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基底节区生殖细胞瘤MRI表现及误诊原因的分析,提高诊断正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本院经临床病理及放疗证实的7例基底节区生殖细胞瘤,病例均进行了MRI常规平扫,4例进行增强扫描,2例加做1H~MRS。结果:7例基底节区生殖细胞瘤均为男性,病灶T1WI为低或等信号,T2WI为高信号,增强扫描病灶呈不均匀明显强化,1H~MRS表现为Cho峰升高,NAA峰明显降低。结论:通过基底节区生殖细胞瘤影像表现、特点及误诊原因的分析,提高生殖细胞瘤的诊断正确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MRI对颅内生殖细胞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9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颅内生殖细胞瘤患者的MR表现进行分析。结果19例中,10例位于鞍区,其中男性5例、女性5例;6例位于松果体区,3例位于丘脑基底节区,均男性。其MR表现为(1)T1WI等或稍低信号,T2WI等或稍高信号,鞍区和松果体区肿瘤无水肿,丘脑基底节区肿瘤轻至中度水肿和占位效应;(2)Gd-DTPA增强扫描肿瘤呈不均匀或均匀明显强化。结论MRI的多轴位成像及Gd-DTPA应用有助于颅内生殖细胞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病人性别、发病年龄和肿瘤部位、大小、形态及信号强度具有一定特点,在多数情况下是可以做出术前诊断的。  相似文献   

3.
成年女性基底节区生殖细胞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基底节区生殖细胞瘤的特点.方法 对1例基底节区生殖细胞瘤的成年女性患者的临床、影像学资料,以及诊治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女性患者29岁,主要临床表现为进行性右侧肢体无力,伴有认知功能改变.头颅MRI显示左侧基底节区病变,伴有左侧大脑脚变小和侧脑室变大等偏侧萎缩.复查头颅MRI左侧基底节区病变逐渐加重.两次脑脊液检查,脑脊液常规和生化正常.血肿瘤标志物检查:CA72-4 9.18U/ml(正常值:0~6.9U/ml).血HCG 5.28 IU/L(正常值<5.00),脑脊液HCG 29.24 IU/L.行立体定向脑活检术,病理结果证实为基底节区生殖细胞瘤.结论 基底节区生殖细胞瘤多发生于20岁以下的青少年男性,成年女性发病比较罕见.基底节区生殖细胞瘤临床表现主要为进行性的一侧肢体无力,头颅MRI表现为一侧基底节区病变,早期病变可不明显,常伴有病变同侧的偏侧萎缩.结合病史、影像学变化、血和脑脊液HCG升高等,可早期诊断基底节区生殖细胞瘤.  相似文献   

4.
98例颅内生殖细胞瘤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颅内生殖细胞瘤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3年1月-2009年8月所收治的颅内生殖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和实验室检查等。结果98例颅内生殖细胞瘤分布在内分泌科26例、神经内科17例、神经外科46例、其他科室9例,男女比例为1.88:1,年龄2-56(17.4±8.31)岁。肿瘤位于鞍区者主要表现为尿崩症、垂体前叶功能减退、视力下降等;位于基底节区表现为偏侧肢体活动受限,言语不利等;位于松果体区表现为梗阻性脑积水所致颅高压表现及复视等。头颅MRI表现为单一或多发病灶,呈长T1、T2或等T1、T2异常结节影,均匀或不均匀强化。其中31例(31.63%)测定脑脊液HCG,HCG水平0.17-5316.98IU/L(中位数3.44IU/L)。此组患者90%以上脑脊液HCG〉0.5IU/L,90%以上脑脊液与血清HCG比值〉1.78。松果体区生殖细胞瘤脑脊液HCG水平最高,其次为基底节区,鞍区最低,但不同病变区域的脑脊液与血清HCG比值差别不大,分别为5.46、4.15和3.67,接近总体比值4.97。结论颅内生殖细胞瘤因病变的部位不同临床表现差异很大,充分认识其临床表现结合MRI以及脑脊液HCG水平有助于准确诊断。  相似文献   

5.
MRI在颅内生殖细胞瘤诊断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MRI对颅内生殖细胞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9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颅内生殖细胞瘤患者的MR表现进行分析。结果:19例中,10例位于鞍区,其中男性5例,女性5例,6例位于松果体区,3例位于丘脑基底节区,均男性,其MR表现为(1)T2WI等或稍低信号,T2WI等或销高信号,鞍区和松果体区肿瘤无水肿,丘脑基底节区肿瘤轻至中度水肿和占位效应;(2)Gd-DTPA增强扫描肿瘤呈不均匀或均匀明显强化。结论:MRI的多轴位成像及Gd-DTPA应用有助于颅内生殖细胞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病人性别,发病年龄和肿瘤部位,大小、形态及信号强度具有一定的特点,在多数情况下是可以做出术前诊断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化脓性脑膜炎患儿血清和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 CSF)中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ity C reactive protein, hs-CRP) 、S-100β蛋白(S-100 beta protein , S-100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 , NSE)和髓鞘碱性蛋白(myelin basic protein, BMP)的含量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驻马店市中心医院2014年1月—2016年12月儿科病区收治的化脓性脑膜炎患儿106例作为研究组,同时随机选取本院54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做为对照组,排除颅内感染及中枢神经系统疾病。采用免疫比浊法定量检测hs-CRP在血清及CSF中的表达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S-100β、NSE及BMP在血清及CSF中表达水平,进行组间比较,并分析其与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患儿血清中hs-CRP、S-100β、NSE和BMP的表达高于对照组[(33.17±5.72) mg/L vs (8.86±2.42) mg/L、(1.85±0.49)μg/L vs (0.54±0.08)μg/L、(17.71±2.27)μg/L vs (8.56±1.58)μg/L、(12.74±2.75)μg/L vs (4.29±1.25)μg/L]。患儿CSF中hs-CRP、S-100β、NSE和BMP的表达高于对照组[(10.36± 2.54)mg/L vs (3.81±1.84) mg/L、(2.27±0.61)μg/L vs (0.78±0.12)μg/L、(25.32±4.26)μg/L vs (11.87±3.11)μg/L、(18.89±3.37)μg/L vs (6.48±2.72)μg/L]。患儿hs-CRP、S-100β、NSE和BMP的表达水平随着病情加重逐渐升高,与患儿的临床病情正相关(P<0.01);各检测指标之间存在一定程度正相关(P<0.01) 。结论联合检测血清及CSF中的hs-CRP、S-100β、NSE及BMP的表达水平,有助于化脓性脑膜炎患儿脑神经损伤早期诊断及损害程度的判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卵巢单纯型无性细胞瘤的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分析15例经病理证实卵巢单纯型无性细胞瘤的临床和CT、MRI资料,总结其诊断要点。结果年龄范围:6-23岁,中位数:16岁;均单侧发生,呈类圆形或分叶状(12/3),边缘清晰,15例行CT平扫+三期动态增强扫描,病灶均以实性为主,5例呈均匀密度,8例病灶内见小条片状,2例见较大片状坏死;6例见点、条片状钙化。增强后,14例动脉期轻度强化,静脉期及延迟期轻度延迟强化。其中,12例病灶内见卵巢动脉进入肿块内供血,且9例血管呈"间隔状"排列。1例动脉期较明显强化,静脉期及延迟期延迟强化;4例同时行MRI检查,纤维间隔T1WI/T2WI均呈低信号,增强后肿块轻度强化,"纤维血管间隔"及包膜明显强化;出现腹膜后及子宫直肠陷凹、盆腔髂血管旁淋巴结转移各1例,均未见远处脏器转移;6例伴血清β-HCG升高,2例伴LDH增高。结论卵巢单纯型无性细胞瘤好发青少年女性,密度较均匀,血供丰富而实质强化却相对较轻,特别是MRI增强后病灶内出现"纤维血管间隔"、包膜明显强化,结合血清β-HCG、LDH明显升高,大部可明确诊断;CT增强后病灶内出现"血管间隔"对本病具有一定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寻颅内生殖细胞瘤的CT和MRI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经病理或放疗证实的颅内生殖细胞瘤患者的CT和MRI表现。结果18例颅内生殖细胞瘤患者中,9例位于松果体区,3例位于基底节区及丘脑,6例位于鞍区。松果体区肿瘤MRI呈长T1、等或长T2信号,边缘光滑,出血少见,CT呈均匀等密度或稍高密度,松果体钙化常被肿瘤包埋,增强呈均匀显著强化。鞍区肿瘤垂体柄增粗,垂体后叶正常短T1信号消失,肿瘤T1WI呈等信号,T2WI上信号可以表现为等或高信号,CT上肿瘤实体部分呈高密度,增强扫描有明显强化。基底节及丘脑肿瘤,瘤体较大,信号及密度不均匀,边缘欠清晰,出血多见,增强呈不均匀强化。结论颅内生殖细胞瘤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结合临床表现可进一步提高诊断正确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1,2-二氯乙烷中毒性脑病的影像学表现。方法对临床诊断为1,2-二氯乙烷中毒的8例患者采用多排螺旋CT和1.5TMRI行常规T1WI、T2WI和质子像检查。结果5例患者CT有广泛累及两侧大脑半球白质、双侧基底节区对称性片状异常低密度,3例小脑齿状核均呈对称性片状低密度改变;MRI5例有广泛累及两侧大脑半球白质、双侧基底节区对称性片状长T1、长T2异常信号,3例小脑齿状核均呈对称性片状长T1、长T2信号改变;其中2例同时累及基底节区和小脑齿状核,1例同时累及双侧脑干背侧和丘脑,1例基底节受累病灶囊性变。结论1,2-二氯乙烷中毒可以特异性累及基底节区和齿状核,CT、MRI结合临床均可正确诊断、鉴别诊断和评估预后,MRI可早期发现脑改变。  相似文献   

10.
中枢神经细胞瘤的影像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中枢神经细胞瘤的影像学特征,提高其术前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分析15例经病理证实的中枢神经细胞瘤的CT、MRI表现。结果:15例中14例位于幕上脑室内,1例位于左额叶并累及胼胝体。肿瘤均呈不规则分叶状。CT上,肿块呈等或稍高密度,其中7/12(58.3%)可见点、片状或条带状钙化。MR平扫,2例肿瘤呈实体性,余均为囊-实混合性,肿瘤实体部分与灰质相比于T1WI呈等信号,T2WI等或稍高信号;囊性部分表现为肿瘤边缘或内部多发的"蜂窝"状或"丝瓜瓤"样脑脊液信号区。增强检查,肿瘤的实体部分、囊壁及分隔均呈中度至明显强化。结论:虽然中枢神经细胞瘤的发生率较低,但其在发病部位、影像学表现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特征性,结合患者年龄及临床表现,术前可对多数病例做出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11.
脑脊液(CSF HCG)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水平对颅内生殖细胞瘤的诊断是非常有用的。之前我们已经报道了两例位于基底节的生殖细胞瘤。他们的脑脊液hCG水平极低]。然而,当这两个病人复发时检测发现脑脊液HCG水平显著增加。这两种情况下所获得的经验,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解释脑脊液HCG水平是用来检测颅内生殖细胞瘤,评价治疗效果及监测复发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2.
颅内生殖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颅内生殖细胞瘤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方法收集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影像资料完整的颅内生殖细胞瘤患者38例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影像学分析。结果38例肿瘤中,病变位于鞍区11例(29%),松果体区13例(34%),基底节区14例(37%)。松果体区生殖细胞瘤为等T1,等或稍长T2信号,均匀、明显强化;丘脑和基底节区多表现为混杂T1和混杂长T2信号,斑片样、囊壁环形强化,或环形分隔样增强。结论颅内生殖细胞瘤病变多位于松果体区、鞍区或基底节区,结合影像学检查有助于其诊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戊二酸尿症I型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脑部MRI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经尿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确诊的戊二酸尿症I型患者的临床与影像资料,总结其临床表现与脑部MRI特征。结果 8例中男6例,女2例,所有患者尿液戊二酸、3-羟基戊二酸排泄量均明显超出正常范围。主要临床表现为智力发育减退和运动障碍。脑部MRI显示8例患儿均出现额颞叶脑萎缩、外侧裂池增宽以及双侧基底节区对称性长T1长T2异常信号,5例中央脑白质出现长T1长T2异常信号,4例出现硬膜下积液或积血,1例大脑脚对称性长T1长T2异常信号。结论戊二酸尿症I型患者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其脑部MRI较具特征性表现,主要表现为基底节区、中央白质区对称性受累,额颞叶脑萎缩,外侧裂池增宽,MRI对其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非酮症高血糖性偏侧舞蹈病-偏侧投掷症(HC-HB)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收治的5例非酮症高血糖诱发的HC-HB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资料.患者年龄65~83(76.6±7.2)岁,其中女性4例、男性1例.结果 5例患者均为急性起病,4例表现为单侧肢体粗大的舞蹈样或投掷样不自主运动,1例表现为全身性舞蹈症.病程中最高血糖18.6~44.6 (26.6±10.5)mmol/L,尿酮体阴性.脑MRI检查显示4例对侧基底节T1加权像呈高信号、1例双侧基底节T1加权像呈高信号,无水肿或占位效应,T2加权像多为等信号.3例行脑脊液检查,蛋白水平均增高,细胞数正常;其中2例IgG指数或IgG鞘内合成率增高,经积极控制血糖和服用氟哌啶醇等药物治疗后症状基本缓解.结论 非酮症高血糖性HC-HB表现为非酮症高血糖、偏侧舞蹈症-偏侧投掷症,MRI显示对侧基底节T1加权像高信号,偶累及双侧;早期诊治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