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X线机高千伏值的增设和各种滤线栅和增感屏的不断改进影像诊断要求,胸部高千伏摄影的应用已越来越普及。以求获得低对比多层次的X线照片,提高诊断质量,执行QA、QC计划。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X线机、计算机断层扫描(CT)设备联合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3年7月唐山市中医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20例,对所有患者做X线机及CT机扫描检查,分析扫描影像资料,比较X线机、CT机单独检测及两者联合检测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效果与手术符合率。结果 X线机、CT机联合应用的确诊率(100.0%)明显高于X线机单独检测的确诊率(40.0%)及CT机单独检测的确诊率(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者联合检测的手术符合率(100.0%)明显高于X线机单独检测的手术符合率(25.8%)及CT机单独检测的手术符合率(9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机与X线机联合使用能够有效地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确诊率,有助于疾病的早发现、早治疗,避免延误最佳治疗时间,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肺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近来发病率较过去明显增多。在肺癌的诊断过程中X线平片检查是早期发现肺癌的不可缺少的主要诊断手段之一,但有时肺癌的X线表现很不典型,只有孤立分叶状结节肿块,而没有阻塞性肺肺气肿、阻塞性肺炎、阻塞性肺不张及肺门淋巴结肿大等表现,容易漏诊,从而延误治疗。CT扫描具有良好的密度分辨率,比X线胸片更易馒示肺癌肿块的形态、内部结构及边缘征象,尤其显示胸片隐蔽部位的病灶以及纵隔、肺门淋巴结转移等情况。本文分析r26例早期周围型肺癌的X线、CT表现以加深对其诊断的认识,并阐述X线、CT扫描在肺癌诊断中的优越性及限度。  相似文献   

4.
CT和MRI等成像技术已经普遍用于临床,由于其密度分辨率较普通X线有显著的提高,在显示细微结构上,前者有明显的优势。但是,由于骨关节结构和X线平片的特点,X线平片在骨肿瘤的诊断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近10年来,数字X线摄影(DR)技术的应用,提高了骨微细结构的显示,增加了软组织的分辨率。  相似文献   

5.
医用X线机、CT机的发展及合理选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用X线机、CT机是医院最主要的设备之一,在医学诊断和治疗方面起着重大作用。目前CT机、X线机种类繁多,形式各异、功率不同,价格相差也很大。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X线机、CT机的各大公司相互竞争发展,几乎每年都有新的机种面世,更新换代非常快。  相似文献   

6.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tomography)简称CT,当今成为检查胸部疾病的重要手段,亦为最佳影像学诊断方法之一。以往常规X线检查的密度分辨率低,脑内的组织结构交互重叠,有些部位的病变难以显示清楚,而CT的密度分辨率高于X线几十倍甚至上百倍,加上CT横断面图像无结构重叠之弊,其优势恰恰弥补了X线之不足,从而扩大了胸部疾病诊断的领域,使许多原先X线难以诊断的疾病经CT检查后获得了早期和正确的诊断。近年来螺旋CT(SCT)和高分辨率CT(HRCT)的问世,使CT扫描速度更快,层面更薄,更进一步提高了CT的空间分辨力,可…  相似文献   

7.
创伤性膈疝多种影像学诊断分析--附5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X线、CT和胃肠造影对创伤性膈疝的诊断价值和特征。材料与方法:搜集经手术证实并有完整资料的确诊病例并分析其X线平片、CT及胃肠造影的各种影像学特点。结果:X线平片拟诊2例、CT拟诊1例,胃肠钡餐及钡灌肠直接显示4例。结论:X线平片在创伤性膈疝诊断中仍是首选,可提供本病诊断的重要线索,胸腹部CT以其良好的密度分辨率和横断面扫描提供本病诊断的补充信息,全消化道钡餐及钡灌肠能将疝人之胃肠结构直接显示,为外伤性膈疝的直接确诊手段。  相似文献   

8.
多层面CT机的性能自动测试及评估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测量多层面螺旋CT机的方法和技术 ,评价其性能质量。方法 采用Catphan体模对PickerMX80 0 0进行自动测试 ,测量了设备的空间分辨率、低对比度分辨率、噪声、CT值等性能参数。结果 多层面CT机的质量与插值方法、螺距等因素有关。结论 多层面CT能够提供与单层面CT机一样的质量 ,而单位时间的扫描范围是单层面CT机的 2~ 3倍 ,多层面CT机是CT未来发展的一个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9.
在基层医疗单位,每次说起质量保证(QA)和质量控制(QC)时,多数医师都认为这是技师的事情,与医师关系不大。临床应用X线检查时,有的临床医师也有想法。目前,在基层由于X线机功率低,机器陈旧,使用范围有限,有的只能作透视和摄片,不少诊断医师不仅要作医师,还要作拄师,甚至还要懂得修理X线机,此时对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不重要,是领导的事。  相似文献   

10.
骶骨肿瘤的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比较X线、CT、磁共振成像(MRI)对骶骨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6例骶骨肿瘤的各种影像学表现。结果X线平片能显示较明显的病变,有良好的空间分辨率;CT能显示较早期的病变,并清楚显示病变的结构与邻近组织关系;MRI可以及时发现病变,并能反映病变的组织成分,以及骨质和软组织受累的范围。结论对骶骨肿瘤的诊断,X线平片、CT和MRI各有特点,应该将其结合,作出准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11.
GE各系列CT机主要性能指标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GE各系列CT机主要性能指标的实验研究。方法:CT机质量控制检测是CT机应用中的重要环节,笔者采用Victoreen公司生产的AAPM体模,4000M^ 剂量仪及10cm笔型电离室对GT各系列17例CT机的十项主要性能指标进行了检测。结果:标准算法下10种低档CT的空间分辨率为1.0mm,7种中高档机型可达0.75mm,高分辨率算法下,LightspeedQx/I型可达0.4mm,而8800型却只有0.75mm,所抽检的全部CT其密度分辨率均在0.6%,3.5mm以内,最好的可小于2.5mm。结论:高档CT质量优于普通CT主要表现为,更高的空间分辨率,密度分辨率及轴向分辨率,更快的扫描速度,更多的扫描层数,以及功能更丰富的重要软件。  相似文献   

12.
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Pigmented villonodular synovitis,PVNS)是一种少见的滑膜慢性良性增生性病变,其原因不明,临床上较为少见.传统X线及CT检查其影像表现缺乏特异性,而MRI由于具有良好的软组织密度分辨率,可充分显示滑膜及关节内结构病变,对本病的诊断、分型及术后评价具有传统X线及CT检查无法比拟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进一步探讨X线和CT在痛风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300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分别利用X线以及CT为患者进行检查,比较两种检测结果的检测情况。结果:CT检查的病灶检出率明显高于X线检查(P<0.05);CT检查病变征象检出情况明显优于X线检查(P<0.05)。结论:在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诊断中,CT检查的病灶检出率更高,同时病变征象检出更为明显,具有极高的分辨率,可以更为准确的对痛风性关节炎情况进行诊断,因此CT检查方法可以在临床诊断中被广泛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多层螺旋CT在诊断盆腔脂肪增多症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7年1月于我院进行诊疗的50例盆腔脂肪增多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进行X线检查和多层螺旋CT检查,对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进行比对分析,并就多层螺旋CT在诊断盆腔脂肪增多症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结果:X线检查可见患者均出现膀胱变形、位置变化、输尿管移位,但检查分辨率不高,不能区分脂肪组织与腹内脏器,对手术指导有限,多层螺旋CT检查分辨率较高,能够将脂肪组织与周围脏器区分,为后期治疗提供参考意义。结论:相较于X线检查,多层螺旋CT能够将盆腔脂肪增多症中出现的泌尿系统形态学变化显现出来,对该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应用螺旋CT在诊断肺动脉栓塞(PE)中的临床价值。材料与方法:选取2013年9月至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PE患者60例,分别应用SOMATOM Emotion6层螺旋CT机扫描检查和传统胸部X线片观察,并比较两者的诊断结果。结果:螺旋CT检查准确率高于普通X线片,且无漏诊,其图像上共显示2658支肺动脉,其中有868支肺动脉显示栓塞,约占总数的32.7%。结论:应用螺旋CT进行检查具有扫描速度快,图像清晰,空间分辨率高,避免漏诊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寰枢椎外伤影像学表现特征和解剖学基础,为临床诊断提供全面的影像学信息,帮助选择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29例寰枢椎外伤患者X线及CT图像,采用GE公司500mA X线机与螺旋CT(SCT)扫描仪。结果X线能显示枢椎骨折及寰枢关节脱位,CT可清楚显示寰枢椎骨折、关节脱位情况。结论X线和CT相结合能准确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比X线片与多层螺旋CT在鉴别诊断周围型肺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周围型肺癌确诊患者79例为研究对象,先后给予患者X线机及64排螺旋CT机检查。对比2种检查方法各种征象检出情况、灵敏度、特异度。结果多层螺旋CT检测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1. 14%、92. 98%,高于X线片的57. 35%、53. 16%(P 0. 05)。多层螺旋CT检测在周围型肺癌Ⅰ~Ⅱ期、Ⅲ~Ⅳ期中阳性表达率及总表达率均高于X线片(P 0. 05)。结论 X线片与多层螺旋CT均可鉴别诊断周围型肺癌,但多层螺旋CT能为周围型肺癌早期诊断提供较科学、完善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前在急诊诊断胸部疾病中应用最多的仍是X线和CT检查。采用数字化X线摄影系统(DR)进行胸部检查,从摄片到影像传输至工作站点进行显示可在数分钟内完成。在显示屏上软读片可对灰度和窗宽、窗位进行调节.从不同层次进行观察,如同时进行软组织窗和骨窗观察。1998年推出多排探测器CT(MDCT)后,短短10年中,已从当初4排探测器的多排CT发展到目前的64排CT及256层、320层CT,其检测速度快,覆盖范围广.空间、时间分辨率高.后处理功能多,已在急诊胸部检查中发挥相当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远程会诊中影像质量保证的重要意义。方法 1997年6月~1998年11月共参加远程会诊54例。病种多样,涉及呼吸、消化、泌尿、循环、骨骼、神经各系统疾病。54例均有影像学图像,其中有X线平片23份;CT片47份;MRI片3份。影像图像的质量评价以我院的平片、CT和删图像为参考,把会诊时初次传输的图像质量分成优良和差两级,凡图像清晰程度、分辨率,相当于我院评片甲、乙等级,能满足诊断要求则为优良,图像模糊、分辨率、对比度差,相当于我院评片丙等级而不能诊断,请对方重新传输者为差。结果 X线平片、CT和MRI图像共73份、图像质量优良者为51份(69.9%),其中X线平片20份(86.96%),CT片28份(59.6%),MRI片3份(100%)。图像质量差者为22份(30.1%),其中X线平片3份(13.04%),CT片19份(40.4%),CT和X线平片两者比较,CT图像质量差者比例比X线平片高。28份评为能诊断的优良CT片,其图像质量总体评价也为一般,远程会诊时所传输的图像,与原始CT图像比较,在图像清晰度、密度分辨率、正常和病变结构细节的显示方面有较大差异。分析22份图像质量问题有:(1)图像信息有丢失而影响读片3份(13.6%);(2)清晰度差5份(22.7%);(3)黑白灰阶对比度差8份(36.4%);脏器、组织间、正常和病变间密度分辨率欠佳6份(27.3%)。22例图像质量不理想原因:(1)用非X线专业扫描仪扫读X线、CT图像5份(22.7%);(2)图像传输未经资深放射科指导者10例(45.5%);(3)原始图像质量不理想7例(31.8%)。22份图像质量不佳中无1份与远程会诊距离有关。54例会诊病例全部有结果返回,会诊诊断正确率为90.7%,满意率达100%。结论 影像图像质量保证是正确诊断的前提。为尽可能减少传输过程中影像信息的丢失和失真,必须采用放射专业用高性能的专业级扫描仪读写放射影像。执行操作人员的工程技术人员在上岗前应进行影像医学图像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知识的培训。在远程会诊时,对图像的质控应由资深放射专业人员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影像技术专业委员会成立暨首届年会于1997年6月8日至10日在连云港召开。 本次年会与会代表90余人,从纳入汇编的97篇论文来看,涉及到QA、QC、传统X线摄影、造影检查、CT、MR、暗室技术、机械维修、X线防护与影像诊断等多个方面,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