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发展性间歇训练方法对位于海拔3 000 m战士有氧能力的影响。【方法】将60名男性战士随机分为训练组和对照组,每组30人,训练组采用发展性间歇训练方法进行训练,对照组采用常规体能训练方法进行训练,6周后比较安静心率、肺活量、最大摄氧量以及3 000 m跑成绩。【结果】训练组在安静心率、肺活量、最大摄氧量分别为(69.83±6.67)次/min、(4 138.58±488.96)ml、(49.78±4.76)ml·(kg·min)-1,与训练前及对照组训练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常规体能训练法仅改善了战士的肺活量(P〈0.05);训练组战士3 000 m跑成绩为(762.15±53.37)s,与本组训练前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与对照组训练后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发展性间歇训练方法对高原战士的有氧能力有提高作用,可用于指导海拔3 000 m高原地区部队的体能训练。  相似文献   

2.
冯凯琳  王凌  张敏 《武警医学院学报》2012,21(11):862-863,867
【目的】研究高强度间歇训练(high-intensity intermittent training,HIIT)对特战队员有氧能力的影响,为有针对性地实施训练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支持。【方法】对30名男性特战队员实施8周(3~5次/周)HIIT训练,检测训练前后的身体机能和耐力素质指标,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训练后测试指标分别为:安静脉搏(65.22±5.25)次/min、肺活量(4553.3±524.33)ml、VO2max(50.75±4.53)ml.(kg.min)-1、引体向上(16.55±5.27)次、俯卧撑(70.62±10.56)次/min、5 000 m跑(1230.16±77.21)s,各指标均有显著性改变(P<0.01)。【结论】训练后测试指标的变化能够反映机体的有氧运动能力趋于优化,HIIT训练对提高特战队员的有氧能力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3.
[摘 要] 目的:探讨8周运动处方干预对肥胖青少年有氧能力、体成分、血脂和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为科学指导肥胖青少年体育健身提供依据。方法:60名男性肥胖青少年随机分为对照组(CG)和运动组(EG)。2组受试者除参加学校安排的体育课(2次/周,40 min/次)外,EG还需参加每周2次、每次持续60~70 min、共8周的运动处方干预。试验前后分别测定安静心率(RHR)、血压、最大摄氧量(VO2max)、体成分、血脂和CRP。结果:试验前2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后组内比较,EG RHR、收缩压和血清CRP较试验前下降(P<0.05或P<0.01),VO2max和瘦体质量(LBM)升高(P<0.05或P<0.01),CG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组间比较,EG RHR、收缩压和血清CRP低于CG(均P<0.05),VO2max和LBM则高于CG(均P<0.01)。结论:8周运动处方干预可有效提高肥胖青少年有氧工作能力、增加LBM,并降低心血管疾病危险水平。  相似文献   

4.
5.
贾思琦  王迪  鲁燕  贾永平 《中国全科医学》2022,25(33):4159-4167
背景 高强度间歇训练(HIIT)作为心脏康复的运动方案之一,对于心肌梗死的作用还存在争议,且作用机制尚不明确。目的 探讨HIIT对心肌梗死大鼠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方法 于2020年9月至2021年10月,随机选取3月龄雄性SD大鼠共78只,最终纳入研究56只。随机选取14只为假手术组(Sham组),其余大鼠制备急性心肌梗死(AMI)模型后随机分为心梗静息组(MI-SED组,n=14)、心梗HIIT组(MI-HIIT组,n=14),心梗中等强度持续训练(MICT)组(MI-MICT组,n=14)。Sham组与MI-SED组不进行训练,MI-HIIT组高强度与中等强度训练交替进行,MI-MICT组进行中等强度持续训练。AMI大鼠建模1周后MI-HIIT、MI-MICT组开始进行训练,训练4周后,四组分别随机取7只大鼠进行心脏超声检测,称量体质量(BW)、心脏质量(HW),计算心脏质量指数(HMI),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并取心脏组织进行HE染色、Masson染色及免疫组化分析;训练8周后对四组剩余7只大鼠采集数据和样本进行相同试验处理。结果 训练4周后MI-HIIT组...  相似文献   

6.
本文回顾和总结了力量训练对老年人健康体适能(心肺适能、肌肉适能、柔韧适能、身体成分)的影响。为力量训练能够成为老年人预防疾病、强身健体的主要锻炼方式提供借鉴和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7.
高原训练对运动员的成绩有显著的提高作用,其主要影响运动员的运动系统、呼吸系统、脉管系统、心血管系统及调节神经系统机能.本文将从高原训练对运动员心血管系统心脏功能的影响入手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高强度间歇训练(HIIT)对肥胖女大学生体成分、血脂和空腹胰岛素(FIN)水平的影响。方法 2015年1-6月选取浙江旅游职业学院符合纳入与排除标准的在校肥胖女大学生36例为研究对象。按研究对象体质指数(BMI)从小到大进行排序,先以4例为1层(共分为9层),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每层研究对象分为运动组和对照组,最终每组纳入18例。两组均给予自我运动锻炼宣教,运动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集中的HIIT。于试验开始前1周及试验结束后1周检测研究对象体成分指标〔体质量、体质指数(BMI)、体脂肪、体脂百分比、内脏脂肪、去脂体质量、静息代谢率、腹围、臀围〕、血脂〔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FIN水平。结果 运动组试验后体质量、BMI、体脂肪、体脂百分比、腹围小于对照组,去脂体质量、静息代谢率大于对照组(P<0.05)。运动组试验后体质量、BMI、体脂肪、体脂百分比、腹围小于试验前,去脂体质量、静息代谢率大于试验前(P<0.05)。运动组试验后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LDL-C、FIN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运动组试验后HDL-C水平高于试验前,LDL-C、FIN水平低于试验前(P<0.05)。结论 HIIT可以降低肥胖女大学生体脂含量,增加静息代谢率,同时改善血脂和FIN水平,对改善肥胖女大学生的健康水平有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医院-家庭过渡期运动干预对高龄心血管病患者功能性体适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2018年徐州市中心医院12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的出院宣教,观察组予以12周过渡期运动训练。比较两组患者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自身的平衡性、有氧运动耐力、上肢柔韧度、下肢柔韧度改善程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血管疾病患者应用医院-家庭过渡期运动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功能性体适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肥胖因素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心脏结构与功能的影响.方法:运用超声心动图对30例OSAHS患者进行检测,并按体重指数(BMI)分为非肥胖组(10例)、肥胖组(20例).结果:肥胖组心超异常率(80%)高于非肥胖组(50%),P<0.05.肥胖组主肺动脉宽于非肥胖组(P<0.05),肥胖组左室后壁厚度(P=0.056)、主动脉根部内径(P=0.077)、室间隔厚度(P=0.097)、左室心肌质量(P=0.097)大于非肥胖组.BMI与左房内径相关(r=0.40,P=0.028),与主肺动脉相关系数为0.346(P=0.077).结论:肥胖因素参与了OSAHS患者心脏结构和功能的损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有氧运动对肥胖性高血压(OH)大鼠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和心功能的影响,阐明有氧运动对OH的保护作用。 方法:给予健康雄性SD大鼠高脂饮食12周以诱导OH大鼠模型,将30只成功诱导OH大鼠随机分为安静组(OH+S)和有氧运动组(OH+E),同时将接受普通饮食的30只正常大鼠随机分为安静组(N+S)和有氧运动对照组(N+E),每组15只。OH+E组和N+E组大鼠进行8周跑台运动(18 m·min-1,每次60 min,每周5次)。监测各组大鼠训练8周后的收缩压(SBP)、体质量、血清肾素、血管紧张素Ⅱ和醛固酮水平,检测血浆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Lee氏指数、脂肪系数(FC)和脂肪含量,同时采用PowerLab数据系统记录各组大鼠左室舒张末期容积(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ESV)、短轴缩短率(FS)和射血分数(EF)。结果:OH+E组大鼠训练后的SBP、体质量、血清肾素、血管紧张素Ⅱ和醛固酮水平、血浆TG、TC、Lee氏指数、FC及脂肪含量均低于OH+S组(P<0.05);与OH+S组比较,OH+E组大鼠FS和EF均升高,EDV和ESV均降低(P<0.05);但OH+E组大鼠的上述指标与N+S组和N+E组比较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氧运动可改善OH大鼠的RAS激活并改善心功能,同时改善高血压和肥胖症状。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12周有氧运动(AE)和有氧运动结合抗阻训练(AE+RT)对肥胖男性大学生身体成分、心血管功能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的干预效果,为肥胖男性大学生运动处方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将36名肥胖男性大学生随机分为对照组、AE组和AE+RT组,每组12名。对照组肥胖男性大学生在整个试验期不进行任何规律的体育运动,AE组和AE+RT组大学生进行每周5次、每次60 min共12周的运动干预。所有受试者在运动干预前和干预后检测体质量(BW)、体质量指数(BMI)、体脂肪量(FM)、体脂百分比(BF%)、肌肉质量(MM)、腰围(WC)和血清CRP水平,采用心血管功能测试仪评估心脏功能[心率(HR)、每搏心搏量(SV)和心输出量(CO)]、血管功能[平均收缩压(MSP)、平均舒张压(MDP)、血管弹性扩张系数(VDC)和总周阻阻力(TCR)]和血液黏度(V)。结果:与运动前比较,运动12周后AE组和AE+RT组肥胖男性大学生BW、BMI、FM和BF%明显降低(P<0.05或P<0.01),AE+RT组肥胖男性大学生MM明显增加(P<0.01),WC明显降低(P<0.01)。运动12周后,AE组和AE+RT组肥胖男性大学生HR、MSP、TCR和V较运动前明显降低(P<0.05或P<0.01),SV和VDC明显增加(P<0.01);AE组肥胖男性大学生运动前后MDP、CO和血清CRP水平均无明显改变(P>0.05),而AE+RT组肥胖男性大学生运动12周后MDP和血清CRP水平较运动前明显降低(P<0.01),CO明显升高(P<0.01)。与AE组比较,AE+RT组肥胖男性大学生运动12周后FM、BF%、HR、MSP、TCR和血清CRP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MM、SV和CO均明显升高(P<0.05或P<0.01),WC、BMI、MDP、VDC和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2周AE和AE+RT均可改善肥胖男性大学生的身体成分及心血管功能,且AE+RT的效果优于单纯AE,但只有AE+RT可降低血清CRP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有氧健身操与器械结合性练习的实效性,为大学生增强体质提供新的实践方式.方法 以2009年在读的100名各年级专科阶段女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有氧健身操与器械结合性练习,分别测试15周练习前后的身体素质、身体机能和身体成分指标的变化,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 100名受试的女学生中,在身体素质方面(纵跳和立定跳远)有明显提高,与练习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身体机能(心率、肺活量和台阶实验)与练习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身体成分(体质量、脂肪含量、体质量指数、腰围和腰臀比)更接近理想状态,与练习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有氧健身操和器械的结合练习对提高女大学生的体质水平,改善身体形态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有氧健身操与器械结合性练习的实效性,为大学生增强体质提供新的实践方式。方法以2009年在读的100名各年级专科阶段女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有氧健身操与器械结合性练习,分别测试15周练习前后的身体素质、身体机能和身体成分指标的变化,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 100名受试的女学生中,在身体素质方面(纵跳和立定跳远)有明显提高,与练习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身体机能(心率、肺活量和台阶实验)与练习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身体成分(体质量、脂肪含量、体质量指数、腰围和腰臀比)更接近理想状态,与练习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有氧健身操和器械的结合练习对提高女大学生的体质水平,改善身体形态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5.
从2012级一年级的不达标学生成绩与运动参与现状入手,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结果表明,通过对不达标学生的随机分组,可以看出对照组和运动体能教学实验组在实验前在问卷的选项上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采用右心室流入道起搏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时,QRS时限对心功能的影响及与心力衰竭的关系。方法随意选用44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或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的患者,采用右心室流入道起搏治疗,将患者起搏时QRS时限〈133ms的分为A组(n=28);起搏时QRS时限≥133ms的分为B组(n=16),测量起搏器植入时、起搏3个月和6个月不同时期,QRS时限、血浆心钠肽(BNP)、心排血量(CO)、每搏输出量(SV)、射血分数(EF)和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的变化。结果术后即刻测两组QRS时限、BNP值和心脏超声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3个月、6个月QRS时限、LVDd、BNP,B组明显高于A组,而EF、SV、CO,B组明显低于A组。结论右室流入道起搏部位QRS时限和心功能密切相关,QRS时限越宽,心功能纠正就越不明显或心衰进一步加重,反之,QRS时限越窄,心功能改善就越明显。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8周间歇无氧运动对轻度哮喘患儿呼吸功能、炎症反应和运动能力的影响,为哮喘患儿制定特异性的运动处方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方法:46例轻度哮喘患儿按意愿分为运动组和对照组,每组23例。运动组进行为期8周的间歇无氧运动,对照组维持原有的生活状态,实验过程中记录运动组患儿参加训练的情况及不良反应。分别于实验前后采用肺功能仪测定2组患儿的呼吸功能,一氧化氮测定仪测定气道炎症反应,功率自行车测定运动能力。结果:运动组和对照组各有1例患儿失访。运动组患儿实际完成训练计划509人次,发生不良反应11人次,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11/509)。与实验前比较,实验后运动组患儿呼气流量峰值(PEF)升高(P<0.05),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降低(P<0.05),30 s无氧功率测试实验时的平均功率(MP)和峰值功率(PP)升高(P<0.05);对照组各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后运动组患儿上述各指标(PEF、FeNO、MP和PP)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适当管理下,间歇无氧运动对轻度哮喘患儿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可改善呼吸功能、降低气道炎症反应并提高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18.

Background

Exercise has shown positive training effects on obesity-related inflammation, however, resistance training has shown mixed results concerning adipocytokine levels.

Aims

The purpose of this pilot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resistance training on blood adipocytokine concentrations in obese youth, with specific examin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se biomarkers and improved fitness (i.e., aerobic capacity, muscular strength).

Methods

Fourteen obese adolescents (16.1 ±1.6 y; BMI: 32.3 ±3.9 kg/m2) participated in a 16-week resistance training intervention. Body composition, fasting blood concentrations of interleukin-6 (IL-6), tumour necrosis factor-alpha (TNF-ɑ), adiponectin, and leptin were measured pre- and post-training. Aerobic capacity was assessed via a maximal discontinuous exercise test. The rate of gain in muscular strength was calculated as the slope of progression in 1-repetition maximum throughout the intervention.

Results

Resistance training increased lean mass (total, trunk) and decreased per cent body fat (total, trunk). The training also caused moderate clear decreases in IL-6 and TNF-ɑ concentrations. A small increase in adiponectin was also observed 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 When the group was stratified by changes in aerobic capacity, there were substantially larger decreases in leptin levels for those with improved capacity. Correlation analyses also revealed a nega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log-transformed leptin and aerobic capacity at rest. Improvement in quadriceps strength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IL-6 and TNF-ɑ, while improvement in shoulder adductor strength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IL-6 only.

Conclusion

Resistance training improved adipocytokine markers, which were partially associated with improved physical fitness. Specificall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trength improvements and IL-6 and TNF-ɑ suggests an exercise-induced signalling pathway that results in overall adaptive decreases in systemic inflammation in obese youth.  相似文献   

19.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11):9-12
目的 探讨有氧训练对心肌梗死后合并慢性心衰患者心功能的影响,并试述其机制。方法 将2016年6月~2019年10月证实的42例心肌梗死后合并慢性心衰的患者随机分为有氧组21例和对照组21例,两组患者均接受正规药物的治疗,有氧组患者行有氧训练3个月,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有氧组及对照组外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含量浓度,通过免疫定量分析仪判读患者外周血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SPECT)的静息灌注总评分(SRS)检测心肌缺血区灌注,心脏彩超及6 min步行试验检测心室功能,比较两组间及3个月前后患者外周血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浓度、缺血心肌灌注及心功能等指标。结果 有氧训练前后心率血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3个月前VEGF、心肌灌注与心功能指标无明显差异,有氧组经过3个月训练,有氧组的VEGF浓度、NT-pro BNP、SRS、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6 min步行距离均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然而对照组3个月前后自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有氧训练可安全有效地改善心肌梗死后合并慢性心衰患者的心脏灌注,进而改善其心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8周有氧运动对肥胖青少年动态血压(ABP)和运动能力的影响,为制定特异性的运动处方提供依据。方法 52例肥胖青少年(BMI≥25)随机分为运动组和对照组。运动组进行每周5次,每次持续50~60 min,共8周的有氧运动,对照组保持日常生活习惯。分别于治疗前后测定2组受试者的身体形态学指标包括身高、体质量、身体质量指数(BMI)和身体成分,诊室血压包括诊室收缩压(SBP)和诊室舒张压(DBP),动态血压指标包括日间ABP(dSBP和dDBP)、夜间ABP(nSBP和nDBP)和24h ABP(24 h SBP和24 h DBP),利用递增负荷功率车实验测定运动能力指标包括最大摄氧量(VO2max)、最大功率和力竭时间。结果实验后,组内比较,运动组脂肪重量(FM)、体脂百分比(BF%)、24 h SBP、24 h DBP、dSBP和dDBP下降(P〈0.01),诊室SBP、诊室DBP、nSBP和nDBP无统计学意义(P〉0.05),VO2max、最大功率和力竭时间增加(P〈0.01),对照组所有参数与治疗前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后,组间比较,运动组FM、BF%、24 h SBP、24 h DBP、dSBP和dDBP均低于对照组(P〈0.01),VO2max、最大功率和力竭时间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8周有氧运动可有效降低肥胖青少年ABP水平并提高其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