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应用碘油造影诊断小肠梗阻的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应用碘油造影诊断小肠梗阻的可行性以及手术时机的选择。方法 回顾性研究2004年1月至2008年6月湖南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胃肠外科231例小肠梗阻临床资料,分为碘油组(163例)和泛影葡胺组(68例)。病人经胃管注入造影剂行消化道造影,腹部X线动态观察观察碘油造影剂24h内是否进入结肠与病人最终是否采取手术治疗的一致性,并对此一致性做Kappa分析,同时分别观察两组6、12、24、36h各时间点的显影情况。结果 碘油组:Kappa值为0.946,6h、12h、24h、36h碘油组显影率分别为100%、98.8%、93.9%、80.7%,泛影葡胺组为100%、95.6%、85.2%、34.0%。结论 碘油造影是泛影葡胺外另一种可靠的诊断小肠梗阻的手段,对手术时机选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口服泛影葡胺的疗效。方法将44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患者随机分成泛影葡胺组(A组)22例,经胃胃管注入76%泛影葡胺注射液100ml,对照组(B组)22例,行常规治疗,进行研究泛影葡胺对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治疗作用。结果平均第一次排便时间A组10.2h,B组62.4h。结论说明经口服泛影葡胺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它能明显缓解肠梗阻,缩短住院时间,同时还为早期手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静脉肾盂造影76%泛影葡胺注射速度与不良反应发生的关系,以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方法按预约检查顺序将1280例静脉肾盂造影患者随机分为六组,注射泵控制76%泛影葡胺注射速度,1组214倒为4ml/min、2组214例为6ml/min、3组213例为8ml/min、4组213例为10ml/min,5组213例、6组213例患者注射速度同3组及4组,但在76%泛影葡胺注射液中加入地塞米松注射液10mg。结果1280例患者中,发生高渗透压反应404例(31.56%),发生过敏反应25侧(1.95%),高渗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过敏反应发生率(P〈0.01)。高渗反应发生率六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1组、2组显著低于其他四组,3组、5组分别显著低于4组、6组(均P〈0.003)。一般过敏反应发生率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静脉肾盂造影时的不良反应主要为高渗反应,控制静脉注射76%泛影葡胺的速度,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结肠癌伴梗阻患者术前应用76%泛影葡胺灌肠的临床价值。方法从2003年1月至2006年12月,将同一组医生处理的46例结肠癌致急性肠梗阻的患者根据术前使用76%泛影葡胺灌肠与否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各23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梗阻解除率、暂时性造口比例、一期手术切除率的情况。结果试验组术前使用泛影葡胺灌肠的梗阻解除率为65.2%,对照组为30.4%;两组患者暂时性造口比例和一期手术切除率分别为13.0%、87.0%和26.1%、56.5%。结论结肠癌急性肠梗阻患者使用76%泛影葡胺灌肠可提高梗阻解除率,降低急诊手术的比例,同时降低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泛影葡胺胃肠道造影在粘连性肠梗阻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泛影葡胺在粘连性肠梗阻中的诊断及治疗效果和手术时机的选择。方法 对137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经胃管注入76%泛影葡胺60~100ml行胃肠道造影,通过腹部X线摄片动态观察造影剂在胃肠道中的位置及通过情况,以确定梗阻部位以及梗阻是否完全,从而确定手术时机。结果 137例中103例造影剂在6~24h后到达结肠而给予保守治疗,平均症状缓解时间为14.8h,1~6d(平均3.3d)后症状消失。另34例见造影剂不能到达结肠且症状体征加重而行手术治疗,痊愈。结论 泛影葡胺胃肠道造影在对粘连性肠梗阻明确梗阻部位及手术时机的选择方面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可作为临床医师诊断与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一种手段。  相似文献   

6.
60%泛影葡胺皮下注射治疗家兔淋巴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60%泛影葡胺皮下注射对家兔淋巴瘘的治疗作用。方法 对90例家兔采用腹股沟部手术形成淋巴瘘模型。模型建立后第3天以60%(V/V)泛影葡胺溶液于该侧股血管走行区域分点2—3点皮下浸润注射,必要时重复注射。记录局部引流量及治疗显效率。1周后观察局部大体病理变化情况。结果 术后模型成功78侧(48.1%),实验组40侧,共行60%泛影葡胺注射81次219点,对照组38侧,共行O.9%生理盐水注射107次289点,实验组注射后每日局部引流量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减少(P〈0.01)。注射后每日治疗累计显效率明显提高(P〈0.05)。术后1周大体病理见局部血管神经组织周边粘连明显,与周围组织融合呈条索状,部分已成瘢痕样改变,两组间手术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后淋巴瘘的发生可能与手术部位广泛分离、假腔形成、淋巴液回流量和感染等有关。泛影葡胺局部皮下注射治疗淋巴瘘疗效显著,应早期应用。重复注射可有效提高治愈率。同时具有防止淋巴管感染作用。皮下注射其优势在于费用低廉,同时局部刺激作用较轻,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泛影葡胺在粘连性小肠梗阻的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对本院484例粘连性小肠梗阻患者经口服或胃管注入76%泛影葡胺行胃肠道造影,对小肠梗阻进一步诊治的临床经过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加以总结。结果484例患者中362例经应用泛影葡胺非手术治愈,122例经泛影葡胺造影明确诊断后根据具体情况实施手术治疗。结论泛影葡胺可用于诊断小肠梗阻并明确梗阻部位;可作为粘连性小肠梗阻非手术治疗常规措施并可重复使用;可为手术提供客观依据,对手术时机和切口选择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泛影葡胺肾盂灌注配合体外冲击波治疗乳糜尿的疗效。方法 将2006年1月至2007年10月收治的19例乳糜尿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泛影葡胺肾盂灌注配合体外,中击波治疗。2004年1月至2006年12月收治的23例乳糜尿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1%硝酸银肾盂灌注治疗。护理重点为心理疏导、饮食调理、活动干预、并发症观察和处理及出院指导。统计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泛影葡胺肾盂灌注配合体外冲击波治疗乳糜尿较传统的硝酸银肾盂灌注安全有效,而有效的心理疏导、饮食护理、并发症观察及处理是保证治疗有效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9.
探讨多排CT(MDCT)联合三维重建与泛影葡胺在肠梗阻诊治中的作用之比较。回顾性分析89例肠梗阻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所有患者均进行口服泛影葡胺X线摄片及MDCT联合三维重建。在口服泛影葡胺后每6~8 h点片,在24 h内观察造影剂是否进入结肠。比较MDCT联合三维重建术与口服泛影葡胺消化道造影术对肠梗阻诊断的差异。89例肠梗阻患者在口服泛影葡胺后,24 h内造影剂进入结肠的有30例,35例在48 h内肠梗阻缓解,其余54例肠梗阻未缓解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54例手术患者,2种检查方法对肠梗阻的诊断存在明显差异,MDCT联合三维重建术诊断阳性率较高(χ2=4.923,P0.05)。MDCT对肠梗阻的病因、部位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优于口服泛影葡胺;泛影葡胺对肠梗阻的治疗有独特的作用。两者联合应用可以提高肠梗阻诊断的准确率和治疗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口服泛影葡胺胃肠造影在判断单纯性机械性小肠梗阻(MSBO)手术时机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分析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行口服泛影葡胺胃肠造影的单纯性MSBO病例,造影结果阳性者行手术治疗,阴性者行非手术治疗.结果 共117例行口服泛影葡胺造影的单纯性MSBO病例,其中粘连63.2%、肿瘤12.0%、胃石13.7%、内疝(无手术史)3.4%、原因不明7.7%,造影阳性46例,阴性71例,泛影葡胺胃肠造影用于判断单纯性MSBO手术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分别为100%和97.3%.结论 口服泛影葡胺胃肠造影可以较为准确判断单纯性MSBO是否需要手术治疗,特别是区分不需要手术治疗的病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早期鼻饲泛影葡胺对粘连性肠梗阻的诊断及治疗效果.方法 对95例临床及x线检查确诊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被为分研究组与对照组.48例经胃管注入76%复方泛影葡胺80 ml为研究组,同时设无需胃管注人造影剂为空白对照组47例进行比较.结果 研究组中40例造影剂在6~24 h内到达结肠而 给予保守治疗,平均症状缓解时间为16±2.5 h,1~5 d(平均2.8 d)后症状消失;另8例见造影剂未进入结肠且症状体征加重选择及时剖腹手术治疗.对照组手术治疗16例,7例出现绞窄性肠梗阻.中转手术率及绞窄性肠梗阻发生率两组比较(16.67% vs 34.04%;2.08%v8 14.89%)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复方泛影葡胺应用于胃肠道造影对明确粘连性肠梗阻的梗阻部位及合理选择手术时机有很好的指导作用,早期鼻饲泛影葡胺有助于肠梗阻的缓解.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比分析艘腔镜和开腹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手术效果和优缺点。方法:将15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分为腹腔镜组(75例)和开放组(75例),比较两组手术的临床指标及术后随访情况。结果:两组手术均顺利完成。腹腔镜组和开放组手术时间分别为31.1±2.1min和31.1±1.8min(t=0.00,P〉0.05);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6.2±2.8mL和28.3±5.3mL(t=64.62,P〈0.05);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分别为25.1±3.1h及50.5±2.1h(t=69.02,P〈0.05);术后排气时间分别为29.6±1.6h和52.1±4.6h(t=10.92,P〈O.05);住院时间分别为3.1±0.8d及7.9±1,3d(t=73.42,P〈0.05);综合费用分别为6393±42元和4861±33元(t=-12.19,P〈0.06);切口感染率分别为0和2%(χ2=25.40,P〈0.05);止痛药使用频率分别为4%和32%(χ2=31.63,P〈0.05)。随访时间为1~6月(平均3.1)月,切口疝的发生率均为0。结论:腹腔镜治疗急性阑尾炎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和平均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是治疗急性阑尾炎较为理想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比较鼻饲泛影葡胺与剖腹手术对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疗效差异。方法回顾性总结43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的治疗方法,泛影葡胺组21例经胃管注入复方泛影葡胺,24h内腹部X线摄片动态观察造影剂作保守治疗,剖腹手术组22例行黏连松解等术式,比较两组患者的胃管留置时间、恢复排便时间、住院天数、并发症以及再发间期、再发次数。结果泛影葡胺组中19例保守治疗成功,平均症状出现缓解时间为16±2.5h,5~8d(平均6.8d)后症状消失;仅2例保守治疗过程中症状体征加重选择手术治疗,中转手术率为9.52%;与剖腹手术组比较,胃管留置时间、恢复排便时间、住院天数均无显著性差异,愈后梗阻再发率(4.76% vs 40.91%,P<0.01)、肺部和切口感染并发症率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泛影葡胺用于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保守治疗效果良好,早期鼻饲泛影葡胺能促进炎性肠梗阻的缓解。  相似文献   

14.
泛影葡胺是一种水溶性、高渗离子型有机碘造影剂,使用前必须做碘过敏试验。近年来,碘过敏试验阴性,但造影仍发生不良反应的报道增多。在临床上,由药物引起的过敏性休克种类较多,其中急发性过敏性休克较常见,而迟发性过敏性休克则罕见或少见。一旦发生,难以防治。我院从1986~2005年间共进行静脉肾盂造影、血管造影等各种造影1000例,其中因泛影葡胺致迟发性过敏性休克9例,占0.9%。男6例,女3例。现将在我院对泛影葡胺致迟发性过敏性休克的临床类型、临床表现、发生机制及防治措施等予以回顾和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经胃管注入泛影葡胺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探讨 76 %泛影葡胺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对 2 3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经胃管分 3次间歇注入 76 %泛影葡胺 ,每次 6 0ml。结果  16例患者在首次注入泛影葡胺后 4 8h开始有肠梗阻缓解征象 ,4~ 7d内痊愈 ,占 6 9.5 %。 7例患者 3次注入泛影葡胺后无效 ,继续保守治疗 ,13~ 19d内痊愈 ,占 30 .5 %。结论 经胃管注入高渗透压的 76 %泛影葡胺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 ,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粘连性肠梗阻的有效治疗方法,采用急攻疗法配合复方泛影葡胺治疗粘连性肠梗阻115例。结果显示,110例临床缓解,5例24h后症状加重而手术。结果表明,急攻疗法配合复方泛影葡胺治疗粘连性肠梗阻不但方法简便,而且可及时动态观察病情,随时提供手术指征,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不同影像学类型巨块型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的治疗效果及其机理。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期间行TACE治疗的38例巨块型肝癌患者的影像学资料,根据TACE治疗前肿瘤边缘情况将其分为边缘清晰组和边缘模糊组,评价2组患者TACE治疗后碘油沉积情况及6个月后肿瘤缓解情况。结果术前2组患者的HbsAg及AFP阳性者和Child.Pugh分级情况,以及肿瘤最大直径和碘油用量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ACE后6个月CT复查示,边缘清晰组和边缘模糊组肿瘤最大直径分别为(8.2±1.48)cm和(12.2±1.67)cm,前者小于后者(P〈0.05)。碘油沉积情况,边缘清晰组主要是I型和Ⅱ型,无Ⅲ、Ⅳ型;而边缘模糊组I型者少,主要是Ⅱ、Ⅲ型,部分Ⅳ型者,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边缘清晰组的总有效率(CR+PR)为92.9%,边缘模糊组的总有效率(CR+PR)为62.5%,前者高于后者(P〈0.05)。术后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CT图像中,边缘清晰的巨块型肝癌TACE术后碘油沉积情况及疗效均优与边缘模糊者。  相似文献   

18.
泛影葡胺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21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2年9月-2008年7月,我院收治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35例,其中21例采用泛影葡胺治疗,取得满意效果。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共35例,按时间先后分为泛影葡胺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泛影葡胺治疗组21例,男13例,女8例;年龄(48.5±12.9)岁。发生于粘连性肠梗阻术后6例,腹部闭合性损伤术后3例,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行胃大部分切除术后3例,胃癌根治术后1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术后8例。梗阻发生于术后3~9d,平均5d。  相似文献   

19.
摘要为探讨H2O2造影下直肠腔内超声在肛瘘术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将110例肛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观察组患者术前于H2O2造影下行直肠腔内超声检查,对照组患者术前行普通盲肠腔内超声检查.观察两组主瘘管、支瘘管及内口的显影情况,将其结果与术中所见进行对比。结果显示。观察组和对照组主瘘管诊断的准确率分别为92.7%(51/55)和90.9%(50/55),P〉0.05;支瘘管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5.4%(35/41)和63.2%(24/38)。P〈0.05;内口诊断的准确率分别为90.4%(47/52)和55.1%(27/49),P〈0.05。结果表明,H2O2造影下直肠腔内超声呵清晰地对肛瘘主瘘管、吏瘘管、内口显影,在肛瘘的术前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结直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患者围手术期的风险,回顾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545例结直肠癌患者资料,按患者是否并发急性肠梗阻分为两组,对比两组患者术前有无贫血、低蛋白血症、电解质紊乱、手术方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非计划再次手术率和围手术期病死率。结果显示,结直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和未并发急性肠梗阻者术前贫血发生率分别为66.7%(106/159)和21.0%(81/386),术前低蛋白血症发生率分别为23.9%(38/159)和10.4%(40/386),术前电解质紊乱发生率分别为40.9%(65/159)和8.8%(34/386),手术根治率分别为65.4%(104/159)和83.4%(322/386),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9.6%(63/159)和21.0%(81/386),围手术期病死率分别为8.2%(13/159)和1.0%(4/386),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直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和未并发急性肠梗阻者非计划再次手术率分别为1.9%(3/159)和1.8%(7/386),P〉0.05。结果表明,并发急性肠梗阻的结直肠癌患者术前合并症多,手术根治的比例低,术后并发症和病死率高,手术风险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