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患者男,29岁。半年前曾于感冒后发作心慌、胸闷。在当地医院就诊时查心电图示频发性室性早搏(PVS),心脏B超未见异常。给予心律平口服后好转。今又发作心慌,来院……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28岁。反复发作心悸5年。2004年6月再次发作心慌、胸闷、持续1d仍不能缓解。在我院做心电图示:宽ORS波心动过速,心率150次/min。体检:神志清,面色苍白,血压90/60mmHg,心脏无杂音,心电图检查如图1所示:各导联QRS波宽大畸形(0.12s),呈右束支阻滞图形伴西北向电轴,R-R间距匀齐,心率143次/min,每个QRS波之后似有一逆行P波。胸片、心肌酶学、抗“O”、  相似文献   

3.
患者女 ,46岁。阵发性心悸反复发作 3年 ,每次发作均自行终止。曾多次检查心电图、心脏超声心动图、X线胸片 ,均未发现异常。 2 0 0 0年 8月 2 8日 ,因心动过速发作 2h就诊 ,心电图 (图A)示 :宽QRS波心动过速。R -R间期 0 5 2s ,QRS0 12s。QRS波似呈右束支阻滞伴电轴显著左偏 ;在每一个QRS波后均可见P- 波 ,R -P- 间期 0 2 0s。可以考虑为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伴室内差异性传导。再次连续记录Ⅱ、Ⅲ导联 (图B) :R -R间期、R -P- 间期均无明显变化 ,多次出现连续 2个QRS波后无P- 波 ,并记录到有偶发提前出…  相似文献   

4.
<正>患者,女,34岁。因“发作性心前区疼痛1周”于2023年2月3日入院。1周前活动后出现胸痛,为心前区闷痛,伴胸闷、气短、心慌,持续时间约4~5分钟,休息后可缓解。在我院门诊就诊,行心电图示窦性心律,T波倒置;心肌酶无异常,口服“辅酶Q10”,症状无明显缓解,为进一步诊治入院。既往体健,否认早发冠心病家族史。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史。体格检查: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性,33岁。因发热、咽痛10天,心悸胸闷15h入院。体检T38.1℃,BP95/60mmHg,P200次/min,心律齐。心肌酶学检查:CK-MB7.05μg/L,心肌肌钙蛋白3.5μg/L。临床诊断:病毒性心肌炎。入院时心电图(图1A)示:宽QRS波群心动过速,R-R间期规则(0.29s),QRS时间0.13s,形态呈右  相似文献   

6.
7.
患者男性,45岁.因突发心悸、胸闷30min伴黑矇来院急诊.同步12导联心电图(图1A)示:R-R问期规则,心室率136次/min,QRS波群宽大畸形呈左束支传导阻滞型,时间0.12s,电轴左偏-43°.且Ⅱ、Ⅲ、aVF、aVR、V1导联QRS波群后可见一P波,Ⅱ、Ⅲ、aVF倒置,V1直立,R-P间期固定为0.14s,酷似顺向性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伴左束支传导阻滞.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性,48岁。反复发作性心悸2年余,加重1个月。近2年来常因情绪激动突然出现心慌、气短、头痛、头晕,严重时偶有胸痛,每月约2~3次,一般持续10余min,有时不用任何药物也可缓解。近一个月来,发作频繁,达5~6次,持续30min至1 h,故来院就诊,心电图诊断为心律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性,21岁。因阵发性心悸9年,加重3周入院。患者于9年前在一次看电影中突感心悸,持续约1h后自然缓解,以后均无明显诱因出现发作性心悸,持续数分或数小时,均能自行缓解,不伴胸痛、胸闷及晕厥。一直未规律治疗。入院前3周始持续性心悸一直未缓解。体检:T36.5℃,P176次/min,R18次/min,BP12/9kPa(90/67.5mmHg)。神志清楚。心前区无隆起,无震颤,心界正常,心音有力强弱不等,律齐,心率176次/min,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及附加音。心脏X线及超声正常。心电图QRS呈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图型,电轴左偏,QRS时间为0.12S,可见“孤立P波”及“…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 ,5 9岁。心悸、胸闷 1个月 ,加重 3d急诊入院。 5年前曾患下壁心肌梗死。体检 :BP 70 5 0mmHg,神清 ,心肺听诊未见异常。心电图示 :宽QRS心动过速 ,RR间期 0 .3 6s,QRS波时限 0 .16s,每 2个QRS波后可见 1个P- 波 ,P -P间期 0 .72s。曾误认为窦性P波 ,房室分离。结合病史 ,心电图诊断为室性心动过速 (VT)。给予利多卡因静脉用药无效 ,胺碘酮静脉用药仍未转复 ,而同步直流电复律 (2 0 0J)成功转复。在治疗中记录心电图 (如第 3行 )示 :QRS波后连续有P- 波 ,且R -P- 间期固定 (0 .2 0s) ,P-Ⅱ 倒…  相似文献   

11.
患者男,26岁。5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昏,心悸,持续数分钟后自行缓解。3月前再次反复出现上述症状10次,其中2次在当地医院分别静注西地兰0.4mg及异搏定10mg后即出现晕厥,持续10分钟左右自行缓解,心率为60~70次/min。其余发作时均自行缓解。彩超示:心脏结构及血流未见异常。MRI示:心脏左右心室稍显增大,余未见异常。心电图诊断:室性心动过速。动态心电图诊断:窦性心律;偶见PAS;频发多源性PVS,偶成对或呈二联律;多见阵发性室速;ST-T继发性改变;症状与DCG有相关性。头昏心悸时12导联心电图示QRS宽大畸形,V_(1~4)呈QS型,V_5呈rS型,  相似文献   

12.
患者女性,52岁,反复心悸半年、再次发作持续6h来诊。体检:BP135/95mmHg,HR216次/min。神志清,精神可。心脏听诊无杂音。心电图(图lA)示各导联QRS时间0.12s,呈右束支传导阻滞型伴心电轴极度右偏,且所有胸导联QRS波群均不呈RS型,R-R间期匀齐,  相似文献   

13.
患者男性,47岁。因心悸1周入院。临床诊断:心律失常。体检:BP110/70mmHg,心率68次/min,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两肺无殊。24h动态心电图检查(图1A、B示):窦性心律。图1A R2为舒张晚期房性早搏,P′波与窦性P波相异,P′-R间期略延长,下传的QRS波与窦性相同。其后R3为源于左室的异位搏动。其形态在MV1呈Rsr′型,MV5呈RS型,为源于左室的异位搏动。该室性异位搏动联律间期不等,并形成短阵的室性心动过速(图略)。图1B中可见两个提前出现的P-QRS波,其P′波均融于前一心搏T波中,代偿不完全。P′1下传的QRS波形态与主导心…  相似文献   

14.
患者女性,51岁,主因间歇发作性晕厥8年,间断胸骨后不适5天,行平板运动试验中再次发生晕厥于2008年2月22日由门诊收入院。既往高血压病史10年,高脂血症5年。患者8年来间歇发作晕厥2次,均与运动和情绪激动有关,为寻找病因,医生建议行平板运动试验。运动试验采用美国GE公司生产  相似文献   

15.
隐匿性室性二联律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瑞凤  洪梅 《心电学杂志》2000,19(4):227-227
患者男性,25岁,因心悸、心前区不适1周就诊。2周前曾有“上呼吸道感染”史。体检:BP14.6/9.3kPa(110/70mmHg),心率84次/min,心律不齐,各瓣膜未闻及病理性杂音。临床诊断:病毒性心肌炎,心律失常型。心电图V5导联连续记录(图1)示:基本节律为窦性心律,数个提前出现的宽大畸形、形态相同的QRS波群,其前无P波,偶联间期固定为0.36s,代偿间歇完全。宽大畸形的QRS波群之间无倍数关系,期前收缩间隔内窦性心搏均为奇数9、7、5、3,全图均有此规律。心电图诊断:窦性心律,频发单源性室性期前收缩,隐…  相似文献   

16.
患者男、39岁,以"腹痛,腹泻,心慌胸闷"就诊于我院急诊,行心电图检查示"室上速",给予异搏定静推,心率减慢后收入院。患者近2年反复出现心慌,多在活动、饥饿、劳累等情况下出现,持续时间数分钟到数小时不等,休息可缓解。否认晕厥史。入院后查体:神清,心率120bpm。心脏彩超未见明显异常。常规心电图(图1)示:宽QRS波心动过速,RR间期基本相等,QRS波后间断出现可疑P'波,P'形态与窦性P波不同,RP'间距基本相等,心室率142bpm,QRS波呈右束支阻滞图形,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34岁,阵发心悸月余。于1个月前劳累后出现心悸,经10分钟后自行缓解。近4天跑步、少量饮酒均发生心悸,持续几分至几小时不等,经休息可自行缓解,缓解后如常.  相似文献   

18.
患者,男性,48岁。患高血压10年,于1994年3月患脑梗塞,历次查ECG正常。近1个月服用当地偏方乌头泡酒治疗脑梗塞后遗症,每次口服药酒100ml。现因心慌、胸闷、恶心来我院急诊。追问病史,患者亲属代述已服用乌头药酒3周,发病当日为服药第4周第1天,而在前3周服药后已出现口周麻木,约2小时后自行缓解。查体:T36℃、P150次/分、Bp10.7/6.7kPa,R32次/分。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神情欠合作,痛苦面容,呼吸急促,大汗淋漓,口唇轻度发绀。两肺呼吸  相似文献   

19.
马坚  楚建民 《心电学杂志》1998,17(3):173-174
患者男,24岁。因法洛四联症根治术后残余室间隔缺损、肺动脉瓣狭窄,在我院行“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和肺动脉瓣交界分离术”。既往无心动过速病史。术前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和左后分支阻滞(图略)。术后第3天患者突感心悸,心电图为左束支传导阻滞图形宽QRS波群心动过速,电轴左偏,心室率132次/min(附图左)。急查血钾偏低(3.1mmol/L),疑诊为室性心动过速。静脉补钾、静脉注射负荷量利多卡因和胺碘酮,心动过速未能终止。食管心电图示房室比例2:1,诊断为心房扑动,心室内差异性传导。先后食管快速起搏和静脉注射西地兰0.4mg无效。2  相似文献   

20.
室速(VT)是严重的临床问题,正确判断和治疗非常重要。近年来,由于电生理的深入研究和动态心电图的普遍应用,对VT的意义也有更多的认识。发现有的患者VT反复发作,但一般情况良好,可以很好耐受,而查不出肯定的心血管疾病。为了与器质性心脏病者的VT相区别,有应有“右室室速”(right VT)“反复的单形VT”(repetitive monomorphic VT)“儿茶酚胺敏感性VT”(catecholamine-Sensitive VT)和“运动诱发的VT”(exercise-induced VT)等名称,而现多应用“特发性VT”(idiopathic VT)。若右室有发育不良而引起的VT,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