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黄素固体脂质纳米粒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洪  张福明  闫士君 《中国药师》2011,14(2):173-175
目的:研究大黄素固体脂质纳米粒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方法:采用乳化蒸发一低温固化法制备大黄素固体脂质纳米粒,将12只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分别注射10mg·kg-1大黄素溶液和10mg·kg-1。大黄素固体脂质纳米粒混悬液。HPLC法测定大鼠血浆中大黄素的浓度,3P97程序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大黄素固体脂质纳米粒消除速率较慢,其消除速率仅为大黄素溶液的0.533倍,生物利用度为大黄素溶液的1.874倍,半衰期为大黄素溶液的1.484倍,药物溶液和纳米混悬液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过程均符合二室模型。结论:与大黄素溶液相比,大黄素固体脂质纳米粒具有明显的缓释效果,同时提高了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转铁蛋白修饰的主动靶向纳米载药复合物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行为。方法碱水解后采用HPLC法测定大鼠尾静脉给药后血浆中的药物浓度。结果经转铁蛋白修饰的主动靶向复合物能显著提高喜树碱在大鼠体内的半衰期及平均滞留时间,比未经转铁蛋白修饰的载药复合物的半衰期的平均滞留时间短。结论转铁蛋白-聚乙二醇-聚酰胺-胺树枝状分子-喜树碱复合物具有显著的长循环效果。关键词:聚酰胺-胺树枝状聚合物;转铁蛋白;聚乙二醇;喜树碱;药动学  相似文献   

3.
目的制备甘草次酸(glycyrrhetinic acid,GA)介导的pH敏感主动靶向长循环阿霉素(doxorubicin,DOX)脂质体(liposomes,LP)(GA-PEG2000-N=CH-DOXLP)并测定其在大鼠体内药物动力学参数。方法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甘草次酸介导pH敏感主动靶向长循环阿霉素脂质;采用阳离子交换树脂-微柱离心法测定脂质体的包封率和载药量;动态激光散射法测定脂质体的粒径、粒径分布和Zeta电位;透射电镜观察脂质体形态;透析法测定脂质体在不同pH条件下的体外释放;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阿霉素血浆药物浓度,得到药-时曲线并计算药物动力学参数。结果甘草次酸介导的脂质体(GA-PEG2000-N=CH-DOXLP)和普通脂质体(DOXLP)的粒径分别为(135.5±2.6)nm和(105.6±4.0)nm;包封率分别为(53.8±5.8)%和(52.9±3.5)%,载药量质量分数分别为(2.35±0.16)%和(2.39±0.26)%;Zeta电位分别为-(5.19±0.73)mV和-(1.53±0.57)mV;GAPEG2000-N=CH-DOXLP的AUC(0-72)分别是DOXLP的2.33倍和DOX溶液的5.62倍。结论所制备的甘草次酸修饰的pH敏感主动靶向长循环脂质体制剂学性质稳定并能显著延长其在大鼠体内的循环时间。  相似文献   

4.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17,(11):1018-1027
目的介绍甘草次酸修饰肝靶向药物传递系统研究进展,为该领域的深入研究和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查阅近5年国内外相关文献,对甘草次酸修饰的肝靶向药物传递系统进行归纳和总结。结果以甘草次酸受体为靶点,应用基于甘草次酸修饰的纳米药物传递系统(脂质体、纳米粒和聚合物胶束等)和甘草次酸-药物复合物将药物更有效地传递至肝组织、肝细胞中,提高抗肿瘤药物的作用效果。结论甘草次酸修饰肝靶向药物传递系统具有极大的研究价值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中国药房》2017,(22):3150-3154
目的:为甘草次酸作为肝靶向配体的开发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以"甘草次酸""肝癌""肝靶向""给药系统""Glycyrrhetinic acid""Liver cancer""Hepatocellular carcinoma""Liver targeting""Drug delivery system"等为关键词,组合查询1990-2016年在Pub Med、Science Direct、中国知网、万方、泉方学术等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从甘草次酸的抗肝癌药理活性、肝靶向作用机制以及作为肝靶向修饰配体的研究等方面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共检索到相关文献2 796篇,其中有效文献34篇。甘草次酸可通过多种途径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甘草次酸具有毒性低、易结合的特点,不仅可作为前药的靶向配体,而且其修饰的药物载体也能特异性地靶向至肝癌病变部位。但是,甘草次酸介导的靶向给药体系在肝疾病模型中能否达到理想的肝靶向作用以及如何避免损伤正常肝组织,仍需进一步的研究探索。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单硬脂酸甘油酯固体脂质纳米粒(MSLN)和经聚乙二醇2000(PEG2000)修饰后的MSLN(PEG-MSLN)在小鼠体内的组织分布及其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考察PEG2000修饰对MSLN体内组织分布及药动学的影响。方法:采用溶剂扩散法制备MSLN,测定其粒径和Zeta电位;以罗丹明B为荧光标记物,测定和计算2种MSLN制剂经鼠尾静脉注射后的体内组织分布及药动学参数。结果:2种MSLN制剂粒径分布相似,Zeta电位约为—20mV;经鼠尾静脉注射后,MSLN靶向肝脏,且经PEG2000修饰后的纳米粒体循环时间可显著延长至2·2倍。结论:MSLN经PEG2000修饰后可改善体循环,其可作为肝脏靶向的药物载体。  相似文献   

7.
目的:制备甘草次酸(GA)修饰的多西紫杉醇脂质体,并初步考察其体外抗肿瘤效果.方法:化学合成甘珀酸十八醇酯(18-GA-Suc)作为修饰材料,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甘草次酸修饰的多西紫杉醇脂质体,考察影响脂质体包封率的因素.采用MTT法评价脂质体对HepG2细胞的体外抑瘤效果.结果:18-GA-Suc修饰的DX脂质体的体外抑瘤效果强于未修饰的DX脂质体,并且抑瘤效果随着载体中18-GA-Suc的增加而增强.结论:甘草次酸修饰的脂质体有望成为新型肝靶向的抗肿瘤载体.  相似文献   

8.
目的制备甘草次酸固体脂质纳米凝胶并考察其体外透皮效应。方法采用微乳液法制备甘草次酸固体脂质纳米粒并考察其包封率、粒径与表面电位,以研和法制备固体脂质纳米粒凝胶;采用改良Franz立式扩散池法进行体外透皮实验,HPLC法测定甘草次酸含量,评价甘草次酸固体脂质纳米粒凝胶的经皮渗透结果。结果甘草次酸固体脂质纳米粒外观为圆球形或椭球形;甘草次酸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包封率为64.75%±1.36%,粒径范围(46.13±20.10)nm,电位分布范围为(-53.4±7.11)mV。24h甘草次酸固体脂质纳米粒凝胶较甘草次酸固体脂质纳米粒的累积透过量提高66%。结论甘草次酸固体脂质纳米粒凝胶能提高甘草次酸的透皮速率,有望成为甘草次酸透皮给药的新型制剂。  相似文献   

9.
姜雪  周艺  徐兵 《中国药师》2016,(12):2212-2217
摘 要 目的:制备阿托伐他汀钙纳米结构脂质载体,并评价其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热熔乳化 高压均质技术制备阿托伐他汀钙纳米结构脂质载体,以粒径分布和包封率为评价指标,通过中心复合设计 效应面法优化阿托伐他汀钙纳米结构脂质载体的处方,并对纳米结构脂质载体的表面形态、粒径分布、Zeta电位、体外释药行为进行了评价。考察阿托伐他汀钙纳米结构脂质载体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 阿托伐他汀钙纳米结构脂质载体的处方组成:山嵛酸甘油酯和油酸聚乙二醇甘油酯作为油相(4.0%,w/v)、大豆磷脂作为表面活性剂(1.5%,w/v)、脂药比为(20∶1,w/w)。透射电镜观察纳米结构脂质载体大小比较均匀,呈规则球形或类球形分布,平均粒径为(122.6±39.7)nm,Zeta电位为(-26.4±3.7)mV;阿托伐他汀钙纳米结构脂质载体24 h内累积释放度为(91.4±4.4)%;药效学研究表明阿托伐他汀钙纳米结构脂质载体可以显著提高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结论:阿托伐他汀钙纳米结构脂质载体能够减少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面积,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联苯双酯固体脂质纳米粒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方法:制备联苯双酯固体脂质纳米粒,大鼠尾静脉注射给药,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时间血浆中联苯双酯的浓度,通过3P97程序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药动学研究表明联苯双酯固体脂质纳米粒消除较慢,生物利用度较高,无论是药物溶液还是纳米混悬液,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过程均符合二室模型。结论:与药物溶液相比,联苯双酯固体脂质纳米粒具有明显的缓释效果,同时还能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相似文献   

11.
吴超  郭伟英  张磊 《中国药房》2009,(28):2184-2186
目的:制备甘草次酸衍生物修饰去甲斑蝥素(NC)脂质体(GDNL)并考察其肝靶向性。方法:合成甘草次酸硬脂醇酯-3-O-半乳糖苷(Gal-GAOSt)导向分子以修饰NC并制备脂质体,考察其包封率和粒径等指标;取小鼠分别尾静脉注射GDNL和NC水溶液,通过测定给药后各组织中NC的浓度计算GDNL的肝靶向指数(TI)。结果:所制GDNL包封率为56.29%,粒径(210±20)nm,肝组织的TI值为5.213。结论:所制GDNL包封率较高,肝靶向性明显。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单硬脂酸甘油酯固体脂质纳米粒(MSLN)和经聚乙二醇2000(PEG2000)修饰后的MSLN(PEG~MSLN)杠小鼠体内的组织分布厦其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考察PEG2000修饰对MSLN体内组织分布厦药动学的影响。方法:采用溶刑扩散法制备MSLN,测定其粒径和Zeta电位;以罗丹明B为荧光标记物,测定和计算2种MSLN制剂经鼠尾静脉注射后的体内组织分布及药动学参数。结果:2种MSLN制荆粒径分布相似,Zeta电位约为一20mV;经鼠尾静脉注射后,MSLN靶向肝脏,且经PEG2000修饰后的纳米粒体循环时间可显著延长至2.2倍。结论:MSLN经PEG2000修饰后可改善体循环,其可作为肝脏靶向的药物载体。  相似文献   

13.
《中南药学》2019,(3):342-346
目的考察透明质酸修饰的新藤黄酸脂质体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过程及其肝靶向性。方法大鼠尾静脉注射新藤黄酸溶液(GNA)、新藤黄酸脂质体(GNA-L)和透明质酸修饰的新藤黄酸脂质体(HAGNA-L),分别于给药后不同时间点取血及肝脏,样品经处理后进行HPLC分析,考察3种制剂的药动学参数及肝靶向性差异。结果研究结果显示,GNA、GNA-L和HA-GNA-L血浆半衰期(t_(1/2))分别为34.575、70.780和154.588 min,AUC(0~∞)分别为104.379、209.656和414.818μg·min·m L~(-1)。肝靶向实验结果表明,HA-GNA-L在肝脏中的分布显著高于GNA和GNA-L。结论与GNA和GNA-L相比,HA-GNA-L具有优异的药物代谢动力学过程,肝脏靶向指数高,对肝脏具有特异的靶向性。  相似文献   

14.
刘敏  许玉杰 《药学进展》2007,31(3):97-103
综述肿瘤靶向给药的基础和抗肿瘤药物靶向载体系统的发展。分类介绍普通被动靶向载药系统(如微乳、传统脂质体、聚合物纳米粒、固体脂质纳米粒、纳米脂质载体、药-脂结合物纳米粒等)、表面修饰的被动靶向载药系统及主动靶向载药系统(如免疫脂质体、免疫聚合物纳米粒及受体-配体介导靶向纳米载体)的研究与开发。在传统药物制剂的基础上,发展抗肿瘤药物的新型靶向载体系统,改善药物在体内的代谢动力学特性,增加药物定向富集到肿瘤部位甚至肿瘤细胞内,提高疗效,降低毒副作用,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课题。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制备葛根素纳米结构脂质载体(葛根素-NLCs),并考察其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及组织分布特性。方法:采用热熔乳化超声-低温固化法制备葛根素-NLCs,考察了葛根素-NLCs的粒径分布、Zeta电位和形态学性质;研究了葛根素-NLCs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与组织分布特征。结果:葛根素-NLCs平均粒径为(116.2±34.5)nm,多聚分散系数为0.217±0.024,Zeta电位为(-37.2±3.6)mV,包封率为(87.4±4.3)%。葛根素-NLCs在大鼠体内的AUC0-t和MRT0-t分别为葛根素注射剂的3.69和2.13倍;组织分布结果表明葛根素-NLCs在大鼠肝、脾、脑内的相对摄取率分别为葛根素注射液的3.95,3.41和2.30倍。结论:葛根素-NLCs延长了药物在血浆中的滞留时间,在体内具有良好的肝、脾和脑靶向性,可提高药物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制备具有pH响应性的透明质酸衍生物修饰的主动靶向载药空腔纳米球载体,并进行相关性能测定.方法:采用One-pot法制备空腔碳酸钙纳米球,并用透明质酸与壳聚糖的偶联物进行修饰,得到具有pH响应性的靶向给药载体;以阿霉素作为模型药物,对载体的粒径及Zeta电位、包封率、载药量及体外释放进行考察;以人肝癌HepG2细胞...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介绍固体脂质纳米粒和纳米结构脂质载体在经皮给药系统中的应用与优势,为其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共30余篇,从固体脂质纳米粒和纳米结构脂质载体用于经皮给药系统的优势、药物在固体脂质纳米粒和纳米结构脂质载体中的分布形式及固体脂质纳米粒和纳米结构脂质载体在经皮给药领域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结果固体脂质纳米粒和纳米结构脂质载体可以增强药物稳定性,能在皮肤表面产生包封效应,增加皮肤水合作用,具有药物靶向性。结论固体脂质纳米粒和纳米结构脂质载体是极有发展前景的新型经皮给药系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甘草次酸分子结构中3-羟基和30-羧基对离体大鼠肝细胞摄取甘草次酸的影响.方法 设计合成甘草次酸3-羟基酯类衍生物和30-羧基酰胺类衍生物,进行甘草次酸衍生物抑制离体大鼠肝细胞摄取甘草次酸的实验,按照双倒数法作图,判断甘草次酸衍生物对离体大鼠肝细胞摄取甘草次酸的抑制类型,并计算抑制常数Ki.结果 甘草次酸衍生物可竞争性抑制离体大鼠肝细胞对甘草次酸的摄取,30-羧基酰胺类衍生物的Ki小于3-羟基酯类衍生物.结论 甘草次酸具有肝靶向的能力;为保证甘草次酸的肝靶向性,适宜与30-羧基成键.  相似文献   

19.
Sun HY  Li Q  Chen W  Geng LL  Li X  Chen XH  Bi KS 《药学学报》2012,47(1):94-100
本文建立了大鼠血浆中甘草次酸差向异构体的高效液相测定方法, 用于研究甘草次酸差向异构体在单独与混合灌胃给药后大鼠的药物代谢动力学过程。本研究分别对大鼠灌胃给予甘草次酸α异构体、β异构体和两者的混合物, 于给药后不同时间点采集血样, 样品经液液萃取后,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甘草次酸差向异构体的血药浓度。色谱柱为Kromasil C18 (150 mm × 4.6 mm, 5 µm); 流动相为乙腈–4 mmol·L−1醋酸铵水溶液 (46∶54, v/v); 流速为1.0 mL·min−1; 检测波长为250 nm; 采用DAS 2.0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显示, 大鼠单独给予单体后, α-甘草次酸的AUC0−t为 (11.30 ± 1.53) μg·h·mL−1, Cmax为 (2.36 ± 0.58) μg·mL−1; β-甘草次酸的AUC0−t为 (9.79 ± 0.98) μg·h·mL−1, Cmax为 (2.09 ± 0.41) μg·mL−1。两单体混合给药后, α-甘草次酸的AUC0−t为 (13.04 ± 2.63) μg·h·mL−1, Cmax为 (2.72 ± 0.50) μg·mL−1; β-甘草次酸的AUC0−t为 (7.46 ± 1.77) μg·h·mL−1, Cmax为 (1.90 ± 0.31) μg·mL−1。本研究所建立的高效液相色谱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 可用于甘草次酸差向异构体的体内药动学研究。α-甘草次酸与β-甘草次酸混合给药时, 主要药动学参数存在显著性差异 (P < 0.05); 单独给药时, α-甘草次酸与β-甘草次酸的主要药动学参数无显著性差异。对各差向异构体单独给药与混合给药时的主要药动学参数进一步进行统计分析, α-甘草次酸在两种给药方式时无显著性差异, 而β-甘草次酸的AUC0−t与AUC0−∞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制备甘草次酸修饰的芍药苷(Pae)脂质聚合物杂化纳米粒(GA-LPHNPs-Pae),并进行理化性质表征和体内靶向性评价.方法:采用两步法制备GA-LPHNPs-Pae,采用葡聚糖凝胶柱分离法进行GA-LPHNPs-Pae的纯化及包封率测定.SPF级昆明小鼠尾静脉注射2.8 ml·kg-1剂量后,采用Q Exa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