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腰曲对颈曲影响的动态下X线片研究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目的:研究腰曲对颈曲的影响,探讨颈椎病和颈腰综合征在脊柱解剖生理学与运动力学的病因病理。方法:选青春期健康青年男女27例,分别以站立位及坐位1h后摄腰椎、颈椎标准侧位片,并应用数学几何学弓形面积计算法测量其颈、腰曲站、坐前后X线片的弓形面积,进行对照。结果:端坐1h后,颈、腰椎侧位X线片,腰曲弓形面积平均较站立位缩小53.14%,颈曲弓形面积也缩小48.33%,经统计学处理P<0.05,差别显著。结论:(1)腰曲变化影响到颈曲,病理改变与久坐有关。(2)腰曲改变是颈椎病、颈腰综合征重要病因和病理改变。 相似文献
2.
腰大肌与腰椎运动力学关系动物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恒河猴(活体)腰大肌对腰椎运动生物力学的关系.方法 取恒河猴4只,动态X线片观察分别在正常状态下、切断一侧腰大肌、切断双侧腰大肌;分别做正、侧位数码照像.在正位DR照片上,进行椎体旋转级评价;在侧位DR照片上,腰曲运用应用数学几何学弓形面积计算法,计算出腰曲的弓形面积.利用统计学软件,分析恒河猴在正常状态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腰大肌作用力带动脊柱伸展应力的生物力学关系。方法:取家兔12只,分3组,每组4只,解剖后保留枢椎以下完整之脊柱及骨盆、髋关节、上段股骨,不损伤脊柱前、后纵韧带、椎间盘及所附着之腰大肌,保留脊柱背侧的竖脊肌、棘上韧带,置于生物力学拉伸测试仪(日本岛津制作所产AGS-J系列)。上端十字头分别夹枢椎(颈胸腰段)、第1胸椎(胸腰段)和第12胸椎(腰段),下端十字头夹股骨上部;分别作有腰大肌状态下和切断腰大肌状态下,股髋自屈曲位到过伸带动脊柱自屈曲位到过伸位拉伸试验,测定两种不同状态下脊柱各节段的伸展应力(N/mm2)。结果:有腰大肌状态和切断腰大肌状态下,股-髋-脊柱拉伸后脊柱伸展应力分别为:颈胸腰全段平均为306.6675N/mm2:78.7167N/mm2;胸腰段为680.8417N/mm2:373.0375N/mm2;腰段为1990.7944N/mm2:523.0608N/mm2;经统计学分析,具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腰大肌作用力对脊柱伸展应力影响显著,颈胸腰段占74.33%、胸腰段占45.21%,腰段占73.73%的伸展应力源自腰大肌。脊柱在腰大肌作用下产生腰椎向腹部的弯曲。 相似文献
4.
目的:测量腰大肌械断面积,探讨其与腰椎间盘突出的关系。方法:随机选择14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和72例正常对照组,在L4~5和L5~S1间隙水平测量双侧腰大肌横断面积。结果:(1)正常腰大肌横断面积(L4~5:男15.03cm^2,女8.60cm^2;L5~S1:男14.42cm^2,女8.39cm^2);男性较女性明显增大但双侧腰大肌横断面积,腰椎间盘突出症较正常对照组减小。结论:双侧腰大肌不对称及 相似文献
5.
目的 :测量腰大肌横断面积 ,探讨其与腰椎间盘突出的关系。方法 :随机选择 14 0例腰椎间盘突出病人和 72例正常对照组 ,在L4~ 5和L5~S1间隙水平测量双侧腰大肌横断面积。结果 :①正常腰大肌横断面积 (L4~ 5:男 15 .0 3cm2 ,女 8.6 0cm2 ;L5~S1:男 14 .42cm2 ,女 8.39cm2 ) ,男性较女性明显增大 ,但双侧腰大肌之间无显著差异。②双侧腰大肌横断面积的差值 ,腰椎间盘突出症组高于对照组。③男性组中的腰大肌横断面积 ,腰椎间盘突出组较正常对照组减小。结论 :双侧腰大肌不对称及腰大肌萎缩变细可能均是腰椎间盘突出的解剖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腰椎侧弯、椎曲变小的病理性移位与腰大肌一侧缩小的影像学关系.方法 对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不同年龄男女患者77例,作腰椎正、侧位X线照片及MRI或CT检查,测量腰椎的侧弯度和椎曲改变级别,同时测量L3、4间双侧腰大肌直径(前后径)和横径.结果 所有病例都出现一侧腰大肌缩小,经统计学处理,其缩小有显著性差异P<0.05,同时椎体侧弯、椎曲变小.腰大肌一侧缩小程度与腰椎移位(椎体侧弯、椎曲变小)程度呈正相关.结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同时合并腰大肌损伤与腰椎移位,即侧弯、腰曲减小与腰大肌一侧缩小有关. 相似文献
7.
8.
腰椎滑脱病人站立位及侧卧位腰椎动力X线矢状位曲度比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为临床上诊断腰椎不稳或腰椎滑脱选择正确腰椎X线检查方法提供依据。方法:对49例腰椎滑脱病人行腰椎站立位、侧卧位、中立位、最大伸位和屈位状态下侧位X线摄片,测量每例不同状态下的腰椎动力X线矢状位曲度,对所测量的不同状态下腰椎Cobb角度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49例腰椎滑脱病人三组站立位和卧位腰椎Cobb角:站中NSP(-56.43),卧中NLP(-52.23),t值为3.023,P值为0.006;站屈FSP(-11.87),卧屈FLP(-14.81),t值为-3.091,P值为0.005;站伸ESP(-70.15),卧伸ELP(-67.34),f值为4.284;P值为0.002:即腰椎滑脱Cobb角站市中立位大于侧卧中立位,站立位最大屈位小于侧卧最大屈位,站立位最大伸位大于侧卧最大伸位。结论:站立位的X线检查方法更能反映腰椎病变的实际情况,是临床上诊断腰椎不稳或腰椎滑脱的正确X线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9.
站立位及侧卧位腰椎动力X线片曲度比较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比较站立位、侧卧位状况下腰椎X线片的曲度情况,为临床上选择腰椎X线的正确检查方法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对43例正常人及16例腰椎滑脱病人行腰椎站立位、侧卧位、中立位、最大伸位和屈位状态下侧位X线摄片,测量每例不同状态下的X线腰椎前凸度(L1~S1 Cobb角),对所测量的不同状态下腰椎Cobb角度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①43例正常人及16例腰椎滑脱病人腰椎Cobb角:站立中立位大于侧卧中立位,站立最大伸位大于侧卧最大伸位,站立最大屈位小于侧卧最大屈位;②对43例正常人及16例腰椎滑脱病人X线资料分别作统计学分析,在中立位和屈曲位显示的结果相同。结论:①站立位、侧卧位下腰椎X线的表现是不一致,脊柱侧弯、脊柱后凸畸形及腰椎滑脱等许多病变其症状的发生与体位或活动有关;②站立位的X线检查方法更能反映腰椎病变的实际情况,可为正确选择治疗方法提供影像学帮助。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