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 MS)与严重创伤患者早期不良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黄山市人民医院2020年1月至2022年8月收治的107例严重创伤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患者代谢综合征患病状况将其分为观察组(n=30,合并代谢综合征),对照组(n=77,无代谢综合征),收集两组患者相关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严重创伤常规治疗,比较两组一般情况,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统计1个月生存情况,分析MS对患者生存率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ICU住院时间、呼吸机时间均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急性肾损伤、MODS、ARDS、心脏骤停、褥疮、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其他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是导致严重创伤患者死亡的唯一MS组分。结论:代谢综合征与严重创伤患者早期不良预后具有密切关系,其中糖尿病组分与患者早期生存率密切相关,临床对合并代谢综合症的患者应给予足够重视,以改善其早期预后。 相似文献
2.
3.
4.
目的:观察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患者淋巴细胞亚群含量的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SIRS病例60例,对照组20例,应用荧光单抗对血中淋巴细胞进行标记?计数?结果:SIRS组患者外周血CD3+和CD4+细胞数量减少,CD8+细胞数目增高,CD4+/CD8+比值下降,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SIRS组CD19+细胞较对照组下降?结论:SIRS患儿淋巴细胞功能呈现抑制状态,参与了SIRS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SIRS评分预测创伤病人预后的作用和意义.方法:时收治的1246例创伤病人在入院24小时内进行SIRS评分及ISS评分,分析不同SIRS分值病人的病死率及控制年龄及ISS分值因素时,SIRS分值与病死率关系.结果:随着SIRS分值的升高病人病死率增加,当SIRS分值≥2时病人病死率显著升高,相同年龄组及ISS分值时,SIRS分值≥2时,病死率升高,有统计学意义.结论:SIRS评分具有独立顸测创伤病人预后的作用,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中外周血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的变化特点和临床意义.方法 统计SARS患者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变化趋势与肺损伤严重程度的关系,并对其在“重症组”和“非重症组”之间的差异进行比较.结果 淋巴细胞降低幅度与肺损伤严重程度呈正相关,中性粒细胞降低幅度与肺损伤严重程度呈负相关.与非重症组患者相比,重症组的“最低淋巴细胞数目”更低,“最大淋巴细胞降幅”更大,更多出现“淋巴和中性粒细胞分离”现象,两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外周血淋巴细胞的数量和改变幅度是预测患者病情轻重和预后的重要指标,血淋巴细胞数量过低或降幅过大都提示病情较重、预后不良,而其数目回升则提示着疾病的好转.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严重创伤患者APACHE评分和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特点以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创伤住院患者60例作为创伤组,入院24 h内对每例患者作APACHE-Ⅱ评分,并检测入院第1、3、7天的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和CD4+/CD8+比值;选取同一时期的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其CD3+、CD4+、CD8+和CD4+/CD8+比值。对两组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创伤组第1、3天CD3+、CD4+值显著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第7天的CD8+值显著升高,CD4+/CD8+比值显著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第7天CD3+、CD4+比第1、3天显著升高( P<0.05)。(2)创伤组第1天的CD3+值与APACHE-Ⅱ评分呈负相关(r=-0.52,P=0.003),CD4+值与APACHE-Ⅱ评分呈负相关(r=-0.60,P=0.001)。(3)28 d后创伤组病死率为30%,死亡者入院时CD3+、CD4+值明显降低,与存活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根据APACHE评分及T淋巴细胞亚群比值变化更有助于准确及时地评估病情和判断预后。创伤患者病情越严重,在伤后早期存在细胞免疫抑制越明显,病死率越高,预后越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浆降钙素原(PCT)水平与儿童创伤严重程度和创伤后脓毒症的相关性。方法检测30例严重创伤儿童创伤后第1、2、3、4d及23例正常对照相同时点的血浆PCT、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水平,计算儿童创伤评分(pediatric trauma score,PTS),统计脓毒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分析血浆PCT的变化特征,与其他指标对临床结局的预测价值进行比较。结果与正常对照相比,30例创伤儿童血浆PCT水平均升高,23.33%(7例)患儿发生脓毒症,脓毒症组PCT水平高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组(7例)和非SIRS组(16例),SIRS组高于非SIRS组(P均<0.05),创伤后第2d血浆PCT水平达到峰值。儿童创伤后PCT值与创伤严重程度相关,创伤后第2d的血浆PCT值是脓毒症和SIRS的预测因素。结论创伤后儿童血浆PCT值普遍升高。创伤后第2d血浆PCT值是创伤后发生脓毒症和SIRS的独立预测因素,血浆PCT水平与儿童创伤严重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病人外周血中淋巴细胞数量的变化规律,回顾性分析SARS患者不同时期外周血中的淋巴细胞数量。结果轻症SARS患者发病前2周时间内,淋巴细胞计数降低,从发病第3周开始,血中淋巴细胞水平升高。重症SARS患者在发病后1个月内淋巴细胞水平降低,未发现回升。在疾病的初发期、加重期、恢复期轻症与重症、轻症与死亡、重症与死亡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根据病情变化分4期病情初发期(0期),胸片加重期(1期),开始吸收期(2期),胸片明显吸收期(3期),其中0期与3期、1期与3期比较有显著性差异。依糖皮质激素的使用分为小剂量组(Ⅰ组,<160mg/d),中剂量组(Ⅱ组,160~500mg/d),大剂量组(Ⅲ组,>500~1000mg/d),其中Ⅰ组与Ⅱ组、Ⅰ组与Ⅲ组之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果提示外周血中淋巴细胞的降低可以作为SARS早期诊断的一个指标,而血中淋巴细胞的回升预示疾病的好转。中、大剂量比较激素对SARS病人外周血中的淋巴细胞有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肾移植受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与机体免疫状态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肾移植受者外周血T淋巴亚群的动态监测,以了解其变化与受者免疫状态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探讨预测判断与机体变化的关系。方法:测定采用鼠抗人T淋巴细胞亚群单克隆抗体OKT系列,用EPICS-C型流式细胞仪测定。结果:在临床诊断排斥反应前后,CD4/CD8的比值均明显升高,随着排斥的逆转CD4/CD8的比值逐极易发生感染。结论:动态监测受者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有助于对受者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现,对免疫抑制药物治疗的效果及机体感染可能性作出判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SIRS)患者血磷水平变化 ,探讨血磷与SIRS预后的相关性 ,为判断SIRS预后提供简易可靠的指标。方法 将收治的SIRS患者 10 8例 ,在入ICU第 3日测定血磷值并进行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 ) ,分为①正常血磷组及低磷血症组 :统计APACHEⅡ评分值、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发生率及死亡率 ;②存活组及死亡组 :统计两组血磷水平变化。结果 正常血磷组及低磷血症组APACHEⅡ评分值、MODS发生率及死亡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5 ) ;存活组及死亡组血磷低于正常值的标本数及血磷水平有显著差异性 (P <0 0 5 )。结论 APACHEⅡ评分值高 ,血磷水平低 ,预后差 ,血磷水平反映SIRS患者的病情和预后且较易测得 ,可作为判断SIRS预后简易可靠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患者营养状况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533例常见内科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按SIRS及脓毒症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SIRS(323例)及非SIRS组(210例),将SIRS组患者按是否感染分为脓毒症亚组(287例)及非脓毒症亚组(36例),同时按预后分为生存(431例)及死亡组(102例)。统计患者入院第1、3、7天以及出院或死亡前的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和前白蛋白、白蛋白、总胆固醇及c反应蛋白检测值。结果SIRS组及死亡组的APACHEⅡ评分较非SIRS生存组明显升高(P〈0.05)。人院第7天,SIRS组较非SIRS组,死亡组较生存组白蛋白值显著降低(SIRS与非SIRS:F=9.812,P=0.035;死亡与生存:F=45.285,P=0.003);前白蛋白变化趋势与白蛋白相同,从第3天开始,各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死亡组和生存组中,发现显著时间效应(分别F=47.250、19.188,P=0.000、0.001)。多元逐步回归发现前白蛋白、总胆固醇和APACHEⅡ评分之间呈显著相关,可以建立多元回归方程:APACHEⅡ=52.032—21.407×前白蛋白-8.971×总胆固醇(R^2=0.801,F=48.016,P=0.023)。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前白蛋白及APACHE1I评分对预后的预测有显著性意义。方程对生存预测正确率为73.5%,死亡预测正确率为79.5%,总正确率为77.1%。结论SIRS患者存在严重的营养功能障碍,前白蛋白对评价患者营养状况和疾病严重程度有一定的意义,并且与APACHEⅡ评分一起能够预测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血清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水平与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12年1月至2015年9月期间本科466例AP患者资料,按血清TG值是否高于1.70 mmol/L分为正常组与升高组,升高组再分为轻、中、重组,比较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有无差异,以是否合并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为因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比较重度血脂升高组血液净化治疗前后指标.结果 466例AP患者中血脂升高组271例(58.2%),血脂正常组195例(41.8%),血脂升高组SIRS(42.8% vs23.6%,P<0.01)、胸腔积液(55.0%vs43.1%,P<0.05)、病情程度(30.6% vs 19.5%,P<0.01)明显高于正常组;组间器官功能障碍(13.7%vs13.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TG升高,各组并发SIRS风险越高(P<0.01).Logistic回归分析TG与SIRS独立相关(OR=1.157,95% CI:1.102~1.215,P<0.01).重度血脂升高组中使用血液净化(29例)治疗后,TG水平、白细胞计数、APACHEⅡ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明显降低(P<0.01).结论 TG升高的AP患者预后更差,血清TG水平越高,SIRS发生率越高,但合并器官功能障碍无差异.血液净化能有效缓解血脂重度升高患者的病情. 相似文献
14.
多发创伤合并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变化特点及其对细胞免疫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严重多发创伤患者早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过程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CD4^+CD25^+Treg细胞)比例的变化,探讨其与患者继发感染之间的关系。方法符合SIRS诊断标准的23例严重多发创伤患者作为病例组,于确诊后的24h内抽取静脉血,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4^+CD25^+Treg细胞的比例(Treg%)及CD4/CD8的比值。同时留取细胞培养,以嗜银染技术定量观察外周血淋巴细胞核仁形成区银染蛋白(Ag—NORs),以核仁银染面积与核面积的比值(IS%)表示,了解淋巴细胞的增殖情况。对人选患者于诊断成立的第1d和第5d留取痰、分泌物等标本行细菌学培养,观察患者的继发感染情况。选择同期健康查体者4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病例组早期Treg%显著升高[(14.21±3.43)%比(9.53±3.22),P〈0.01],IS%及CD4/CD8显著下降[(5.94±0.66)%比(6.74±0.95)%,(1.22±0.25)%比(1.72±0.36)%,P均〈0.01]。病例组中发生继发感染14例,其Treg%较无继发感染患者显著增高[(18.69±4.21)%比(12.58±2.49)%,P〈0.01],CD4/CD8显著下降[(1.15±0.25)%比(1.39±0.25)%,P〈0.01]。结论检测CD4^+CD25^+Treg细胞的水平有助于评估严重多发创伤患者的细胞免疫状态,预测继发感染。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对急诊脓毒症患者的器官保护作用。方法将86例急诊病房脓毒症患者分为乌司他丁治疗组(UTI组,45例)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41例),UTI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乌司他丁200000U静注,q8h×7d。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检测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3、7天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氧合指数(PaO2/FiO2)、肝肾功能(ALT、Cr)、APACHEⅡ评分、MODS发生率。结果①治疗后第1、3、7天乌司他丁组CRP、WBC、ALT、Cr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治疗前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后第1、3、7天UTI组PaO2/FiO2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UTI组APACHEⅡ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MODS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乌司他丁辅助治疗急诊严重脓毒症患者,可有效减轻患者病情,改善各项炎症指标及氧合指数,保护肺、肝、肾、脑等器官功能,可以有效阻断MODS发生。 相似文献
16.
肺炎并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儿血糖和CRP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肺炎患儿血糖、C反应蛋白 (CRP)在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SIRS)中的改变及其意义。方法 选择6 2例肺炎并SIRS患儿 ,动态测定血糖及CRP ,同时选择非SIRS的肺炎患儿和正常儿童作对照。结果 非SIRS组血糖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而CRP极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SIRS组血糖和CRP均极显著高于非SIRS组 (P <0 .0 1) ;具有SIRS诊断标准 3项以上的患儿 4 8h血糖和第 5天CRP持续不降 (P <0 .0 1) ,发生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 (MODS)率明显增高 (P <0 .0 1)。结论 肺炎时血糖和CRP联合检测有助于准确评估病情的危重度 ,血糖和CRP持续性升高 ,预示着MODS的可能发生。 相似文献
17.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者血浆中D-二聚体变化的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合并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危重病患者凝血功能紊乱情况 ,探讨凝血功能紊乱在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SIRS)中的作用及其与SIRS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随机选择 3 0例合并SIRS的危重病患者 ,在患者入ICU后次日采用免疫比浊法进行血浆D -二聚体定量检测 ;根据患者的预后不同 ,将患者分为死亡组 ( 13例 )和存活组 ( 17例 ) ;同期在我院外科住院的非SIRS患者 2 9例为对照组。结果 SIRS组与对照组比较 ,D -二聚体含量明显升高 (P <0 .0 0 1) ;死亡D -二聚体含量明显高于存活组 (P <0 .0 5 )。结论 SIRS患者存在凝血纤溶系统功能紊乱 ,凝血系统紊乱在引起多器官功能不全或危重病患者死亡中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急性胰腺炎患者全身炎症性反应综合征 (SIRS)的临床特点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 1 2 8例 ,比较各组重症急性胰腺炎 (SAP)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的发生率和病死率。结果 :SISR组、SAP、MODS患病率高于非SIR组 (P <0 0 5 ) ,且随SIRS程度加重 ,MODS患病率、死亡率依次升高 (P <0 0 5 ,P <0 0 1 ) ,结论 :SISR可作为急性胰腺炎病情轻重和预后的判断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患者血清细胞因子和血糖的浓度变化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将患者分为SIRS组(78例)和非SIRS组(35例);SIRS组分为生存亚组(37例)和死亡亚组(41例);在SIRS组中随机选择血糖水平〉6.1mmol/L者进行胰岛素强化治疗。测定IL-6、IL-10、IL-13、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血清浓度和单核细胞人类白细胞DR抗原(HLA-DR)表达强度。结果入院5d后,血清IL-6、TNF—α及血糖水平SIRS组较非SIRS组明显增高,分别为(80±38)×10^3μg/L与(42±7)×10^3μg/L、(52±20)×10^3μg/L与(17±6)×10^3μg/L、(11.9±1.1)mmol/L与(6.5±1.5)mmol/L;死亡组较生存组患者亦明显增高,分别为(108±21)×10^3μg/L与(66±22)×10^3μg/L、(28±8)×10^3μg/L与(16±9)×10^3μg/L、(14.4±2.1)mmol/L与(7.0±1.0)mmol/L。IL-10、IL-13和HLA—DR表达强度的变化却相反。胰岛素强化治疗可以扭转上述变化,降低死亡率。结论SIRS患者的血糖变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危重患者机体的免疫状态、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