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铺灸八髎穴区治疗足跟痛的效果。方法:5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6例。治疗组用铺灸八髎穴区治疗,对照组给予抗骨增生片、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6.15%,对照组77.1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铺灸八髎穴区治疗治疗风湿痹阻型足跟痛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杨艳影  李飞 《河南中医》2022,42(4):583-586
目的:观察深刺八髎穴结合隔附子饼灸治疗中风后肾阳虚型尿失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中风后肾阳虚型尿失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一般针刺治疗,观察组给予深刺八髎穴结合隔附子饼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膀胱残余尿量、排尿次数及尿失禁评分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膀胱残...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脐针配合重灸八髎穴治疗寒湿凝滞型慢性盆腔炎疗效。方法:寒湿凝滞型慢性盆腔炎患者8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0例。治疗组采用脐针配合重灸八髎穴治疗,于月经干净后开始;对照组使用常规西药(左氧氟沙星片+奥硝唑片)治疗,于月经前、月经干净后各口服10 d。一个月经周期为一个疗程,月经期停止治疗。2个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与中医症状积分。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100%、67.5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比较,主症及次症积分,治疗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脐针配合重灸八髎穴治疗寒湿凝滞型盆腔炎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刘亚  张春宇  韩笑瑜  祝海波 《河北中医》2021,43(2):312-315,320
目的 观察重灸八髎穴治疗卒中后尿失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卒中后尿失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均予常规针刺治疗.对照组30例予留置导尿管法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重灸八髎穴治疗.2组均治疗1个月.比较2组临床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尿失禁程度变化,比较2组治疗前后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表简...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电针八髎穴配合温灸器灸治疗小儿遗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遗尿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予电针八髎穴配合温灸器灸治疗,对照组予常规针刺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遗尿频率、次数及治愈者已接受治疗的次数,从而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67%(P0.05);治疗组遗尿消失所需治疗次数11.21±4.12次,显著少于对照组的18.31±5.67次(P0.05)。结论:电针八髎穴配合温灸器灸治疗小儿遗尿的疗效优于常规针刺,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从改进操作方法的角度观察中药隔姜八髎灸治疗中重度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80例,均来源于黄冈市中医医院妇科门诊,随机分成两组,中药隔姜八髎灸40例为A组,针刺八髎穴40例为B组。A组采用涂抹姜汁、铺中药微粉温经暖宫散、铺桑皮纸、铺姜绒成饼状、置入艾炷并点燃、连续施灸9壮约2 h; B组采用针刺治疗,留针30 min。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第1月、第2月、第3月经周期及治疗结束后3个月VAS及CMSS测评,比较两种方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A组治疗后的3个月随访期,痛经症状总发作时间、平均严重程度及疼痛自评、总评分明显低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或P 0. 01)。结论:中药隔姜八髎灸与针刺八髎穴均能改善痛经症状,中药隔姜八髎灸在改善痛经VAS评分及COX症状量表评分方面、在整体疗效及起效时间上明显优于针刺八髎穴,明确了中药隔姜八髎灸治疗中重度原发性痛经疗效的确切性与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一、治疗方法患者取俯卧位,暴露骶部,用七星针在八髎穴处缓慢叩打,使局部充血,放上丁桂散(丁香、肉桂)药粉,布满八髎穴,再覆盖关节止痛膏一张,然后用点燃的艾条,进行悬灸或雀啄灸,病员感到温热为度。一般隔日1次,每次10~15分钟。二、治疗效果本组44例中,内痔出血16例:痊愈4例,好转11例,无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时空针灸灵龟八法开穴悬灸干预老年性夜尿症肾阳虚型的临床观察.方法 将80例老年性夜尿症肾阳虚型病人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治疗组时间穴位为后溪、申脉;空间穴位为腰背九宫穴组,靶向穴位为涌泉、太溪、三阴交.对照组选择关元、气海、双涌泉、双八髎.在干预前和干预后观察2组夜晚排尿次数、睡眠质量、生活质...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热敏灸联合电针八髎穴治疗良性前列腺增大的临床疗效,总结护理要点。方法 将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热敏灸联合电针八髎穴组、热敏灸组和药物治疗组,对比观察3组治疗后临床疗效及国际前列腺症状(I-PSS)评分、生活质量指数(QOL)、残余尿量、尿流率变化情况,同时总结护理方法。结果 治疗后热敏灸联合电针八髎穴组的显效率高于热敏灸组和药物治疗组(P <0.05),但3组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热敏灸联合电针八髎穴组I-PSS评分、残余尿量,与热敏灸组和药物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3组间的QOL指数、最大尿流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热敏灸联合电针八髎穴可明显改善良性前列腺增大患者的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针刺八髎穴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脊髓损伤后伴发神经源性膀胱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临床用药等情况完全一致,治疗组在基础康复治疗上加用针刺八髎穴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对照组采用基础康复治疗,分别在治疗前后对两组进行膀胱功能积分、排尿功能指标测定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膀胱功能积分、排尿功能指标测定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八髎穴联合盆底肌训练能有效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是一种有效、简便、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电针八髎穴为主治疗脊髓损伤排尿障碍64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观察电针八髎穴结合间歇性导尿治疗脊髓损伤患者排尿障碍的疗效.方法:64例脊髓损伤后排尿障碍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32例,治疗组采用电针八髎穴并结合间歇性导尿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间歇性导尿治疗,治疗1-4个疗程后进行评定.结果:治疗组患者治愈率90.6%,对照组患者治愈率59.4%,两组患者治愈率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果:电针八髎穴结合间歇性导尿治疗脊髓损伤后排尿障碍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热敏灸八髎穴联合十七椎穴位埋线治疗老年慢性腰肌劳损的治疗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就诊的65周岁以上LMS患者100例,根据随机数表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热敏灸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给予常规护理和康复训练,热敏灸组患者采用热敏灸八髎穴联合十七椎穴位埋线。比较两组患者VAS评分及治疗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疼痛VA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热敏灸组患者VAS评分的变化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热敏灸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治愈+好转)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热敏灸配合穴位埋线起到协同干预作用,缓解患者疼痛症状,且该联合疗法操作简单、患者舒适度高,治疗依从性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电针深刺八髎穴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的疗效.方法:将60例压力性尿失禁的女性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盆底肌训练,治疗组给予电针深刺八髎穴(上髎、次髎、中髎和下髎).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33.3%,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表简表(ICIQ-SF)评分及漏尿量均低于治疗前(均P<0.05),治疗组ICIQ-SF评分及漏尿量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长针深刺八髎穴能改善压力性尿失禁女性临床症状,疗效优于盆底肌训练.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电子灸八髎穴对宫腔粘连患者行冻融胚胎移植术后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对符合纳入标准的90例轻度宫腔粘连并行冻融胚胎移植术的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两组均采用人工周期准备内膜,子宫内膜转化后行冻胚移植术,手术后予以黄体支持。对照组45例予常规治疗;治疗组45例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于移植术前完成1个疗程的电子灸八髎穴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内膜转化日子宫内膜厚度、临床妊娠率、流产率和活产率。结果 治疗组内膜转化日子宫内膜厚度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妊娠率、流产率和活产率分别为66.7%、16.7%和55.6%,对照组临床妊娠率、流产率和活产率分别为44.4%、35.0%和28.9%;两组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电子灸八髎穴可提高轻度宫腔粘连患者行冻融胚胎移植术后的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重灸八髎穴治疗寒湿凝滞型中重度原发性痛经的临床效果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80例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采用重灸八髎穴治疗。治疗3个月经周期,疗程结束后记录并对比分析两组间临床疗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中医症状评分等。结果治疗过程中,两组均无失访。治疗前两组VAS评分、中医症状评分比较,差别均不大(均P 0.05)。治疗结束后,治疗组总有效率85.00%高于对照组的72.50%(P 0.05);两组治疗后的VAS评分、中医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均P 0.05);治疗后治疗组VAS评分、中医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 0.05)。结论重灸八髎穴治疗寒湿凝滞型中重度原发性痛经,可有效改善患者痛经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深刺八髎穴治疗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 SCI)后尿潴留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19年12月于广东省第二中医院针灸康复科住院的SCI后尿潴留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深刺组、浅刺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浅刺组予常规治疗基础上浅刺八髎穴(25~40mm),深刺组予常规治疗基础上深刺八髎穴(进针60~75mm),两组得气后留针30min,每日治疗1次,每周6次,连续治疗8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记录患者排尿日记、膀胱残余尿量以及评估临床疗效。结果:8周治疗结束后,三组分别在膀胱残余尿量、日平均排尿次数、漏尿次数、最大尿量、单次尿量5个方面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 0.01);组间两两比较,深刺八髎穴组和浅刺八髎穴组在排尿、漏尿次数上均对照组减少(P 0.01);深刺组和浅刺组在单次尿量和最大尿量上显著多于对照组(P 0.01);深刺组和浅刺组在膀胱残余尿量上明显少于对照组(P 0.01);深刺八髎穴组在残余尿量上较浅刺八髎穴组减少更显著(P 0.01),在排尿日记4个方面均较浅刺八髎穴组显著改善(P 0.05)。深刺八髎穴组总有效率为92.5%,浅刺八髎穴组总有效率为8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深刺八髎组与浅刺八髎组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 0.05),且深刺八髎穴组总有效率优于浅刺八髎穴组(P 0.05)。结论:深刺和浅刺八髎穴均可有效改善SCI后膀胱功能,改善尿潴留症状,且深刺八髎穴疗效优于浅刺八髎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陕西中医》2017,(5):552-554
目的:探讨蜜煎导栓结合八髎穴盒灸干预气虚津亏型慢性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44例气虚津亏型慢性便秘患者,按照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2例,观察组患者给予蜜煎导栓结合八髎穴盒灸进行治疗,对照组则单用开塞露进行治疗,两组均以睡前肛门用药,分别根据治疗后1周、2周及3周的临床症状进行分析评定。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3.1%)大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首次排便时间、排便间隔时间、排便性状及排便难度改善等临床症状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蜜煎导栓结合八!穴盒灸对便秘的临床疗效显著,且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八髎穴电针刺激结合膀胱体表投影区神经电刺激法(即骶神经起搏法)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治疗效果。方法将32例脊髓损伤所致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8例和对照组14例。在基础康复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进行骶神经起搏法治疗(八髎穴电针刺激法结合膀胱体表投影区神经电刺激法),对照组予以常规膀胱训练方法。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患者膀胱功能改善情况,即治疗前后残余尿量、最大膀胱容量、自主排尿次数、漏尿次数、平均控尿费用等指标。结果治疗后两组残余尿量、最大膀胱容量、自主排尿次数、漏尿次数、平均控尿费用较同组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两组治疗后膀胱功能指标及平均控尿费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八髎穴电针刺激结合膀胱体表投影区神经电刺激法能较好地促进脊髓损伤患者神经源性膀胱的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电针八髎穴治疗脑卒中后勃起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8例脑卒中后勃起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9例,脱落1例、中止1例)和对照组(29例,脱落1例)。两组均予基础治疗,包括常规内科治疗、常规针刺治疗、康复训练和盆底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观察组加用电针八髎穴治疗,对照组于八髎穴旁对照点(八髎穴水平向外旁开20 mm处的8个点)浅刺联合电针治疗,予连续波,频率50 Hz,电流强度1~5 mA,均每周治疗5次,连续治疗4周。分别于治疗前后比较两组患者国际勃起功能指数(IIEF-5)评分、勃起功能障碍患者生活质量问卷(ED-EQoL)评分和盆底肌收缩幅度。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IIEF-5评分及快肌、综合肌、慢肌收缩幅度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ED-EQoL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针八髎穴能改善脑卒中后勃起功能障碍患者的勃起功能,增加盆底肌收缩幅度,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辨证分型为寒湿型原发性痛经用隔药铺灸疗法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8例原发性痛经(寒湿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铺灸组)和对照组(常规取穴针灸组),每组各34例。观察组在神阙~中极穴区、八髎穴区及夹脊穴区(T2~T5)进行隔药铺灸治疗。对照组选取关元、气海、中极、八髎、命门、十七椎下等穴针刺治疗,每穴配以温和灸6 min 左右。两组均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每个月经周期前5天开始治疗,连续治疗3个疗程(3个月经周期)后统计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1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59%,两组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 P <0.01,差异有非常显著性。结论:隔药铺灸治疗原发性痛经(寒湿型)的临床疗效均优于常规针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