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颅脑外伤并发脑梗死的CT表现及发病机理。方法 对1995~2004年颅脑损伤并发脑梗死18例的CT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8例脑损伤术前CT扫描均未见脑梗死征象,外伤后1天内出现脑梗死CT表现11例,2~3天4例,超过3天3例。结论 脑外伤后脑梗死多发生在严重的颅脑外伤后,及时发现对临床治疗有价值。  相似文献   

2.
颅脑外伤术后脑梗死是颅脑外伤的少见并发症,由于其临床表现易被外伤的早期症状掩盖,故容易漏诊和误诊,特别是重度颅脑外伤病人术后随时可能并发大面积脑梗死,病死率极高,自CT、MRI问世以来,人们对脑外伤术后致脑梗死的认识逐渐加深,诊断率逐渐提高,笔者收集2000年6月至2005年7月收治的38例外伤性颅脑损伤术后脑梗死病例,现就其治疗结果,结合文献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创伤性大面积脑梗死的手术治疗效果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创伤性大面积脑梗死是继发于颅脑损伤后的严重并发症,被称为颅脑外伤中除原发性损伤和继发出血性脑损伤以外的“第三种打击力量”。1993年5月-2004年5月,对我院32例经头颅CT、MRI证实外伤后并发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行血肿清除及早期去大骨瓣减压手术治疗,取得了明显的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重型颅脑外伤并大面积脑梗死2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外伤并发大面积脑梗死的发病原因,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总结26例经头颅CT,MR证实为重型颅脑外伤并发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资料及相应的治疗,结果:所有病例出现梗死后先保守后手术治疗,按GOS判断预后的标准,恢复良好6例,中残3例,重残2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14例,结论:重度颅脑外伤颅内血肿病人随时可能并发大面积脑梗死,病死率极高。主要确诊手术是术后常规复查CT,MR检查,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是提高疗效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小脑梗死与临床表现的关系。方法:对42例小脑梗死患者的临床及CT、MRI资料进行分析,并对CT及MRI表现按脑动脉支配区进行分型。结果:小脑前下动脉区24例,小脑后下动脉区10例,小脑上动脉区8例。结论:小脑梗死临床特点多变,缺乏特异性,而MRI可提高对本病的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重度颅脑外伤后大面积脑梗死的病情观察及护理方法。方法通过评估患者的病情,对脑外伤后脑梗死高危人群进行严密监护.发生病情变化即行CT或MRI检查,早期诊断,合理治疗,精心护理。结果22例颅脑损伤患者发生外伤后大面积脑梗死经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其中死亡8例,植物生存4例.重残4例,中残6例。结论对颅脑外伤脑梗死高危人群,在急性期加强病情观察可以及早发现病情变化,使患者得到及时诊断和治疗;同时,应加强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早期进行功能锻炼,以提高抢救成功率和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外伤性脑梗死的CT表现特征。方法分析27例外伤性脑梗死的临床特点与CT表现。结果所有患者伤后到院就诊时均立即行头颅CT检查,有12例颅脑表现为正常,另外15例出现颅内损伤、出血等改变。患者均于伤后7d内出现脑梗死神经定位症状。复查CT均于基底节区或脑叶内新发现低密度梗塞灶,有2例为基底节区与脑叶梗死并存。结论外伤性脑梗死在CT表现上具有一定的特征性,结合病史比较容易诊断,CT对外伤性脑梗死的诊断敏感性、准确性均较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出血性脑梗死的临床特点及影像学特征,提高对出血性脑梗死诊断的认识,以准确的影像学诊断指导临床治疗。方法 对26例出血性脑梗死病人详细观察临床特点,临床症状加重时复查CT。结果经CT确诊为脑梗死后,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病情加重,再次行头部CT检查,发现有梗死后出血表现,其中血肿型脑梗死4例,非血肿型脑梗死22例。结论 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必要时进行CT复查,对出血性脑梗死的病情变化起到准确的观察作用,为临床治疗方案的调整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形成脑梗死的原因、防治及CT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我院4年来收治颅脑外伤合并大面积脑梗死12例,就其临床表现、CT表现、预后等进行分析。结果 12例患者有11例行颅内血肿清除术,其中7例死亡,5例呈植物生存状态。结论 颅脑损伤引起大面积脑梗死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旦发生,病死率、病残率较高,CT检查和及时复查了解颅内血肿变化,及时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可预防大面积脑梗死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CT、MRI联合应用对诊断脑梗死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探讨CT和MRI在对诊断脑梗死中的联合运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对临床怀疑脑梗塞的237例病例经CT扫描,其中经CT、MRI联合扫描92例。并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急性脑梗塞CT诊断21例(N=188)。MRI诊断57例(N=65),发病在24小时后的诊断率分别为61.2%、100%。讨论:CT和MRI联合应用对诊断脑梗死有互补作用。虽然CT扫描可以作为首选,但对早期脑梗死的诊断和确诊梗死血管的位置,应经MRI扫描,这对临床的及时处理和治疗有利。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CT、MRI、TCD等影像诊断技术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外伤性基底节区脑梗死得以及时发现,其治疗已逐渐引起人们的注意。其中儿童颅脑外伤后该部位的脑梗死相对少见。其临床特点及发病机理与儿童基底节区局部解剖结构特点、外伤后局部的微循环变化以及生物化学变化等多种因素有关。由于急性脑梗死24h内头颅CT扫描大多数不能显示,故而在儿童脑外伤患儿中,提倡行头颅MRI检查,以便早期做出诊断对患儿的预后有巨大的帮助。2005年1月-2007年6月,我院收治外伤性基底节脑梗死患儿18例,现将护理措施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MRI与CT在急性脑梗死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6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MRI与CT资料,并参照随访手术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64例患者术后共确定91个病灶,MRI共检出86个,检出率为94.51%;CT共检出68个,检出率为74.73%(P<0.05)。MRI在缺血性、腔隙性脑梗死确诊率及24h内确诊率高于CT(P<0.05),而在出血性脑梗死及24h后确诊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于各种类型的急性脑梗死早期诊断MRI确诊率高于CT,但也无法排除漏诊,必要时可将两者联合诊断。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36例经CT证实的外伤后脑梗死患者的临床、影像学表现,治疗结果及预后进行分析总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36例,其中男20例.女16例,年龄10~74岁。患者均有明确的头部外伤史,伤前均无脑梗死病史。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腔隙性脑梗死诊断中CT与MRI的影像学特点。方法选取64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分别进行CT和MRI检查,统计和观察病灶数量、分布及大小。结果 CT检查发现病灶120个,MRI检查发现病灶480个,对于微小病灶的检出率MRI检查更为准确。结论腔隙性脑梗死的检查与诊断应综合考虑CT及MRI,以确保其准确性。  相似文献   

15.
脑梗死多见于中老年,青少年较少见,因头部外伤引起脑梗死的更少见.外伤性脑梗死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且预后不佳,已成为治疗的难点.随着CT、MRI 等的普及,过去常误诊为颅内血肿、脑挫裂伤的外伤性脑梗死发现率不断提高.现对本科2003年2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20例经CT、MRI 证实的青少年急性外伤性脑梗死病例作一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结合文献分析外伤性脑梗死的发病机制及CT表现,提高对本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65例外伤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轻微外伤者梗死灶多位于基底节区及其附近部位,临床预后较好。严重外伤者,CT表现为基底节区和(或)脑叶梗死及颅脑损伤征象,梗死范围较大合并脑疝者,死亡率极高。结论:CT对外伤性脑梗死有很大的诊断价值,临床进行合理诊疗可以取得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析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患者采用磁共振成像(MRI)检查与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检查进行诊断的效果。方法:选取98例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MRI检查与CT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对脑梗死病变的检出率、不同部位病变的检出率以及病灶相关指标情况。结果:与CT检查比较,MRI检查对脑梗死病变的总检出率及不同梗死时间的病变检出率更高(P<0.05);MRI检查在额叶、颞叶、顶叶、小脑等部位的检出率更高(P<0.05),两种检查方式在基底节区、丘脑等部位的病变检出率无明显差异(P>0.05);与CT检查比较,MRI检查显示病灶数量更多,病灶更小,检查时间、发病-检查时间更短(P<0.05)。结论:与CT检查相比,MRI检查对老年多发性脑梗死的诊断效果更好,能够有效提升病变检出率,更好的发现微小病灶,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低磁场MRI脑弥散加权成像(DWI)对早期脑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5例早期脑梗死患者做常规CT扫描和MRI扫描,并加扫弥散加权成像(DWI)比较急性和超急性期脑梗死在常规CT和磁共振DWI表现。结果急性和超急性期脑梗死中10例CT正常,DWI出现异常高信号,5例CT见轻度低密度,DWI大片状高信号。说明DWI对急性和超急性脑梗死有明显敏感性。结论DWI能诊断常规MR序列不能显示的超急性期和急性期脑梗死,优于常规CT,并能区别急性期和慢性期脑梗死,因此DWI应作为常规诊断急性和超急性期脑梗死常规序列。  相似文献   

19.
出血性脑梗死临床与CT分析(附20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出血性脑梗死的临床特点及特征性影像学所见。方法 对5年间收治的20例出血性脑梗死患者,详细观察临床特点,并多次复查CT,必要时行增强扫描。结果 在治疗中出现临床症状加重(头痛、呕吐,偏瘫加重及意识障碍加深等),应及时复查CT,明确出血性脑梗死的诊断,其CT表现以不规则出血型改变为主。结论 心源性脑梗死与本病有密切关系。本文还参考文献简要讨论该病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20.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2):4220-4221
探讨MRI与CT检查在评估多发性脑梗死中的临床价值。选取我院多发性脑梗死患者74例,均采取MRI与CT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法检出脑梗死病灶大小、数量、检查时间,统计其对不同梗死时间的脑梗死检出率、总检出率。MRI检查脑梗死的总检出率94.59%(70/74)高于CT 56.76%(42/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检查对梗死时间为24~72h、<24h的脑梗死检出率高于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检查的检查时间短于CT,发现病灶数量多于CT,发现梗死平均病灶小于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多发性脑梗死诊断鉴别中应用MRI检查,可明显提高脑梗死检出率,价值高于C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