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病儿 女,15岁.体重74 kg.体检发现主动脉缩窄合并主动脉瓣二瓣畸形及升主动脉扩张.查体:血压左上肢170/62mmHg(1 mmHg=0.133 kPa),右上肢154/64mmHg,右下肢77/55 mm Hg,左下肢81/40mm Hg.主动脉瓣听诊区可闻及3~4/Ⅵ级舒张期哈气样杂音.  相似文献   

2.
临床资料 患者,女.28岁反复头痛、心悸1个月。查体:右上肢血压170/80mmHg.下肢血压110/65mmHg,胸骨左缘第2肋间闻及3/Ⅵ级收缩期杂音。  相似文献   

3.
心脏贯穿伤致室间隔和二尖瓣前叶穿孔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人 男,22岁。左前胸刀刺伤22d。活动后心悸、气促7d。查体:贫血貌,平卧位颈静脉充盈。左胸第5肋间胸骨旁3cm处可见一长约1cm的刀伤瘢痕,心率94次/min,律齐,血压117/64mmHg(1mmHg=0.133kPa),胸骨左缘3、4肋间闻及3/Ⅵ级喷射样收缩期杂音,心尖部闻及3/Ⅵ级吹风样收缩期杂音,P2亢进,肝肋下1.0cm。心电图示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Ⅱ、Ⅲ、avF、V4~V6T波倒置。X线胸片示心影增大,心胸比率0.55,双肺纹理增强;彩色超声示肌部室间隔回声中断0.4cm,其上缘距三尖瓣隔叶瓣环1.2cm,二尖瓣前叶距瓣根约0.5cm处见0.4cm的穿孔,收缩期见大量血液过孔反流,肺动脉收缩压43mmHg。  相似文献   

4.
病人男,3-4岁。发现心脏杂音17年,活动后心悸3个月。入院查体:上肢血压160/65mm hg(1 mm Hg=0.133kPa),下肢血压118/45 mm Hg只。胸骨左缘第4肋间可闻及3/Ⅵ级吹风样收缩期杂音,左缘第2肋间可闻及连续性机械样杂音。胸部X线正侧位片示双肺纹理增多,肺动脉段稍突出。心电图示T波改变。超声心动图示室间隔上部回声中断约5mm,左室壁向心性肥厚。  相似文献   

5.
病儿女,12岁。出生后即饮水呛咳,活动后心悸、气促2年,曾发作急性左心衰1次。查体:血压80/40mmHg(10.67/5.33kPa),一般状态差,发绀。左肺呼吸音弱,可闻及广泛干、湿罗音,右下肺底可闻及少许水泡音。心界向左下扩大,主动脉瓣听诊区可闻及3/Ⅵ级收缩期杂音。X线胸片示左三弓圆隆外展,左侧肋膈角消失,左下肺炎性改变,心胸比率0.70。  相似文献   

6.
右上腔静脉缺如伴永存左上腔静脉合并心内畸形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例1 男,28岁。发现心脏杂音20余年。10年前曾在本院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伴重度肺动脉高压,病人拒绝手术。查体:胸骨左缘第3肋间可闻及3/Ⅵ级收缩期杂音。心电图示P波I导联倒置,aVR导联直立,电轴右偏,右心室增大,左房心律。胸部X线检查示肺动脉呈瘤样突出,心胸比率0.68。超声心动图检查示先天性心脏病,嵴下型室间隔缺损2.5cm,肺动脉增粗5.0cm,右室壁增厚0.8~1.0cm。动  相似文献   

7.
主动脉缩窄合并心脏复杂畸形1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儿,女,4岁,以“发现心脏杂音4年”入院。活动无明显受限,易感冒,口唇无紫绀。血压:左上肢为110mmHg/65mmHg,左下肢130mmHg/75mmHg。心前区隆起,可触及震颤,胸骨左缘第2肋间可闻及连续性机器轰鸣样杂音,胸骨左缘3、4肋间可闻及收缩期3/6级喷射样杂音,P2〉A2。彩超示:①室间隔膜周部10mm缺损;②房间隔中央6mm缺损;③降主动脉与左肺动脉间可见6mm×8mm管状通道;  相似文献   

8.
患者 男性,62岁,维吾尔族,因劳累后心慌气短,心前区针刺样疼痛2个月入院求治。查体:血压130/50mmHg(1mmHg=0.133kPa),主动脉瓣区闻及2-3/Ⅵ级收缩期杂音及舒张期杂音。心电图示:左心室前侧壁缺血型ST-T改变,前、下壁心肌陈旧性心肌梗死。X线胸片示:左心室扩张,心胸比率(C/T)68%,升主动脉迂曲增宽。心脏彩色超声示:升主动脉自根部起呈瘤样扩张,累及主动脉弓,升主动脉最宽处约60mm,主动脉瓣钙化、僵硬,呈中-重度关闭不全,左心室舒张末期横径(LVEDd)6.1cm,左室收缩末期横径(LVESd)2.9cm,左室射血指数(EF)43%,左心室前壁及下壁心肌广泛明显变薄,运动减弱,心尖部向外膨出,有反常运动,室壁瘤形成。心脏血管造影显示:冠状动脉前降支近端80%局限性狭窄,对角支近端70%狭窄。临床诊断:升主动脉瘤合并主动脉瓣中-重度关闭不全,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合并左心室壁瘤形成。心功能Ⅲ~Ⅳ级。  相似文献   

9.
病人 女,37岁.自幼发现心脏杂音,活动后心悸、胸闷6年.查体:口唇无发绀,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罗音,心尖搏动位于第5肋间左锁骨中线内0.5 cm,不弥散,未触及抬举性冲动,可触及细震颤.心尖部可闻及3/Ⅵ级舒张期隆隆样杂音,主动脉瓣第2听诊区可闻及3/Ⅵ级舒张期泼水音,三尖瓣听诊区可闻及3/Ⅵ级收缩期杂音.  相似文献   

10.
患者,女,21岁,体重42kg,身高1.57m。因主诉“心脏杂音20年、劳累性气短1月”入院。BP:左上肢98/52mmHg,右上肢153/67mmHg,左下肢103/46mmHg,右下肢105/44mmHg。SpO2:上肢99%,下肢95%。HR100次/分,胸骨左缘第3、4肋间触及收缩期震颤。心脏超声:室间隔回声中断约0.6cm,室水平双向分流,以左向右分流为主。动脉造影:肺动脉增粗,压力88/22mmHg,主动脉弓完全离断,  相似文献   

11.
病儿 女 ,3岁 ,13kg ,生长发育尚可。生后即发现心脏杂音 ,下肢发绀加重 2年。查体 :第 2、3肋间可闻及 3 IV级收缩期喷射样杂音 ,伴震颤。上肢血压 110 75mmHg(1mmHg =0 133kPa) ,下肢血压 10 0 70mmHg。双侧股动脉搏动对称 ,减弱不明显。安静时 ,经皮氧饱和度上肢 10 0 % ,下肢 85 %。X线胸片示心胸比率 0 6 5 ,肺血多 ,右室大。螺旋CT示主、肺动脉间隔缺损 2 0cm ,距主动脉瓣环约 1 5cm处右肺动脉起源于升主动脉。主动脉弓中断A型 ,动脉导管未闭 (PDA) ,直径 1 0cm。心导管检查测肺动脉压 10 0 6…  相似文献   

12.
主-肺动脉窗合并左肺动脉缺如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人女,12岁。胸闷、气促10余年,近2年加重。查体:轻度发绀,胸骨左缘第2肋间闻及2/VI级收缩期杂音。血压80/60mmHg(1mmHg=0.133kPa)。动脉血气测得氧分压81.8mmHg,CO2分压32.0mmHg。升主动脉造影示升主动脉与肺动脉同时显影,左肺动脉缺如。彩色超声心动示左房、左室内径增大,主动脉瓣上1.2cm处主动脉环呈“C”形改变,中断约2.0cm,该处主、肺动脉相通。  相似文献   

13.
患者 女,30岁.因反复心悸、头晕、紫绀14年,加重19d入院.患者既往有20余年高血压病史,血压最高时达220/100mmHg,药物治疗效果差.入院后查体:右上肢血压210/50 mmHg,左上肢204/50mmHg,右下肢130/80mmHg,左下肢110/70mmHg.心界向左下扩大,胸骨左缘第3~5肋间可闻及2/6级收缩期杂音.足背动脉搏动弱.  相似文献   

14.
吴清玉  杨秀滨  漆志涛 《中华外科杂志》1999,37(3):176-176,I011
肺动脉近端狭窄并起源于右冠状动脉十分罕见,现报告一例如下。患者男,5岁。哭闹及活动后口唇青紫5年,不喜蹲踞。查体:口唇及皮肤中度紫绀,轻度杵状指,胸骨左缘3、4肋间可闻及3/Ⅵ级收缩期杂音,胸骨左缘第2肋间可闻及2/Ⅵ级连续性机器样杂音,P2消失,肝...  相似文献   

15.
病儿女,6个月,体重4.5kg。哭闹后全身青紫5月余。查体:神志清楚,发育较差,轻度贫血貌,哭闹后发绀明显。气管居中,胸廓对称,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罗音,心前区无震颤,律齐,胸骨左缘2、3肋间可闻及1—2,Ⅵ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腹部无异常,无杵状指、趾。血压80150mmHg(1mmHg=0.133kPa)。  相似文献   

16.
患者女性,28岁。因活动后心慌、气短7年,于2002年3月18日入院。患者7年前妊娠时开始出现胸闷气促。查体:血压100/64mmHg(1mmHg=0.133 kPa),无紫绀,左肺下野散在水泡音。心率90次/min,心律不齐,主动脉瓣1、2听诊区闻及3/Ⅵ级收缩期杂音及舒张期杂音,肺动脉第二音稍强。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不水肿。心功能Ⅱ级。心  相似文献   

17.
病儿 男,1.5岁;体重10kg。口唇及四肢末稍青紫1年。查体:血压90/45mmHg(1mmHg:0.133kPa),全身皮肤发绀伴杵状指(趾)。胸骨左缘2~4肋间可触及细震颤并闻及3/Ⅵ级收缩期杂音,P2减弱。心功能Ⅲ级。红细胞压积0.55,血红蛋白152g,Lo动脉血氧饱和度0.71。心电图示电轴左偏,左室肥厚。超声心动图示法洛四联症,动脉导管未闭,房间隔缺损,上、下腔静脉及冠状静脉窦均引流到左房。  相似文献   

18.
病人 男,35岁。活动后心悸、气促、胸闷30年余,高热伴进行性活动后症状加重2个月。查体:体温37℃,血压120/53mmHg(16/7kPa)。颈静脉怒张、肝大,双肺闻及捻发音,心界扩大、胸骨右缘隆起,胸骨左缘3、4肋间可闻及4/Ⅵ级收缩期杂音。血培养发现星座链球菌。X线胸片示心影扩大,主动脉结缩小。超声心动图示主动脉明显前移,骑跨在室间隔50%,主动脉前壁与室间隔连续中断2.3cm,右心室流出道嵴样突起,流出道明显变窄,三尖瓣隔瓣及前瓣上有赘生物。三尖瓣口重度反流并穿孔,右心房内径6cm。给予大量抗生素并强心利尿1周后,病人体温正常,血培养阴性,心衰症状减轻。  相似文献   

19.
某男,17岁,因右上肢肿胀伴中指端破溃5年收入院。患者从儿童时期(具体年龄不详)右上肢既比左上肢粗、长且皮温增高。查体:右上肢血压19/0kPa左上肢血压16/7kPa,右上肢可见多发弥漫曲张的静脉团,伴色素沉着,中指端溃疡、坏死,于曲张的静脉团表面可触及震颤,并可闻及广泛收缩期隆隆样血管杂音与主动脉瓣第一听诊区杂音相延续,右上肢较左上肢增长约3cm,增粗最大周径值为4cm,皮温明显增高,心界增大,向左下增大为主。双肺及腹部无异常。手部X线片提示右手中指末节指骨破坏。血管造影提示右上肢广泛型血管畸型。诊断:右上肢先天性动静…  相似文献   

20.
患者女,57岁,因“发作性气促、胸闷伴晕厥四年余,加重半个月”于2013年4月24日入院.入院前近半个月来症状加重,气促、胸闷伴晕厥发作频繁,当地医院予降压、强心、利尿等处理后转来我科.查体:体温37.2℃,脉搏71次/min,呼吸19次/min,血压146/67 mmHg(1 mmHg =0.133 kPa),两肺呼吸音粗,心尖搏动点位于第五肋间左锁骨中线外侧0.5 cm,心浊音界有所扩大,律齐,胸骨右缘第2肋间可闻及3/6级以上收缩期粗糙喷射性杂音,心尖区可闻及响亮粗糙、音调较高的3/6级以上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四肢末段畸形,关节强直,四肢水肿明显.心脏超声示:主动脉瓣中度狭窄,脱垂伴重度关闭不全,赘生物可能,二尖瓣中-重度关闭不全,三尖瓣中度关闭不全,射血分数(EF)5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