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乳腺癌在发达国家是影响女性健康最常见的恶性疾病,但在像印度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它的发病率仅次于宫颈癌。然而,最近的研究表明,特别是在印度的一些大城市里,由于生活方式的改变,乳腺癌的发病率在快速增长。综合疗法在乳腺癌的治疗中的重要性变得众所周知。乳腺区段切除术及腋窝淋巴结清扫已经被明确证实是早期乳腺癌的标准外科治疗方案。保留乳房的乳腺癌手术已经被证明具有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相近的效果,但是在乳腺癌治疗中实施这种治疗方案仍旧很勉强。在行辅助化疗降低肿瘤分期后,保乳手术也能被应用于局部浸润性乳腺癌。更好的美观效果、更好的病人依从性和相近的治疗效果是保乳手术的优势。  相似文献   

2.
3.
俞维嘉  蒋丽 《医学美学美容》2023,32(21):149-151
探讨对早期乳腺癌患者应用乳腺肿瘤整形保乳术治疗对其术后乳房美观度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9年3月-2021年6月收治的60例早期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保乳术治疗,观察组采用乳腺肿瘤整形保乳术治疗,比较两组术后乳房美观度和预后状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乳房美观优良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73.33%(P<0.05);两组治疗1年后均无复发和远处转移,生存率均为100.00%;两组治疗2年后生存率、复发率及远处转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乳腺肿瘤整形保乳术在早期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提升患者的术后乳房美观度,且预后状况较好,不会增加复发率及远处转移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早期乳腺癌施行保留乳房的根治术体会。方法回顾分析自2002年1月~2004年8月间共收治的12例早期乳腺癌患者。结果本组患者均行保留乳房的乳腺癌根治术,左侧6例,右侧6例,术后经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均获得较满意的效果。结论早期乳腺癌行保乳手术及放、化疗可达到与根治手术相同的生存率,并有良好的美容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保乳术和改良根治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效果。方法根据不同术式将48例早期乳腺癌患者分为2组,各24例。对照组实施改良根治术;观察组行保乳手术。比较2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及美容效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8例患者术后均获2~5 a随访,2组患者的复发率及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乳手术治疗早期乳腺癌,远期效果与改良根治术相同,而且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美容效果理想,有效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同时需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规范进行手术操作,术后给予化疗及内分泌等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6.
乳腺癌作为全球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其综合治疗理念已经从早年"可耐受的最大强度"转向"有必要的最小强度"。保乳治疗作为早期乳腺癌的标准治疗,局部治疗由2个基本部分组成:达到阴性切缘的肿瘤切除和术后放疗。后者可降低2/3的同侧乳房复发,且可转换为复发、转移率的下降和总生存的改善[1-2]。常规全乳放疗技术沿用至今已40多年,即1.8~2.0 Gy/次,5次/周,瘤床加量  相似文献   

7.
早期乳腺癌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8.
早期乳腺癌的保乳综合治疗疗效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评价早期乳腺癌保乳综合治疗的疗效。方法 保乳组 92例 ,行保留乳房的肿瘤切除加腋窝淋巴结清扫术 ;对照组 60例 ,行乳癌改良根治术。术后给予放疗、全身化疗和 /或内分泌治疗。结果 平均随访 5 7个月 ,保乳组中无局部复发病例 ,3年生存率为 97.2 % ,5年生存率为 89.3 % ,远隔脏器转移率为 6.5 % ;对照组局部复发 2例 ,3年生存率为 97.5 % ,5年生存率为90 .1% ,远隔脏器转移率为 5 .0 % ,两组各指标对比无明显差异 (P >0 .0 5 )。结论 早期乳腺癌采用保乳综合疗法 ,可以达到与根治术相似的治疗效果 ,可作为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乳腺癌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疗效及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早期84例乳腺癌患者,按照手术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治疗,观察组给予保乳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乳房美容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发生情况,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早期乳腺癌患者实施保乳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特点,术后乳房美容效果好,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发展趋势,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保乳手术对早期乳腺癌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09—2020-03汝州市中医院普外科收治的84例早期乳腺癌患者的资料.根据手术方法分为保乳手术组和改良根治组,各42例.比较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术中情况和术后临床指标.统计随访1 a期间的复发率、转移率.末次随访依据FACT-B量表评估患者的生存...  相似文献   

11.
目的:系列研究乳腺癌的二级预防,探讨其癌前病变演化进展的阻断措施和降低其发病率的方法。方法 对乳腺癌癌前病变导管增生、不典型增生、导管上皮内瘤变、小叶上皮内瘤变行区段切除原发病灶后检测与乳腺癌相关激素受体ER、PR、c-erbB-2、P53,个体化综合治疗:ER、PR阳性表达患者服用三苯氧胺,绝经后患者服用阿那曲唑降低...  相似文献   

12.
病理组织学检查是诊断癌前病变的最可靠标准。目前公认的癌前病变有: (1)小叶及导管不典型增生; (2) 柱状上皮不典型增生; (3) 小叶原位癌; (4) 乳头状病变;(5) 异常增生放射状瘢痕。治疗癌前病变的最有效方法是手术切除。但是必须权衡手术范围与外形美观之间的矛盾,既不要切除范围过大,造成不必要的组织缺失,也不要切除范围过小而留下复发隐患。导管原位癌是乳腺癌的早期阶段,但是,纯粹的导管原位癌不具有侵袭性,被看作癌前病变和癌的中间状态。手术切除、放疗加降低风险的内分泌治疗是导管原位癌主要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乳腺癌前病变的各种检查方法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31例乳腺癌的癌前病变的B超、钼靶摄片及纤维乳管镜检查等诊断方法进行分析。评价其各自的诊断价值。结果:全组病例均经手术切除活检诊断为乳腺癌的癌前病变。纤维乳管镜检查对乳头溢液病人病灶检出率为93.75%(45/48);B超对癌前病变的检查符合率为39.69%(52/131),肿块组、溢液组及无肿块无溢液组分别为52.94%(27/51)、10.41%(5/48)和62.50%(20/32);钼靶摄片对癌前病变的检查符合率为53.41%(47/88),肿块组、溢液组及无肿块无溢液组分别为53.33%(16/30)、28.13%(9/32)和84.62%(22/26)。结论:合理应用B超、钼靶摄片及纤维乳管镜等检查手段。是早期检出乳腺癌的癌前病变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4.
大肠癌的癌前疾病是指业已证实与大肠癌发生密切相关的病理变化,包括腺瘤、腺瘤病及炎性肠病相关的异型增生。早期大肠癌是指病变局限于黏膜及黏膜下层的结直肠癌,而不论其大小及是否有淋巴结转移。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在日本,ESD已经被确认为内镜治疗上消化道恶性肿瘤的标准方法,但尚未被确定为大肠早期癌和癌前疾病的内镜标准治疗方法,除了大肠ESD操作难度较高外,主要原因是大肠癌的病理学特点与食管癌、胃癌有很大区别。需要更多的临床资料来制定ESD治疗大肠病变的指南。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多环黏膜切除术(MBM)治疗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山东济宁医学院附属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43例食管癌以及癌前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43例患者(13例早期癌、30例癌前病变)共51个病灶经术前内镜检查及黏膜活组织检查证实后行MBM治疗.术后1、3、6、12个月门诊行内镜检查并于原病灶处进行活组织检查,以后每6个月定期复查内镜.结果 43例患者共行52次MBM,共切除标本180份;切除病灶大小为10 mm×8mm~25 mm×23 mm;手术时间为(37±5)min.病灶完全切除率为92.2% (47/51).4例未完全切除病灶的患者中,1例早期食管癌患者术后病理检查示鳞状细胞癌侵犯黏膜下层,切缘见癌细胞浸润而追加手术治疗;1例鳞状上皮癌患者术后2周追加放射治疗;其余2例患者追加氩离子凝固术(APC)治疗.52次MBM术中出现4次创面出血,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食管穿孔.1例患者术后10 d发生延迟性出血,行APC止血;1例发生食管轻度狭窄,无需扩张治疗,6个月后逐渐恢复.手术前后病理检查结果准确率为51.0%(26/51).43例患者随访1年,3例复发,复发患者行MBM或APC治疗,无一例患者死亡.结论 MBM治疗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简便、安全、有效,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治疗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 分析2006年1月至2012年2月福建省立医院消化内镜中心90例行食管EMR治疗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临床资料,评价EMR手术的安全性及疗效.结果 90例中食管上段(距门齿15~23 cm)病变16例,食管中段病变(距门齿23 ~ 32 cm)52例,食管下段病变(距门齿32~ 40 cm)22例;病灶平均直径为(2.05±3.12) cm.所有病变均顺利完成EMR.切除标本大小为(3.55±2.71)cm.手术时间为(18 ~ 125) min,出血量为(10 ~70) ml,病灶整块切除率为24.4%(22/90).术中出血4例(4.4%),术后迟发性出血2例(2.2%),无1例食管穿孔发生;术后食管狭窄3例(3.3%),均予保守治疗好转.90例均接受随访,随访时间(4 ~60)个月,术后5年内病变复发5例,总复发率为5.6% (5/90),无癌复发死亡病例.结论 EMR治疗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具有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内镜黏膜下隧道法在切除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7例术前超声内镜检查判断病变局限于黏膜层,经黏膜活检发现食管上皮局灶癌变或重度不典型增生的患者,采用黏膜下隧道法的内镜下早期癌切除.结果 17例中,术后病理确诊鳞状上皮增生伴黏膜慢性炎4例,重度不典型增生5例,高至中分化鳞癌8例,其中T1a期7例,T1b期1例.有2例切除黏膜边缘重度不典型增生,1例黏膜下层切缘见癌细胞,其余病例均病灶完整切除.术后1例患者因迟发性出血转开胸手术治疗,其余患者均恢复良好.结论 黏膜下隧道法切除黏膜内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安全、有效,更符合直视、充分暴露的外科原则,明显减少出血、穿孔的并发症风险,但其对病灶切除范围判断有一定困难,需在手术中充分注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内镜下黏膜多环套扎切除术(EMBL)治疗食管癌前病变和早癌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其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至2013年8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镜中心接受EMBL治疗的47例食管癌前病变或早癌患者的病例资料,分析术中、术后以及随访过程中并发症的发生及治疗情况。结果术中并发症包括出血7例(14.9%)和穿孔1例(2.1%),分别予以热活检钳和氩离子凝固器成功止血以及金属钛夹缝合创面;无皮下气肿和气胸病例。术后并发症包括迟发性出血1例(2.1%),胃镜下止血成功;皮下和纵隔气肿2例(4.3%),胸腔积液6例(12.8%).肺炎及肺不张5例(10.6%),均保守治疗后缓解。在1~20月的随访过程中,出现食管狭窄7例(14.9%),分别予以气囊扩张术和金属履膜支架置入术症状改善。无手术相关死亡病例,所有并发症无一例需追加外科手术处理。术后病理示:慢性炎性增生型改变1例,低级别上皮内瘤变11例,高级别上皮内瘤变15例,原位癌8例,鳞癌12例(其中8例侵及黏膜肌层,4例侵及黏膜下层).除1例黏膜下癌因切缘欠安全追加开胸食管癌根治术外,其余患者切缘均为阴性。随访期间未见复发病例。结论EMBL治疗食管癌前病变和早癌出现的并发症可保守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隐匿性乳腺癌(OBC)的诊断与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隐匿性乳腺癌的诊断与治疗方法。结果 10例腋窝肿块免疫组化,7例雌激素受体(ER);病理切片淋巴结转移性腺癌。乳腺癌根治或改良根治术后标本全乳房多次连续病理切片,3例未见原发灶,10例找到直径0.15 cm~0.90 cm肿瘤。5 a生存率46.15%。结论腋窝淋巴结活检、免疫组化分析及MRI检查对隐匿性乳腺癌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治疗首选改良根治术并辅以化疗、放疗及内分泌治疗等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20.
K-J Winzer 《Der Chirurg》2005,76(8):803-16; quiz 817-8
Today, the treatment of breast cancer should be carried out in interdisciplinary centers. Preoperative diagnosis comprises clinical examination, mammography, ultrasound, and possibly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To exclude metastases, X-ray of the thorax, ultrasound examination of the abdomen (liver), and skeletal scintigraphy have to be performed. Preoperatively, the possibility of primary systemic therapy to reduce the size of the tumor can be investigated in order to increase the likelihood of surgery preserving the breast, the goal in at least 70% of cases and which always requires radiation therapy. Histopathological investigation to confirm the R0 resection must always be carried out. In the case of intraductal components, the tumor-free periphery must be larger. Systemic therapy is based on risk groups and comprises hormonal therapy, chemotherapy, and immune (antibody) therapy. Follow-up should focus in particular on determining whether relapse has occurred or contralateral breast carcinoma has develop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