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胺碘酮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观察静脉与口服联合应用胺碘酮对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作用。31例室性心动过速 (VT)和 /或心室颤动 (VF)患者 (男 21例,女 12例,年龄 48±14. 6岁),首剂静脉注射胺碘酮 150 ~300mg, 10min注入。继之以 0. 5~1. 0mg/min维持静脉泵入。静脉维持用药24~48h后给予口服胺碘酮 600mg/d,逐渐减量至 200mg/d维持。观察静脉用药期间的心率,QT间期,VT、VF的发作情况。结果: 22例于用药后 24h获得控制, 6例于 48h后获控制, 3例于 72h后获得控制。静脉用药期间,未见QT间期明显延长。结论:静脉用胺碘酮治疗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安全有效。静脉与口服联合给药起效快,可达到早期抢救生命的目的,又可稳定血药浓度,防止心律失常的复发。  相似文献   

2.
胺碘酮对室性心律失常患者QT离散度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要:目的观察胺碘酮对室性心律失常患叩离散度的影响。方at400例室性心律失常患应用口服或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其中18例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患静脉应用胺碘酮治疗,负荷量为24h总量900~1500mg,同时口服胺碘酮600mg/d。382例频发室早伴或不伴短阵室速的患口服胺碘酮治疗,负荷量为第1周600mg/d,并根据病情逐渐减量。结果400例室性心律失常患应用胺碘酮治疗均有效,并发现该药能减少叽离散度,未见严重毒副作用.结论胺碘酮治疗室性心律失常安全有效.能影响患的QT离散度.且能减少室颤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胺碘酮治疗冠心病非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50例冠心病非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均接受冠心病正规治疗,其中76例同时口服胺碘酮片(胺碘酮组),74例口服普罗帕酮片(普罗帕酮组),疗程8周。疗程开始及结束时均行24h动态心电图及12导联心电图等检查。结果两组患者用药后24h室性早搏、短阵室性心动过速的发作次数均明显减少,胺碘酮组的疗效高于普罗帕酮组(P<0.05),但有4例出现严重副作用。结论胺碘酮对冠心病非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并室性心律失常有很好的治疗作用且疗效优于普罗帕酮,但有一定副作用。  相似文献   

4.
心脏术后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胺碘酮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胺碘酮对心脏手术后室性快速失常的疗效。方法:对40例心脏手术后抗心律失常药物无效的频发室性早搏(或)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患,应用静脉并口服胺碘酮治疗,用心电监测,血压测量等观察其疗效。结果:97.5%患心律失常得到控制,用药前后PR间期、QRS波群、校正的QT间期,血压变化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心脏手术后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患,在去除了各种诱因后,静脉并口服胺碘酮治疗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静脉胺碘酮在1214例住院患者的治疗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回顾性分析单中心静脉胺碘酮应用情况,了解临床治疗现状.方法 检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2003年10月至2005年9月静脉应用胺碘酮的住院患者,并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基础资料、用药适应证、用药方法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 胺碘酮主要用于器质性心脏病(冠心病、瓣膜性心脏病等)伴有心功能不良的心律失常患者.临床应用胺碘酮最常见适应证为心房颤动(房颤),其次是室性心律失常.结论 作为使用最广泛的抗心律失常药,按照指南规范合理应用静脉胺碘酮是临床的重要主题.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大剂量静脉应用胺碘酮救治经利多卡因等治疗无效的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42例患者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室速、室颤,经利多卡因等药物治疗无效后,改用大剂量胺碘酮静脉给药。结果:40例急性心肌梗死发病1~8小时发生室速、室颤者,经静脉用胺碘酮0.5~1小时内均有效;另2例是急性心肌梗死发病后1~2周出现的持续性室速,24小时内也有效。42例患者住院期间无一例死于心律失常,6例发生静脉炎,2例在口服胺碘酮过程中出现房室传导阻滞,无一例发生肺中毒等其他副作用;亦无一例出现或加重充血性心力衰竭。结论:大剂量静脉应用胺碘酮对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发致命性室性心律失常是一种极其有效而且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胺碘酮静脉应用治疗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并发的室性快速性心律失常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32例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发的室性心动过速(VT)和(或)心室颤动(VF),首剂给予胺碘酮3~5mg/kg,10min内缓慢注入,15~30min若无效,再重复突击量1.5~3mg/kg,随后以1.0~1.5mg/min静脉滴注维持,依病情逐渐减量,静脉应用同时加用口服胺碘酮600mg/天。结果第1个24小时胺碘酮静脉平均用量为1690±499.4mg,维持静脉点滴平均4.3±1.7天,总有效率87.5%,静脉应用早期对PR、QRS、QTc间期均无影响。不良反应15.6%,用药期间无因胺碘酮导致或加重的心功能不全。结论大剂量胺碘酮静脉治疗老年心力衰竭并发的室性快速性心律失常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胺碘酮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与QT间期的关系.方法 选取室性心律失常患者50例,采用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胺碘酮,全程、负荷、维持治疗,观察相关指标.结果 通过治疗后,患者的QT间期显著延长、室性早搏、短阵室速均有显著改善,总有效率为96%,为发生心功能降低,肝功能异常,甲状腺功能异常及皮肤、神经、眼角膜损伤、恶性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结论 采用胺碘酮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较少,治疗后QT间期延长情况与个体有关,对部分QT间期不延长患者可适当增大剂量,可达到治疗效果,因此,口服胺碘酮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疗效显著,用药途径方便、安全、QT延长情况有个体化差异.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3年2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患者86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口服普罗帕酮;观察组口服胺碘酮,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逐渐停止用药,至少坚持服药2个月.2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3%,高于对照组的7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有显著的疗效,有临床应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胺碘酮对呼吸衰竭伴快速肺源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 20例慢性呼吸衰竭病人,在监护病房持续心电监护,呼吸衰竭急性加重期出现紊乱性房性心律失常、房颤、房扑以及快速室性心律失常,予胺碘酮先静脉推注、静脉泵入,后序贯为口服.结果 用胺碘酮后19例病人各种心律失常明显减少或消失,1例房扑病人无转复.用药过程中未发现明显副作用.结论 胺碘酮对呼吸衰竭伴快速肺源性快速心律失常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参松养心胶囊联合胺碘酮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伴室性心律失常(VA)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168例,随机分为A组(52例)、B组(56例)及C组(60例)。A组给予参松养心胶囊口服,B组给予胺碘酮口服,C组给予参松养心胶囊与胺碘酮口服。观察用药4周后3组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结果治疗4周后总有效率A组76%,B组78%,C组86%,C组显著高于A组和B组(P<0.05)。结论参松养心胶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室性心律失常与盐酸胺碘酮疗效相当,且副反应小;参松养心胶囊与胺碘酮联用治疗CHF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优于单用胺碘酮或单用参松养心胶囊的疗效,并可明显减少胺碘酮的用量。  相似文献   

12.
胺碘酮和美西律治疗冠心病并室性心律失常56例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比较胺碘酮和美西律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56例冠心病心肌缺血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均接受冠心病正规治疗,其中30例同时口服胺碘酮片(胺碘酮组),26例口服美西律片(美西律组),疗程4周。疗程开始及结束时均行24h动态心电图及12导联心电图检查。结果两组患者用药后24h室性早搏、短阵室性心动过速的发作次数均明显减少,胺碘酮组用药后与用药前比较分别为(2801±356)个和(6935±1427)个,(1.28±0.92)次和(7.39±3.31)次;美西律组则分别为(3958±966)个和(6726±1395)个,(4.25±2.61)次和(8.10±3.32)次,P均<0.01。胺碘酮组的疗效高于美西律组(P<0.01)。两组均未见严重副作用。结论胺碘酮对冠心病伴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优于美西律。  相似文献   

13.
目的进一步了解顽固性持续性室性心律失常的易致因素及用胺碘酮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38例顽固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首次静脉注入胺碘酮3~5mg/kg,随后以1.0~1.5mg/min维持24h,可同时口服胺碘酮600~1200mg/d,观察疗效。结果总有效率为89.5%,4例无效,未见严重致心律失常作用,心功能不全无加重。结论室壁瘤合并严重心功能不全是顽固性室速的主要原因,大剂量胺碘酮治疗顽固性持续性室性心律失常、有效。  相似文献   

14.
胺碘酮和普罗帕酮治疗冠心病并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比较胺碘酮和普罗帕酮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6 9例冠心病心肌缺血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 ,均接受冠心病正规治疗 ,其中 35例同时口服胺碘酮片 (胺碘酮组 ) ,34例口服普罗帕酮片 (普罗帕酮组 ) ,疗程 4周。疗程开始及结束时均行 2 4h动态心电图及 12导联心电图检查。结果 :两组患者用药后 2 4h室性早搏 ,短阵室性心动过速的发作次数均明显减少 (胺碘酮组用药后与用药前比较分别为 2 70 5± 14 77个vs 6 834± 45 2 8个 ,7.4 2± 3.30次vs 1.2 9± 0 .93次 ;普罗帕酮组则分别为 6 712± 3385个vs 396 2± 1983个 ,8.0 5± 3.37次vs4 .2 2± 2 .5 9次 ,P均 <0 .0 1)。胺碘酮组的疗效高于普罗帕酮组 (P <0 .0 1)。两组未见严重副作用。结论 :胺碘酮对冠心病伴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优于普罗帕酮。  相似文献   

15.
对4例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患者分别给予静脉应用胺碘酮、紧急电复律等处理,并相应行血管再灌注等治疗,均成功转复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并有效控制其复发。结论AMI合并的恶性室性心律失常胺碘酮治疗或辅助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胺碘酮是一种兼有机房性与室性心律失常作用的药物。早期认为该药半衰期较长,使其抗心律失常作用迟缓,但大剂量口服有效地缩短延滞时间。本文旨在对胺碘酮静脉加口服与单纯口服方法加以比较,评价每种给药方案控制室性心律失常所需时间及其累积剂量。方法:20例连续病人均有慢性室性心律失常史,常规药物治疗不能耐受或无效者,部分病例应用茚满丙二胺、室安卡因、劳卡胺、慢心律治疗无效者。家族性 Q-T 延长综合征及Ⅰ度以上房室阻滞除外。  相似文献   

17.
静脉胺碘酮的应用及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静脉胺碘酮对终止心律失常急性期发作,减少恶性心律失常事件的发生,改善心脏骤停患者短期复苏成功率的作用明确。在心律失常的急性期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其应用指征包括血流动力学稳定的宽QRS波心动过速、血流动力学稳定的单形性室性心动过速(简称室速)、不伴QT延长的多形室速、除颤无效的心室颤动/室速、"电风暴"辅助用药;转复心房颤动(简称房颤)、心房扑动(简称房扑);控制快速房颤、房扑、房性心动过速的室率;特别适应于伴有心功能受损的室上性或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静脉胺碘酮的剂量除参照指南外,还要强调剂量应因人而异。静脉胺碘酮首位的不良反应是肝功能损害,其次是低血压和心动过缓、静脉炎等。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胺碘酮治疗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疗效。方法给予心力衰竭并心律失常患者于静脉处注射胺碘酮,借助微泵注射,每天进行心电监护,检测患者的意识以及生化,对患者的疗效以及不良进行判断。结果在进行胺碘酮用药后,患者的心律以及血压有所降低,心律平均下降30次/min左右,维持在90次/min左右,能够保持在18~26次/min的呼吸波动范围,患者也会逐渐恢复意识,借助心电监护记录室,监测到早搏次数有显著降低,无短阵室性心动过速或者频繁多源性室性早搏症状。结论借助临床护理措施,对于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于静脉处注射胺碘酮有较好的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并使用。  相似文献   

19.
分析胺碘酮在控制冠心病并发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简称室速)的临床特点。选择冠心病合并持续性室速患者30例,年龄59.78±10.2岁,给与静脉和口服胺碘酮负荷量后计算室速控制率;分析胺碘酮总负荷量与患者的左室舒张期末径(LVEDV)、左室射血分数(LVEF)、有无室壁瘤的关系;观察血药浓度、用药前后(包括合并用药)心率、血压、QTc等的变化及副作用。结果:①胺碘酮对冠心病持续性室速的控制率为90%;②胺碘酮总负荷量14.81±8.89(4.14~48.79)g,静脉负荷时间158±155.79(26~648)h;③胺碘酮负荷用量与LVEF和有无室壁瘤相关,与LVEDV无关;④胺碘酮的有效血药浓度个体差异性大;⑤在治疗期间总副作用发生率16.67%。结论:胺碘酮控制冠心病室速安全有效,胺碘酮负荷总量及有效血药浓度个体差异性大。  相似文献   

20.
患者女,35岁,因突发晕厥2次入院,入院途中应用静脉胺碘酮终止了室性心动过速的发作,入院后诊断为长QT综合征(LQTS)发作尖端抟扭型室性心动过速(TdP)。治疗过程中停用2次静脉胺碘酮,均发作了TdP,加用后终止了TdP,并联合口服美托洛尔和口服胺碘酮度过了心律失常风暴,患者出院后随访4个月,未再发作TdP。该个案说明胺碘酮虽延长QT间期,但应用后预防并终止了TdP的发作。并且说明LQTS发作TdP不单纯与QT间期的延长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