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筛选瘢痕疙瘩差异表达蛋白,为临床诊断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以瘢痕疙瘩为实验组,正常皮肤组织为对照组,同时提取两组蛋白质,经初步消化、过柱、洗脱、收集后,加样到WCX2蛋白质芯片上,蛋白质芯片采用蛋白质芯片阅读机(PBSII-C型)读取数据。结果:实验结果表明瘢痕疙瘩组织相比较正常皮肤组织,蛋白芯片捕获262个蛋白峰。其中有33个蛋白质在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中出现明显的变化,有11个标志蛋白在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中高表达,22个标志蛋白相对正常皮肤是低表达。结论:运用SELDI分析了瘢痕疙瘩差异蛋白质,这些差异蛋白可为将来确定瘢痕疙瘩诊断标志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人雄激素受体(HUMARA)基因甲基化状态的分析,检测瘢痕疙瘩中X染色体的失活方式,判断瘢痕疙瘩的克隆状态。方法选择69例女性患者,瘢痕疙瘩组34例、正常皮肤组35例,分别提取DNA,经甲基化敏感性限制性核酸内切酶HhaⅠ消化后,对HUMARA基因片段进行PCR扩增并电泳,通过观察电泳条带判断两组患者HUMARA基因的克隆状态。结果HUMARA基因的杂合率为85.29%,瘢痕疙瘩组、正常皮肤组的多克隆率分别为72.41%、92.8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克隆样本的出现,表明瘢痕疙瘩不是肿瘤细胞克隆性增殖的结果,而是由接收了异常细胞外信号的内部正常多克隆细胞形成的。此结果有助于未来对确立这一假设异常调整信号在基因和分子水平上的研究,而这一调整信号在普通、异常瘢痕的形成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正常皮肤,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培养,生物 …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正常皮肤、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的体外培养、生物学特征及超微结构、阐明其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成纤维细胞体外培养技术,从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与增生性瘢痕,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在细胞增殖,细胞形态,细胞遗传学特征及细胞超微结构方面进行比较研究。结果 体外培养的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与增生性瘢痕、瘢痕疙瘩成纤维生长率和形态学相同,细胞遗传学特征和超微结构相似。结论 据此结果和其他学者的观点,认  相似文献   

4.
瘢痕疙瘩周围皮肤成纤维细胞分布特征及其增殖活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初步探讨瘢痕疙瘩周围皮肤中是否有异常成纤维细胞存在,以期为临床提供一个更为准确的治疗范围。方法:采用体外培养成纤维细胞技术比较瘢痕疙瘩及其周围皮肤与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的形态及分布特征,用MTT比色法比较其细胞增殖活性。结果:瘢痕疙瘩周围皮肤(距边缘0.5cm范围内)成纤维细胞形态与正常皮肤一致,但在其散在分布区域存在交错重叠生长现象,与瘢痕疙瘩相似。瘢痕疙瘩周围皮肤成纤维细胞增殖活性与瘢痕疙瘩中央部相似,介于瘢痕疙瘩边缘部与正常皮肤之间。结论:瘢痕疙瘩周围皮肤中存在生物活性异常的成纤维细胞。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电子线治疗瘢痕疙瘩的机制及其有效的安全剂量。方法 分别用 5 ,10 ,15 ,2 0Gy的电子线照射体外培养的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 ,然后观测其生物学效应。结果  5Gy以上的放射剂量即能抑制成纤维细胞增殖及胶原合成 ,但剂量超过 2 0Gy ,成纤维细胞即被杀死。剂量在 10~ 15Gy之间 ,成纤维细胞Ⅲ型胶原的合成明显增加。结论  10~ 15Gy的电子线应是安全有效的放射剂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电子线治疗瘢痕疙瘩的机制及其有效的安全剂量.方法分别用5,10,15,20Gy的电子线照射体外培养的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然后观测其生物学效应.结果 5Gy以上的放射剂量即能抑制成纤维细胞增殖及胶原合成,但剂量超过20Gy,成纤维细胞即被杀死.剂量在10~15Gy之间,成纤维细胞Ⅲ型胶原的合成明显增加.结论 10~15Gy的电子线应是安全有效的放射剂量.  相似文献   

7.
瘢痕疙瘩形成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病理性瘢痕包括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其中,瘢痕疙瘩是皮肤损伤后引发的胶原异常积聚所致的过度瘢痕化,与增生性瘢痕不同,表现为过度生长,超过原伤口界限,侵犯邻近组织,呈瘤样增生,造成功能障碍,有好发部位,多见于有色人种,不发生退行性变化和单纯手术切除后极易复发等特点。因此,瘢痕疙瘩形成机理的研究已成为目前整形外科的探索热点。近年来,随着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在瘢痕形成机理方面研究的深入以及瘢痕疙瘩动物模型的初步建立,对于瘢痕疙瘩形成机理有了较深一步的认识。1 遗传背景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有色人种如黑人和黄种人瘢痕疙瘩…  相似文献   

8.
瘢痕疙瘩的遗传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瘢痕疙瘩是整形外科基础研究的重要课题,其形成机制迄今尚未完全查明,本文就其在遗传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正常皮肤、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的体外培养、生物学特征及超微结构,阐明其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成纤维细胞体外培养技术,从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与增生性瘢痕、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在细胞增殖、细胞形态、细胞遗传学特征及细胞超微结构方面进行比较研究。结果体外培养的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与增生性瘢痕、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生长率和形态学相同,细胞遗传学特征和超微结构相似。结论据此结果和其他学者的观点,认为建立体外培养的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的细胞实验模型,可用于瘢痕防治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正常皮肤、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的体外培养、生物学特征及超微结构,阐明其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成纤维细胞体外培养技术,从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与增生性瘢痕、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在细胞增殖、细胞形态、细胞遗传学特征及细胞超微结构方面进行比较研究。结果体外培养的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与增生性瘢痕、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生长率和形态学相同,细胞遗传学特征和超微结构相似。结论据此结果和其他学者的观点,认为建立体外培养的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的细胞实验模型,可用于瘢痕防治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KF)与正常皮肤组织成纤维细胞(NF)耐药基因mdr1的表达差异。方法 利用RT-PCR、免疫组化及流式细胞分析等方法,检测瘢痕疙瘩与正常皮肤组织中成纤维细胞耐药基因mdr1及其蛋白ABCB1的表达;并对30例不同部位瘢痕疙瘩的ABCB1蛋白表达量进行流式细胞分析。结果 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中耐药基因mdr1及其蛋白ABCB1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皮肤;流式细胞分析显示,瘢痕疙瘩原代成纤维细胞中ABCB1表达率:胸部>背部、腹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表达耐药基因mdr1及其蛋白ABCB1,且较正常皮肤中的表达量增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mi R-21(micro RNA-21)在瘢痕疙瘩中的表达及其生物学作用,为瘢痕疙瘩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方法 收集临床患者正常皮肤及瘢痕疙瘩标本,部分进行组织学检测;部分进行体外细胞培养,Real-time PCR检测体外培养的正常皮肤来源和瘢痕疙瘩来源的成纤维细胞中,mi R-21、Smad7(mi R-21靶基因)、Col 1 A1、Col 3 A1(纤维化相关基因)的表达;应用mi RNA-21的模拟物和抑制剂,以Western-Blot和Real-time PCR分别检测Col 1 A1、Col 3 A1及Smad7的蛋白和核酸水平表达变化,结晶紫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能力的变化。结果 瘢痕疙瘩标本组织学检测,其胶原的含量明显高于正常皮肤;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中mi R-21、Col 1 A1、Col 3 A1表达高于正常皮肤组织,Smad7表达低于正常皮肤组织;正常皮肤来源成纤维细胞转染mi R-21模拟物后,Smad7表达降低,纤维化相关基因的表达、细胞增殖能力增加;瘢痕疙瘩组织来源成纤维细胞转染mi R-21抑制剂后,Smad7表达增加,纤维化相关基因的表达、细胞增殖能力降低。结论 瘢痕疙瘩中mi R-21表达升高,促进了细胞外基质中纤维化相关胶原基因的表达,促进成纤维细胞的体外增殖能力,可能是导致瘢痕疙瘩形成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瘢痕疙瘩与正常皮肤的基因表达差异,从分子水平探讨瘢痕疙瘩的发病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用PubMed数据库文献检索瘢痕疙瘩与正常皮肤的差异表达基因,对与瘢痕疙瘩相关的基因进行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网络、生物学通路、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和功能注释聚类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获得差异表达基因谱8个和文献922篇,筛选瘢痕疙瘩相关基因94个(71个上调,23个下调)。86个基因构成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网络,TGFB1、FN1、COL1A1、MMP9、VEGFA、TP53、IL6和MMP2为核心蛋白。瘢痕疙瘩相关基因参与信号转导、肿瘤形成等生物学通路,细胞凋亡、细胞运动等生物过程,形成细胞膜结构和细胞外基质、胶原等组分。结论 TGFB1、FN1、COL1A1、MMP9、VEGFA、TP53、IL6和MMP2等关键基因,TGF-β信号转导、细胞增殖和凋亡、肿瘤形成相关通路在瘢痕疙瘩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AMPK激动剂对瘢痕疙瘩(Keloid)形成过程的干扰作用,为瘢痕疙瘩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通过缺氧环境及不同浓度(0 ng/m L、2.5 ng/m L、5 ng/m L、10 ng/m L和20.0 ng/m L)TGF-β1诱导人皮肤成纤维细胞表型向瘢痕疙瘩相关细胞表型转化,并通过细胞形态学及Western blot检测来验证诱导结果。随后加入不同剂量(2.5μmol、5μmol、10μmol和20μmol)AMPK激动剂(A769662),通过细胞形态学观察、Western blot检测及ELISA检测,观察AMPK激动剂对人皮肤成纤维细胞表型向瘢痕疙瘩相关细胞表型转化的干预作用。结果在缺氧条件下及加入不同浓度TGF-β1后,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形态会发生改变,纺锤形态丧失;在TGF-β1浓度不断增加至10 ng/m L的过程中,TGF-β1刺激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增殖并向肌成纤维细胞转化;而浓度继续增加时,效果出现停滞并有逆转趋势;在同一TGF-β1浓度诱导下,随着加入AMPK激动剂剂量的增加,人皮肤成纤维细胞表型向瘢痕疙瘩相关细胞表型转化过程被逐步干预;在缺氧环境下,人皮肤成纤维细胞中VEGF和IL-6的表达均明显提高,在TGF-β1诱导下,VEGF和IL-6的合成进一步增加,而随着AMPK激动剂的添加,VEGF和IL-6的表达逐步减少。结论 AMPK激动剂能干预由缺氧及TGF-β1诱导的人皮肤成纤维细胞表型向瘢痕疙瘩相关细胞表型转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骨髓基质干细胞(marrow stromal cells,MSCs)的单克隆化培养、鉴定和扩增,获得从一个单细胞扩增出的大量均质MSCs,并研究其多向分化能力。方法无菌条件下获取大鼠骨髓细胞,在培养的过程中挑出相应的单细胞克隆。将挑出的单细胞克隆与饲养细胞混合培养,快速进行扩增和细胞表面标志的鉴定,并进一步行增殖和细胞分化实验。结果在含有特定饲养层细胞的培养条件下,单克隆来源的MSCs能在抑制分化的状态下大量扩增,并保持细胞的均质性;而且在这种培养条件下,MSCs的增殖能力明显增强,并能成功被诱导向软骨、神经样细胞分化。结论通过骨髓细胞的单克隆培养,获得了均质和多向分化潜能的MSCs,为进一步更精确的研究MSCs的生物学特性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睾酮对体外培养小鼠精原干细胞增殖与分化的影响。方法:采用Percoll密度梯度分离及差速贴壁法纯化精原干细胞,用免疫荧光染色及流式细胞检测对小鼠精原干细胞进行鉴定。设置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以支持细胞作为饲养层培养精原干细胞,在实验组DMEM/F12完全培养液中添加睾酮。用酶联仪检测细胞的生长情况;用流式细胞仪对细胞生长周期进行判断;采用ICSI技术让精子细胞与卵母细胞结合,观察卵裂细胞数,体外培养3天后进行染色体形态与数量分析。结果:在添加睾酮的培养基中培养的精原干细胞,其OD值增长较快(P〈0.05);精原干细胞DNA合成期(S期)的含量增多(P〈0.05);精子细胞与卵子结合以后可得到二倍体配子。结论:睾酮能促进精原干细胞的体外增殖与分化。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一种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MSC)体外分离培养、扩增及鉴定的方法。方法骨髓穿刺法抽取新西兰白兔髂骨骨髓5ml,应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纯化MSC并进行体外扩增,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原代及传代细胞的形态、生长情况,计数细胞数目,绘制细胞乍长曲线。HE染色光镜观察细胞形态,采用CD44及CD34抗体进行间接免疫荧光标记鉴定培养的干细胞。结果成功建立了兔MSC体外分离及培养扩增的方法。生长动力学分析发现,传代细胞随传代次数的增加其增殖能力逐渐下降,第3~5代细胞增殖能力强,生长旺盛。所分离培养的细胞均表达CD44,不表达CD34。结论在体外采用密度梯度离心及贴壁培养法可获得高纯度的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第3~5代细胞增殖能力强,可用于进一步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骨髓MSCs体外分离培养体系,并进行骨向分化诱导,以证实其多向分化潜能,为骨髓MSCs进一步的临床应用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大鼠骨髓MSCs,并对其形态学特征进行观察。用诱导剂对骨髓MSCs向成骨细胞进行诱导分化,并进行形态学观察和免疫细胞化学检测。结果:用密度梯度离心法成功分离获得了高纯度的骨髓MSCs。经骨向诱导后,ALP和矿化结节染色阳性。结论: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成功建立了大鼠骨髓MSCs体外分离和培养体系,并能够向成骨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19.
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体外培养及初步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体外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可行性,分析其部分表型特点,为细胞移植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奠定基础.方法 采用贴壁筛选法分离纯化大鼠MSCs,进行培养,传代扩增,免疫组化鉴定细胞是否表达具有干细胞特性的标记抗原-神经巢蛋白(nestin),并用流式细胞仪进行荧光检测初步鉴定.结果 分离后的MSCs出现增殖性生长,免疫组化显示巢蛋白(nestin)表达阳性,经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CD44,CD90阳性,CD45阴性.结论 在体外可培养出较大丰度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而且此方法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悬滴培养法对维持体外培养的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表面标志的作用,并初步研究CD105调节细胞功能的作用。方法 以耳部瘢痕疙瘩标本3例培养成纤维细胞,将第5代细胞分别常规贴壁培养和悬滴培养1周,对同一患者来源常规培养的第4代(P4)、第5代(P5)以及悬滴培养的第5代细胞(P5HD),采用多色流式细胞仪检测表面标志CD105、CD90、CD73和CD44的表达;并采用Real-time PCR的方法,检测上述表面标志,以及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相关功能基因CTGF、Col IA1和Col IA2的m RNA表达。结果 流式检测显示CD105+和CD73+CD90+CD105+细胞比例在P4和P5HD组均高于P5组,统计学分析显示有显著性差异,但P4和P5HD组之间无差异;而CD73+、CD90+和CD44+各组细胞比例无差异。Real-time PCR结果显示,各组细胞CD105的m RNA表达与流式结果一致;且各组CTGF和Col IA1表达差异与CD105一致。结论 悬滴培养法有助于维持体外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CD105,及其与纤维化和胶原合成相应功能基因的表达,从而保持细胞的生物学功能,但机制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