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基于社会支持模式的团体教育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一级亲属病耻感感知的影响。方法 :选择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诊断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一级亲属为研究对象,对照组(n=75)实施常规团体教育,干预组(n=75)实施以社会支持为指导的团体教育,比较两组一级亲属病耻感水平。结果 :干预后,干预组患者一级亲属病耻感(28.14±4.72)低于对照组(30.63±5.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47,P=0.004)。结论 :基于社会支持模式的团体教育能够有效降低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一级亲属病耻感感知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精神分裂症患者亲属心理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方法:将精神分裂症患者亲属作为研究组(n=43),普通患者亲属作为对照组(n=40),在患者入院后1周,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和综合生活质量量表分别对两组进行评分并比较。结果:研究组症状自评量表总分和人际关系、焦虑、恐怖等因子分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综合生活质量量表总分和睡眠、精神紧张、负性情感、业余娱乐、经济状况等因子分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亲属心理状况较差,生活质量降低,应该受到关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微信互动管理模式对出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亲属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 对50例出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亲属进行微信互动管理,于干预前、3个月、6个月分别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评估,分析影响其抑郁、焦虑情绪的因素。结果 精神分裂症患者亲属SDS和SAS明显高于国内常模(t=12.10,t=10.81;P均<0.001);女性亲属SDS和SAS明显高于男性亲属(t=3.48,P=0.001;t=3.78,P=0.032);首次出院亲属SDS和SAS明显高于二次及以上患者亲属(t=3.64,P=0.001;t=3.46,P=0.028);患者直系亲属SDS和SAS明显高于旁系亲属(t=4.01,P=0.001;t=3.26,P=0.021);教育程度不同的亲属SDS和S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97,P=0.039:F=:3.16,P=0.042);不同职业状况的患者亲属SDS和S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5,df=,2,P=0.032:t=3.29,df=2,P=0.046);有固定职业的患者亲属 SDS和SAS评分高于无固定职业的患者亲属。微信互动管理3个月、6个月后,精神分裂症患者亲属的SDS和SAS评分较基线有明显下降(P均<0.05),与国内常模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出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亲属有明显的抑郁、焦虑情绪,与性别、出院次数、亲属关系、受教育程度有关。通过微信互动管理,可以有效改善出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亲属的抑郁与焦虑情绪。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针对性健康教育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陪护亲属认知水平的影响,为提高其监护质量提供依据.方法将100名精神分裂症患者陪护亲属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名,观察组开展一对一针对性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对照组予以常规健康教育讲座.观察患者住院全程.于患者出院前1 d采用自拟调查表评定两组陪护亲属的认知状况,统计两组患者自杀、外走、伤人、毁物发生率. 结果患者出院时,观察组陪护亲属对精神分裂症的概念、治疗、转归及预防的认知状况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患者的自杀未遂、外走行为、外走企图、伤人行为、伤人倾向、毁物现象、毁物倾向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 结论 针对性健康教育能显著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陪护亲属的认知能力与监护质量,对预防意外事件的发生具有显著效应,更有利于帮助患者早日回归社会.  相似文献   

5.
精神分裂症患者亲属不遵医行为护理干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亲属不遵医行为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将70例再次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陪护亲属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干预组实施护理干预,对照组未进行护理干预,两组患者出院后随访1a。结果干预组患者较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长,出院疗效好,1a内复发率低(P<0.05或0.01)。结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亲属实施护理干预是有效预防复发的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基于日记研究的沟通模式对ICU老年术后转出患者一级亲属迁移应激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17年10月—2018年4月将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的86例ICU老年术后转出患者及其一级亲属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住院时间分为对照组(n=43,2017年10—12月收治)和观察组(n=43,2018年1—4月收治)。对照组实施常规沟通,观察组以日记研究为基本实施沟通,比较两组患者转出后一级亲属的迁移应激水平。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一级亲属的迁移应激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一级亲属的迁移应激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98,P<0.01)。结论基于日记研究的沟通模式能够有效降低ICU老年术后转出患者一级亲属的迁移应激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社区综合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6月至2010年5月出院的12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58)和对照组(n=62)。两组患者在接受住院治疗的基础上,在出院前1周给予康复状态评估;观察组患者按干预计划接受为期1年的社区综合干预,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的社区管理。两组患者在出院前1周及干预后6、12个月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scale,ADL)、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version of personal and social performance scale,VPSP)分别进行测评,根据指标进行评价。结果出院前1周,两组患者ADL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出院后6及12个月,两组患者ADL评分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出院时,两组患者VPSP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6及12个月时,两组患者的VPSP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社区综合干预对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状态,提高其生活质量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姚琴 《护理与康复》2009,8(10):867-868
目的探讨电话随访对首发精神分裂症出院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10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按出院顺序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出院后进行电话随访,对照组出院后进行常规门诊随访。在患者出院6月、12月时调查服药依从性及复发率,出院12月时用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评价患者的社会功能缺陷情况。结果出院12月时,观察组服药依从性明显好于对照组,x^2=4.46,P=0.035;出院12月时,按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评定,两组总均分及各单项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出院6月时两组复发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出院12月时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x^2=6.00,P=0.014。结论电话随访对首发精神分裂症出院患者的康复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杨素芳 《当代护士》2021,(2):108-110
目的 探讨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运动联合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 纳入本院2017年11月—2019年2月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113例.根据患者入院时间的先后顺序将其分为观察组(n=54)和对照组(n=59).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运动治疗联合心理护理干预.两组均干预8周.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生活...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康复训练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症状的影响。方法 2008年3月1日~10月31日本院收治精神分裂症患者70例,分为对照组(n=35)和观察组(n=35)。两组均使用抗精神病药,对照组采用精神科护理常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针对性的康复训练。运用阴性症状评定量表(SANS)和住院精神病患者康复疗效评定量表(IPROS)对康复训练效果进行评定。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兴趣缺乏、注意障碍、生活能力、社交能力及关心和兴趣等改善(P<0.05)。结论在住院期间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康复训练,能提高患者在住院期间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阿立哌唑和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2)和观察组(n=38)。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奥氮平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阿立哌唑药物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4%,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2%(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18.4%低于对照组的38.1%(P<0.05)。结论:阿立哌唑和奥氮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阿立哌唑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脑电生物反馈治疗仪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治疗中的护理效果。方法:取精神分裂症患者70例,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n=35)和观察组(n=35)。2组均采用脑电生物反馈治疗仪治疗,对照组治疗过程中采用常规方法护理,观察组采用康复护理联合工娱疗活动,比较2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后阳性与阴性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脑电生物反馈治疗仪治疗时采用康复护理效果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心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亲属的情绪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灿 《当代护士》2008,(8):77-78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亲属的情绪影响。方法对223名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亲属随机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对照组给予一般卫生宣教和出院指导,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早期予以心理干预。2组亲属在干预前后分别给予焦虑、抑郁自评量表(SAS、SDS)评定,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前2组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2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亲属进行早期心理干预可有效减轻其负性情绪,使其更积极地协助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依从性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其家庭照顾者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1~12月上海市浦东新区精神卫生中心护理部实施依从性干预后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60例及其照料者纳入观察组,将2016年1~12月该院实施依从性干预前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60例及其照料者纳入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健康宣教,观察组患者接受依从性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出院时及出院后3个月治疗依从性评分、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TAQ)评分、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世界卫生组织残疾评定项目(WHO DASⅡ)评分、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评分以及家庭照顾者负担量表(ZBI)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出院时ITAQ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出院后3个月治疗依从性评分和ITAQ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出院后3个月PAN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不同时间WHO DASⅡ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出院后3个月GQOLI-74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家庭照顾者出院后3个月ZB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从性干预能够有效提升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改善其自知力与治疗态度,提升预后效果,减轻家庭照顾者的负担。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运用云随访平台在肝硬化出院患者延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1月至8月我院收治的肝硬化出院患者10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54)和观察组(n=54).对照组给予常规电话随访,观察组运用云随访平台进行跟踪随访.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依从性和满意度上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疾病认知、生活方式、规范用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微信教育在黑素瘤患者心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n=40)采用常规出院指导及电话回访,观察组(n=40)在住院时建立微信群,出院后进行微信互动干预。两组分别在出院时和出院后3个月运用心理弹性量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进行评估。结果患者出院后3个月观察组心理弹性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基于心理弹性模型的微信干预,能够有效提高黑素瘤患者心理弹性水平,缓解焦虑和抑郁状况。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冥想放松训练对慢性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6月—2019年1月在上海市静安区精神卫生中心住院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1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6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n=80)和对照组(n=80).两组患者均给予临床巩固、常规护理和康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冥想放松训...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亲属一对一模式对情绪障碍干预的效果。方法将120名精神分裂症患者亲属按居住地分为观察组56名、对照组64名,两组均接受医护人员的疾病相关知识宣教及支持性心理疏导,观察组同时进行一对一模式干预。采用简易应对方式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分别在入组时、干预后6月和干预后1年时对两组患者亲属进行测评;自行设计精神分裂症相关知识知晓评价表,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亲属在入组时、干预后1年测评。结果两组患者亲属在入组时简易应对方式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6月和1年,两组简易应对方式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精神分裂症相关知识认知较对照组高。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亲属间一对一模式干预有利于解除心理问题和促进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9.
针对性出院指导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近期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针对性出院指导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其家属的可行性与近期效果的影响.方法将9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与其家属随机分为研究组(46例)和对照组(44例),研究组实施针对性出院指导,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指导.分别于患者出院后3个月和6个月调查依从性,并进行康复状态量表(MRSS)和复发率评定.结果出院后3个月和6个月研究组依从性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研究组MR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复发率为7.0%,对照组复发率为25.0%,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2=5.85,P<0.05).结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有针对性的出院指导是改善患者近期效果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焦虑、抑郁情绪、睡眠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三明市台江医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90例的家属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42)和观察组(n=48)。对照组家属常规护理指导,观察组增加个体化心理护理干预,比较2组家属焦虑、抑郁情绪、睡眠质量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家属干预后SDS评分和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家属干预后SS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积极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其焦虑、抑郁情绪及睡眠质量,有助于改善其心理健康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