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颅骨粉碎凹陷骨折钛网固定复位术的适应证、疗效、安全性及不良反应。方法:筛选山西省原平市第一人民医院2000年10月~2006年12月26例颅骨粉碎骨折行钛网固定复位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在脑外伤颅内血肿清除及内减压等基本手术结束后对颅骨骨折碎块进行体外复位并钛网镙钉固定成形后再将其固定于颅骨窗四周或将骨折片以钛条多点固定于骨窗四周。结果:术后颅骨外形基本恢复,骨折片固定牢靠,切口顺利愈合无感染病例,无明显不良反应及并发症,6~12月后复查头颅X片及CT片无骨坏死征象,且大部分骨性愈合。结论:筛选合适颅骨骨折病例I期钛网固定复位方法简单,安全性高,减少二次手术的痛苦和费用,适合于基层医院开展和运用。  相似文献   

2.
陈家康 《华夏医学》2004,17(2):182-183
目的:探讨颅骨缺损一次复位成形的新方法。方法:将87例开颅需去骨瓣减压者的颅骨瓣埋于相应的帽状腱膜下并从骨瓣牵出3根丝线于头皮外,而后行手法推移颅骨瓣复位。结果:75例颅骨瓣复位成功,占86.2%,12例术后10d切口骨窗张力仍未降低,采取术后3~6个月行手术切开骨瓣复位。结论:对脑水肿需去颅骨瓣减压的患者,带蒂颅骨瓣状腱膜下埋藏牵拉复位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骨折在颅脑损伤中较为常见,颅骨凹陷粉碎性骨折过去通常采用的手术方式是一期,临床上常采用去除骨折片,3~6个月后行二期颅骨修补术[1].也有采用EC耳胶、丝线或钢丝、颅骨固定钉、钛连接片等固定碎骨片后回复骨瓣[2-5].我院与长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7年5月至2010年12月采用颅骨锁治疗凹陷粉碎性颅骨骨折患者36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随着科技的进步,铣刀及磨钻的出现,骨瓣开颅术中对骨瓣的形成与传统方式颇有不同,骨瓣形成时不注意斜面的形成,骨瓣复位时需行缝线或钛钉及耳脑胶固定,这无形中增加了术中异物的存留和患者的经济负担,同时二次开颅时带来取出的麻烦,也造成浪费。我们复习传统开颅的部分病例来探讨骨瓣成形和复位的技巧。  相似文献   

5.
目的设计跨横窦幕上下联合骨瓣开颅颅骨锁固定的手术入路取代传统的手术入路。方法对26例患者(出血病人18例、听神经瘤病人5例、脑膜瘤病人3例)采用跨横窦幕上下联合骨瓣开颅颅骨锁固定的手术入路。结果本组26例患者,其中出血病人18例、听神经瘤病人5例、脑膜瘤病人3例,所有病例骨瓣均复位满意、病变全切,3例出现残腔迟发血肿,锥孔引流后消失,随访3个月脑瘤患者无复发,骨瓣无移位。结论作者认为,跨横窦幕上下联合骨瓣开颅,尤其适用于桥小脑角区骑跨小脑幕上下的脑膜瘤和血肿,术野显露更加充分,有利于病变组织的完全切除,减少了术中对脑组织的牵拉损伤,术后骨瓣的复位固定又确保了对横窦的颅骨保护,减小了术后颅骨缺损的面积。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自体多孔骨瓣配合骨蜡和颅骨锁修补颅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我院2010年8月-2012年1月收治的开颅去骨瓣手术患者进行抽样,选取3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钛合金行颅骨缺损修补,实验组应用自体多孔骨瓣配合骨蜡和颅骨锁行颅骨缺损修补,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术后7 d,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2个月,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亦较对照组低(P<0.05);术后,实验组NIHSS、C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体多孔骨瓣配合骨蜡和颅骨锁修补颅骨缺损临床疗效确切,并发症少,安全指数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余小彬 《浙江医学》2008,30(7):724-725
后颅窝硬膜外血肿是常见的颅脑创伤并发症,开颅硬膜外血肿清除术后,可造成后颅窝及枕骨部分颅骨缺损,术后一般不行颅骨二期修补,但术后留有的颅骨缺损可能引起一系列的问题。近年来,我院对后颅窝硬膜外血肿(包括后颅窝骑跨型硬膜外血肿)行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后一期骨瓣复位的手术方法,避免了术后的颅骨缺损,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为探索和改进儿童期颅骨凹陷骨折的最佳手术方案 ,对 10 3例经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了临床对比分析。结果表明 ,对于年长儿童 ,骨瓣开颅复位法优于碎骨取除开颅法 ,婴幼儿则首选撬拨复位法。为了防止颅骨缺损等并发症的发生 ,尽量应避免碎骨取除开颅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三维CT定位乙状窦后手术入路骨瓣开颅的解剖学应用研究,为临床提供微创、安全的手术入路。方法对23例桥小脑角区疾病患者,采用三维CT重建技术对横窦-乙状窦夹角(TSSJ)进行精准定位后,行乙状窦后入路个体化骨瓣开颅手术;同期对干颅骨标本12例(24侧)采用同样的方法定位,进行骨瓣"开颅",通过解剖学进一步验证。结果 23例桥小脑角区疾病患者及12例(24侧)干颅骨标本的"关键孔"位置均位于TSSJ内侧缘,乙状窦和横窦无损伤,骨瓣开颅后横窦沟下缘、乙状窦沟内侧缘及TSSJ均获得满意的显露;术中骨瓣复位良好,颅骨缺损明显减少,23例患者无1例发生皮下积液、切口脑脊液漏或颅内感染等。结论运用三维CT精准定位,行枕下乙状窦后入路骨瓣开颅,具有安全、快捷、微创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高血压性脑出血、脑挫伤及颅内血肿患者,大多数需行开颅去骨瓣减压术,以挽救生命,待病情稳定后,修补颅骨缺损。本院2005年1月至2009年1月行去骨瓣减压术106例,对存活2个月以上患者采用自体颅骨低温酒精保存修复颅骨缺损  相似文献   

11.
新鲜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交锁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新鲜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交锁的安全、简便和有效的早期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3例新鲜外伤性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交锁的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均行X线片和CT重建或MRI检查及ASIA神经功能评级。术前C级12例,D级6例,E级5例。患者于清醒状态下先行持续闭合颅骨牵引,然后进行动态ASIA神经功能评级及定时床边X线摄片。损伤至开始牵引的间隔时间平均为28h(5~51h),平均牵引重量为12kg(6~15kg),平均牵引时间为1.5h(0.5~5.5h)。复位成功后维持颅骨牵引并择期行颈前路手术。结果 23例患者均闭合复位成功,无1例出现神经功能下降。治疗后ASIA神经功能评级C级5例,D级10例,E级8例。平均提高1级以上。结论新鲜外伤性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交锁的患者应早期持续闭合颅骨牵引,同时进行动态ASIA神经功能评级及定时床边X线摄片,复位成功后,择期行颈前路手术。该方法简便、安全,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自体颅骨碎片钛钉原位成形术治疗复杂凹陷粉碎性颅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5例复杂凹陷粉碎性颅骨骨折患者,直视下处理伴随病变,自体碎骨片原位回植、钛钉成形,随访观察修复效果。结果所有病例均复位良好,碎骨片无移位、塌陷,无伤口感染或积液。1例再次手术清除迟发血肿及去骨瓣减压:1例死于癫痫后窒息;1例因切口破损感染而取出钛钉及骨瓣。其余门诊随访1月~2年均恢复良好。结论自体颅骨碎片钛钉原位成形术是治疗复杂凹陷粉碎性颅骨骨折的一种安全、简便、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早期渐进性大重量颅骨牵引快速复位在下颈椎骨折脱位并关节突交锁治疗中的作用。方法:自2003年1月-2007年7月共收治下颈椎骨折脱位并关节突交锁患者26例,所有患者均在清醒状态及持续心电监护、C臂透视下,于颈部屈曲位行早期渐进性大重量颅骨牵引快速复位,牵引起始重量10 kg,每5 min左右增重1-2kg,直...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无脊髓损伤型下颈椎骨折脱位的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 对32例无脊髓损伤型下颈椎骨折脱位的患者,其中新鲜损伤25例,陈旧性损伤7例,采用持续颅骨牵引,经前路或前后路联合减压、复位、自体髂骨植骨、前路带锁钢板内固定进行手术治疗.结果 本组32例患者术后均无脊髓损伤加重,神经根症状获得改善;骨折脱位完全复位;随访3~12(7.8±0.3)个月,植骨完全融合,颈椎椎间高度、生理曲度及颈椎稳定性维持良好.结论 对于无脊髓损伤型下颈椎骨折脱位,应持续颅骨牵引预防继发性脊髓损伤;手术应以前路手术为基础,达到减压、复位、恢复颈椎椎间高度和生理曲度及重建颈椎即刻稳定性的治疗目的 ;对于术前不能复位的患者,应首先应用后路手术解除后路阻碍复位因素,协助前路手术时复位骨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儿童颅骨凹陷性粉碎性骨折的适宜治疗方法。方法采用带蒂骨瓣开颅治疗26例儿童颅骨凹陷性粉碎性骨折,并追踪术后颅骨愈合情况。结果26例患者中无死亡病例,3例存在单侧轻度肢体功能障碍,1例在术后2个月出现癫痫;所有患者均无颅骨缺损,骨瓣复位良好,无畸形愈合。结论Ⅰ期行带蒂骨瓣开颅有利于儿童颅骨凹陷粉碎性骨折的整形及术后骨瓣的愈合,能有效防止颅骨缺损和功能障碍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提高大重量牵引治疗颈椎骨折脱位并关节突绞锁的复位效果,降低并发症与风险。方法23例颈椎骨折脱位并关节突绞锁患者,在患者清醒情况下,采用C臂监视下大重量颅骨牵引进行复位,观察复位情况与并发症,随访2~2.5年,评估神经恢复情况。结果22例复位成功,1例(为不全瘫)复位失败改为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复位后椎管内有压迫或不稳的7例采用手术治疗,其余的均采用牵引治疗,所有患者牵引过程中未发现严重并发症,随访2~2.5年左右,神经功能恢复(1.06±0.73)级。结论C臂监视下大重量颅骨牵引治疗颈椎骨折脱位并关节突绞锁的复位成功率高,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7.
带蒂骨瓣开颅治疗儿童颅骨凹陷粉碎性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儿童颅骨凹陷性粉碎性骨折的适宜治疗方法。方法采用带蒂骨瓣开颅治疗26例儿童颅骨凹陷性粉碎性骨折,并追踪术后颅骨愈合情况。结果26例患者中无死亡病例,3例存在单侧轻度肢体功能障碍,1例在术后2个月出现癫痫;所有患者均无颅骨缺损,骨瓣复位良好,无畸形愈合。结论 Ⅰ期行带蒂骨瓣开颅有利于儿童颅骨凹陷粉碎性骨折的整形及术后骨瓣的愈合,能有效防止颅骨缺损和功能障碍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韦斐文 《广西医学》2011,33(9):1233-1235
目的 总结急性硬膜外血肿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56例急性硬膜外血肿行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骨窗边缘及颅骨瓣钻孔硬脑膜悬吊的临床资料.结果 死亡2例,放弃治疗3例,重残2例,治愈50例.行骨窗边缘及颅骨瓣钻孔硬脑膜悬吊的患者术后均无血肿复发.结论 采取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骨窗边缘及颅骨瓣钻孔硬脑膜悬吊治疗硬膜外血肿,可减少术后血肿复发,疗效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颅骨缺损一次复位成形的新方法。方法:将颅骨瓣埋于相应的帽状腱膜下,并从骨瓣牵出3根丝线于头皮外,而后行手法推移颅骨瓣复位。结果:25例颅骨瓣复位成功,占83.3%,3例术后1-2d再次出现天幕疝,行扩大去颅骨瓣及部分脑组织减压,1例复位的颅骨瓣随脑压变化而浮动,1例复位时丝线断裂。结论:对脑水肿需去颅骨瓣减压的病人,推移颅骨瓣减压,术后牵拉复位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孙涛 《中国民康医学》2006,18(19):871-872
目的:儿童骑跨静脉窦硬膜外血肿采用骨瓣开颅血肿清除复位术。方法:三种骨瓣开颅复位术,有正中切口骨瓣复位术,单侧切口骨瓣复位术,单侧跨中线切口骨瓣复位术。结果:疗效满意,骨瓣复位良好,无局部膨隆及皮下积液等并发症。结论:儿童骑跨静脉窦硬膜外血肿采用骨瓣开颅复位术,符合解剖复位原则,术后并发症少,避免了因颅骨缺损所造成的儿童心理发育不良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