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抑制剂对白血病细胞移植瘤血管新生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12只裸鼠均分为对照组和丙戊酸钠(VPA)用药组.建立Kasumi-1细胞裸鼠移植瘤模型,应用HDAC抑制剂VPA体内用药.RT-PCR和免疫组化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VEGFR) mRNA或蛋白的表达;染色质免疫共沉淀法检测VEGF基因启动子区域染色质内组蛋白H3乙酰化程度的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VPA用药组VEGF及VEGFR2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减少,启动子区域染色质内组蛋白H3的乙酰化程度明显升高.结论 VPA作为HDAC抑制剂,通过提高组蛋白的乙酰化程度,进而抑制血管新生相关因子及受体的表达,阻碍白血病的血管新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2-吲哚啉酮衍生物(PMID)对NF-κB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方法用PMID 2,5和10μmol·L-1预处理HEK293T细胞2 h,加入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10μg·L-1刺激8 h。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检测PMID对TNF-α诱导的NF-κB报告基因和ICAM启动子报告基因的影响;对照组HEK293T细胞单用TNF-α10μg·L-1处理,实验组用PMID 10μmol·L-1预处理细胞2 h,加入TNF-α10μg·L-1,分别在0,10,30,60 min后收取细胞,Western蛋白印迹法检测PMID对TNF-α诱导的IκBα降解和P65入核的影响;对照组用PMID 10μmol·L-1处理HEK293T细胞12 h,实验组用10μmol·L-1PMID处理4 h,后用TNF-α10μg·L-1刺激8 h。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PMID对NF-κB信号通路下游靶基因白细胞介素6(IL-6)、单核细胞趋化因子(MCP)和干扰素γ(IFN-γ)表达的影响。结果 TNF-α单用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NF-κB和IFN-β报告基因活性明显增加(P<0.01),ICAM报告基因活性增加(P<0.05)。PMID预处理细胞后再采用TNF-α刺激,与TNF-α单用组比较,PMID 2μmol·L-1时,NF-κB和IFN-β报告基因活性降低(P<0.05),ICAM报告基因活性无明显变化;PMID 5μmol·L-1时,NF-κB和IFN-β报告基因活性明显降低(P<0.01),ICAM报告基因活性降低(P<0.05);PMID 10μmol·L-1时,NF-κB,ICAM和IFN-β报告基因活性明显降低(P<0.01)。与TNF-α单用组比较,PMID预处理后再用TNF-α处理,在10,30和60 min 3个时间点,IκBα表达增高(P<0.05),细胞核中P65表达减弱(P<0.05),胞浆中的P65表达增加(P<0.05)。加入PMID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对NF-κB下游靶基因IL-6和MCP的表达明显抑制(P<0.01),对IFN-γ有一定的抑制作用(P<0.05);加入TNF-α刺激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IL-6,MCP和IFN-γ表达均显著增高(P<0.01);加入PMID处理后,与TNF-α单用组比较,IL-6,MCP和IFN-γ表达均明显下降(P<0.05)。结论 PMID作为抗氧化剂,可负调控NF-κB信号通路。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热休克蛋白70(Hsp70)激动剂SW02对脂多糖(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表达及一氧化氮(NO)生成的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LPS诱导RAW264.7细胞建立细胞炎症模型,将细胞随机分为DMSO组、DMSO+LPS(1 mg·L~(-1))组、SW02组和SW02+LPS(1 mg·L(-1))组。Western blot法测定蛋白表达;Griess试剂法测定NO含量;实时定量PCR法测定iNOS mRNA表达;染色质免疫共沉淀法(ChIP)检测核因子κB(NF-κB)与iNOS启动子结合能力变化。结果 SW02明显抑制由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iNOS蛋白、mRNA表达和NO释放(SW02+LPS组iNOS表达量和NO生成量明显低于DMSO+LPS组,P<0.01或P<0.05);SW02不影响由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κB-α抑制子(IκB-α)降解(SW02+LPS组IκB-α表达量与DMSO+LPS组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和NF-κB入核(SW02+LPS组细胞质、细胞核NF-κB表达量与DMSO+LPS组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SW02明显抑制由LPS诱导的NF-κB与iNOS启动子结合(SW02+LPS组NF-κB与iNOS启动子结合量明显低于DMSO+LPS组,P<0.05)。结论 SW02抑制巨噬细胞iNOS表达和NO生成,其机制可能与抑制NF-κB与iNOS启动子结合有关。  相似文献   

4.
核因子-κB在气道上皮细胞的激活及N-乙酰半胱氨酸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在人气道上皮细胞核因子_κB(NF_κB)的激活情况及抗氧化剂N_乙酰半胱氨酸(NAC)对NF_κB的作用机理。方法应用炎前性细胞因子TNF_α刺激正常人气道上皮细胞株(16HBE)和肿瘤病人气道上皮细胞株 (H292) ,利用Western_Blot免疫印迹电泳和ELISA实验检测NF_κB的表达和IL_8的分泌水平。结果TNF_α在体外能刺激激活人气道上皮细胞16HBE和H292的NF_κB表达 ,刺激后2~4h最高 ,6h后有所下降。随着TNF_α刺激量的增加 ,NF_κB活性也随之升高。TNF_α刺激气道上皮细胞后IL_8的分泌水平增加。加入NAC后可抑制NF_κB激活 ,IL_8分泌水平随之降低 ;同时发现NAC能以一种剂量依赖方式发挥作用。结论NAC可通过阻断NF_κB激活的信号转导 ,参与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表达的转录调控 ,在呼吸系气道炎症控制中起着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X射线照射对RAW264·7细胞TNF-α和NF-κB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X射线照射诱发小鼠巨噬细胞分泌TNF-α和NF-κB的规律。方法以8Gy X射线单次照射小鼠巨噬细胞系RAW264.7细胞,并于照后不同时间收集细胞培养上清液,采用ELISA法检测RAW264.7细胞TNF-α分泌水平;以8Gy X射线单次照射小鼠巨噬细胞系RAW264.7细胞,并于照后不同时间收集细胞并进行裂解,采用Western blot实验检测NF-кB(p65)的表达。结果 X射线照射能使小鼠巨噬细胞分泌TNF-α增加,在照射后34h达到一次分泌峰值;细胞核中NF-κB(p65)分布增多,并且随着时间的延长其核移位明显增多,照射后4h达到一次最高值。结论 X射线照射能诱发小鼠巨噬细胞TNF-α和NF-κB表达增强。  相似文献   

6.
目的在构建核转录因子-κB(NF-κB)通路报告基因模型后,研究竹节香附素A(RDA)抗炎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技术,以p NF-kappa B-Luc(p NF-κB-Luc)、pr L-tk质粒转染RAW 264.7细胞,脂多糖(LPS)为激活剂,构建靶向NF-κB通路的报告基因模型,RDA和吡咯烷二硫氨基甲酸酯(PDTC)分别给药验证模型。空白组给予空白培养基,模型组给予含LPS的培养基,对照组给予含PDTC的培养基,实验组给予含RDA的培养基。用Western-blot技术检测RDA对细胞蛋白p65和IκBα表达的影响。结果当LPS浓度为10μg·m L^(-1),转染试剂量为2μL时,成功构建靶向NF-κB通路的报告基因模型。RDA能够降低转染后细胞内p65和IκBα亚基的磷酸化,显著抑制NF-κB信号通路。结论本文构建的模型具有快速、稳定、特异、高通量等特点,可用于抗炎活性成分筛选,确认RDA的抗炎机制与NF-κB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对原代大鼠肾近端小管上皮细胞Toll样受体2(tolllike receptor2,TLR2)表达的调控以及核因子-κB(nuclearfactor-κB,NF-κB)在其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分离与培养原代大鼠肾近端小管上皮细胞,以TNF-α按不同时间给予刺激,Western blot检测TLR2,I-κBα,磷酸化I-κBα(pI-κBα),GAPDH蛋白水平。分别以TNF-α、NF-κB特异性抑制剂Bay11-7082处理25h、Bay11-7082预处理1h后加入TNF-α刺激24h,检测TLR2表达的变化。结果TNF-α刺激6~24h,TLR2高于基线水平;Bay11-7082处理组和Bay11-7082+TNF-α处理组的TLR2蛋白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Bay11-7082+TNF-α处理组与单独TNF-α处理组TLR2蛋白表达水平无差异。TNF-α刺激后5~120min,pI-κBα蛋白水平升高。结论TNF-α促进原代大鼠肾近端小管上皮细胞TLR2蛋白表达,NF-κB对TLR2的表达可能起负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8.
徐倩  周晓慧  曹凯  牛成伟  张金环  胡欣欣 《天津医药》2011,39(5):438-441,483
目的:观察同型半胱氨酸(Hcy)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核因子(NF)-κB的表达、激活的影响及其诱导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分子机制。方法:将体外培养的HUVECs分为对照组、2.5(H1)、5(H2)、10(H3)及15mmol/L(H4)5组,培养24h。通过四甲基噻唑氮蓝(MTT)比色法测定细胞活力,采用RT-PCR法检测NF-κBp65mRNA的表达,Westernblot检测NF-κB抑制蛋白-α(IκB-α)的蛋白降解,免疫组化法检测NF-κB的核转移趋势。结果:H2、H3、H4组HUVECs细胞活力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Hcy可使NF-κBp65mRNA的表达明显增强(P<0.05或P<0.01);Hcy可促进IκB-α蛋白降解,且呈现明显的剂量依赖性;Hcy处理HUVECs后,大量的NF-κBp65从细胞质进入细胞核。结论:Hcy可通过增强NF-κBp65mRNA的表达,加速IκB-α蛋白的降解,促进NF-κBp65的释放、活化,从而转移进细胞核,调节其下游的趋化因子、细胞黏附分子的表达,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南阿若  赖延东  蒋义国 《安徽医药》2014,(11):2036-2039
目的:探讨蛋白磷酸酶2A-B56ε亚基(PP2A B56ε,由PPP2R5E基因编码)的表达在苯并芘诱导细胞转化过程中对DNA损伤修复功能的影响。方法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BEAS-2B细胞(人正常肺上皮细胞)、和BEAS-2BT细胞(苯并芘诱导恶变的人肺上皮细胞)中PPP2R5E的mRNA转录水平;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 B56ε编码蛋白的水平;中性单细胞凝胶电泳实验(彗星实验,SCGE)检测喜树碱( camptothecin,CPT)处理的细胞DNA断裂损伤及修复情况;免疫印迹法检测 CPT 处理诱导γH2AX(磷酸化组蛋白 H2AX)水平。结果与 BEAS-2B 细胞相比较,BEAS-2BT 细胞中PPP2R5E其mRNA水平及B56ε蛋白水平均显著高表达(P〈0.05)。与BEAS-2B细胞相比,经CPT处理恢复后,BEAS-2BT细胞尾距显著降低(P〈0.05)。表明BEAS-2BT细胞中H2AX的磷酸化水平明显降低。结论在苯并芘诱导细胞转化过程中PP2A B56ε通过介导γH2AX去磷酸化影响DNA损伤修复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异甘草酸镁(magnesium isoglycyrrhizinate,MgIG)对成纤维细胞核因子-kappa B(nuclear factor kappa B,NF-κB)信号通路活性的影响。方法:实验分6组,为空白对照组、TNF-α模型组、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DEX)阳性对照组和0.1、1、10mg/ml的MgIG组。DEX组和MgIG组分别给予DEX(1μg/ml)和MgIG(0.1、1、10mg/ml)预处理4h后,除对照组外,其余5组加入TNF-α(20ng/ml)作用1.5h。提取细胞核蛋白,以免疫印迹法检测NF-κB p65蛋白质表达。提取总RNA,用实时PCR技术检测细胞内IκBαmRNA表达。成纤维细胞经DEX和MgIG预处理4h后加入TNF-α作用24h(浓度同上),用报告基因技术检测NF-κB基因表达。结果:成纤维细胞经TNF-α作用1.5h后,细胞核内NF-κB p65蛋白质表达量明显增加,IκBαmRNA表达上调;TNF-α作用24h后,NF-κB基因上调。DEX预处理4h,可以明显减少TNF-α引起的核内NF-κB p65蛋白质表达和细胞内IκBαmRNA表达,明显降低与TNF-α共作用24h后NF-κB基因表达。MgIG处理成纤维细胞4h后,能够明显降低TNF-α作用1.5h后核内NF-κB p65蛋白质表达量,但对IκBαmRNA表达水平无明显影响。1、10mg/ml的MgIG能够明显降低与TNF-α共作用24h后NF-κB基因表达水平。结论:MgIG的抗炎作用与抑制NF-κB p65转位入核和NF-κB基因表达,从而抑制NF-κB信号通路活性相关,但与DEX不同的是MgIG不能改变IκBαmRNA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曲古抑菌素(trichostatin A,TSA)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分别或联合作用于人类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株U937细胞前后,IκB-α蛋白的表达变化及其在NF-κB激活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分别将TSA、TNF-α单独或联合作用于U937细胞,用免疫印迹法及荧光显微镜检测NF-κB/P65蛋白在该细胞中的表达及定位的变化;流式细胞术和免疫印迹法分析IκB-α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①荧光显微镜观察:分别作用45min后,NF-κB/P65蛋白分布于对照组及TSA处理组的细胞浆;而TNF-α处理组胞浆、胞核中均可见P65蛋白分布;TSA TNF-α联合处理组仅胞浆表达P65蛋白。免疫印迹结果同样证实,作用相同时间后,TNF-α处理组细胞核表达P65蛋白,TSA TNF-α联合处理组细胞核内P65蛋白表达较前者明显减少;②流式细胞术结果表明,经相同时间处理后,TSA TNF-α联合处理组的IκB-α蛋白平均荧光强度较TNF-α处理组明显增高(P<0.05);免疫印迹结果也显示,作用45min后,TNF-α处理组细胞IκB-α蛋白表达较对照组明显降低,TSA TNF-α联合处理组细胞IκB-α的表达较前者明显增高,但在作用2h后二者IκB-α蛋白表达差异无显著性。结论:TSA能部分抑制TNF-α诱导的U937细胞IκB-α的降解,从而抑制NF-κB的激活。TSA有可能通过影响NF-κB信号途径发挥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检测传代培养过程鼠尾成纤维样细胞中印迹基因Grb10中组蛋白乙酰化水平的改变.方法 应用染色质免疫沉淀ChIP技术和荧光定量PCR (Q-PCR)分析,检测传代培养细胞中印迹基因Grb10组蛋白乙酰化水平.结果 应用ChIP和Q-PCR检测出印迹基因Grb10组蛋白乙酰化水平上升.结论 ChIP技术与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的结合,通过免疫共沉淀作用和后续PCR定量分析,可以有效地检测目的基因的组蛋白修饰水平;鼠尾成纤维样细胞中印迹基因Grb10的乙酰化水平受体外传代培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H2O2预处理对核转录因子-κB(NF-κB)的激活作用,并观察NF-κB在H2O2预处理诱导的适应性细胞保护中的作用。方法在PC12细胞建立H2O2预处理对抗高浓度H2O2诱导细胞凋亡的实验模型,分组如下:(1)空白对照组;(2)预处理组;(3)损伤组;(4)预处理+损伤组;(5)TPCK+预处理+损伤组;(6)TPCK组。应用碘化丙啶(PI)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甲氮甲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测定NF-κB的表达水平,电泳迁移实验(EMSA)检测NF-κBDNA结合活性。结果H2O2预处理PC12细胞上调NF-κBp65的表达,增强DNA结合活性,并能明显地增加高浓度H2O2引起的NF-κBp65的表达(与损伤组比较,P<0.01)。H2O2预处理能使PC12细胞对抗高浓度H2O2引起的损伤,提高细胞存活率,降低细胞凋亡率(与损伤组比较,P<0.01)。NF-κB抑制剂甲苯磺酰苯丙氨酰氯甲酮(TPCK)可拮抗H2O2预处理对NF-κBp65的激活作用,并减弱H2O2预处理诱导的适应性细胞保护作用(与预处理+损伤组比较,P<0.01)。结论H2O2预处理对NF-κB的激活作用可能是其引起的适应性细胞保护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三甲氧基二苯乙烯(BTM)对小鼠巨噬细胞经脂多糖(LPS)诱导后产生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细胞核因子-κB(NF-κB)活化的调控作用。方法培养RAW246.7小鼠巨噬细胞,加入不同浓度的BTM或白藜芦醇,再加入LPS活化细胞,收集细胞上清液用L929细胞结晶紫染色法检测TNF-α的活性,制作细胞爬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巨噬细胞中NF-κB的表达。结果BTM和白藜芦醇本身对L929细胞无细胞毒性;经不同浓度BTM和白藜芦醇处理后巨噬细胞产生TNF-α的水平及表达NF-κB的阳性率呈剂量依赖性减少,BTM抑制巨噬细胞产生TNF-α及表达NF-κB的能力大于白藜芦醇,巨噬细胞产生TNF-α的活性及NF-κB的阳性细胞率均与药物浓度呈负相关,TNF-α的活性和NF-κB的阳性细胞率呈正相关。结论BTM和白藜芦醇在浓度为5~80μmol/L范围内,呈浓度依赖性地通过抑制NF-κB的活化来抑制TNF-α的产生,且BTM抑制巨噬细胞产生TNF-α和NF-κB活化的能力犬于白藜芦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氯胺酮对内毒素诱导的大鼠外周单个核细胞(PBMC)NF-κB激活和TNF-α产生的影响。方法 PBMC分为对照组、内毒素刺激组(LPS10μg/ml)、氯胺酮治疗组(PLS10μg/ml+氯胺酮1、10、100、1000、5000μM/ml)。用凝胶电迁移(EMSA)方法测定1h的细胞内NF-κB的水平,用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方法测定1h细胞浆内NF-κB抑制因子IκBa的水平。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分别测定1、4、6h时TNF-α的水平。结果 LPS在体外刺激大鼠PBMC后可显著性增加TNF-α的产生和细胞核内NF-κB的激活水平,同时降低胞浆内IκBa的含量。应用氯胺酮后可明显降低PBMC细胞核内NF-κB的激活水平,并抑制TNF-α的产生,但无明显的剂量依赖效应。结论 氯胺酮可抑制LPS所诱导的大鼠PBMC中NF-κB的激活和TNF-α的产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Elafin的抗炎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支气管上皮细胞系16HBE细胞,将已构建好的pEG-FP-N1-Elafin载体转染到细胞中,并以空质粒载体作其对照,以外源性肿瘤坏死因子(TNF)-α作为刺激物共同孵育。间接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法结合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细胞核中核因子(NF)-κB的活性,ELISA检测细胞上清液中炎性介质(选取IL-1β、IL-8作为代表)的含量,免疫共沉淀法结合Western blot检测小泛素样修饰蛋白(SU-MO)-1-p-IκBα含量。结果重组质粒组的细胞中NF-κB的活性和IL-1β、IL-8的生成量与空质粒载体组细胞相比明显降低,而SUMO-1-p-IκBα的含量则显著升高(P<0.01)。结论Elafin能够通过促进IκBα的类泛素化阻止NF-κB的活化,下调前炎性介质的生成,从而发挥其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人类枯草溶菌素转化酶9(PCSK9)抑制剂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导致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 对数生长期HUVECs细胞分为Control组(正常培养),ox-LDL组(50 mg/L ox-LDL诱导24 h),低、中、高剂量PCSK9抑制剂组(分别用5、10、20 μmol/L PCSK9抑制剂预处理24 h,再加入50 mg/L ox-LDL诱导24 h)。采用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活性并计算细胞存活率,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细胞或细胞培养上清液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CP)-1的转录和分泌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Cleaved-Caspase-3)和核因子(NF)-κB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Control组比较,ox-LDL组细胞存活率下降,TNF-α、IL-6和MCP-1转录及分泌水平升高,细胞凋亡率升高,促凋亡蛋白Bax、Cleaved-Caspase-3表达上调,抗凋亡蛋白Bcl-2下调,磷酸化NF-κB(p-NF-κB)水平上调;同时NF-κB在细胞核内表达上调,胞质中表达下调。中、高剂量PCSK9抑制剂处理后,与ox-LDL组比较,细胞存活率升高,TNF-α、IL-6和MCP-1转录和分泌水平下降,细胞凋亡率下降, Bax、Cleaved-Caspase-3表达下调,Bcl-2表达上调,p-NF-κB水平下降。进一步分析发现,PCSK9抑制剂下调ox-LDL导致的HUVECs细胞核中NF-κB表达,上调胞质中NF-κB的表达(P<0.05)。结论 PCSK9抑制剂可以抑制ox-LDL导致的HUVECs炎症反应和细胞凋亡,发挥内皮功能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温郁金二萜类化合物对脂多糖(LPS)诱导的人胃腺癌SGC7901细胞中炎症因子(TNF-α、IL-1β)分泌影响,并探讨其可能分子机制。方法:以10mg/L的LPS刺激体外培养的SGC7901细胞为炎症模型。酶联免疫法测上清中TNF-α、IL-1β分泌量,蛋白质印迹法检测P65、NF-κB抑制蛋白(IκBα)表达,细胞免疫荧光法检测NF-κB P65蛋白核易位。结果:LPS明显诱导人胃腺癌SGC7901细胞TNF-α、IL-1β分泌,P65蛋白生成增多,并大量易位于细胞核;IκBα蛋白降解增多。温郁金化合物抑制LPS诱导的IκBα蛋白降解及P65核易位。结论:温郁金二萜类化合物可能通过抑制NF-κB活化来实现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9.
组蛋白的乙酰化/去乙酰化修饰在基因表达调控中起重要作用。参与去乙酰化的酶除了经典的Ⅰ类和Ⅱ类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外,还有Ⅲ类HDAC,即Sir2相关酶类(Sir2-related enzymes,Sirtuin),它是一类依赖NAD的去乙酰化酶,共有7个成员(SIRT1~SIRT7)。哺乳动物Sirtuin可与p53、FOXO、PGC-1α、NF-κB、Ku70等蛋白相互作用,调控细胞应激反应、代谢、衰老和凋亡等过程。本文将对Sirtuin家族成员及其生物功能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黄芩苷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大鼠的抗炎作用并探讨其对白细胞介素(IL)-1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核因子(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为其应用于类风湿关节炎临床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Wistar雌性大鼠制备CIA模型,将关节炎评分>2的CIA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0.9%氯化钠注射液)、甲氨蝶呤组(1 mg/kg)、黄芩苷低、中、高剂量组(50、100、200 mg/kg),每组6只持续处理30 d。另外选取6只正常大鼠作为正常对照(0.9%氯化钠注射液)。检测大鼠关节炎症状,关节组织进行放射评估和组织病理检测。定量检测血清中TNF-α和IL-1β水平,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关节滑膜组织中NF-κB p65、磷酸化-NF-κB p65(Ser536)和乙酰化-NF-κB p65(Lys310)蛋白表达。结果黄芩苷能减轻CIA大鼠的关节肿胀,明显抑制关节滑膜炎症和关节软骨及骨破坏,明显降低血清中TNF-α、IL-1β含量,抑制关节滑膜组织中NF-κB p65、磷酸化-NF-κB p65(Ser536)和乙酰化-NF-κB p65(Lys310)蛋白水平表达。结论黄芩苷抑制CIA大鼠炎症可能是通过抑制炎性细胞因子的产生和NF-κB信号转导途径而发挥治疗作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