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心性猝死的病因及复苏策略,以预防和减少心性猝死的发生,提高复苏成功率,最大程度地减少死亡率及致残率.方法:对28例医院内心性粹死病例进行年龄、性剐、猝死前主要疾病、诱发因素、复苏方法等项内容进行临床分析.结果:心性猝死患者45~60岁为高发年龄;男性;女性=3:1,其中冠心病患者为67.8%.53.6%为情绪不稳定或用力排便诱发.复苏成功18例,其中2例遗留有永久性脑损害.死亡10例,占35.7%.结论:心性猝死的主要原因为存在有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特别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避免诱发因素可望减少猝死的发生,及时电除颤和气管插管及后续高压氧治疗是复苏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14例中青年猝死患者的临床病因分析,探讨中青年发生猝死的原发疾病,诱发因素及防治措施,以期减少猝死的发生和降低猝死的死亡率。方法:对我院近10年发生猝死的14例中青年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讨论:中青年猝死发病前有原发疾病且多有诱因,但无明显先兆表现;减少猝死的发生率,重在预防。主要措施:加强宣传力度、提高高危人群的自我防范意识、尽量避免诱发因素。  相似文献   

3.
我院 2003年 1月~ 2004年 1月通过" 120"出诊抢救电击伤猝死患者 8例.现将救护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P)极易发展为急性心肌梗死、严重心律失常甚至引起猝死。心绞痛患者多有紧张、焦虑、恐惧等症状。已有的研究表明,健康教育对此类病人有重要意义,其作用日益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精神病患者在住院期间猝死的相关因素。方法:对22例猝死病例的性别、年龄、临床诊断、服药种类、死亡时间、诱因等进行分析。结果:22例猝病例中,40岁以上患者占17例(77%),使用药物以酚噻嗪最多占17例(77%),猝死在一天中发生时间以清晨6:00~8:00最多8例(36%)猝死诱因以感染最多9例(41%),猝死前心电图检查(ECG)异常14例(64%)。  相似文献   

6.
正年前,相继发生"高以翔们"的逝去,牵动了无数人的心弦,让"猝死"这一出乎人们意料的突发死亡再一次进入了大众的视野。对于猝死而言,无论是心源性还是非心源性原因所致,其前都会出现心脏骤停,如果能在黄金抢救时间内快速建立人工循环与呼吸进行心肺复苏,将使一部分人起死回生。目前我国心脏骤停的发生率正逐年攀升,并成为青壮年人群的主要杀手,据临床数据显  相似文献   

7.
时辰护理是护理人员利用机体自身的生理节律,对患者心理因素、用药时间、生活起居等方面进行的护理.胸痹有"三变"特点:突变、易变、多变,常可导致心力衰竭,以致猝死,临床观察发现,其诱发加重与时辰的阴阳消长规律有关.  相似文献   

8.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或猝死,为心血管急重症,相当于中医学的"胸痹"、"真心痛"等证。此病合并便秘者临床上较多见,便秘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而且病人可因排便不畅发生猝死,故应及时处理。因此,积极预防及进行中医辨证护理干预患者便秘对患者的预后及防治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我科对患者在常规积极治疗的基础上进行中医辨证施护,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暴发型心肌炎临床诊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暴发型心肌炎又称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是一种危及生命的严重感染性疾病,其突出表现为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严重心律失常或猝死,其临床及心电图演变有时酷似急性心肌梗死,易导致误诊。现将笔者1991年1月至2005年12月收治的19例此类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心性猝死的病因及复苏策略,以预防和减少心性猝死的发生,提高复苏成功率,最大程度地减少死亡率及致残率。方法:对28例医院内心性猝死病例进行年龄、性别、猝死前主要疾病、诱发因素、复苏方法等项内容进行临床分析。结果:心性猝死患者45~60岁为高发年龄;男性:女性=3:1,其中冠心病患者为67.8%,53.6%为情绪不稳定或用力排便诱发。复苏成功18例,其中2例遗留有永久性脑损害。死亡10例,占35.7%。结论:心性猝死的主要原因为存在有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特别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避免诱发因素可望减少猝死的发生,及时电除颤和气管插管及后续高压氧治疗是复苏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景霜 《中国中医急症》2011,(10):1712-1713
猝死是急诊科最常见、最严重的临床急症,发病急骤,病死率极高,如果患者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救治,严重影响预后和临床疗效。猝死是指平素看来健康或病情稳定、好转、没有危急征象的患者于短时间内发生的非暴力性突然死亡,短时间多指1h以内,世界卫生组织规定发病6h内的死亡叫猝死,也有人将发病后24h内死亡者归入猝死;判断为猝死还要排除外伤、中毒、他杀,自杀及其他事故等。鉴于猝死生存率极低,因此临床救治及护理配合非常重要。现将我院近年对189例猝死患者临床急救护理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病毒性心肌炎属祖国医学"心悸"、"胸痹"范畴.本病因正气不足,外感风寒或风热之邪,内舍于心所致.轻者可无症状,重者可致心力衰竭或猝死,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应引起高度重视.本病若能早期发现、及时治疗、细心护理,大部分患者可完全康复;若失治、误治或护理不当,可迁延不愈或并发其它病.现仅就本病的辨证施护,略陈管见如下.  相似文献   

13.
胡小艳 《内蒙古中医药》2014,33(31):178-178
目的:分析呼吸内科住院患者发生猝死的原因,针对原因进行针对性护理措施,减少患者猝死发生,预防医疗纠纷。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呼吸内科住院接受治疗发生猝死的36例患者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猝死原因,提出护理对策。结果:通过针对性护理措施,减少了猝死发生。结论:提高风险意识,针对主要原因进行有针对性的预防,能最大限度的减少猝死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李桂芳 《中国中医急症》2008,17(8):1171-1172
肺栓塞是以各种栓子阻塞肺动脉系统为其发病原因的一组疾病。骨折并发急性肺栓塞发病率、病死率和致残率高,如肺动脉主干阻塞50%常可猝死,已经受到各国医学界的普遍关注。对此类患者进行密切观察、及时诊断、有效治疗、抢救配合、预防复发是很重要的。笔者2001~2006年通过对38例骨折并发急性肺栓塞患者的临床护理,取得一定经验。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笔者应用"肝脾腧穴"治疗胃肠疾病,是受到我院林基华副主任医师启发与指导."肝脾腧穴"为肝脾病变的反应点,是此类患者"结"之所在.定位当为前正中线脐下3寸,旁开6寸的肝脾两经交会之处.既为交会穴,则不仅能治疗本经脏腑的疾患,还可主治与之交会各经及其所属脏腑的病证.针刺手法当平补平泻,以疏调肝脾气机.  相似文献   

16.
"寒温并用法"是中医组方体系中重要的方法之一,被广泛应用于各脏腑疾病的辨证论治."寒热错杂证"亦多见于心系疾病的领域中.方祝元从寒热错杂的独特角度探讨此类心系疾病的病因病机,认为寒热错杂与心系疾病密切相关,强调了"寒温并用法"治疗此类心系疾病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窦性心动过缓是常见的心律失常疾病,患者平时生活质量下降,严重时可导致晕厥、猝死等严重后果.目前,临床上针对窦性心动过缓的药物很少,且疗效不佳,有较明显的不良反应,停药后则病复如初,患者难以接受和坚持.因此,积极寻求安全有效的药物,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减少猝死的发生率,具有较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在剧烈的运动中猝死称“运动猝死”,近年世界各国常有发生:美国著名排球运动员海曼,原中国篮球运动员韩朋山及前排球运动员朱刚均遭逢运动猝死。 运动猝死究竟原因何在?根据北京大学医学部运动医学研究所专家对我国运动性猝死原因  相似文献   

19.
正流传度:100000000+在进行急救时,如发现猝死患者的第一目击者能立即拨打120,并科学地进行心肺复苏,会提高患者被成功救治的概率。但心肺复苏也仅适用于猝死患者,若患者处于清醒、有心跳、有呼吸的状况时,做心外按压不仅多余,还可能弄伤肋骨、肺部等。  相似文献   

20.
马芳  李宁 《光明中医》2007,22(7):65-67
缓慢性心律失常是临床常见病证之一,以心悸、头晕、神疲乏力、甚则晕厥、猝死为主要临床表现,属祖国医学之"心悸"、"迟脉证"等范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