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细胞膜色谱法是一种可在体外模仿药物与靶点相互作用的生物色谱方法,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活性成分的筛选中。通过概述细胞膜色谱技术的发展过程,详细总结了细胞膜色谱法用于中药活性成分筛选及安全性评价过程中所针对的疾病、靶点及涉及的细胞类型、中药和化学成分类型,并探讨其在应用过程中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2.
细胞膜色谱技术是生物色谱法在中药活性成分研究中的一个热点,适用于中药及天然药物药效物质基础的筛选研究.简要综述了细胞膜色谱技术在中药活性成分筛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探讨了细胞膜色谱技术在其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相似文献   

3.
细胞膜色谱法作为一种新兴的色谱技术,将药物效应成分的分离和活性筛选结合在一起,因此特别适用于中药及天然药物的物质基础研究。对细胞膜色谱技术在中药活性成分研究方面的应用做一简要综述,为该技术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细胞膜色谱法(CMC)是将细胞膜结合到活化硅胶表面,制成细胞膜固定相,并利用药物与细胞膜受体之间具有特异性亲和力的特性和色谱学理论来研究流动相中药物与受体相互作用的规律。CMC集合了高效液相色谱技术、细胞分子生物学及受体药理学的优点,并实现了在细胞膜色谱柱内近似动态地模拟药物活性成分在体内的作用过程。这是一种全新的亲和生物色谱技术,其自提出以来迅速在中药研究中成为热点。近年来,随着CMC方法学原理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其已大量应用于药物活性成分筛选、药物与受体的亲和作用及中药质量控制等方面,下一步将朝毛细管细胞膜色谱法和微型细胞膜色谱法等更加微型、高效的色谱技术发展。  相似文献   

5.
采用细胞作为筛选模型的生物色谱技术,即细胞膜色谱技术,将活性筛选、检测与化合物的分析鉴定进行集成,已逐渐成为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的重要手段。概述了细胞膜色谱技术的原理和特点,综述了以4种常用细胞(血管细胞、肝细胞、红细胞、血小板)为筛选模型在中药活性成分筛选中的应用现状,并探讨了细胞膜色谱技术的应用特点和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6.
如何从中药等复杂体系中快速、高效地筛选出活性成分,是现代药物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基于光学检测或放射性检测的高通量药物筛选模式,在应用于中药等复杂体系时,由于没有成分分离过程,易产生假阳性或假阴性结果;而采用传统的成分分离、结构鉴定、活性测试的筛选模式,则存在工作量大、周期长、活性成分易丢失等缺陷.靶分子亲和-质谱联用技术是利用药物靶点与配体的亲和作用或靶酶的催化作用将活性成分从复杂体系中抽提出来,并用质谱对其进行检测及活性评价的一种筛选技术.本文对适用于中药等复杂体系中活性成分筛选的靶分子亲和-质谱联用技术进行了综述,主要介绍直接进样质谱筛选技术、膜分离-质谱联用技术、分子排阻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固定化靶蛋白-质谱联用技术、前沿亲和色谱-质谱联用技术、高效液相色谱恒流在线反应.质谱联用技术等的原理及其应用,为中药活性成分筛选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7.
概述了中药物质基础研究现状、以线粒体为靶点中药物质基础研究的主要科研方法及应用进展。以线粒体为靶点中药物质基础研究的主要科研方法及应用包括:基于线粒体的离心超滤/液质联用方法筛选以线粒体为靶点的中药活性成分、基于线粒体的荧光成像分析技术筛选中药活性物质、中药药效物质筛选结合靶标分析、基于线粒体能量代谢研究中药有效物质。为以线粒体为靶点中药物质基础研究提供参考依据,并对现存方法存在的问题有所阐释。参考文献49篇。  相似文献   

8.
中药及其复方发挥疗效具有整体性、多靶点和多成分协同作用的特点。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的阐明是中药质量控制的基础,是诠释中药作用奥秘的关键。生物活性筛选/化学在线分析技术是由生命科学与色谱、质谱分离鉴定技术交叉形成的一种综合技术,在国内外取得了瞩目的进展,当前已逐渐发展成为中药活性成分筛选和药效物质基础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对近年来生物活性筛选/化学在线分析技术的发展做了简要综述,主要介绍了生物色谱法、脂质体平衡透析/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细胞固相萃取/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和微透析生物取样/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的原理及其在中药活性成分筛选和药效物质基础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从七个方面概述了生物信息学多序列联配技术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包括:中药功能基因的快速筛选与鉴定,中药资源的分子鉴定与本草考证,中药新资源的发现,中药蛋白成分的结构与功能预测,中药活性成分的虚拟筛选,中药活性成分作用靶点的预测以及基于中药的计算机药物设计。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快速筛选调节肝脂酶活性中药成分的方法。方法利用大鼠肝组织匀浆和比色法检测肝脂酶(HL)活性,观察不同实验条件及中药成分对HL活性的影响。结果正常大鼠肝组织匀浆具有明显的HL酶促动力学特性,其HL脂解活性有明显Ca^2+依赖性,受钙调蛋白拮抗剂盐酸异丙嗪抑制,符合纯化HL的酶促动力学特性;筛选得到齐墩果酸和人参皂苷Rb22个增强肝脂酶活性成分。结论首次用大鼠肝组织匀浆和脂酶比色测定法建立了一种简便易行、快捷的调节肝脂酶活性中药有效成分筛选方法,可用于影响肝脂酶活性的中药调脂活性成分的筛选,并从有效方药组分中筛选得到有增强HL活性的组分。  相似文献   

11.
In China,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 (TCMs) have been used in clinical applications for thousands of years. The successful hyphenation of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 and mass spectrometry (MS) has been applied widely in TCMs and biological samples analysis. Undoubtedly, HPLC/MS technique has facilitated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treatment mechanism of TCMs. We reviewed more than 350 published papers within the last 5 years on HPLC/MS in the analysis of TCMs. The present review focused on the applications of HPLC/MS in the component analysis, metabolites analysis, and pharmacokinetics of TCMs etc. 50% of the literature is related to the component analysis of TCMs, which show that this field is the most populär type of research. In the metabolites analysis, HPLC coupled with electrospray ionization quadrupole time-of-flight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has been demonstrated to be the powerful tool for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structural features and fragmentation behavior patterns. This paper presented a brief overview of the applications of HPLC/MS in the analysis of TCMs. HPLC/MS in the fingerprint analysis is reviewed elsewhere.  相似文献   

12.
细胞膜固相色谱及其在中药效应-物质基础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效应-物质基础的探讨较为困难,需要建立当代生物医学与中医学理论能够兼容的方法学对其进行解析。本实验室在国家科技部的资助下,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索,建立了细胞膜固相色谱技术。这一技术是基于细胞与内外环境的信息传递,主要通过包括药物在内的介质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离子通道、酶等各种信息靶点结合而实现的。我们利用这一原理,将细胞膜与中药提取液共温育,用色谱分析法解析被细胞膜特异性结合的成分。所建立的细胞膜固相色谱与一般生物色谱不同点在于:将细胞与中药提取物对话过程与色谱分析过程分开,分别满足各个过程的实验条件。这一技术在当归、丹参及脉络宁注射液效应-物质基础分析的研究中显示出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离子液体在中药提取、分离与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离子液体作为一种绿色有机溶剂已成为中药研究领域的热点。本文重点论述了离子液体在中药不同化学类型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与分析中的应用,并对所应用离子液体结构类型及与有效成分之间的相互作用特点进行了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闭合复位中空螺钉内固定结合中药内服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每组各36例,两组均行中空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组依据辨证分期同时予中药内服,对照组常规预防处理。结果 治疗组总优良率显著优于对照组(94.44% vs 72.22%,P<0.05);两组术后1、3、6个月Harri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闭合复位中空螺钉内固定结合中药内服治疗股骨颈骨折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10种常用平喘中药桑白皮、枇杷叶、百部、马兜铃、紫菀、款冬花、苦杏仁、苏子、葶苈子、银杏叶提取物对磷酸二酯酶4(PDE4)的抑制作用。方法 分别采用水煎煮、95%乙醇回流提取法提取药材,采用放射性3H标记液体闪烁计数法检测提取物对靶标PDE4的抑制活性。结果 10种平喘中药的水提物、95%乙醇提取物均显示一定的抑制PDE4活性。总体而言,平喘中药95%乙醇提取物对PDE4抑制活性高于水提取物。相同浓度下,桑白皮、枇杷叶、款冬花、马兜铃活性较高。结论 平喘类中药对PDE4靶标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可能与其平喘作用相关。  相似文献   

16.
质量控制和标准化是中药产业发展的核心科学问题,对中药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具有重要影响。中药化学物质基础的全面揭示和有效成分群的系统阐明,对于建立科学合理、有效可行的质量评价标准至关重要。本文结合作者实验室近年来的研究实例,从中药"固有成分的表征"、"有效成分的发现"和"质量评价的方法"3个方面综述了中药复杂成分解析与质量评价进展,并分析了目前中药质量评价所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间质性膀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共纳入9例间质性膀胱炎患者。在膀胱水扩张术联合膀胱即时药物灌注术治疗的基础上,配合行气止痛、清热利湿中药内服。治疗前后分别观察盆腔疼痛与尿急/尿频症状(pelvic pain,urgency and frequency,PUF)评分及间质性膀胱炎症状指数(interstitial cystitis symptom index,ICSI)。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患者PUF评分和ICSI显著降低(P0.01)。结论膀胱水扩张术、膀胱即时药物灌注术结合行气止痛、清热利湿中药内服对间质性膀胱炎具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