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瑛 《河北医药》2011,33(9):1372-1373
胆汁反流性胃炎(BRG)是临床上常见的胃炎,是由含有胆汁的十二指肠内容物异常反流入胃所引起的胃黏膜病变。其原因多为消化道手术、胃肠结构异常或幽门功能紊乱所致[1]。胆酸是导致胃黏膜炎症的重要因素。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可调节胃肠动力,增加胃肠蠕动,促进胃排空,防止胃十二指肠反流;尿囊素铝既可中和胃酸又可在酸性环境下结合胆酸,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 ,随着内镜和影像学的飞速发展及胃肠动力研究的深入和检查技术的开展 ,以及新的药物的推出 ,使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的诊治水平明显提高。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种类繁多 ,可累及胃肠道各个部位 ,笔者就常见的胃食管反流病 ,功能性消化不良 ,肠易激综合征的诊治作一介绍。1 胃食管反流病胃食管反流病 (gastroesophagealreflexdisease ,GERD)是指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的食管症状或病理学损伤的病理状态。健康人可以出现生理性反流 ,即睡眠时的反流 ,持续时间短 ,次数少。 2 4小时这种反流的次数少于 5 0次 ,而食管内pH值低…  相似文献   

3.
《中国乡村医药》2012,19(6):93-94
1胃食管反流病胃食管反流病是指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到食管引起的不适症状或并发症的一组疾病。其主要症状为胃灼热、反流、胸痛等。1.1发病机制多种因素造成的消化道动力障碍,是抗反流防御机制减弱和反流物对食管黏膜攻击作用的结果。抗  相似文献   

4.
胃食管反流(GER)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下段食管括约肌(LES)功能不全、胃动力紊乱、排空延迟而致胃或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的一种疾病,是小婴儿、尤其是新生儿常见的消化道疾病。临床上常表现为频繁呕吐,常引起体重不增、食管炎、肺部疾病、呼吸暂停及婴儿猝死等并发症[1]。  相似文献   

5.
腹部术后胃瘫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术后胃瘫是指腹部术后胃肠动力紊乱所致的非机械性的胃排空延迟。它是因为腹部手术后消化道解剖关系发生改变、神经支配受到阻断,造成以手术后非机械性梗阻、胃排空障碍为主要征象的胃动力紊乱,主要特征是胃排空速度延迟的综合征。2003-2005年笔者所在科共行腹部手术280例,术后发生胃瘫综合征21例,发生率为7.5%。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胃食管反流病(GERD)患者胆囊及胃的运动特点,探讨胆囊及胃运动障碍在胃食管反流病发病时的作用原理,从而更好的服务于临床。方法我们应用B超对30位身体健康的志愿者和56例胃食管反流病病患进行餐后胆囊和胃活动功能监测,并且根据胃镜检查的结果,对GERD患者进行分型,即分为阴性的非糜烂型的反流病患者,阳性的糜烂型反流病患者,然后我们将胃食管反流病的56例患者与身体健康的30位志愿者胆囊和胃的运动参数相比较,再把糜烂型食管炎病患与非糜烂型的反流病患者胆囊和胃的运动参数相比较。结果胃食管反流病患者胆囊排空及胃排空的时间与健康志愿者相比均有所下降,但是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非糜烂型的反流病患与糜烂型食管炎病患相比,两组胆囊排空时间无明显的差异,但是,反流性食管炎患者胃排空的时间要长,且差异具统计学上的意义。结论胃食管反流病病患存在的主要胃动力障碍是胃排空迟缓,无明显胆的囊排空障碍。  相似文献   

7.
新生儿喂养不耐受在新生儿期经常碰到,当新生儿出现胃肠动力障碍时.可出现胃食管反流、胃潴留、腹胀、消化不良、等现象.常影响患儿生长发育。在新生儿表现为各种喂养困难问题,临床上出现溢乳和(或)呕吐,进食少。近年来发现红霉素不仅具有胃动素激动的作用。而且可促进胆碱能神经的传导,诱发胃肠平滑肌收缩,促进胃排空,能明显改善新生儿喂养困难问题。  相似文献   

8.
黄瑛 《世界临床药物》2007,28(6):352-355
胃食管反流性疾病(GERD)是指胃内容物过度反流到食管所引起的不良反应或并发症,除造成呕吐等消化道症状外,还可引起反复呼吸道感染、喘鸣、贫血和激惹等肠外症状.药物治疗是GERD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本文介绍用于儿童GERD治疗的组胺H2受体阻断剂、质子泵抑制剂、胃黏膜保护剂和促胃肠动力药等药物的作用机理和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9.
普瑞博思治疗小儿消化不良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儿消化不良是儿科临床常见病症。在小儿胃食管反流,神经性厌食,全身性疾病所致胃肠动力紊乱出现呕吐,积食致便秘等功能性消化不良。不及时控制会影响到小儿生长发育。普瑞博思(西沙比利,Cisapride)是第三代胃肠促动力药。可提高食管下段括约肌张力,增强胃排空以及蠕动波的幅度和持续时间,可增加肠肌间神经丛释放乙酰胆碱,对胃酸分泌无作用,也不增加食管蠕动。我们科于1999年应用于临床,治疗40例疗效较好,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1小儿胃食管反流6例,经做食管钡剂造影观察5min,有≥3次反流即诊断。年龄:生后2周2例,生后3周2…  相似文献   

10.
胃食管反流症(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是临床较为常见的胃肠道多发病[1]。其发病机制主要因为患者食管下端括约肌功能障碍或食管体部运动异常,造成胃及十二指肠内容物逆向流入食管中,导致患者食管黏膜出现炎症、糜烂等症状,从而发展成反流性食管炎等疾病[2]。此外,有研究显示,胃食管反流病的高发人群主要为中老年人、长期喝酒吸烟的人及精神压力大的人等[3]。其中中老年胃食管反流症患者的发病率较高,由于其身体素质较差,胃缺乏动力,对分泌的胃酸返回食管造成阻碍,导致胃排空推迟,因而引发消化道相关疾病[4]。目前,针对胃食管反流症的治疗方法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而临床较为常用的药物为奥美拉唑(洛赛克),虽能使患者烧灼、反酸等临床症状得到改善,但无法较好的保护患者肠胃。因此,本研究采用铝碳酸镁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老年胃食管反流症患者,分析其安全性及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肖招英  张颂达 《中国药业》2011,20(11):60-61
目的 分析胃食管反流病住院患者的诊断分型和治疗结果.方法 根据2007年加拿大蒙特利尔胃食管反流病全球定义和分类,对医院2007年4月至2008年8月住院诊断为胃食管反流病的83例患者进行分型;治疗则以质子泵抑制剂联合促胃肠动力药,辅以抑酸药、抗酸剂控制症状4~8周,再以质子泵抑制剂维持治疗1年,对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所用治疗方案对于胃食管反流病表现为食管综合征的患者,症状治疗有效率为96.39%,胃镜评价治疗有效率为95.18%.结论 加拿大蒙特利尔胃食管反流病分类方法对诊断食管综合征有明确的指导性;先联合质子泵抑制剂和促胃肠动力药控制症状,再长期抑酸治疗,在症状性胃食管反流病治愈后的维持治疗中作用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12.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是一种酸相关性疾病,以食管下括约肌(LES)功能不全、食管廓清能力下降及胃排空延迟,胃内容物经贲门倒流入食管,导致食管的炎症、溃疡、狭窄,及食管外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  相似文献   

13.
尹峰 《中国实用医药》2014,(19):173-167
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是指具有典型的胃食管反流症状,但内镜检查无食管黏膜损伤的一种疾病,又称为“内镜阴性胃食管反流病”,约占胃食管反流病的70%左右。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症状、24 h食管pH监测及胃镜检查。传统治疗采用胃肠动力药物莫沙必利治疗。本研究采用质子泵抑制剂雷贝拉唑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随着胃食管反流病诊治方面的探讨不断深入,以及消化道动力药的不断更新,国内外有关胃食管反流病疗效观察的报道很多。我们于2003年1月至2004年12月采用新型促消化道动力药,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患者94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埃索美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同时也是酸相关性疾病。根据其内镜下表现可分为反流性食管炎(RE)、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NERD)。本研究是观察埃索美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RE)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因胃食管反流引起咽喉炎的临床特点及最佳治疗方案。方法随机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3月~2010年7月因胃食管反流导致咽喉炎64例患者,64例患者均行内镜检查和24h食管pH值监测且诊断明确,通过咽喉部治疗加促胃肠动力药及质子泵抑制剂联合应用,观察64例患者用药前后临床症状及内镜检查结果的变化。结果经咽喉部治疗加促胃肠动力药及质子泵抑制剂联合应用治疗后,64例患者胃食管反流性咽喉炎临床症状和内镜检查结果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其中治愈39例(60.94%),有效19例(29.69%),无效6例(9.38%),总有效率为90.63%。结论胃食管反流咽喉炎的临床症状比较明显,再结合内镜检查和24h食管pH值监测容易明确诊断,采用咽喉部治疗加促胃肠动力药及质子泵抑制剂联合应用治疗胃食管反流咽喉炎是目前临床上最佳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在胃食管反流病诊治方面的探讨不断深入以及消化道动力药的不断更新,国内外有关胃食管反流病疗效观察的报道颇多。我们于2000年2月~2001年6月采用新型促动力药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患者84例,现将其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胃瘫是指以胃功能性排空障碍为主要征象的胃动力紊乱综合征,是胃癌及各种腹部手术后的早期并发症之一。因其特征是胃排空速度延迟,故也称胃排空延迟症、胃弛缓症。术后胃瘫是指腹部手术后胃肠动力紊乱所致的非机械性胃排空延迟,是腹部术后相对少见的近期并发症。近年我院共收治胆道术后胃瘫2例,观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西沙必利是一种新型的胃动力性药物,通过肠肌层神经丛释放乙酰胆碱而起作用,其效果比甲氧氯普胺强100倍,可增强胃部收缩,增加胃的张力,改善胃窦部和十二指肠的协调作用,加速胃排空,缩短胃肠道内半固体或固体食物的转运时间,且无抗多巴胺副作用。可用于糖尿病性胃麻痹、胃手术后、胃溃疡、慢性胃炎、胃食管返流、返流性食管炎、食管下段括约肌功能障碍及全身性神经肌肉疾病所致胃排空延迟的疾病。  相似文献   

20.
胆汁反流性胃炎及药物治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胆汁反流性胃炎是因过多含胆汁的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胃 ,引起的胃粘膜炎症 ,又称碱性反流胃炎。发生于胃排空延迟 ,胃窦 -幽门 -十二指肠动力障碍等非手术胃者为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 ;发生于手术后者为继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1 病因和机制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病因主要有 :①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