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探讨血流导向装置治疗颅内动脉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至2021年4月行Pipeline Flex血流导向装置治疗的53例(68个动脉瘤)的颅内动脉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53例68个动脉瘤,共置入60枚PED,技术成功率为100%。40例54个动脉瘤单纯应用PED治疗,术后即刻造影显示动脉瘤内造影剂明显滞留48个,无明显滞留6个;13例(14个动脉瘤)联合应用PED和弹簧圈栓塞,术后即刻造影均致密栓塞。围手术期总并发症发生率为7.5%(4/53)。53例临床随访6~28个月(中位数12个月);末次随访时,47例未破裂动脉瘤预后良好(mRS评分≤2分);6例破裂动脉瘤中,预后良好2例,mRS评分3分1例,4分1例,死亡2例。46例DSA随访4~8个月(中位数6个月),动脉瘤完全闭塞率为67.9%。22例(28个动脉瘤)DSA随访9~18个月(中位数12个月),动脉瘤完全闭塞率为85.7%,无动脉瘤复发。结论 血流导向装置治疗颅内动脉瘤总体安全、有效,但对颅内破裂动脉瘤的安全性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Pipeline血流导向装置(PED)治疗复杂颅内动脉瘤的安全性和中期疗效。 方法回顾性纳入郑州大学人民医院介入科2015年1月至2016年10月行血管内治疗的53例复杂颅内动脉瘤患者,所有患者均经股动脉入路于载瘤动脉置入PED,操作结束即刻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PED位置及贴壁情况,并行头颅CT扫描评估有无颅内出血。术后5~7 d根据病情需要对患者行头颅CT或MRI检查,并采用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评估患者预后。术后3、6、12、24个月对所有患者进行临床随访,采用mRS评分评估患者预后;术后6、12个月行影像学随访,对动脉瘤栓塞程度进行O' kelly-Marotta(OKM)分级评估。 结果53例患者的70个动脉瘤共置入58枚PED,手术成功率为100.0%。操作结束即刻行DSA检查显示,PED均准确覆盖瘤颈,且贴壁良好。头颅CT检查未发现颅内出血。9.4%(5/53)的患者发生围手术期并发症。术后5~7 d行CT或MRI检查,发现蛛网膜下腔出血、PED置入侧大脑半球肿胀,急性脑梗死各1例;行mRS评分,其中0分25例,1分23例,2分1例,4分3例,6分1例。47例患者获得临床随访,随访时间为10~30个月,中位时间为16(14,20)个月。mRS评分为0分38例,1分6例,2分、3分、4分各1例。43例获得影像学随访,随访时间为3~19个月,中位时间为6(4.5,10.0)个月。43例患者58个动脉瘤的OKM分级为,D级为34个,C级为9个,B级为15个;74.1%(43/58)的动脉瘤为次全以上闭塞(OKM分级为D,C级)。无动脉瘤复发。 结论PED治疗复杂颅内动脉瘤安全性较好,中期随访疗效良好,且无动脉瘤复发,但仍需警惕严重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Pipeline血流导向装置(PED)治疗复发颅内动脉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4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介入中心采用PED治疗的14例复发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14例患者中,仅行PED治疗10例,PED联合弹簧圈治疗4例。所有患者均行临床随访,采用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评估患者的预后;行影像学随访[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评估颅内动脉瘤的栓塞情况。结果14例患者共成功置入15枚PED。所有PED均到位良好。术后即刻DSA检查显示动脉瘤内血流滞留,载瘤动脉的分支血管均通畅;Dyna CT检查显示支架均准确覆盖瘤颈,贴壁良好。术后2例患者出现手术并发症,其中1例为脑梗死,经抗血小板聚集等对症治疗后症状改善;另1例发生中脑出血后死亡。除死亡患者外,余13例患者均获临床随访,中位随访时间为26个月(范围为12~48个月),无一例发生脑出血或脑梗死,无新发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末次随访mRS均为0分。11例患者行影像学随访,中位随访时间为6个月(范围为3~16个月),其中完全栓塞8例(包括1例单纯弹簧圈栓塞术后复发、3例开颅夹闭术后复发、3例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后复发以及1例单纯支架置入术后复发的患者),瘤颈残余2例(均为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后复发的患者),瘤体部分显影1例(为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后复发的患者)。结论应用PED进行再治疗的单纯弹簧圈栓塞或开颅夹闭术后复发的动脉瘤患者预后良好,而PED治疗曾行支架置入术的复发动脉瘤的效果仍需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4.
血管内治疗已成为颅内动脉瘤首选的治疗方法之一。但大或巨大动脉瘤、宽颈动脉瘤等复杂动脉瘤术后复发,占位效应不能解决,且治疗费用较为昂贵,也成为治疗的一大挑战。随着对血流动力学研究的深入和血管内治疗技术的不断开展,载瘤动脉的血管重建理念也逐渐被接受,基于这一理念的血流导向装置(flowdiverter,FD)也从基础研究发展到临床应用。本文主要对FD治疗颅内复杂动脉瘤的临床应用最新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Pipeline血流导向装置(PED)治疗颈内动脉大型和巨大型动脉瘤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9月至2016年6月四川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应用PED治疗的12例颈内动脉大型和巨大型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单发动脉瘤11例,多发动脉瘤1例,共13个动脉瘤;动脉瘤直径为11.5~28.0 mm,平均(18.6±5.1)mm。13个动脉瘤均采用PED覆盖瘤颈,其中6个动脉瘤联合弹簧圈栓塞治疗。 结果12例患者的13个动脉瘤共置入13枚Pipeline支架,均成功置入PED。其中单纯置入PED 7个,联合弹簧圈治疗6个。术后随访所有患者的临床症状均缓解,未见并发症发生。术后即刻治疗结果: Raymond分级Ⅱ级4例,其余均为Raymond分级Ⅲ级。10例患者术后6~12个月获得影像学随访,2例行头颅磁共振血管成像检查未见动脉瘤残留显影且远端血管通畅;8例(9个动脉瘤)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动脉瘤完全不显影。出院时的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0分2例,1分10例。末次随访的mRS评分0分9例,1分3例。无致残和致死的患者。 结论PED治疗颈内动脉大型和巨大型动脉瘤安全有效,但其远期疗效仍需要大规模的临床试验和长期随访结果进一步评价。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流导向装置(FD)治疗颅内大型未破裂动脉瘤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人民医院(河南省人民医院)脑血管介入科2015年2月至2019年7月应用FD(Pipeline+Tubridge)治疗的颅内大型(最大径≥10 mm)未破裂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共92例(95个动脉瘤)。采用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标准评价临床预后,采用O′Kelly-Marotta(OKM)分级标准评估动脉瘤闭塞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影响术后6个月动脉瘤完全闭塞的相关因素。结果92例患者95个动脉瘤共置入101枚FD,手术成功率为100%。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率为4.3%(4/92),其中缺血性1例,出血性2例(死亡1例),术后出现烦躁等症状1例。77例患者获临床随访,中位随访时间为12(1~51)个月。至末次随访,mRS 0分70例,1分5例,2分、3分各1例。55例患者(56个动脉瘤)行影像学随访,末次中位随访时间为6(3~29)个月,动脉瘤完全闭塞(OKM分级D级)40个(71.4%,40/56),支架内狭窄的发生率为7.1%(4/56)。52例患者(53个动脉瘤)6个月随访时动脉瘤完全闭塞34个(64.2%,34/53),支架内狭窄的发生率为7.5%(4/5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联合弹簧圈填塞是术后6个月时动脉瘤完全闭塞的独立影响因素(OR=8.98,95%CI:1.87~43.22,P=0.006)。结论FD治疗颅内大型未破裂动脉瘤的手术成功率高,安全性好,但应警惕严重并发症的发生;联合弹簧圈填塞可促进动脉瘤完全闭塞。  相似文献   

7.
<正>1病例资料65岁女性,因头晕、视物旋转伴恶心10 d入院。既往无高血压、糖尿病等。入院体格检查:神志清楚,未发现神经系统阳性特征。头部CT及CTA示左侧颈内动脉交通段动脉瘤。MRI平扫及增强示左侧鞍旁圆形占位,T1WI低信号,T2WI低信号,强化明显(图1A、1B)。DSA示左侧颈内动脉交通段动脉瘤,大小约12.2 mm×11.7 mm,瘤颈约10.7 mm,压颈评估前交通动脉代偿良好,3D-DSA显示宽颈大动脉瘤,载瘤动脉过于迂曲,后交通动脉发达并起自动脉瘤体部(图1C~F)。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Tubridge血流导向装置(TFD)治疗颅内大型未破动脉瘤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采用TFD治疗的8例颅内大型未破动脉瘤的临床资料,其中3例采用单纯TFD治疗,5例采用TFD+弹簧圈栓塞治疗.结果 8例共8个动脉瘤,共置入Tubridge支架8枚,其中7枚支架均成功置入...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血流导向装置(FD)治疗颅内破裂动脉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至2021年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介入科采用FD治疗的27例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27例患者共27个动脉瘤, 其中前循环动脉瘤14个, 后循环动脉瘤13个。患者术后即刻及随访时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 并采用O′Kelly-Marotta(OKM)分级评估动脉瘤的栓塞程度;采用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评估患者的预后。结果 27个动脉瘤共置入28枚FD(包括Pipeline 16枚, Tubridge 9枚, Surpass 3枚), 支架的置入成功率为100%。27个动脉瘤的术后即刻OKM分级:A级3个(11.1%), B级15个(55.6%), C级5个(18.5%), D级4个(14.8%)。27例患者中, 5例(18.5%)发生围手术期并发症, 其中缺血性事件3例(11.1%), 出血性事件2例(7.4%), 致残2例(7.4%), 死亡1例(3.7%)。26例患者的随访时间[M(Q1, Q3)]为8(7, 19)个月, 其中18例患者(18个动脉瘤)行D...  相似文献   

11.
血流导向支架(flow diverter,FD)通过增加网丝密度,干扰瘤颈部和动脉瘤内血流动力学,诱发动脉瘤内血栓形成,从而达到治疗动脉瘤的目的[1],而对正常分支内血流无明显影响[2].临床上,已有多个中心大宗病例报道使用FD治疗颅内难治性动脉瘤[3-4],动脉瘤完全闭塞率最高达95%.目前临床上应用较广泛的2种FD为Pipeline (pipeline embolization device,PED)和Silk(silk flow diverter,SFD).FD的应用使颅内动脉瘤的治疗策略由瘤腔填塞转变为载瘤血管的重建[15].然而,这种高金属覆盖率的支架在治疗动脉瘤的同时也会带来新的并发症,包括载瘤血管及分支闭塞、脑梗死、动脉瘤破裂出血和支架内狭窄等,发生率高达38%[7].本文就近年来文献报道的应用FD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主要并发症(表1)及防治策略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The treatment of intracranial aneurysms with microsurgical clipping is associated with a very low rate of recurrence. However, in cases of aneurysm recurrence after previous clipping, microsurgical dissection due to adhesions and fibrosis may be challenging, and it may be difficult to safely occlude the recurrent lesion without the risk of significant morbidity. Flow-diverting stents have drastically changed the landscape of endovascular neurosurgery. We present two patients with large, recurrent supraclinoid internal carotid artery (ICA) aneurysms which were previously clipped 17 and 23 years ago at outside institutions. Both recurrent lesions were treated with the Pipeline Embolization Device (PED; ev3 Endovascular, Irvine, CA, USA) without radiographic or clinical complications. In the first patient, the 15 mm aneurysm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in size at 6 month angiographic follow-up. The 21 mm aneurysm in the second patient was completely occluded 7 months following PED treatment. The moderate degree of in-stent stenosis present on initial follow-up imaging resolved on angiography 11 months post-treatment. The management of recurrent aneurysms after clipping is sparsely reported in the literature due to its infrequent occurrence. In carefully selected cases, flow-diverting stents may be used for complex aneurysms of the distal ICA, even for those which have recurred following microsurgical clipping.  相似文献   

13.
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治疗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治疗始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早期,血管内治疗仪适用于动脉瘤形态和部位不适合手术夹闭或临床状态较差的患者,随着导管技术和栓塞材料的不断改进,血管内技术逐渐成熟,已成为治疗颅内动脉瘤的重要方法。近期一项多中心随机临床试验-国际蛛网膜下腔出血动脉瘤试验(international subarachnoid aneurysmtrial,1SAT)对血管内弹簧圈栓塞和神经外科夹闭两种办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前者能够提高患并接受治疗1年后独立生活的机会。血管内治疗安全性、有效性的提高无疑有赖于新技术和新材料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颅内动脉瘤治疗方案选择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显微手术与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效果、特点、适应证及治疗原则。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显微手术治疗的202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与经血管内介入治疗的56例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按GOS评分评定手术疗效,经显微手术治疗的202例中,术后恢复良好132例,中残38例,重残21例,死亡11例。经血管内介入治疗的56例61个动脉瘤中,54个动脉瘤行可脱性弹簧圈栓塞,1个行单纯支架置入,6个行支架置入+可脱性弹簧圈栓塞;术后恢复良好35例,中残11例,重残8例,死亡2例。结论显微手术与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各有其特点及适应证。根据动脉瘤的大小、部位、术者经验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均能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5.
动脉瘤外科治疗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比较开颅夹闭和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外科自2008年11月至2010年1月收治颅内动脉瘤患者73例,其中行开颅夹闭治疗30例,行介入治疗43例.回顾性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比较并发症、住院时间和预后情况. 结果 脑水肿、脑梗死、颅内出血、脑积水和颅内感染的发生率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开颅夹闭组患者住院时间[(17.56±7.57)d]长于介入治疗组[(13.12±7.1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开颅夹闭组患者出院时预后良好25例,预后不良5例,介入治疗组患者出院时预后良好40例,预后不良3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血管内介入治疗动脉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并不优于开颅夹闭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报道儿童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治疗的特征和血管内治疗的结果.方法 2002-2006年收治29例儿童动脉瘤患者(年龄<19岁);其中14例蛛网膜下腔出血,10例意外发现,2例脑神经麻痹,3例神经功能障碍.动脉瘤的位置:10个椎动脉动脉瘤,5个大脑中动脉瘤,4个大脑后动脉瘤,3个基底动脉动脉瘤,3个前交通动脉瘤,1个小脑后下动脉瘤,2个大脑前动脉瘤,1个颈内动脉动脉瘤.结果 7例动脉瘤行动脉瘤囊内弹簧圈栓塞,17例载瘤动脉闭塞(9例使用球囊闭塞载瘤动脉,8例使用弹簧圈载瘤动脉闭塞).1例椎动脉瘤病人全脑血管造影后4 d动脉瘤白发血栓形成.4例行支架或者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动脉瘤(其中2例基底动脉瘤患者死亡,2例动脉瘤栓塞后复发并再次给予栓塞治疗).平均随访20.7个月,93.1%的病人GOS评分4分或5分.结论 儿童颅内动脉瘤在发病特点上,男性比女性多见,好发部位是椎动脉、大脑后动脉和人脑中动脉.对于梭形动脉瘤行载瘤动脉闭寒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基底动脉主十的梭形动脉瘤治疗困难而且死亡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