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比较戊巴比妥钠与氨基甲酸乙酯对新西兰兔耳缘静脉注射的麻醉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将40只新西兰兔随机分成A、B、C、D组,每组10只。A组沿耳缘静脉注射3%戊巴比妥钠(1 mL·kg-1),推注速度为1.0 mL·min-1;B组沿耳缘静脉注射3%戊巴比妥钠(1 mL·kg-1),推注速度为0.5 mL·min-1;C组沿耳缘静脉注射25%乌拉坦(4 mL·kg-1),推注速度为2.50 mL·min-1;D组沿耳缘静脉注射25%乌拉坦(4 mL·kg-1),推注速度为1.25 mL·min-1。比较各组的深层麻醉起效时间、深层(度)麻醉维持时间、苏醒时间、精神状态和动物死亡率。2只新西兰兔进行体外溶血实验。结果 A、B、C、D组的深层麻醉起效时间分别为(2.61±0.24),(2.44±0.37),(1.34±0.24)和(1.27±0.38)min,深层(度)麻醉维持时间分别为(39.46±8.06),(4...  相似文献   

2.
目的 就戊巴比妥钠与水合氯醛对大鼠的麻醉诱导时间、麻醉持续时间和麻醉死亡率等麻醉效果进行Meta分析.方法 计算机检索万方、维普、CNKI、Cochrane library和PubMed等国内外数据库中有关麻醉剂对大鼠麻醉效果比较的随机对照试验.按照一定的纳入和排除标准选取文献,采用RevMan5.3软件对文献进行统计...  相似文献   

3.
戊巴比妥钠在实验小型猪麻醉中的应用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目的:探讨戊巴比妥钠在实验小型猪的应用效果。方法:对108例实验小型猪戊巴比妥钠静脉全麻加腹腔注射麻醉效果进行观察并分析。结果:成功麻醉97例,占总数的89%;麻醉过深致术中死亡3例,占2..77%;推药过快致死2例,占1.85%;术后感染死亡6例,占5.55%。结论:戊巴比妥钠在实验小型猪的应用中,静脉注射与腹腔注射配合使用效果好,不失为一种较好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制对比研究速眠新Ⅱ、戊巴比妥钠分别与地西泮联合使用的麻醉效果研究。方法:根据不同的麻醉剂选择,将30只新西兰大白兔分成两组(A、B),每组15只,其中A、B均为联合组。结果:两组麻醉诱导时间A组为平均3分钟,B组为平均10分钟。而麻醉维持时间B组为平均3h,A组为平均1.5h。苏醒时间A组为平均1.8h,B组为平均3.5h。结论:进行新西兰大白兔实验的麻醉方法较多,地西泮与麻醉药品的联合使用麻醉效果好,并能够缩短诱导时间,延长麻醉时间,能达到实验中实验兔耐受时间长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郭萍  周秀娟  郭艳如  张斌  杨兵  单其俊 《安徽医药》2017,21(11):1979-1982
目的 观察戊巴比妥钠腹腔内注射麻醉对小鼠体表心电图(ECG)指标,包括心率、PR间期、QRS波宽度和QT间期随麻醉时间延长的变化规律.方法 6只雄性C57BL/6J小鼠,腹腔内注射戊巴比妥钠75 mg·kg-1后,每10 min记录ECG一次,直至90 min,分析ECG各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 所有6只小鼠均顺利完成实验.戊巴比妥钠腹腔内注射后10~60 min时随给药时间延长,测得的心率显著减慢[(353.0±31.3)、(287.5±34.8)、(234.9±38)、(207.9±37.3)、(190.8±32.9)和(175.8±25.5)次/分钟,P<0.01],QRS波宽度显著增宽[(11.3±0.5)、(12.3±0.5)、(13.3±0.7)、(13.9±0.8)、(14.1±0.9)和(14.3±1.0)ms,P<0.05],QT间期显著延长[(18.8±0.5)、(20.9±0.9)、(23.0±1.1)、(24.5±1.3)、(25.7±2.0)和(26.4±2.2)ms,P<0.05].给药后60~90 min内测得的心率、QRS波宽度及QT间期均随给药时间延长而改变轻微,趋于平稳.而PR间期在注射后10~90 min的相邻两个测量采集点比较,均随给药时间延长而显著延长.结论 戊巴比妥钠腹腔注射麻醉可致小鼠心率显著减慢,PR间期、QRS波宽度和QT间期等ECG指标随麻醉时间延长而明显延长,在研究心律失常模式动物心电学表型时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房颤患者行同步电复律时地西泮对戊巴比妥钠使用剂量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风湿性心脏病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合并房颤患者 43例 ,其中组 ( 14例 )患者静脉推注地西泮 10 m g后给予戊巴比妥钠 ,组 ( 2 9例 )患者静脉推注地西泮 2 0 m g后给予戊巴比妥钠 ,比较两组患者意识丧失及睫毛反射消失所需戊巴比妥钠用量。结果 :组 患者静脉推注戊巴比妥钠剂量为 ( 90 .2± 60 .1) mg,组 患者静脉推注戊巴比妥钠剂量为 ( 5 0 .6± 3 5 .7) mg,组 戊巴比妥钠剂量用量明显少于组 ,P<0 .0 5。结论 :房颤同步电复律基础麻醉时适量使用地西泮可明显减少戊巴比妥钠的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杭白芷香豆素(CAD)对戊巴比妥钠及巴比妥钠催眠作用的影响。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溶媒(5%吐温 80,20 mL·kg 1)组、氯霉素(25 mg·kg 1)组及CAD(25,50,100 mg·kg 1)组,等容灌胃给药1 h后,再腹腔注射戊巴比妥钠40 mg·kg 1或巴比妥钠200 mg·kg 1,观察催眠潜伏期和催眠时间。结果:氯霉素组和3个剂量的CAD组使戊巴比妥钠的催眠时间分别延长280.9%,185.1%,252.2%和266.9%,均P<0.01;100 mg·kg 1 CAD组则显著延长巴比妥钠催眠潜伏期(P<0.01),并缩短催眠时间(P<0.01)。结论:CAD能抑制肝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大剂量时有中枢兴奋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戊巴比妥钠对兔定量药物脑电图(QPEEG)δ、θ频段的影响。方法采用QPEEG功率谱分析法观察家兔静脉注射戊巴比妥钠30mg/kg前后δ、θ频段功率百分比的变化。结果与基础值相比,各脑区在给药后30s、1、2、3、5、10min时的δ频段功率百分比均增大,而θ频段功率百分比均降低(P<0.01或P<0.05);与基础值波幅相比,给药后波幅明显增高。结论戊巴比妥钠能够增大δ频段功率百分比,降低θ频段功率百分比。  相似文献   

9.
熊友谊  李志勇 《中国新药杂志》2007,16(23):1955-1957
目的:研究己酮可可碱(PTX)是否具有对抗戊巴比妥钠中毒所致呼吸抑制的作用。方法:常规剂量(30 mg.kg-1)的戊巴比妥钠静脉麻醉后,加注15 mg.kg-1剂量的戊巴比妥钠制造呼吸抑制模型。在加注戊巴比妥钠10 m in后静脉注射不同剂量的PTX(15,30和60 mg.kg-1)和阳性对照药物尼可刹米(125 mg.kg-1),观察给药前后家兔呼吸流量及呼吸频率的变化。结果:30和60 mg.kg-1的PTX组家兔吸气峰流量和呼气谷流量均显著增加,呼吸频率短时间内显著增加;15 mg.kg-1PTX组的呼气谷流量显著增加。30 mg.kg-1的PTX组呼吸流量和频率在给药后的增加值较尼可刹米阳性对照组更大,持续时间也更长。结论:PTX具有呼吸兴奋作用,可用于对抗戊巴比妥钠中毒所致呼吸抑制;其呼吸兴奋作用强于尼可刹米。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旱莲草水提物对小鼠戊巴比妥钠催眠作用的影响.方法 100只小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旱莲草水提物低、中、高剂量组(10g.kg-1、15g.kg-1、20g.kg-1)、苯巴比妥钠(40mg.kg-1)组、生理盐水组.灌胃给药,1天1次,连续灌胃7d.第8天腹腔注射戊巴比妥钠75mg.kg-1,观察催眠潜伏期及催眠时间.结果苯巴比妥钠组,旱莲草水提物低、中、高剂量组(10g.kg-1、15g.kg-1、20g.kg-1)较生理盐水组的睡眠时间分别缩短88.9%(P<0.01)、24.8%(P<0.05)、52.7%(P<0.01)和70.5%(P<0.01).各组小鼠催眠潜伏期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旱莲草水提物能显著缩短戊巴比妥钠对小鼠的催眠时间,提示旱莲草水提物能诱导小鼠肝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活性.  相似文献   

11.
研究戊巴比妥钠对豚鼠心室乳头状肌动作电位和收缩活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α-氯醛糖、乌拉坦和戊巴比妥钠对大鼠压力反射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比较α-氯醛糖、乌拉坦和戊巴比妥钠对大鼠压力反射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事先插好动、静脉导管的自由活动大鼠,在静脉注射这3种麻醉药前后分别通过静脉注射盐酸去氧肾上腺素测定压力反射敏感性。结果α-氯醛糖和戊巴比妥轻度降低血压,乌拉坦对血压只有一过性降低作用,它们对心率均无显著影响。乌拉坦和戊巴比妥钠对压力反射均有显著抑制作用,抑制强度相当;而α-氯醛糖对压力反射只有短暂的轻度抑制,在给药后30min时压力反射功能已基本恢复。在给药后30min,α-氯醛糖组的压力反射敏感性显著高于戊巴比妥钠组和乌拉坦组。结论α-氯醛糖对压力反射的抑制作用显著弱于乌拉坦和戊巴比妥钠  相似文献   

13.
摘 要 目的:探讨戊巴比妥钠对Beagle犬麻醉状态下心血管及呼吸系统的影响。 方法: Beagle犬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麻醉药组,每组4只,清醒状态下分别静脉注射生理盐水1 ml·kg-1和戊巴比妥钠30 mg·kg-1。给药后0.5,1,1.5,2,4 h分别使用emkaPACK 4G遥测系统测定心电图(QRS波群、QT间期)、心率、呼吸频率、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压。 结果: 给药后0.5 h,麻醉药组呼吸频率指标低于对照组,QRS指标高于对照组,体现出麻醉药初期呼吸频率快速降低,并出现QRS间期延长;给药后1 h,麻醉药组呼吸频率、心率、QRS和QT指标均高于对照组;随着药物作用时间延长,呼吸频率明显提高,心率增加明显,同时出现QRS和QT延长;给药后1.5 h,麻醉药组QRS指标高于对照组;给药后2 h,麻醉药组平均压、QRS和QT指标高于对照组;给药后4 h,麻醉药组舒张压和QRS指标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戊巴比妥钠会增加动物的血压,延长动物的QRS和QT间期;初期降低呼吸频率。对血压和QRS影响时间较长,大于4 h。  相似文献   

14.
以戊巴比妥钠 (PBS)催眠时间作为细胞色素 P4 5 0 (CYP)体内活性指标 ,观察司帕沙星 (SPX)对小鼠 CYP的影响。结果 SPX单次给药 (5 0 ,10 0 mg·kg-1,ig) 1h后 ,使 PBS催眠时间显著延长 ,但延长程度小于西米替丁组。SPX连续给药 5 d (5 0 ,10 0 mg· kg-1·d-1,ig) ,在末次给药 36 h后 ,则见 PBS催眠时间缩短 ,但缩短程度小于苯巴比妥组。提示 SPX单次给药后可能抑制 CYP,但连续给药对 CYP有诱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氟桂利嗪对戊巴比妥钠睡眠的增强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钙通道阻断剂氟桂利嗪对戊巴比妥钠催眠作用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翻正反射试验和大鼠脑电分析作为观察指标,分别考查对阈上剂量戊巴比妥钠诱导的小鼠睡眠时间和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诱导小鼠入睡率以及睡眠时相的作用。结果氟桂利嗪不仅可以剂量依赖性地延长阈上剂量戊巴比妥钠(45mg·kg-1,ip)诱导的小鼠睡眠时间,而且还可以提高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28mg·kg-1,ip)诱导的小鼠入睡率。左旋多巴(L-DOPA)可明显减少阈上戊巴比妥钠诱导的小鼠睡眠时间,而氟桂利嗪可逆转此作用。脑电分析结果表明,氟桂利嗪不仅可以增加大鼠睡眠时间,而且还可增加非快眼动睡眠(NREMs)和快眼动睡眠(REMs)时间,而在NREMs期,主要延长深睡眠(SWS)时间,对浅睡眠(Light)时间没有影响。氟桂利嗪对T型和L型钙通道均具有阻断作用,而L型钙通道激动剂〔(S)-(-)-BAYK8644〕对氟桂利嗪增强戊巴比妥钠催眠作用未显示其拮抗作用。结论氟桂利嗪可增强戊巴比妥钠的催眠作用,该作用主要是通过其T型钙通道阻断作用而实现的,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多巴胺能神经系统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坤泰胶囊对初老雌性小鼠戊巴比妥钠催眠作用的影响及其促睡眠机制。方法采用翻正反射试验考察坤泰胶囊0.8 g/kg对阈剂量戊巴比妥钠诱导的小鼠入睡潜伏期和睡眠时间的影响;采用RT-PCR技术检测坤泰胶囊0.8 g/kg对盐诱导激酶3(Sik3)和G蛋白偶联雌激素受体(Gper1)基因m RNA在不同睡眠状态下表达情况的影响。结果坤泰胶囊0.8 g/kg可以显著延长阈剂量戊巴比妥钠诱导小鼠的睡眠时间(P<0.05),缩短睡眠潜伏期(P<0.05);坤泰胶囊0.8 g/kg可升高视前区内Sik3 mRNA在6 h急性睡眠剥夺后的表达(P<0.05)。坤泰胶囊0.8 g/kg可一致性地降低大脑视前区和腹侧纹状体以及卵巢内Gper1 mRNA的表达,坤泰胶囊夺眠组显著降低腹侧纹状体和卵巢的雌激素受体基因Gper1 mRNA的表达(P<0.05)。结论坤泰胶囊可增强初老雌性小鼠的戊巴比妥钠催眠作用,其睡眠改善功效可能是通过提高Sik3和降低Gper1的表达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7.
灯盏细辛和灯盏花素对戊巴比妥钠致小鼠催眠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灯盏细辛和灯盏花素对戊巴比妥钠催眠小鼠的影响。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灯盏细辛组、灯盏花素组、纳洛酮组及生理盐水组,观察对阈上剂量和催眠剂量的戊巴比妥钠致小鼠睡眠的影响,并考察了对小鼠自发活动和对小鼠的平衡功能影响。结果:灯盏细辛组、灯盏花素组及纳洛酮组与生理盐水组比较,能显著延长阈上剂量戊巴比妥钠致小鼠入睡时间,缩短睡眠持续时间(P<0.05);缩短催眠剂量戊巴比妥钠所致小鼠翻正反射消失的持续时间(P<0.05);对小鼠自发活动和小鼠平衡功能无明显影响。结论:灯盏细辛和灯盏花素对戊巴比妥钠催眠小鼠有催醒作用。  相似文献   

18.
乌拉坦升高小鼠血糖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尾静脉或腹腔注射麻醉剂量乌拉坦或戊巴比妥钠对空腹雄性小鼠血糖水平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①雄性昆明小鼠80只,随机分为8组,每组10只。前3组尾静脉注射乌拉坦1.0 g·kg-1,给药后15,30,60 min时取血测定血糖值;第4组注射等量0.9 %氯化钠溶液为对照组;其余4组中的3组尾静脉注射戊巴比妥钠40 mg·kg-1,给药后15,30,60 min时取血测定血糖值,第8组注射等量0.9 %氯化钠溶液为对照组。所有小鼠均于取血后立即取肌肉和肝脏组织测糖原含量。②取小鼠80只,观察腹腔注射乌拉坦1.0 g·kg-1或戊巴比妥钠 40 mg·kg-1对血糖的影响,动物分组及取血同前,仅测定血糖变化。③取小鼠20只,随机分为两组,给药组尾静脉注射乌拉坦1.0 g·kg-1,对照组注射等量0.9 %氯化钠溶液,注射 30 min后取血测定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结果静脉注射麻醉剂量乌拉坦后15 min小鼠血糖增高48.4 %;腹腔注射同等剂量乌拉坦后15 min小鼠血糖水平升高204 %,60 min时仍升高59.3 %。两种给药途径给予麻醉剂量戊巴比妥钠后,小鼠血糖水平均无明显改变。静脉注射乌拉坦和戊巴比妥钠后,肝糖原含量显著升高,肌糖原含量无明显改变。与对照组比较,静脉注射乌拉坦对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数目均无显著性影响。结论腹腔注射乌拉坦诱发的小鼠高血糖反应明显强于静脉注射,提示乌拉坦可能通过局部刺激作用加重其高血糖反应。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雷公藤醋酸乙酯提取物(船)对戊巴比妥钠抑制大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A)的刺激作用。方法给大鼠连续14d戊巴比妥钠(35mg·kg^-1,SC,bid)+TWEE(50mg·k^-1,ig),同时设置对照组和模型组,分别从形态学(腿染色、Feulgen染色、FOS、JUN、PCNA和ACTH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电镜观察)和功能(血清皮质酮、血浆ACrH检测)两方面观察TWEE对戊巴比妥钠抑制大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影响。结果戊巴比妥钠抑制下丘脑后,TWEE对肾上腺、垂体仍有一定程度的刺激作用,但TWEE对戊巴比妥钠阻断的下丘脑以及血浆ACTH和血清皮质酮没有影响。结论TWEE刺激HPAA可能是通过下丘脑或下丘脑以上的神经组织,然后再影响垂体和肾上腺;而其直接刺激垂体及肾上腺的作用较弱。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新西兰兔长期应用复方聚维酮碘片的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24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3组,包括对照组,0.32,3.2mg.kg^-1.d^-1复方聚维酮碘片口腔给药组,连续给药30d,结果:口腔给予复方聚维酮碘组兔的体重、脏器指数,血常规和血清生化指标(GPT,GOT,TP,BUN,Cr)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复方聚维酮碘片长期口腔给药对新西兰兔无明显毒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