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讨健康体检时静脉抽血穿刺的方法,减轻受检者抽血穿刺时的疼痛,提高一次性穿刺的成功率。方法将400例健康体检静脉抽血穿刺者(要求血管状况良好)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0例。实验组采用改良的静脉穿刺法,对照组采用常规静脉穿刺。比较两组受检者疼痛、一次穿刺成功率情况及进针时间。结果对照组与实验组在疼痛、一次穿刺成功率及进针时间方面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或P〈0.01),实验组个体疼痛感低于对照组,而在穿刺成功率及进针时间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改良的静脉抽血穿刺法可有效减轻体检者抽血穿刺的疼痛,提高穿刺成功率,有效缩短抽血时间。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用不同护理操作方法对手背静脉穿刺, 对穿刺成功率和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需要静脉穿刺的实验组400人次用手牵手的方法,对照组400人次用常规方法.结果 实验组患者一次性穿刺成规率、穿刺时疼痛程度与对照组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与患者手牵手行手背静脉穿刺能提高穿刺成功率,能减轻穿刺时的疼痛.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静脉输液患者穿刺结果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科82例老年静脉输液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1)和实验组(n=41),对照组给予常规静脉输液护理,实验组在输液全过程加强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一次穿刺成功率、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老年静脉输液过程中配合予以护理干预措施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和患者满意度,减轻患者的痛苦,促进护患关系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4.
实施护理干预对静脉穿刺疼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静脉穿刺过程中运用护理干预以减轻疼痛感的作用。方法将1000位健康体检的人群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在静脉穿刺过程中对其所致疼痛的感知度。结果实验组对穿刺疼痛的敏感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护士在行静脉穿刺过程中,施行护理干预能够减轻体检者对静脉穿刺所致疼痛的感知,从而增加舒适感。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护理干预对浅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的影响。方法将我科2010年1—12月收治的186例首次使用留置针静脉穿刺的婴幼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对照组病儿履行静脉穿刺操作前的告知义务,实验组病儿除履行静脉穿刺操作前的告知义务外,进一步为家长讲解留置针的特点与优点,穿刺的方法,家长在穿刺过程中的有效配合方法,比较两组病儿家长对浅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病儿家长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χ2=14.75,P<0.01)。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能提高婴幼儿浅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减轻病儿痛苦,提高护士工作质量及家长对儿科护士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 提高学龄前期患儿静脉穿刺成功率.方法 选择30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实施暗示性心理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的疼痛强度、治疗依从性及穿刺成功率.结果 干预组治疗依从性、静脉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行暗示性心理护理,可以有效减轻患儿疼痛感,提高治疗依从性和静脉穿刺成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总结情感激励在1.5~3岁幼儿静脉穿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80例静脉穿刺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激励、表扬、暗示等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应用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儿穿刺成功率和治疗的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1.5 ~3岁幼儿静脉穿刺中应用情感激励可有效提高患儿的合作程度及静脉穿刺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新生儿静脉留置针穿刺疼痛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新生儿科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采取静脉留置针穿刺治疗的患儿72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静脉留置针穿刺护理,实验组患儿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疼痛护理,观察两组患儿静脉穿刺情况和疼痛情况。结果实验组患儿上肢动作、下肢动作、面部表情、呼吸方式、哭闹和觉醒状态的NIPS各项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儿穿刺时间、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及静脉炎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新生儿静脉留置穿刺过程进行疼痛护理,能有效改善新生儿疼痛感,提高穿刺成功率,并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护生初次静脉穿刺成功率的影响。方法 根据学生的心理状况对护生在静脉穿刺中进行心理指导,观察统计初次静脉穿刺成功率和引起疼痛的程度,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 实验组静脉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且穿刺引起的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结论 在静脉穿刺前、中给予护生心理支持,创造一个轻松的环境,能缓解护生的心理紧张,提高穿刺成功率,并能减轻“病人”因穿刺引起的疼痛。  相似文献   

10.
吴谊 《河北医学》2012,18(7):1003-1005
目的:探讨采用细节护理干预对提高门诊输液患者满意度的分析,以供护理工作参考使用.方法:将我院门诊输液患者30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给予细节护理干预,从止血带的使用、穿刺、拔针、按压等方面减少的疼痛,分析两组患者的穿刺疼痛感、焦虑状态和患者对我科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经过我院的细节护理,疼痛感减轻,患者焦虑状态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实验组患者对我院护理工作更加满意,与对照组比较,P<0.05.结论:采用细节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门诊输液患者的满意度,其需要护士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  相似文献   

11.
"减痛"注射法在儿科静脉穿刺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评价“减痛”注射法在儿科静脉穿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73名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86人)和对照组(87人),对照组采用教科书传统方法,干预组行“减痛”注射法,对比两组患儿疼痛程度、穿刺成功率、皮下淤血发生率及依从性等。结果干预组患儿疼痛得分为4.20分,低于对照组得分(t=6.281,P=0.000);干预组患者1次穿刺成功率和2次穿刺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x^2=16.731,P=0.000);干预组患儿皮下淤血发生率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x^2=3.489,P=0.062);干预组患儿依从性低于对照组(x^2=7.629,P=0.022);干预组患儿家长对穿刺满意度高于对照组(x^2=8.716,P=0.013)。结论 “减痛”注射法可以减轻患儿疼痛程度、提高穿刺成功率,并有利于提高患儿依从性及家长对穿刺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阳性强化法在控制小儿静脉输液时穿刺疼痛的效果。方法便利抽样选择于我院儿科进行静脉输液的5~9岁患儿200名,经患儿家属知情同意后,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人,并在患儿进行静脉输液的第1天收集患儿的性别、年龄、疼痛程度、配合程度、依从性等资料。给予对照组患儿常规护理干预,在此基础上给予试验组患儿以阳性强化法为主的护理干预,利用面部疼痛表情量表、患儿配合程度评分标准评估患儿的疼痛程度和配合程度,并测定出患儿静脉穿刺的依从性、护理人员的首次穿刺成功率和患儿家长满意度。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患儿在干预前的疼痛程度、配合程度、依从性、穿刺成功率和家长满意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患儿疼痛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χ2=24.954, P<0.05),试验组患儿的配合程度、依从性、穿刺成功率和家长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19~36.012, P<0.05)。结论阳性强化法能够有效控制患儿静脉穿刺的疼痛感,提高患儿的静脉穿刺配合程度和依从性,也提高了护理人员的首次穿刺成功率和家长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邱永霞 《河北医学》2011,17(4):527-529
目的:探讨提高休克病人静脉穿刺成功率的方法,为抢救休克病人赢得时间.方法:对120例休克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60例,对照组60例.实验组按新方法进行静脉穿刺,而对照组仅给予一般常规穿刺方法进行穿刺.结果:采用新方法穿刺成功率为95%(57例),采用常规穿刺法的成功率为85%(51例).经过统计学分析有统计意义(P<...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对护士进行心理干预与静脉穿刺成功率的相关性.方法:对150名护士进行应对方式问卷、意志力自我测试、一般自我效能量表、静脉穿刺成功率[3]测试后,在常规心理教育的基础上,针对心理状况评定结果,给予系统的心理行为干预.6个月后重复以上测试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静脉穿刺结果测评前护士不进行静脉穿刺的强化及培训)....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全程护理干预对经股动脉穿刺全脑血管造影术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经股动脉穿刺脑血管造影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0例采用全程护理干预,对照组60例采用常规护理.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手术依从性、疼痛程度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手术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患者疼痛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全程护理干预可以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提高手术依从性,降低其疼痛程度,使全脑血管造影术得以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6.
孙颖  吴燕 《中国医药导报》2014,(2):144-146,149
目的 探讨护理人员定人定岗的排班方式对连续多日多次输液患儿静脉穿刺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2年10月~2013年9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宝山分院门诊连续补液患儿100例共补液689次作为观察组,补液穿刺护士每日定人定岗;同期连续补液患儿100例共补液702次作为对照组,患儿每次补液穿刺的护士轮换不固定.比较两组患儿的静脉穿刺成功率、依从性、补液舒适度及家长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儿静脉穿刺一次性成功率、依从性明显、补液舒适度及家长满意度(90.13%、89.98%、89.55%、90.13%)均高于对照组(82.47%、84.47%、82.76%、84.76%),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护理人员定人定岗后,连续多日多次补液患儿的静脉穿刺质量有显著提升,对提高患儿及家长满意度、改善护患关系及减少护患矛盾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小儿静脉输液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输液治疗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同时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包括环境干预、心理干预、静脉输液前干预、静脉穿刺前干预、输液过程中干预、拔针与按压穿刺点干预。比较2组穿刺成功率、输液依从性、护理满意度和护患纠纷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儿护理满意度、输液依从性和穿刺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而2组护患纠纷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可提高输液穿刺成功率,减轻患儿痛苦,提升家长满意度及患儿输液依从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PICC在恶性肿瘤化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及护理。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行PICC置管的恶性肿瘤化疗患者40例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应用颈内静脉置管的恶性肿瘤化疗患者40例为对照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一次穿刺成功率、平均操作时间、导管留置时间及两组患者穿刺过程中的并发症或意外情况,如周围静脉炎、血气胸、重新调整导管位置、导管堵塞、导管相关感染、渗漏等。结果观察组患者一次穿刺成功率达90%(36,40),对照组患者一次穿刺成功率达70%(28/40),观察组患者一次穿刺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操作时间、导管留置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O.01);观察组患者穿刺过程中的并发症发生率合计10%(4/40),观察组患者穿刺过程中的并发症发生率合计25%(10/40),观察组患者穿刺过程中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恶性肿瘤化疗中应用PICC可以提高穿刺成功率,缩短穿刺时间,延长导管留置时间,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配合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全程护理干预对儿科行腰椎穿刺术患儿的穿刺配合情况、一次穿刺成功率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414岁意识清楚、首次腰穿的年长儿128例,随机分为干预组(68例)及对照组(60例)。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操作前、中、后的全程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儿的配合情况、一次穿刺成功率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患儿的穿刺配合情况、一次穿刺成功率及术后并发症(头痛、腰痛和尿潴留)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操作前、中、后的全程护理干预措施可加强患儿的密切配合,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减轻术后并发症(腰痛、头痛、尿潴留),有利于腰椎穿刺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