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杨海燕 《右江医学》2006,34(1):110-111
房室传导阻滞(AVB)临床上常见,但家族性房室传导阻滞较为少见,笔者遇一家系,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1.病例介绍先证者,男性,37岁,于1987年7月时因心悸胸闷2个月来诊,既往体健,能胜任一般体力劳动。查体:BP18/11 kPa,HR 80次/分,律整,心界大小正常,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双肺听诊无异常,腹部平软,肝脾未及。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正常,ESR 4 mm/h。心电图示:窦性心律,Ⅰ度AVB。经休息,口服肌苷、维生素C,并无好转,赴省立医院做超声心动图正常。以后渐转为Ⅱ度Ⅰ型AVB,Ⅱ度Ⅱ型AVB,41岁时转为Ⅲ度AVB,渐出现一过性黑朦、头晕、咳嗽、…  相似文献   

2.
3.
家族性预激综合征伴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临床上极为少见,现将我院所遇一家系报告如下(家族谱见图1)。  相似文献   

4.
原发性心脏传导系统疾病并不少见,但家族性心脏传导系统疾病,特别是房室束支的病变极罕见[1]。1病例介绍患者女,45岁。主因反复发作性黑蒙4月于2007年11月28日入院。既往体健,无长期服药史及不良嗜好。患者于2007年8月开始无明显诱因出现阵发性胸闷、憋气、乏力伴黑蒙,活动后明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1个汉族人的家族性房间隔缺损并房室传导阻滞家系的表型和遗传模式。方法对家系成员行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心电图及心脏超声检查,分析其临床特点,制作家系图谱,采用系谱法分析疾病遗传模式。结果家系成员5代78例,血缘关系成员55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16例。16例患者中房间隔缺损10例、房室传导阻滞12例、脑梗死6例、婴幼期死亡3例。所有家系成员均无先天性上肢畸形。结论该家系疾病主要表现为房间隔缺损和房室传导阻滞,遗传模式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经检索认为是目前国内最为明确的家族性房间隔缺损并房室传导阻滞的家系报道。  相似文献   

6.
刘玲 《四川医学》1998,19(3):207-208
家族性心脏传导阻滞一家三代4例报告乐山市人民医院(614000)刘玲家族性心脏传导阻滞是一种较少见的遗传性心血管疾病[1]。我们由HOLTER检查出一例卧位性文氏型房室传导阻滞,追踪时发现为家族性心脏传导阻滞,现将一家三代中17人中的4例报告如下。临...  相似文献   

7.
8.
卧位性房室传导阻滞2例孙璐朱惠敏*(青岛市第三人民医院山东青岛266041*青岛市第二人民医院)房室传导阻滞为临床上常见的一种传导障碍,可由心脏器质性病变或药物直接作用于心脏传导系统所致,也可由迷走神经兴奋性增高引起。本文结合2例卧位性房室传导阻滞,...  相似文献   

9.
<正> 1 病案报告 患者,女性,14岁,主因发作性胸闷2月余就诊。查体:一般情况好,心率76次/min,律齐,心音有力,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肺腹及神经系统查体均无阳性体征发现。心电图检查见图1。  相似文献   

10.
房室传导阻滞(atrioventricular block)是指由于房室传导系统某个部位的不应期异常延长,激动由心房向心室传导过程中,传导速度延缓(Ⅰ°AVB)或部分(Ⅱ°AVB)甚至全部(Ⅲ°AVB)激动不能下传的现象,为心脏传导阻滞中最常见的类型。临床心电图学通常将AVB分为三度:Ⅰ°AVB(房室传导延迟);Ⅱ°AVB(不完全性房室阻滞),按阻滞程度可分为莫氏Ⅰ型(Ⅱ°Ⅰ型、文氏现象)及莫氏Ⅱ型(Ⅱ°Ⅱ型);Ⅲ°AVB(完全性AVB)。根据希氏束电图可确定AVB部位,Ⅰ°AVB在希氏束以上阻滞者(如房室结内)占34%,Ⅱ°Ⅰ型在希氏束以上阻滞者占73%,Ⅱ°Ⅱ型在希氏束内或希氏束下阻滞者占2/3,Ⅲ°AVB在希氏束以下阻滞者占86%。 1 病因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一家系有血缘关系的38人进行调查追踪。发现该家系中有12例患传导统疾病,且均不是病态窦结综合征,而以房室传导阻滞为主。阻滞点在希氏束以下。作DNA序列分析1例未能找到相关的基因异常。推测其为染色体显性遗传。且可能为传导系统的修复基因异常。从而在成年后逐渐发病。  相似文献   

12.
心脏术后干扰性房室脱节与房室传导阻滞并存7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房室传导阻滞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心脏传导阻滞 ,而干扰性房室脱节则是造成复杂心律失常的原因之一。本文选取 7例心脏手术后病例 ,探讨干扰性房室脱节与房室传导阻滞并存的心电现象。1 临床资料本组男性 4例 ,女性 3例。年龄 1~ 2 2岁 ,平均 8岁 ,均为 2 0 0 0年收治的病人。临床诊断 :室间隔缺损 1例 ,大动脉转位、室间隔缺损、肺动脉瓣狭窄 1例 ,法乐氏四联症 1例、心内膜垫缺损 2例 ,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 1例 ,二尖瓣狭窄、室间隔缺损 1例。心电图表现 :术前心电图 :右室肥大 4例 ,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1例 ,心房肥大、右心室肥大 …  相似文献   

13.
患者,女性,77岁。因“老年性心脏瓣膜病、慢性心力衰竭、慢性胆囊炎”入院。既往曾有“心动过缓”病史。入院时心电图示房室分离,心室率为54次/min,心电图初步诊断为:窦性心动过缓、Ⅲ度房室传导阻滞(见图1)。行心电监护,并给予654—220mg静点。第2d心电图检查仍为房室分离,心室率为71次/min(见图2)。  相似文献   

14.
房室传导阻滞(atrioventricular block,AVB)指房室交界区脱离了生理不应期后,心房冲动传导延迟或不能传导至心室.按程度分为I、Ⅱ、Ⅲ度,阻滞部位可发生在房室结,希氏束及束支等不同的部位.该类心律失常病因广泛,包括急性心肌梗死、病毒性心肌炎、急性风湿热、心肌病、先天性心脏病、洋地黄等药物过量、传导系统的退行性病变和迷走神经张力增高等.  相似文献   

15.
1病例介绍 例1,患者,男,27岁,因胸闷、气急入院。平素体健,近期内无呼吸道及消化系统等感染史。查体:T36℃,BP113/66mmHg,咽黏膜无异常,双肺无异常,心界不大,HR98次/min,律不齐,各瓣膜听诊区无病理性杂音。辅助检查:血常规正常,电解质及血脂、血糖正常,血沉2mm/h,胸片心肺无异常。心脏超声检查及心功能正常。心电图检查示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二度Ⅰ型AVB)偶发室性早搏,  相似文献   

16.
17.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时结房性传导阻滞1例中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心功能科(110001)辽宁省人民医院心内科(110015)张薇薇张成勋邓重信男患,33岁,以阵发性心悸7年为主诉来诊。发作呈突发骤止特点,多自行缓解,曾静脉注射西地兰而中止发作。平素未...  相似文献   

18.
患者男,70岁.因患白内障要求手术就珍.心率52次/分,律不齐.心音弱,第二心音分裂,血压17/12kPa.询问其病史,活动后心悸.2003年10月7日心电图示:窦性心律,2:1房室传导阻滞,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于是收入院治疗心脏病.  相似文献   

19.
房室传导阻滞(AVB)临床上常见,而家族性少见,笔者遇一家系,井追踪随访11年,现报道如下。先证者:盂某,男性,于1987年7月37岁时因心悸胸闷2月来诊,平素健康,能胜任一般体力劳动。查体:BP18/11kPa,HR80次/分。心律整,无杂音,心界不大,双肺无异常。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正常,FSR4mm/h。心电图示:窦性心律,I°AVB。经休息,口服肌苷、VitC等无好转,赴省立医院做超声心动图正常。以后渐转为Ⅱ°Ⅰ型AVB,fi”11型AVB,41岁时转为ill”AVB.渐出现一过性ffi昧、头晕、咳嗽、心悸、活动后气喘等症状,43岁做心电图…  相似文献   

20.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AVNRT)是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PSVT)中常见的一种类型 (占PSVT的 30 %~ 4 0 % ) ,采用射频消融 (RFCA )治疗AVNRT成功率高 ,创伤小 ,并发症少 ,目前已成为首选方法。但在消融慢径路的同时也易损伤快径路 ,从而造成Ⅲ°AVB。本文就我院开展此项新技术以来2 5例AVNRT患者径慢经改良的临床资料及如何预防Ⅲ°AVB的发生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 5例患者 ,男 19例 ,女 6例 ,平均年龄 36 .7a ,所有病例均有反复发作的心动过速病史1~ 2 6a ,超声心动图未发现心脏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