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患者男性,40岁,咯血1天.约300ml于1993年1月28日入院。患者1988年及1991年曾两次因咯血住院,诊断“支气管扩张”。入院检查:T36℃,P78次/min,R16次/min,BP16/10.1kPa(120/76mmHg)。左下肺呼吸音减低,血尿便常规,血气分析均正常,胸片:左下肺纹理增多。  相似文献   

2.
患儿男,出生2天,系孕30周早产儿。因出生时窒息,患儿反应差、紫绀、气促、抽搐而入院。出生时体重2.1kg。入院时体检:体温35.5℃.血压85/5mmHg(1mmHg=0.133kPa).呼吸55次/min.心率160次/min,心音低钝.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部未见异常。第2天患儿心电监护显示波异常.心率明显减慢至85次/min;体检明显紫绀,心音遥远.明显腹胀。  相似文献   

3.
例l:男62岁,因阵发性胸痛伴头晕10天入院。查体:脉搏79次/min,血压115/75mmHg,心律整,St减弱可闻及S1,A2=P2。血胆固醇6.41mmoL/L,甘油三酯lI29mmoL/L。ECG示窦性心律,心率72次/min,V5~V6导联T波低平。临床诊断为冠心病心绞痛。24小时动态心电图(DCG)检查:总心率129801次,平均心率78次/min(52~134次/min)。活动胸闷及胸痛时,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性,33岁。因发热、咽痛10天,心悸胸闷15h入院。体检T38.1℃,BP95/60mmHg,P200次/min,心律齐。心肌酶学检查:CK-MB7.05μg/L,心肌肌钙蛋白3.5μg/L。临床诊断:病毒性心肌炎。入院时心电图(图1A)示:宽QRS波群心动过速,R-R间期规则(0.29s),QRS时间0.13s,形态呈右  相似文献   

5.
病例:患者女,33岁.因发热1个月.上腹持续性钝痛1天于2004年5月27日收治入院。患者入院前1个月无明显诱因出现畏寒、发热,体温达39℃。无咳嗽、咳痰,无尿频、尿急、尿痛,无恶心、呕吐、无腹泻。在外院经抗炎治疗后.体温有所下降,入院前1天突发腹痛。入院查体:体温38℃,脉搏104次/min,呼吸23次/min,血压98/65mmHg(1mmHg=0.133kPa)。  相似文献   

6.
病例:患者女.70岁,因“黑便4天,呕吐1天”于2005年4月24日收治入院。入院前4天,患者在无明显诱因情况下出现黑便,柏油样成形便,每日一次,当地医院连续3次大便隐血试验均为阳性,口服“止血药”无效;近一天来间断呕吐4次,均为胃内容物,无血液和咖啡色液体,为进一步诊治收入我院。患者既往有“胆囊结石”病史10余年。入院查体:体温36.8℃,脉搏78次/min,呼吸19次/min。血压125/75mmHg(1mmHg=0.133kpa)。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46岁。因进食阻挡感50d,食管癌并肝转移介入化疗后10d入院。既往无药物过敏史。入院后遵医嘱静注10%脂肪乳500ml,1次/d.连用2d无异常反应。第3天输注后患者突然出现皮肤潮红、发热、寒战、呼吸困难、口唇紫绀。查体:体温38.4℃,心率120次/min,呼吸35次/min,血压180/110mmHg。即停用脂肪乳,给予氧气吸入,并肌注盐酸异丙嗪25mg,地塞米松5mg连续两次静注。30min后,患者症状缓解,测血压125/90mmHg,心率80次/min,体温36.5℃。停用脂肪乳后患者未再出现上述症状。  相似文献   

8.
患儿男,10岁,因烦躁、呼吸困难,口鼻流淡红色泡沫3h后,在2003年12月15日入院。患儿入院前4h,在学校踢足球,自诉头晕、恶心,非喷射性呕吐1次,吐出胃内容物。患儿既往身体健康。入院时体格检查:体温36.5℃,呼吸36次/min,脉搏200次/min,血压为60/40mmHg(1mmHg=0.133kPa),身体发育正常。患儿双瞳直径3.0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性,55岁。入院作健康体检。体检:BP130/70mmHg,P64次/min。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哕音。心界不大,心率64次/min,心律齐,未闻及杂音。双下肢无水肿。心电监测见间歇性左、右束支传导阻滞,均与心率快慢相关。当R—R间期0.93s、窦性心律64次/min时,QRS形态、时间均正常(图1A)。当R—R间期1.00s,窦性心律60次/min时,QRS的时间增宽至0.12s,  相似文献   

10.
穆某,女,6.5岁,因发现右下腹包块20天于2000—10—03日入院。自述20天前在洗澡时发现患儿右下腹包块,而无发热及局部疼痛,几经周围医生检查治疗,包块未消失而住院诊治。查体:T37.5℃,R20次/min。慢性面容,营养中等,神志清楚,查体合作,皮肤粘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不肿大。头颅五官正常,胸无畸形,两肺呼吸音清,心率76次/min,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明显杂音。  相似文献   

11.
王淑娟  范静  苏艳 《山东医药》2006,46(4):75-75
患者女.68岁.因胸闷、憋气半年伴胸痛1周入院,以冠心病于入院后第4天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术前心率72次/min,呼吸18次/min,血压168/75mmHg。使用造影剂(优维显370)后5min,患者出现剧烈干咳,心率升至103次/min。呼吸25次/min,血压216/107mmHg。遵医嘱即刻经50%酒精湿化吸氧6L/min,地塞米松5mg静注,倍他乐克25mg舌下含化。  相似文献   

12.
1病例介绍 病人男性,63岁,厨师,汉族。因左上臂活动时疲劳、乏力、麻木、酸痛3个月于2003—08—10来我院就诊,既往身体健康无家族病史。入院查体:T36.4E,R18次/min,脉搏左肱动脉搏动减弱72次/min,左桡动脉搏动消失,右肱动脉和桡动脉搏动有力72次/min,左上肢BP8/4kPa,右上肢BP16/10.8kPa,双下肢动脉搏动有力,72次/min。神志清楚,双眼视力正常,皮肤和粘膜未见出血点和瘀斑,浅表淋巴结未触及,两肺呼吸音清晰,心率72次/min,律齐,未闻及杂音,肝脾肋下未触及,  相似文献   

13.
患儿女性,6岁,因心悸、胸闷10天伴晕厥1次就诊。体检:HR52次/min,BP100/60mmHg。心界不大,心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双肺无殊。入院心电图(图1)示两种P波,一种为规律出现的窦性P波,在Ⅱ、Ⅲ、aVF直立,aVR倒置,P—P间期相等,心率52次/min,P—R间期0.22s;另一种为提前出现的逆行P-波,在Ⅱ、Ⅲ、aVF倒置,aVR直立,P-波后无QRS波群,R—P-间期0.12s。  相似文献   

14.
1病历摘要患者,男,46岁。因消瘦,低热、盗汗15天入院。入院时查体:T38.4℃,P96次/min,R25次/min,BP100/75mmHg(1mmHg=0.133kPa),一般情况差,消瘦,神清,查体合作,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皮肤黏膜无黄染,未见卡瘢。头颅五官无畸形,双肺呼吸音粗,双肺可闻及大量湿哕音,心率96次/min,律齐、有力,无杂音,肝脾不大,双下肢不肿。入院时辅助检查:X线胸片示双肺空洞型肺结核;血常规:Hb110g/L,WBc7.8×10’/L,NO.52,LO.48;ESR91mm/h;结核抗体强阳性。入院诊断为双肺空洞型肺结核.肺部感染。[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患女性,63岁。以胸痛2h入院。体检:T38.2℃。BP:140/80mmHg。心率齐,未闻及心脏杂音,两肺无异常。入院时心电图(图1A)示:窦性心动过速,心率105次/min,P-R间期0.18s,完全性左束支阻滞(CLBBB)。急查心肌酶:谷草转氨酶(AST)340U/L,乳酸脱氢酶(LDH)430.9U/L。入院第2天描记心电图(图1B)示:P波消失,代之以“f’波,R-R间距  相似文献   

16.
患者男性,78岁。因受凉后咳嗽、咳痰伴发热10天入院。临床诊断:双侧肺炎。体检:T38.5℃,R20次/min,BP135/80mmHg。心界不大,心率80次/min,心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双肺底可闻及湿性哕音,以左下肺为著。腹平软,肝脾未触及。神经系统检查: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血清钾3.4mmol/L。心电图正常。给予抗感染、补液、营养等对症治疗。患者入院第11天出现大面积心肌梗死。  相似文献   

17.
杨秀明 《心电学杂志》2005,24(2):100-100
患者男性,59岁。因心悸、胸闷1天就诊。既往有高血压、冠心病史。体检:BP158/90mmHg,心界不大,心率58次/min,心律不齐,心音低钝,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心电图Ⅱ.导联连续记录(图1)示:有3种形态的P波:(1)基本心律P′波低平伴切迹,频率58~62次/min,P—R间期0.16s,为房性逸搏心律或房性心律。(2)第5、10、21个心搏的T波较其它T波高耸,  相似文献   

18.
患者,女,36岁。诊断为心律失常(频发室性早搏二联律),入院后给予乙吗噻嗪200mgq6h、谷维素100mgtid、肌苷0.4gtid口服;次日室早基本消失,用药第5天患者出现腰椎两侧肌肉瘤,无放射。体检:血压15/10kPa,体温36.5℃,呼吸20次/min,脉搏72次/min,律齐,腹部无压痛  相似文献   

19.
高钾血症致窦室传导窄QRS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性,72岁,因间歇胸闷、全身无力1d入院。患者入院前1d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伴出汗、全身无力、腹部不适,无胸痛及放射痛,无头晕、黑嚎,未服药休息10min后自行缓解。入院当日无诱因再次出现上述症状,持续10余分钟后自行缓解。就诊于社区医院,心电图示“交界性心律”,心率30—40次/min,予阿托品静脉滴注,即转来我院急诊。既往史:高血压7—8年,最高血压200mmHg(1mmHg:0.133kPa),平素口服吲哒帕胺,1个月前改为福辛普利钠、复方阿米洛利合用,血压控制在150—160/70mmHg。糖尿病病史5~6年,2006年5月曾于社区医院诊断为“肾功能不全”。本次发病前后无输血史,饮食正常,尿量无改变。体格检查示,血压150/50mmHg,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哕音,心率38次/min,心律不齐,可闻及早搏4次/min。未闻及杂音,腹软,肝脾肋下未及,双下肢未见水肿。入院心电图示P波消失,心室波呈节律规整的窄QRS型(0.08s),T波高尖,基底狭窄,QT间期0.48s,QTc=0.38s,心室率38次/min。[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病史摘要 患者女性,47岁,既往健康。因发热1周,伴咳嗽、咳痰4天入院。查体:体温37.5℃、脉搏80次/min,呼吸18次/min、血压16/11kPa,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口唇无紫绀,心脏听诊(-),两肺呼吸音稍增粗,未闻及明显哕音,肝脾未触及,无杵状指。血常规:白细胞10.9×10^9/L、中性粒细胞70.7%,C反应蛋白60.2mg/L,血沉33mm/h,血气分析正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