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长爪沙鼠生化位点检测方法的优化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爪沙鼠生化位点检测方法可用于长爪沙鼠的遗传质量分析,同时也为该动物群体遗传结构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手段。孙贺娟等基于首都医科大学的普通级长爪沙鼠,对长爪沙鼠生化位点的检测方法进行了探索。目前,有关规范实验长爪沙鼠遗传质量的检测方法至今仍是空白,这与该动物目前实验动物化的进程不相适应。另外,有关实验动物遗传质量的国家标准只给出了近交系大小鼠的质量检测规范,对于封闭群动物则没有相应的规定。基于此,我们在参照GB14923-2001、GB/T14927.1-2001及孙贺娟检测方法的基础上进行了试验,并在试验中对每个条件进行摸索,排除可能的干扰因素,在尽量取得较佳结果的基础上,对本中心长爪沙鼠生化位点的检测提出了一些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2.
长爪沙鼠的饲养管理和繁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长爪沙鼠(Meriones unguiculatus)是一种严重危害农牧业的小型啮齿动物。1935年春,日本从我国引去进行人工驯化,饲养繁殖成为实验动物。后又传入美国。如今已广泛用做研究癫痫、脑梗塞、铅中毒和流行性出血热病等的模型动物,亦常用于病原微生物、寄生虫感染、病毒感染和免疫学的研究中。近年来,国内学者也已开始重视捕捉野生长爪沙鼠进行驯化,饲养繁殖作模型动物。然而,有关长爪沙鼠的饲养管理和繁殖资料,国内报道尚少。我所自1978年9月开始驯养野生长爪沙鼠,生产繁殖一直较稳定,已育成一个封闭群,供应省内外许多单位应用。我们对该群长爪沙鼠的各种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较系统的观察。现将其饲养管理和繁殖的观察记录资料整理报道如下。一、饲养管理  相似文献   

3.
Z:ZCLA长爪沙鼠培育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浙江省实验动物中心聂金荣研究员从内蒙古捕捉野生长爪沙鼠,采用国际上培育远交封闭群品系的方法,进行封闭驯养、繁殖、选育,维持种群,经20多年,36代封闭选育,35万只沙鼠的推广应用,已育成一个特性稳定,繁殖性能高的清洁级长爪沙鼠新品系,定名为Z:ZCLA长爪沙鼠,并通过浙江省创新科技成果鉴定。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 建立有效的钩端螺旋体PCR检测方法,并对树鼩、长爪沙鼠和灰仓鼠等三种新型实验动物进行感染情况调查。方法 针对NCBI公布的钩端螺旋体序列,设计并筛选特异性引物,优化PCR体系,进行特异性和敏感性测试;并运用优化PCR方法对树鼩、长爪沙鼠和灰仓鼠样品进行检测。结果 成功建立了树鼩巴尔通体的PCR检测方法,序列测定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普通级树鼩钩端螺旋体的阳性率为8.33%,普通级长爪沙鼠钩端螺旋体为100%,清洁级长爪沙鼠钩端螺旋体和清洁级灰仓鼠钩端螺旋体的阳性率为0%。结论 本研究建立了钩端螺旋体PCR检测方法,调查了树鼩、长爪沙鼠和灰仓鼠三种新型实验动物的感染情况,为这三种实验动物的研究和使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有效的钩端螺旋体 PCR 检测方法,并对树鼩((tree shrew, Tupaia belangeri))、长爪沙鼠( Meriones unguiculatus; Mongolian gerbil)和灰仓鼠( Cricetulus migratorius)等三种新型实验动物进行感染情况调查。方法针对 NCBI 公布的钩端螺旋体序列,设计并筛选特异性引物,优化 PCR 体系,进行特异性和敏感性测试;并运用优化 PCR 方法对树鼩、长爪沙鼠和灰仓鼠样品进行检测。结果成功建立钩端螺旋体 PCR 检测方法,序列测定验证了该方法的特异性。普通级树鼩钩端螺旋体的阳性率为8.33%,普通级长爪沙鼠钩端螺旋体为100%,清洁级长爪沙鼠和清洁级灰仓鼠钩端螺旋体的阳性率为0%。结论本研究建立了钩端螺旋体 PCR 检测方法,调查了树鼩、长爪沙鼠和灰仓鼠三种新型实验动物的感染情况,为这三种实验动物的研究和使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由浙江省实验动物中心聂金荣研究员主持的《Z:ZCL A长爪沙鼠培育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课题 ,于 2 0 0 2年 3月 2 2日在杭通过省级科技成果鉴定。出席鉴定会的有我国著名实验动物科学专家王楠田教授、卫生部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贺争鸣研究员、浙江大学郭汉身教授以及江苏、山东、河北和浙江的实验动物科学专家。该研究采用国际上培育封闭群的标准方法 ,对捕自内蒙古的野生长爪沙鼠进行实验室人工驯养 ,经过 2 0多年、3 6代的封闭选育 ,已育成一个特性稳定、繁殖性能高的清洁级长爪沙鼠封闭群新品系 ,定名为 Z:ZCL A长爪沙鼠。对该品系的饲…  相似文献   

7.
浙江省实验动物中心聂金荣研究员从内蒙古捕捉野生长爪沙鼠,采用国际上培育远交封闭群品系的方法,进行封闭驯养、繁殖、选育,维持种群,经20多年,36代封闭选育,35万只沙鼠的推广应用,已育成一个特性稳定,繁殖性能高的清洁级长爪沙鼠新品系,定名为Z:ZCLA长爪沙鼠,并通过浙江省创新科技成果鉴定。Z:ZCLA长爪沙鼠是国内第一个从野生长爪沙鼠培育成功的、维持时间最长、使用最广、生物学特性研究较系统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 为了建立快速检测长爪沙鼠群体遗传多样性的方法及获得Z:ZCLA长爪沙鼠封闭群现用微卫星位点的结构.方法 利用17个微卫星位点(9个来自长爪沙鼠,8个来自大小鼠)进行了PCR反应体系及反应条件的优化,组合了6组双重PCR及两个复合式点样,用上述8个组合对普通级z:ZCLA长爪沙鼠封闭群43、44、45三个世代核心群各.100只种鼠进行遗传检测.结果 三个世代的300只种鼠的检测结果表明,9个长爪沙鼠位点均为微卫星,其中7个位点为完全型的微卫星,1个为复合型,1个为不完全型,多态性主要表现在核心序列的重复;来自大小鼠的8个微卫星位点,有7个在z:ZCLA长爪沙鼠核心群中得到有效扩增,只有3个位点在三个世代中均有出现,对测序结果分析后发现,其核心序列均为小卫星.结论 来自长爪沙鼠的位点,无论结构还是遗传方式均符合微卫星遗传标记的特点,可用作检测长爪沙鼠的群体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利用基因组数据筛选更多有效的长爪沙鼠微卫星位点用于近交系和封闭群遗传质量分析,丰富长爪沙鼠遗传数据。方法通过对长爪沙鼠全基因组测序结果分析,选出符合微卫星标准的重复序列357个,根据每个位点的侧翼序列设计并合成相应引物。提取长爪沙鼠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经引物序列和PCR条件优化以及凝胶电泳实验分析,对成功扩增的位点通过不同近交系和封闭群长爪沙鼠进行验证和优化,筛选出适于遗传质量分析的位点。结果在357个微卫星位点引物中,135个位点引物成功扩增PCR产物。分析结果显示,其中10个位点可以将长爪沙鼠脑缺血和糖尿病模型近交系区分开。在12只封闭群长爪沙鼠中,23个位点呈现出多态性。结论成功筛选出了135个长爪沙鼠微卫星位点,部分位点可用于近交系和封闭群长爪沙鼠遗传质量分析。  相似文献   

10.
长爪沙鼠是一种野生啮齿动物。近年来,国外利用它作为实验动物,特别在丝虫病的研究方面,它是目前比较理想的淋巴寄居性丝虫的模型动物。我组为建立我国人体寄生丝虫的小型动物模型,于1973年8月开始在实验室内饲养该鼠。现将长爪沙鼠在实验室人工饲养条件下,生长和繁殖的观察记录整理报道如下。一、长爪沙鼠的饲养方法1.动物来源:长爪沙鼠又称蒙古沙鼠或黑爪蒙古沙鼠,属仓鼠科,沙鼠亚科(见前文图1、2,22页)。我组分别于1973年7月和1975年6月二次由内蒙古自治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实现长爪沙鼠微生物质量升级和实验动物化目标,我们对长爪沙鼠实施生物净化。方法:在长爪沙鼠生物净化过程中,采取孕鼠选择和临产期判断、无菌剖腹产、仔鼠代乳以及独立通风笼盒(IVC)饲养管理和微生物检测等措施,比较了ICR小鼠、SD大鼠、长爪沙鼠代乳和饲料中添加营养成分对仔鼠代乳的影响。结果:本研究共实施长爪沙鼠无菌剖腹产达85胎次,通过ICR代乳鼠代乳并成功断乳167只。讨论:根据微生物检测结果,本研究顺利实现了长爪沙鼠生物净化,形成的关键技术有望为我国特色实验动物资源的生物净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ApoE基因在Z:ZCLA长爪沙鼠封闭群中的遗传多样性。方法利用PCR-SSCP技术对前期已筛选到的三个SNP(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位点在普通环境和生物净化后、屏障环境饲养的两个封闭群共444只动物中进行了ApoE等位基因的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杂合度、多态信息量等参数进行了检测与计算。结果检测结果表明97、781和1774三个SNP位点平均等位基因为2个,遗传方式基本符合孟德尔定律;期望杂合度分别是0.063、0.501、0.499,全群平均为0.354;PIC分别是0.061、0375、0.374,全群平均0.270。结论 ApoE基因频率和基因型分布可能与长爪沙鼠的长期封闭和选种方式造成一定程度的遗传漂变相关。  相似文献   

13.
实验动物资源是国家生命科学研究的重要科技资源。实验动物资源的共享和充分利用是生物科技创新的基础和保障。有效的共享机制和合理的共享方式是实现实验动物资源共享和充分利用的重要保障,是规范实验动物资源共享行为和确保共享安全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14.
目的实现长爪沙鼠微生物质量升级和实验动物化目标,需对长爪沙鼠实施生物净化。方法在长爪沙鼠生物净化过程中,采取孕鼠选择和临产期判断、无菌剖宫产、仔鼠代乳以及独立通风笼盒(IVC)饲养管理等措施,比较了ICR小鼠、SD大鼠、长爪沙鼠代乳和饲料中添加营养成分对仔鼠代乳的影响。结果本研究共实施长爪沙鼠无菌剖宫产达85胎次,通过ICR代乳鼠代乳并成功断乳167只。结论本研究顺利实现了长爪沙鼠生物净化,形成的关键技术有望为我国特色实验动物资源的生物净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OBJECTIVE: To induce the model of Mongolian gerbil infected by Helicobacter pylori (HP) and to observe the changes of the infiltration and the proliferation of inflammatory cells before and after the bactericidal treatment. METHODS: The animal model of HP infection was induced by inoculating the HP strain (American Type Culture Collection) to male Mongolian gerbil MGS/Sea (SPF). Half a month, 1 month and 3 months after inoculation, kill the animals and make HE staining and immunohistochemistry staining of the stomach to observe the pathological changes. RESULTS: The infiltration of a great number of inflammatory cells was observed with the center of the mucosa of pylorus at the second week of HP infection. At the 3rd month of infection, ulcer appeared near the lesser curvature side of the pylorus. On the early stage of infection, the lesion was acute inflammation characterized by the neutrophilic infiltration, and then transformed into the chronic inflammation characterized by the lymphatic infiltration and the wide formation of lymphatic follicles. CONCLUSION: Mongolian gerbil is an ideal and standard animal model of HP infection.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为了评价ApoE基因在Z:ZCLA长爪沙鼠封闭群中的遗传多样性。方法 利用PCR-SSCP技术对前期已筛选到的三个SNP(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位点在普通级和清洁级两个封闭群共444只动物中进行了ApoE等位基因的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杂合度、多态信息量等参数进行了检测与计算。结果 检测结果表明97、781和1774三个SNP位点平均等位基因为2个,遗传方式基本符合孟德尔定律;期望杂合度分别是0.063,0.501,0.499,全群平均为0.354;PIC分别是0.061,0375,0.374,全群平均0.270。 结论 ApoE基因频率和基因型分布可能与长爪沙鼠的长期封闭和选种方式造成一定程度的遗传漂变相关。  相似文献   

17.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mechanism that Helicobacter pylori (H. pylori) infection can induce adenocarcinoma in Mongolian gerbil model with long-term H. pylori infection. METHODS: Mongolian gerbil model with long-term H. pylori infection was established by inoculation H. pylori NCTC 11637 strain, and immunohistochemical straining and in situ hybridization were employed to observe changes in gastric mucosal cell proliferation due to H. pylori infection. RESULTS: Mongolian gerbil model with long-term H. pylori infection was successfully established. 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 of 5'-bromodeoxyuridine (BrdU) and proliferating cell nuclei antigen (PCNA) showed that H. pylori infection induced the increase in gastric mucosal cell proliferation (P<0.05), and in situ hybridization of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EGF) and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GFR) revealed elevated expressions of EGF mRNA and EGFR mRNA with time passage after H. pylori infection (P<0.05). CONCLUSION: H. pylori inoculation can induce abnormality in gastric mucosal cell proliferation, which is instrumental for the progression from chronic gastritis to glandular atrophy, intestinal metaplasis and ultimately to atypical hyperplasia. The abnormal expressions of EGF and EGFR may be the key element for abnormality of gastric mucosal cell proliferation.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自配的获能液和受精液用于长爪沙鼠体外受精的可行性,为长爪沙鼠的胚胎保种提供参考。方法 用自配的获能液和受精液对长爪沙鼠进行体外受精,并用改良后的KSOM培养液对长爪沙鼠的2细胞胚胎进行体外培养试验。结果 长爪沙鼠体外受精率在60%以上,沙鼠2细胞胚胎能够在体外进一步发育。结论 初步建立了长爪沙鼠体外受精和胚胎发育体系,但需要进一步优化。  相似文献   

19.
大、小鼠微卫星引物对长爪沙鼠的扩增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从长爪沙鼠近缘物种的微卫星位点中筛选长爪沙鼠微卫星位点。方法选取了62个大、小鼠的微卫星位点对长爪沙鼠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筛选。结果8个微卫星位点具有稳定扩增带,其中有6个位点杂合,4个位点具有多态性。结论大、小鼠微卫星位点部分与长爪沙鼠具有同源性,可以从大、小鼠的微卫星位点中筛选长爪沙鼠的微卫星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