者共20例,回顾性分(l)治疗组10例,男9例,女1例,年龄59~73(平均68.3)岁;梗塞部位:前壁(包括广泛前壁、侧壁、前间壁,下同)4例,下壁6例。其中3例合并心源性休克。(2)对照组10例,男9例,女1例,年龄40~78(平均62.9)岁;梗塞部位:前壁4例,下壁6例。l例合并心源性休克。方法:治疗组采用南京大学制药厂生产的注射用尿激酶(UK),分子…  相似文献   

16.
急性心肌梗死 (AMI)的根本治疗是开通梗塞相关血管(IRA)。方法包括药物静脉溶栓和急诊经皮冠脉内介入治疗。由于静脉溶栓的血管开通率较低 ,影响了部分患者的预后 ,我院自 2 0 0 1年起 ,对静脉溶栓失败的患者及时进行了补救性冠状动脉内治疗术 (rescuePCI) ,共 2 1例 ,取得明显效果 ,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全部 2 1例病人均来自我院心内科 ,其中男 15例 ,女 6例 ,年龄 4 1~ 72岁 ,平均 5 6岁。AMI诊断符合WHO标准 ,其中前壁、前间壁、广泛前壁及高外侧壁梗塞 12例 ,下壁、正后壁及右室梗塞 9例。心功能KillipⅠ级 13例 ,Ⅱ级 8…  相似文献   

17.
我院急诊科1992年2月~1995年12月共收治急性脑卒中305例,其中心电图酷似急性心肌梗塞(AMI)25例,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25例中,男性15例,女性10例。年龄41~83岁,平均62岁。以意识障碍或偏瘫或剧烈头痛、呕吐为主要表现而就诊。全部经头CT扫描确诊。无一例具有典型的心前区或胸骨后压榨样疼痛。其中脑梗塞13例(占52%),脑出血9例(占36%),蛛网膜下腔出血3例(占12%)。常规心电图示相应导联异常的ST段弓背向上抬高2mm~4mm,呈单向曲线。其中广泛前壁6例,前间壁8例,下壁9例,前间壁十下壁2例。25  相似文献   

18.
1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系我科1987—1991年按WHO诊断标准确诊为急性心肌梗塞(AMI),收入冠心病监护病房(CCU)、系统监测资料完整者90例为观察对象。其中男59例,女31例,年龄30岁~70岁,平均58.5岁。其中工人39例,干部31例,家务15例,农民5例。梗塞部位:单纯前壁24例,前壁合并其它部位11例。单纯下壁12例,下壁合并正后壁、右室梗塞者14例。单纯前间壁18例,前间壁合并其它部位6例,高侧壁合并其它部位、心内膜下心梗  相似文献   

19.
我们观察30例硝苯吡啶在急性心肌梗寒治疗中的不利影响。 1 一般资料本组病人均符合WHO急性心肌梗塞的诊断标准。男21例,女9例。年龄42~84岁。急性下壁心肌梗塞18例,前壁6例,再发心肌梗塞3例,急性下壁心肌梗褒合并右室梗塞3例。凡诊为心肌梗塞的病例,给予硝苯吡啶10mg 3次/日口服,合用硝酸盐类及极化液静点等对症治疗。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 ,小剂量肝素疗法 (LDH)已在临床应用 ,我们应用LDH联合阿斯匹林治疗AMI疗效明显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68例AMI均符合 1979年WHO规定的诊断标准。治疗组 3 4例 ,男 2 0例 ,女 14例 ;年龄 48~ 73岁。广泛前壁 14例 ,前间壁 9例 ,下壁 3例 ,后壁 2例 ,下壁前间壁 2例 ,下后壁加右室 2例 ,下后壁加左室 1例 ,广泛前间壁加下后壁 1例。对照组 3 4例 ,男 2 4例 ,女 10例 ;年龄 46~72岁。广泛前壁 15例 ,前间壁 10例 ,下壁 3例 ,下后壁 2例 ,下壁右室 2例 ,下后壁加左室 1例 ,前间壁下壁 1例。两组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