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2.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33):35-38
目的探讨青年与中老年急性脑梗死病因分型、危险因素等方面的异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2018年6月在我院住院的青年脑梗死患者50例作为青年脑梗死组,并随机抽取同期住院的中老年脑梗死患者63例作为中老年脑梗死组,对其TOAST分型、危险因素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青年脑梗死与中老年脑梗死组最常见的病因分型均为LAA,青年组其次为SAO、O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最常见的危险因素均是高血压,而吸烟、酗酒常见于青年脑梗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青年脑梗死组高尿酸血症患者多于中老年脑梗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高尿酸血症是青年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TOAST病因分型均以LAA型为主,其次SAO;危险因素方面,两组均以高血压最常见,青年脑梗死组吸烟、酗酒人数多,应加强青年人的宣传教育,戒烟、戒酒,以期减少脑梗死的发生率及延缓发病年龄。高尿酸血症是青年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饮食上应注意减少高嘌呤食物摄入,防止尿酸升高,减少脑卒中发生。  相似文献   

3.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35):43-46
目的探讨不同性别青年脑梗死病因分型、危险因素等方面的异同。方法将2015年1月~2018年6月在我院住院的56例青年脑梗死分成男女两组,对其临床资料、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青年脑梗死以男性多见(占82%),TOAST分型均以LAA型为主,其次SAO。在危险因素方面,两组均以高血压最常见,男性吸烟较女性常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肥胖常见于青年女性脑梗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NIHSS评分、临床表现及影像学上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青年脑梗死以男性多见。吸烟是男性脑梗死患者的高危因素;肥胖是女性脑梗死患者的高危因素;其他临床表现两组大致相同。  相似文献   

4.
张扬  管得宁  李敬伟  罗云  徐运 《安徽医学》2013,34(2):149-151
目的探讨脑梗死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及与缺血性卒中分型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544例脑梗死患者的危险因素,比较复发与初发脑梗死两组患者不同TOAST分型中危险因素的差异。结果 544例脑梗死患者中,复发性脑梗死264例。在TOAST分型中,复发组最多亚型的患者是大动脉粥样硬化,此分型患者高血压病、糖尿病、脂代谢紊乱等危险因素要显著高于初发患者。结论高血压病、糖尿病、脂代谢紊乱等危险因素容易导致大动脉粥样硬化型卒中复发。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青年脑梗死的病因及临床特点。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连续性登记2009年1月-2011年12月入院的72例青年脑梗死患者(年龄≤45),按照TOAST标准进行病因分型,分析临床资料,分析病因,确定其所属分型,并统计学分析其主要危险因素。结果本组TOAST各亚型构成比如下:①心源性栓塞型19.4%(14/72);②大动脉粥样硬化型13.9%(10/72);③小动脉闭塞型26.4(19/72);④其他明确病因型12.5%(9/22);⑤不明原因型27.8%(20/72),且高发年龄段在36~45岁年龄段72.2%(52/72),危险因素最高的是高血压占41.7%(30/72),血脂异常占34.7%(25/72),糖尿病占18.1%(13/72),吸烟占15.3%(11/72),饮酒占9.7%(7/72),TOAST分型的组间危险因素单因素分析示:高血压(70%,χ2=11.82,P<0.05)在小动脉闭塞型中显著升高,而血脂异常在其他明确原因分型中显著升高(77.8%,χ2=9.50,P<0.05)。结论该地区青年脑梗死的病因分型以不明原因和小动脉闭塞型及心源性栓塞型所占比例高,且在36~45岁年龄段发病较高,应加强这个年龄段的诊治,危险因素以高血压及血脂异常明显,高血压在小动脉闭塞型中明显,而血脂异常在其他明确原因分型明显,为针对不同青年脑梗死亚型在诊治上有所侧重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6.
张琳  吕俊刚  徐海丽 《医学综述》2014,20(20):3797-3799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老年脑梗死患者的血脂水平及其他危险因素的异同。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2年5月武警北京总队医院内三科收治的90例年龄在7079岁脑梗死患者(低高龄组)和108例年龄≥80岁老年脑梗死患者(高龄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比较两组的危险因素。结果低高龄组患者载脂蛋白B及低密度脂蛋白水平较高龄组高(P<0.05)。低高龄组及高龄组主要危险因素均为高血压[70(77.8%)、79(73.1%)]、心脏疾病[58(64.4%)、55(50.9%)]和糖尿病[30(40.0%)、33(30.6%)],而低高龄组危险因素中高血压(χ2=16.162,P=0.000)、糖尿病(χ2=13.009,P=0.000)、短暂性脑缺血发作(χ2=26.252,P=0.000)、吸烟(χ2=21.533,P=0.000)及酗酒(χ2=63.377,P=0.000)的发生率均高于高龄组。结论不同年龄老年脑梗死患者在血脂及其他危险因素方面有其特殊性,及时干预危险因素,并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对脑梗死的预防和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亚型急性脑梗死短期不良结局的危险因素。方法以3 231例急性脑梗死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人口统计学、生活方式、疾病史、心血管病家族史、入院血压、实验室检测结果及出院结局等临床资料。将出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脑率中量表(NIHSS)≥10或住院期间死亡定义为不良结局。应用Logistic回归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脑栓塞者不良结局的发生率最高,其次是脑血栓者,腔隙性梗死者最低。吸烟(OR:1.228;95% CI:1.013~1.637;P=0.039),血脂异常(OR:1.264;95% CI:1.081~1.478;P=0.003),糖尿病(OR:1.371;95 %CI:1.075~1.747;P=0.011)与脑血栓的不良结局相关联;心房纤颤(OR:3.131;95% CI:1.206~8.128;P=0.019)和风湿性心脏病(OR:5.601;95% CI:1.561~20.091;P=0.008)与脑栓塞的不良结局相关联;年龄(1.011;95% CI,1.003~1.02))和饮酒(OR:1.428;95% CI:1.063~1.919;P=0.018)与腔隙性脑梗死的不良结局相关联。结论脑栓塞患者不良结局的发生率最高;在3种脑梗死亚型中,与短期不良结局相关联的危险因素并不相同。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造成不同亚型急性脑梗死(ACI)短期不良结局的相关性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349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观察脑微出血(CMB)和出血性转化(HT)的发病率、腹围、糖代谢情况及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试验(TOAST)分型,同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以观察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ACI后HT在不同亚型脑梗死中发病率不同,心源性脑栓塞中HT发病率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T的危险因素为心源性脑栓塞、不明病因脑梗死及NIHSS评分,低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为HT的保护性因素,CMB与HT没有明显相关性。结论早期有效预测ACI发生的指标,及时进行有效的干预措施,对防止病情加重,改善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对出院计划的需求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制定出院计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急性脑梗死患者出院计划调查需求问卷",对2019年4月至7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14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出院前1 d进行调查。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对出院计划需求得分为(172.87±29.37)分,均分排在前三位的分别为疾病相关知识需求(32.93±2.69)分、实施出院需求(30.38±4.49)分、社区资源需求(30.00±5.64)分;职业、合并症、康复及伴随症状是出院计划需求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对出院计划需求较高且多方面,应有效评估患者个性化需求,制定并实施全面的出院计划,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韩骐 《当代医学》2021,27(36):155-156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急性脑梗死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北京市延庆区医院行血液透析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发生急性脑梗死分为脑梗死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血液透析患者发生急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低密度脂蛋白、血尿酸、C-反应蛋白均为血液透析患者发生急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年龄、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低密度脂蛋白、血尿酸、C-反应蛋白是血液透析患者发生急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对于血液透析患者应积极控制上述相关危险因素,从而降低患者急性脑梗死发病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根据急性脑梗死患者中脑微出血的一般情况,分析其出血的相关因素,为临床治疗脑梗死、防止脑出血发生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来我院治疗的78例脑梗死的患者进行SWI检测,观察其微出血情况,根据有无脑微出血而分为微出血组和无出血组,对比两组患者的年龄、高血脂、脑梗死、高血压、糖尿病、脑白质疏松症及抗血小板药物使用等情况.结果 微出血组患者的年龄低于无出血组,微出血组患者的高血压、腔隙性脑梗死及脑白质疏松症的人数较无出血组比例高,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期脑梗死脑微出血的相关因素包括年龄、高血压、腔隙性脑梗死及脑白质疏松症等情况,临床治疗急性期脑梗死患者时要注意以上危险因素,防止脑出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脑微出血的发病情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75例,男51例,女24例,年龄42~83(64.9±10.8)岁。行头颅CT、磁敏感成像(SWI)检查,依据脑微出血检出的结果分成阳性组(23例)与阴性组(52例),比较两组的一般资料,探讨脑微出血发病的危险因素。结果SWI检查的检出率比CT检出率高(χ2=27.17,P<0.05)。阳性组年龄、高血压病、糖尿病患病率均较阴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性别、血脂异常、心房颤动、冠心病、吸烟、饮酒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增长、高血压病是脑微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合并存在脑微出血的比例高,SWI检查是检测脑微出血的敏感方法,年龄大、高血压病与脑微出血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脑动脉狭窄与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对230例住院急性脑梗死患者行头颅MRA检查,根据MRA所提示脑动脉狭窄的检查结果分为狭窄组(n=125)和对照组(n=105)。调查患者年龄、性别、糖尿病史、高血压病史、吸烟等危险因素,用全自动血生化分析仪测量患者的血生化指标。结果狭窄组和对照组在年龄、性别、高血压病史、吸烟史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血清胆固醇、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脂蛋白a、胆红素、尿酸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史狭窄组高于对照组,血糖水平狭窄组高于对照组,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狭窄组低于对照组(P〈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是脑动脉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在急性脑梗死脑动脉狭窄的发生发展中,血清糖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徐燕  程敏  高旭光 《北京医学》2007,29(5):265-268
目的 探讨经典的脑梗死危险因素和胰岛素抵抗(IR)在不同类型急性脑梗死(ACI)中的作用.方法 ACI患者110例.对照组45例.根据TOAST分型法将ACI患者分为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LAA)和小动脉闭塞,腔隙性脑梗死(SAO)两组.测定两组患者血压、体质指数(BMI)、腹围、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血脂、血尿酸(UA)等指标.采用稳态评估法(HOMA)得出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作为判断IR的指标.结果 SAO组与对照组比较,收缩压明显升高[(138.1±20.9)mm Hg vs (129.7±15.4)mm Hg,P<0.05];LAA组与对照组比较,BMI[(26.1±3.4)kg/m2 vs (24±4.1)kg/m2,P<0.05]、腹围[(95.0 10.4)cm vs (90.1±10.5)cm,P<0.05]、收缩压[(141.1±19.7)mm Hg vs (129.7±15.4)mm Hg,P<0.01]、低密度脂蛋白(LDL)[(3.23±0.90)mmol/L vs (2.87±0.71)mmol/L,P<0.05]及UA[(335±110)mmol/L vs (295±90)mmol/L,P<0.05]明显升高,高密度脂蛋白(HDL)明显降低[(1.08±0.29)mmol/L vs (1.26±0.33)mmol/L,P<0.01];与SAO组及对照组比较,LAA组中FBG[(5.82±2.98)mmol/L vs (4.76±0.84)mmol/L,(4.75±0.79)mmol/L,P<0.01]及HOMA-IR[(0.38±0.27) vs (0.28±0.23).(0.24±0.27),P<0.05]明显升高.LAA组简单相关分析显示HOMA-IR与收缩压、舒张压、BMI、腹围、UA、TG呈正相关.与HDL呈负相关.多元回归分析显示.UA与HOMA-IR独立相关.结论 高血压可能是引起SAO病变的主要原因,而高血压、血脂异常、高UA、超重或肥胖与LAA的发病有关.且LAA存在IR.并通过影响多种危险因素而参与LAA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陕西医学杂志》2015,(7):821-823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脑微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将14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脑微出血阳性组和脑微出血阴性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实验室及影像学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另外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对脑微出血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年龄、糖尿病、抗血小板治疗、白质疏松(3-4级)及糖化血红蛋白(HbA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抗血小板治疗、白质疏松(3-4级)是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生脑微出血的危险因素。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脑微出血发生率为23.45%,年龄、抗血小板治疗、白质疏松(3-4级)与脑微出血发生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脑微出血(CMBs)的影响因素,以及 CMBs 对 ACI 患者再发心 脑血管事件发生率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7年4月武汉市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ACI患者131例, 分为无 CMBs 组(85 例)和 CMBs 组(46 例) 。根据两组患者的吸烟、 饮酒、 糖尿病、 高血压、 脑出血等既往史, 探讨引起 ACI 患者 CMBs 的危险因素,并分析 CMBs 对两组患者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的影响。结果??脑梗死、 脑出血既往史是引起 CMBs 的危险因素,年龄、性别、抽烟、高血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以下简称 冠心病) 等一般资料不是 CMBs 的危险因素。131 例患者中 46 例?CMBs, 共查出脑微出血 183 个; 46 例 CMBs 中, 重度 17 例, 中度 13 例, 轻度 16 例。心脑血管事件主要为再发脑卒中、 脑梗死、 脑出血、 缺血性心脏病以及死亡。 CMBs 组患者的再发脑卒中和脑出血发生率与无 CMBs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 CMBs 组患者 的脑梗死、缺血性心脏病及病死率与无 CMBs 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 CMBs 严重程度与再 发脑卒中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重度 CMBs 组的发生率最高 ; 脑梗死、脑出血、缺血性心脏 病及病死率与 CMBs 严重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脑梗死、脑出血既往史是脑微出血的危 险因素,而脑微出血也可一定程度增加 ACI 患者再发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脑微出血严重程度与脑出血发生 率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并发急性肾损伤(AKI)的危险因素及其对预后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7月至2014年6月急性STEMI住院患者302例,根据是否发生AKI将患者分成AKI组和非AKI组。分析AKI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观察住院期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充血性心力衰竭、恶性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发生率及死亡率。随访观察出院后1年全因死亡率。结果 STEMI患者并发AKI 75例,发病率为24.8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降低(OR=0.013,95%CI:0.000~0.327)、KillipⅣ级(OR=20.050,95%CI:6.520~61.654)、利尿剂(OR=3.102,95%CI:1.250~7.697)是AK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与非AKI组患者比较,AKI组患者住院期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及住院死亡率(5.28%vs 13.33%)显著升高,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随访1年的生存曲线结果显示,AKI组患者全因死亡率明显高于非AKI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结论 LVEF降低、KillipⅣ级及利尿剂应用是STEMI患者并发AKI的独立危险因素;STEMI患者并发AKI增加住院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及死亡率,降低患者1年生存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无症状性脑梗死(silent cerebral infarction,SCI)患者首发症状性急性脑卒中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186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其中50例合并SCI,纳入SCI组,其余136例未合SCI,纳入非SCI组,对两组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合并SCI的首发症状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重,梗死面积大,预后较差;高龄、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及缺血性心脏病是SCI发病的相关因素(P<0.05),其中高血压、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缺血性心脏病为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合并SCI的首发症状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重,梗死面积大,预后较差,疾病进展受多重因素的影响,临床医师应充分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