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fine needle aspiration cytology,FNAC)与丝/苏氨酸特异性激酶(serine-threonine protein kinase,BRAF)基因V600E联合检测对于甲状腺结节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117例甲状腺结节患者,术前分别行FNAC检查和BRAF V600E突变检测,并将其结果与术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术前FNAC与BRAF V600E突变联合检测的符合率为92.3%(108/117),灵敏度为88.5%(69/78),均高于单独的BRAF V600E突变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联合检测的灵敏度也高于单独的FNAC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FNAC细胞学评估与BRAF基因联合检测可提高甲状腺结节的术前诊断率,并对临床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fine needle aspiration cytology,FNAC)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病变漏诊率与误诊率。方法收集980例甲状腺患者在超声引导下行FNAC检查,并分析15例甲状腺FNAC检查漏诊与误诊的原因,以及195例穿刺后行手术患者的FNAC诊断结果与术后病理诊断的一致性。结果FNAC结果提示恶性检出率为11.4%(112/980),穿刺后行手术的患者195例,术后病理诊断良性128例,FNAC诊断符合率为91.40%(117/128)。术后病理诊断,乳头状癌60例,FNAC诊断符合率为92.22%(56/60);FNAC检查误诊11例,漏诊4例。结论超声引导下甲状腺FNAC检查对甲状腺术前良、恶性病变的诊断,尤其对乳头状癌的诊断有一定的漏诊率和误诊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随着细胞学研究的不断深入,联合基因学及免疫组化协助诊断,更好地提高甲状腺FNAC的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3.
家系1先证者(Ⅱ8),女,63岁.因体检发现甲状腺结节1月入院.查体:甲状腺右叶肿块直径约1.0cm,质地中等,表面稍粗糙,边界欠清楚,形态欠规则,双侧颈淋巴结无长大.彩超示甲状腺双侧叶结节实性伴钙化.甲状腺功能正常.行甲状腺全切及双颈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病理诊断为甲状腺乳头状癌伴双颈中央区淋巴结转移.家系调查3代(图1a),先证者父母非近亲结婚,其大姐(Ⅱ6)、三妹(Ⅱ10)患甲状腺乳头状癌,大姐3个子女中2个女儿(Ⅲ7、Ⅲ8)也患甲状腺乳头状癌,先后在我院手术治疗,术后随访3年至今未复发.Ⅱ11检查发现患桥本氏甲状腺炎.Ⅲ9、Ⅲ10及Ⅲ11体检未发现甲状腺结节.  相似文献   

4.
患者女性,56岁,5 个月前无意间发现颈部肿物,无疼痛等其他症状,无其他肿瘤病史,就诊于当地医院.甲状腺B超示甲状腺右侧叶不均质低弱回声团(TI-RADS Ⅲ类);甲状腺右侧叶低弱回声结节(TI-RADS 4a类),未予重视及系统治疗.发现颈部肿物5 个月后来我院诊疗,复查B超示甲状腺右侧叶混合回声结节(TI-RADS...  相似文献   

5.
自八十年代开始,我们对甲状腺结节患者包括多结节或单个结节常规进行甲状腺微粒体抗体(TMA)和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检测,现将其中373例有完整资料病例的检测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对象和方法 一、对象: (一)甲状腺结节患者:373例(男41,女332),年龄12~70岁,平均41.23±29岁。均来自本院住院手术病例,并根据临床、实验室检查及细胞病理学检查明确诊断的多结节或单结节患者。全部病例TMA、TGA检测均为二次以上。 373 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中结节性甲状腺肿或甲状腺腺癌288例;亚急性甲状腺炎5例;局灶性甲状腺炎5例;甲状腺癌75例。 (二)正常对照组:313例为无甲状腺肿大的健康者。 二、方法:病例组和对照组均以上海放射免疫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估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免疫细胞化学染色联合小组合的分子检测, 在Bethesda分类(TBSRTC)不确定类别(Ⅲ~Ⅴ级)细胞学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12月至2021年12月北京医院病理科96例有组织病理学随访结果、术前穿刺细胞学诊断为TBSRTC Ⅲ、Ⅳ及Ⅴ级的病例。细胞学涂片经退染cyclin D1免疫细胞化学染色, 及刮取涂片行BRAFV600E单基因或5基因(BRAF、N-RAS、H-RAS、K-RAS和TERT)检测。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和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估cyclin D1诊断甲状腺恶性肿瘤的最佳临界值。通过交叉列联表评价各指标的特异度、灵敏度、阳性预测值(PPV)和阴性预测值(NPV), 并评价其诊断的准确性。结果入组的96例甲状腺结节中, 细胞学诊断TBSRTC Ⅲ级42例, Ⅳ级10例, Ⅴ级44例。其中女性79例, 男性17例, 中位年龄47岁(范围25~75岁)。甲状腺细胞cyclin D1核染色阳性阈值设定为7.5%, 其诊断甲状腺恶性肿瘤的PPV为100%, NPV为57.1%, 灵敏度为81.0%, ...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在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活检中不同穿刺针数的标本满意率,为临床操作提供依据。 方法 纳入我院95例患者,共计106个实性或实性为主的甲状腺结节,随机分为1针组、2针组和3针组,均在超声引导下完成对甲状腺实性成分的细针穿刺活检术,标本送细胞病理学诊断,依据Bethesda分类标准,将BethesdaⅠ类定义为不满意,BethesdaⅡ~Ⅵ类定义为满意,比较不同穿刺针数的标本满意率。 结果 结节标本总体满意率为92.5%(98/106),1针组、2针组、3针组的标本满意率分别为90.2%(37/41)、93.9%(31/33)、93.8%(30/32),三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对于实性或以实性为主的甲状腺结节,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的针数对取材的影响不明显,穿刺1针可以达到和2针、3针相当的标本满意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伴有钙化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本院收治的93例甲状腺结节合并钙化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良、恶性甲状腺结节伴有钙化的超声表现及参数,比较良、恶性结节血流信号及参数.结果:甲状腺良性结节形态规则、边界清晰、连续钙化环出现率均高于恶性结节,周围钙化软组织出现率均低于恶性结节(P<0.05).良性甲状腺结节中血流信号为0级、I级的出现率高于恶性甲状腺结节,Ⅱ级、Ⅲ级的出现率低于恶性甲状腺结节(P<0.05).恶性甲状腺结节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及阻力指数均高于良性结节,舒张末期血流速度低于良性结节(P<0.05).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91.67%、91.30%、91.40%.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伴有钙化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诊断准确率较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及液基薄层细胞学对甲状腺疾病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78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其中男性34例,女性44例;年龄33~64岁,平均年龄47.6岁。对甲状腺结节患者行细针穿刺活组织检查,观察细胞病理学与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结果 78例患者均获取足够的标本,其中73例(93.6%)细胞学结果与病理学诊断结果一致,即20例(25.6%)为恶性肿瘤,44例(56.4%)为良性肿瘤,9例(11.5%)为非肿瘤性病变。甲状腺细针穿刺鉴别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灵敏度为90.9%,特异度为98.1%。阳性预测值为96.3%。结论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及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在甲状腺疾病诊断中有诊断性的临床应用价值,与组织病理学检查总体诊断符合率较好。该方法为是否采取手术治疗及术式的选择提供了有力的依据,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术前确诊手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超声检查对甲状腺弥漫性病变合并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0例甲状腺弥漫性病变合并结节患者均接受超声检查,并经穿刺活检或术后病理检查确诊,观察甲状腺弥漫性病变合并结节患者的超声特征,比较评价其鉴别诊断价值。结果病理检查共检出209个甲状腺结节,包括74个良性结节和135个恶性结节;超声检查共检出204个结节,包括72个良性和132个恶性。组间良恶性结节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良性结节与恶性结节在内部回声、边界、形态、钙化灶、血流分布等级及阻力指数上均存在明显差异(P 0. 05)。结论超声检查在甲状腺弥漫性病变合并结节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准确率,且能够有效鉴别良恶性病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中微钙化征象在甲状腺微小癌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自2020年7月至2022年7月收治的92例甲状腺微小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超声检查,对比良、恶性结节钙化相关因素、不同类型TMC结节钙化的超声表现.结果:97例甲状腺微小瘤(Thyroid micro carcinoma,TMC)患者中,超声检查显示良性结节有35例、恶性结节有62例;超声检查的准确度为98.41%、灵敏度为87.30%、特异度为79.41%;甲状腺良、恶性结节与年龄、性别都有一定相关性,钙化率也存在较大差异;其中TMC恶性结节患者中女性占64.52%比高于男性19.35%、<45岁患者占67.74%、≥45岁患者占32.25%;微钙化在良性结节发生率为5.71%低于恶性88.71%(P<0.05);TMC中乳头状癌钙化率87.67%(64/73)最高,髓样癌钙化率33.33%(1/3)最低,滤泡状癌钙化率45.45%(5/11)高于乳头滤泡混合型癌40.00%(2/5);在92个TMC患者中,微钙化发生率为61.96%(57/92),乳头状癌占比73.35%(73/92),乳头状癌微钙化率为76.39%(55/73).结论:微钙化对于甲状腺微小瘤具有较高的特异性,恶性结节相对于良性结节而言,微钙化率更高,对临床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探讨经B超引导针吸穿刺细胞学检查(FNAC)对淋巴结结核(TB)的诊断价值.在B超引导下对淋巴结进行FNAC,以鉴别淋巴结结核.FNAC诊断淋巴结肉芽肿及反应性增生病变80例,41例经病理组织学证实.FNAC诊断结核36例,肉芽肿性淋巴结炎2例,反应性增生3例.结论:经B超引导FNAC是淋巴结结核病理诊断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多模态超声对81例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鉴别价值.方法:选取自2020年1月-2022年8月本院收治的81例甲状腺结节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多模态超声检查,以病理学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常规超声与多模态超声的诊断价值.结果:81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均进行常规超声检查,结果显示有61例良性结节患者、20例恶性结节患者,其中经病理学检查确诊良性结节46例、恶性结节12例.81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均进行多模态超声检查,结果显示有55例良性结节患者、26例恶性结节患者,其中经病理学检查确诊良性结节52例、恶性结节24例.常规超声检查诊断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71.60%、44.44%、85.19%.多模态超声检查诊断准确率、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93.83%、88.89%、96.30%.多模态超声检查诊断准确率及灵敏度均高于常规超声(P<0.05).结论:多模态超声检查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鉴别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其准确率高于常规超声,为临床评估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4.
例1男性,35岁,因发现颈部肿块2年入院.查体:甲状腺多发结节,较大者约2 cm,质中,界欠清.B超:甲状腺左、右叶分别可见1~2个低回声结节,直径分别为1.0 cm、1.5 cm和2.3 cm;甲状腺功能检查正常.针吸检查:触及右侧较大结节行穿刺术,进针后感觉质稍脆,抽出少许血样物.例2女性,55岁,因右颈逐渐增大的肿块半年余而入院.查体:右颈肿物,大小5.0 cm×4.5 cm,质硬,边界欠清,吞咽困难.B超:甲状腺实性占位;甲状腺功能检查正常.针吸检查:进针后感觉质脆,抽出富含细颗粒的白色黏稠物少许.  相似文献   

15.
李慧 《医学信息》2018,(14):164-166
目的 对比分析应变率弹性成像(SRE)及剪切波弹性成像(SWE)在TI-RADS 4类甲状腺结节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80例TI-RADS 4类甲状腺结节行细针活检穿刺,术前对结节均行SRE及SWE检查,根据病理结果对比分析两者对4类甲状腺结节的诊断价值。结果 80例结节中,经病理证实甲状腺乳头状癌46例,SRE敏感性及准确性分别为86.95%、59.70%;SWE敏感性及准确性分别为89.13%、64.06%,SRE联合SWE敏感性及准确性分别为89.74%、85.37%,SRE及SWE诊断准确性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RE+SWE准确性高于单独应用SRE或SWE。结论 SWE对甲状腺4类结节诊断准确性略高于SRE,两者联合有助于提高4类甲状腺结节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6.
患者女性,66岁,3年前检查发现甲状腺双叶结节,期间未行任何治疗,1 个月前出现声音嘶哑,喝水呛咳.外院甲状腺彩超示:甲状腺右叶偏强回声团,甲状腺左叶多发结节, TR-RADS 3类,未予对症处理,症状无缓解,为进一步诊治遂就诊于我院.术中探查发现:甲状腺结节性肿大,左叶可触及一大小5 cm × 4 cm肿物,质硬,边...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超声联合三维能量多普勒血管成像(3D-PDA)对甲状腺结节严重程度的判断及临床病理特征。方法选择2013年11月至2017年11月联勤保障部队第908医院收治的甲状腺结节患者120例,其中男性64例,女性56例;年龄38~43岁,平均年龄41.22岁;体质量指数(BMI)为(23.18±1.39) kg/m~2。良性结节患者67例,恶性结节患者53例,分别对所有患者进行彩色超声和3D-PDA检查,检查过程中,采用双盲形式。分别对超声诊断和3D-PDA诊断情况及联合检测的诊断效能进行对比观察。结果对患者的常规超声检查中,良性结节组与恶性结节组甲状腺结节血流分级(χ~2=35.231,P=0.000)、动脉收缩期最大流速(PSV)(t=11.098,P=0.000)及阻力指数(RI)(t=13.230,P=0.000)之间的差异存在显著统计学意义,相比恶性结节,良性结节血流分级较小,PSV及RI较低。良性结节患者与恶性结节患者在进行3D-PDA检查结果显示,两组甲状腺结节血流分布(χ~2=23.831,P=0.000)、血管数量(χ~2=25.132,P=0.000)、血管走行(χ~2=12.511,P=0.000)、血管空间分布(χ~2=66.641,P=0.000)、结节血流情况(χ~2=79.951,P=0.000)、周边实质组织血流情况(χ~2=19.172,P=0.000)之间的差异存在显著统计学意义;通过对超声联合3D-PDA、单独使用超声和3D-PDA对甲状腺结节的诊断效能观察,联合检测的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下面积高于单独检测,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超声联合3D-PDA对甲状腺结节严重程度的判断灵敏度高于单独检测,值得在临床工作中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行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US-FNAC)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有效性。方法将58例可疑甲状腺恶性结节的患者均行US-FNAC检查,以手术切除病变组织的病理学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观察US-FNAC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检出情况,US-FNAC用于结节良恶性诊断的临床价值(敏感性、特异性)。结果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69枚结节,57枚为恶性结节,占82. 6%,良性结节12枚,占17. 4%;而US-FNAC用于检测特异性为83. 3%,敏感性为89. 5%,准确率为88. 4%。结论 US-FNAC用于甲状腺结节性质诊断临床价值较高,能有效诊断良、恶性结节,且不易造成患者声音嘶哑、穿刺点出血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联合萤火虫成像技术在甲状腺结节良恶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纳入2019年9月—2020年9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甲状腺结节患者100例(126个结节),其中男42例、女58例,年龄19~56岁。患者术前均行高频超声和萤火虫成像检查,术后均行病理组织学检查并确诊结节的良恶性。观察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甲状腺结节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2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76例甲状腺结节患者的超声影像资料,观察结节大小、血供、内部回声与周边回声,并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超声检查提示,31例为结节性甲状腺肿,23例为甲状腺腺瘤,17例为甲状腺瘤,超声诊断准确率为93.42%(71/76);54例属于良性结节,诊断准确率为93.10%;17例属于恶性结节,诊断准确率为94.44%,与病理结果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结论甲状腺结节应用超声检查能够为临床初步诊断、鉴别诊断与对症治疗提供一定参考价值,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