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又称骨纤维组织细胞肉瘤 ,临床上较少见。据国内35 0例统计 ,占原发性骨肿瘤的 1 9% ,恶性骨肿瘤的 4% 〔1〕。由于好发于胫骨上端、股骨下端或上端 ,易与骨肉瘤、骨巨细胞瘤相混 ,应予鉴别。为此 ,笔者收集经手术和病理确诊的 9例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X线资料 ,结合文献 ,分析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 9例中 ,男性 3例 ,女性 6例。年龄最小 2 3岁 ,最大 75岁 ,中位年龄 48岁。病程最短 1月 ,最长 7年 ,平均 1年 2个月。主要临床症状为患处胀痛 9例 ,软组织肿块 6例。本组 9例均经正、侧位平片检查 ,手术切除和病理…  相似文献   

2.
目的 总结手和足部腱鞘巨细胞瘤的临床特点和治疗结果.方法 2000-2008年共收治36例手和足部腱鞘巨细胞瘤患者,均行手术切除.随访1~5 a,平均30个月.结果 36例患者中有6例复发,复发率19.7%,其中5例于术后6个月内、1例于术后12个月内复发.手部复发2例,足部复发4例.2例术后手指感觉麻木,4例出现皮肤坏死,没有出现恶变.结论 腱鞘巨细胞瘤是通常是一种手部良性软组织肿瘤,有一定的复发率,完整切除肿瘤是防止肿瘤复发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正腱鞘巨细胞瘤是手足较常见的软组织肿瘤,尤其是手指腱鞘瘤。高频超声不但可以清晰显示浅表肿块,尚可显示肿块与周边肌肉、肌腱、神经及血管等组织结构的关系。本组回顾性分析我院6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腱鞘巨细胞瘤患者的临床及术前超声影像资料,旨在探讨超声检查在该病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一、临床资料收集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腱鞘巨细胞瘤患者62例,其中女40例,男22例,年龄5~71岁,  相似文献   

4.
嗜铬细胞瘤误诊8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我科近10a来嗜铬细胞瘤误诊8例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男3例,女5例,年龄22~53(平均31.2)岁,病程1个月~6a。本组中肾上腺嗜铬细胞瘤7例.膀胱嗜铬细胞瘤1例。本组均有高血压.收缩压160~280mm Hg,舒张压90~200mm Hg,其中持续性高血压3例。阵发性高血压2例,持续性高血压阵发性加重3例。本组均有发作性心悸症状,伴有多汗症状6例.胸闷胸痛症状1例.视物模糊3例.持续性蛋白尿1例,间断性蛋白尿1例。膀胱嗜铬细胞瘤表现为阵发性无痛性血尿1例。  相似文献   

5.
作者采用皮下埋植式导管动脉化疗对 5例骨与软组织肉瘤的患者行治疗护理 ,使患者瘤体与正常组织边缘清晰并缩小 ,疼痛减轻 ,皮温下降 ,关节活动自如。提高了瘤区药物浓度 ,止痛效果明显 ,患者配合治疗 ,操作安全简便 ,减轻工作量。现将临床观察及护理介绍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我院 2 0 0 0年 1 0月~ 2 0 0 1年 1月收治骨与软组织肉瘤 5例 ,男 2例 ,女 3例 ,年龄在1 9~ 4 1岁 ,平均 31岁 ,肢体软组织肉瘤 2例 ,肢体恶性组织细胞瘤 1例 ,骶骨转移瘤 1例 ,肢体下端骨巨细胞瘤 1例 ,均经病理证实 ,本组治疗前无肺或远处转移。1…  相似文献   

6.
腱鞘巨细胞瘤又称黄色素瘤、良性滑膜瘤、局限性结节性腱鞘炎,是手部常见的良性肿瘤。瘤体附着或包绕在肌腱上,有的长入关节内,临床易与腱鞘囊肿混淆而误诊。我院1990~2006年诊治腱鞘巨细胞瘤17例,其中11例误诊,误诊率64.7%。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1例中,男6例,女5例;年龄16~76岁,平均47.7岁。病程1个月~11年。1·2临床表现本组11例均表现为手足部包块,位于手指6例,手掌、足背各2例,手背1例。包块单发9例,多发2例;有压痛5例,伴手指、足趾功能障碍6例。X线片、CT扫描提示压迫性骨缺损3例,MR I检查均提示局部占位性病变。…  相似文献   

7.
腱鞘巨细胞瘤又称黄色素瘤、良性滑膜瘤、局限性结节性腱鞘炎等,是手部比较常见的良性肿瘤,而发生在足部者少见。我们1988~1998年共收治足部健鞘巨细胞瘤6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6例均为男性。年龄17~51岁,平均32岁。发病部位在附骨窦处5例,外踝下方五例。1.2症状与体征病程3个月~10年。肿瘤初发时很小,逐渐长大。多为无痛性包块,生长缓慢,少数病例有酸痛。肿瘤质硬,不易移动,形状、大小不等,边界较清楚。1.3X线检查行X线摄片均显示有局部软组织肿块影,其中q例显示局部跟骨、距骨骨质受侵蚀性破坏。1.4治疗…  相似文献   

8.
现将我院2001~2005年住院的川崎病患儿45例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男28例,女17例,男女比例1.6:1,发病年龄8月龄~7岁,5岁以内有38例。本组均符合川崎病的诊断标准嘲,有2例临床症状不典型,其中1例超声心动图发现冠状动脉病变而确诊,另1例诊断性治疗有效。本组中复发2例。  相似文献   

9.
卵巢黄体或卵泡破裂与异位妊娠所致的临床表现极其相似,常需鉴别诊断。我院1991年1月~1997年12月,在术前诊断异位妊娠的病人中,有9例术中、术后证实为卵巢破裂。现报告如下。1吃床资料1.1一般资料:9例中,年龄ZI~36岁,平均28岁,均已婚,除1例未生育,余8例均有1次以上孕产史。1.2临床特征:本组4例有短期停经史,停经天数32~36天,均以突然下腹疼痛就诊,5例伴有阴道流血,4例件恶心、呕吐,发生休克2例。其中1例因下腹疼痛伴恶心、呕吐,初诊在内科以“急性胃肠炎”治疗,出现休克症状后经本科会诊,考虑“异位妊娠破裂”转人…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骨巨细胞瘤经过手术后软组织植入的骨化及X线征。方法对4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骨巨细胞瘤,术后复发软组织内包块,再次行X线检查及手术。结果X线表现为:(1)软组织椭圆形包块,边缘绕以骨化包壳,中间不规则骨化;(2)软组织肿瘤有清楚锐利骨化包壳,中间有模糊骨化间隔。肿瘤一部分与骨内复发病灶贴近。手术病理诊断骨巨细胞瘤Ⅰ级。结论骨巨细胞瘤经过手术后软组织植入的骨化倾向并非罕见。  相似文献   

11.
少见部位骨巨细胞瘤X线误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骨巨细胞瘤为常见骨肿瘤 ,占全部骨肿瘤及瘤样病变的9.1 1 % [1 ] 。人体在任何骨骼均可发病 ,最好发于长管骨骨端 ,而短管骨、扁骨及不规则骨较少发病 [2 ] ,发生于四肢长骨者占77.7% ,其余部位占 2 2 .3% [3] 。现将我院诊治的 1 2例少见部位骨巨细胞瘤的临床及 X线资料结合文献 [2 - 4 ] 作回顾性分析 ,以期提高诊断水平。1 对象和方法本组男 7例 ,女 5例 ,年龄 2 2~ 38岁 ,平均 32岁。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异 ,多见于 2 0~ 40岁的成年人 ,主要症状和体征为间歇性隐痛 1 0例 ,持续性疼痛 2例 ,局部软组织肿块 6例 ,邻近关节活动受限 3…  相似文献   

12.
现将我院 1995年至今收治的痛风性关节炎误诊 2 6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 2 4例 ,女 2例。年龄 35~ 6 0岁 ,平均 4 4岁 ,男女之比为 12∶ 1。侵犯足第一跖趾关节者 19例 (其中单侧 15例 ,双侧 4例 ) ,侵犯踝关节 5例 ,侵犯手指关节者 1例 ,侵犯四肢关节者 1例。病程 5个月~ 18a,平均 4 .2 5 a。血尿酸 4 2 8~ 85 7μmol/ L,平均 6 5 4 μmol/ L(我院血尿酸正常值 14 2~ 4 16 μmol/L)。本组均有不同部位的关节红、肿、热痛及活动受限的急性发作病史 ,而且均有反复发作史。X线片示关节周围软组织有不同程度的肿胀 2 0例 ,关节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明确脊柱骨巨细胞瘤的多层螺旋CT、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脊柱骨巨细胞瘤6例(男5例,女1例,年龄21~40岁,平均32岁)。6例CT检查,3例有MRI检查。结果:发生于胸椎3例,腰椎1例,骶椎2例。CT主要表现为膨胀性溶骨性破坏和较大软组织肿块;MRI表现T1加权成像为低等信号,T2加权成像为高低混杂信号特点,可显示瘤内坏死、囊变、出血等。结论:脊柱骨巨细胞瘤具有侵袭性强、生长活跃、易复发等特点,结合CT、MRI检查可对该病做出及时诊断,且对临床分期、手术方案制订及术后定期随访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亚急性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与功能重建的护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我院自1992年至2 0 0 1年对139例手部软组织缺损患者实施亚急性修复与功能重建术,均取得满意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本组139例中男4 5例,女94例,3~5 8岁,平均30岁。均系外伤后引起手部软组织缺损。皮肤缺损面积为1 0cm×1 5cm~2 4cm×12cm  相似文献   

15.
卵巢颗粒细胞瘤 (GCT)是一组性索间质肿瘤 ,其临床经过及预后不同于其他卵巢癌。本文收集本院及湖南省肿瘤医院 1983~ 1993年收治的GCT 4 3例 ,删除同时存在卵泡膜瘤者 6例 ,余 37例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37例 ,均经病理确诊 ,年龄 15~73岁 ,中位年龄 4 4岁 ;小于 2 0岁 2例 ,2 0~ 2 9岁 5例 ,30~ 39岁 6例 ,4 0~ 4 9岁 13例 ,5 0~ 5 9岁 8例 ,60岁以上 3例 ;除 2例外均已婚已孕 ,其中绝经前 2 7例 ,占 73% ,绝经后 10例 ,占 2 7%。1.2 临床表现 所有患者均有盆腹腔肿块病史 ,B超为混合性肿块 2 3例 (62…  相似文献   

16.
骨巨细胞瘤好发于长骨的骨端 ,因其具有一定特征性X线表现 ,故诊断一般不难。但对发生于脊椎者则较少见 ,且多无特征性X线表现 ,因而诊断较为困难。现将我们收治资料完整的 9例做以下报道。本组 9例中 ,男 2例 ,女 7例。最小2 1岁 ,最大 5 0岁 ,平均 31岁。病变发生于颈椎 2例 ,胸椎 4例 ,腰椎 1例 ,骶椎 2例 ,其中单椎体 4例 ,双椎体 4例 ,3椎体1例。有 5例累及椎体附件 ,其中 5例侵及椎管 ,3例伴有椎旁或椎前软组织肿块。病程最短 1个月 ,最长达 3年 ,平均为 8个半月。病理诊断 :I级 1例 ,I~II级 5例 ,II级 2例 ,III级 1例。…  相似文献   

17.
我们自1990年1月~1996年1月外科姑息性治疗胰头癌共38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38例,男29例,女9例,男:女为3.2:1;年龄36~76岁,平均年龄58岁,<50岁以下8例;50岁以上30例。术前有黄疽35例(92%),平均总胆红素211μmol/L。从出现症状到诊断的时间为4天~2年,平均4.5个月。诊断胰头癌的时间为1~28天,平均12天。1.2影像学检查:术前均行下列4项检查中的2项以上的检查:B超、CT、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PTC)、内窥镜逆行胆管造影(ERCP)。作其中一项、两项、三项检查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4%、96%…  相似文献   

18.
颅骨巨细胞瘤的CT诊断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颅骨巨细胞瘤的CT诊断姜卫国①杨喜林周韬颅骨巨细胞瘤是一种罕见的骨肿瘤,我们近年来收集到7例,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本文将探讨颅骨巨细胞瘤的CT特点及诊断。1材料与方法本组7例病人,男3例,女4例。年龄5~54岁,平均31岁。病程6个月~40年,平均6...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骨巨细胞瘤的临床特点和影像学特征。方法:搜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6例骨巨细胞瘤,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表现、X线、CT及MRI影像学征像。结果:20-40岁为最常见发病年龄,膝关节周围为最常见的发病部位。病变影像学特征:囊状破坏伴有皂泡状表现22例;溶骨性破坏8例;骨骼变形伴骨外软组织肿块3例;侵犯邻近骨质4例;破坏区周围硬化增生2例;细层状骨膜反应2例。结论:骨巨细胞瘤临床表现具有一定特点,X线平片是诊断骨巨细胞瘤的最基本方法,CT对于微细病变显示优于平片,MRI对脊柱、颅骨部位病变有较大价值。  相似文献   

20.
自体血光量子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燕华  袁洪华 《现代护理》1999,5(12):82-82,F003
自1995年以来,我们采用自体血光量子疗法对住院的病毒脑炎患者进行照射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将确诊为病毒性脑炎的住院患儿12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2例和对照组62例。治疗组62例中:男34例,女28例;年龄5~13岁,平均8.5岁;流行性乙型脑炎28例,腮腺炎病毒感染者25例,其他病毒感染者9例;病程1~7天,平均3天。对照组62例中:男33例,女29例;年龄4~13岁,平均8.6岁;流行性乙型脑炎27例,腮腺炎病毒感染者26例,其他病毒感染者9例;病程1~6天,平均2.9天。两组病例的性别、年龄、病程等,经统计学处理均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