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9 毫秒
1.
徐侠 《四川中医》2006,24(7):70-71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疗法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以下简称:妊高征)患者早期肾损害的影响。方法:参照有关诊断标准,选择35例妊高征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血清、尿β2微球蛋白(β2MG)和尿微量白蛋白(mAlb)、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水平。结果:β2MG、mAlb和NAG指标治疗前后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或P<0.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早期肾损害患者有保护肾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高血压早期肾功能损害是指血肌酐、尿素氮正常,无明显临床症状,但肾小球、肾小管功能已有所减退。研究显示老年高血压导致的肾损害及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逐年增加,防治肾脏损害,特别是老年高血压患者肾损害,具有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性肾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64例,B组予以常规西药方案治疗,A组在B组基础上给予自制安泰固肾汤联合中药穴位注射方案治疗。观察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记录其治疗前后各主要症状积分情况及肾段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差异。结果:有效率A组为82.8%,B组为65.6%,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症状评分均下降(P<0.05)。2组治疗后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2组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流速(EDV)均较治疗前增加、阻力指数(RI)则明显降低(P<0.05),A组变化幅度大于B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性肾损害,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肾损害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肾损害的疗效。方法:将住院患者148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92例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对照组56例采用单纯西医疗法治疗。结果:治疗组在改善临床症状、24小时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BUN、Scr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高血压肾损害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5.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肾损害11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广书 《中医研究》2003,16(6):29-30
肾脏是高血压的靶器官之一 ,长期持久或严重者的高血压可导致肾小动脉硬化 ,继而出现肾小球或肾小管的功能损害 ,严重者可发展为尿毒症。我中心自 1996年 1月至 2 0 0 1年 12月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高血压肾损害 112例 ,并与对照组 (西药组 ) 32例相比较 ,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所有患者全部为住院病人 ,符合 1993年WHO和国际高血压协会制定的高血压诊断标准并排除继发性高血压 ,均合并有蛋白尿 ,部分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治疗组 112例 ,其中男性 74例 ,女性 38例 ;平均年龄 5 9 2岁 ;高血压病程 4~ 32年 ,平均病程17 4…  相似文献   

6.
1 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 本组78例,均为我院 1996年 2月~1999年 10月的门诊及住院的高血压合并肾损害患者。随机分为二组:治疗组40例中,男36例,女4例;年龄在41岁~70岁;对照组38例中,男35例,女3例;年龄在42岁~69岁。两组患者病程、病情均相似,经统计学处理P>0.05,具有可比性。1.2 诊断标准 (1)有高血压病史8年以上,病情进展缓慢;(2)小便常规检查:蛋白尿(+~ ),但24小时蛋白定量<3.5g (3)伴有高血压视网膜病变;(4)可伴有夜尿增多、乏力等症状;(5)…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高血压性肾损害肾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笔者重点观察了以我科研制的纯中药制剂肾衰1号为主,配合西药治疗高血压性肾损害肾功能不全患者的血肌酥水平变化及其它相关指标,现报道如下。l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我科自1996~1997年收住患者25例,男18例,女7例,年龄36~78岁,平均58.5士12.6岁。全部病例均为高血压性肾损害肾功能不全的非透析患者,并排除感染、心衰、发热、药物中毒、高度水肿等可逆因素(增恶因子)。治疗前血肌研为19O~1285umol/L,平均657.1士262....mol/L,BUN9.80~31.20mmol几,…  相似文献   

8.
黄芪注射液治疗高血压肾损害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血压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它对靶器官的损害是缓慢而持久的,关于高血压的心脑损害,临床医生极其重视,且报道很多,但对肾的损害及其治疗,报道较少。肾脏是高血压损害的主要靶器官之一,同时又是血压调节的主要器官,若高血压一旦对肾脏造成损害,又可以因肾脏对体液平衡调节以及血管活性物质等代谢障碍,加剧了高血压的严重程度。尿常规检查中,蛋白尿的出现往往早期能显示出肾脏损害的存在,尿微量白蛋白测定则可检查出更早期的肾脏损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自拟杞菊地黄汤辅治高血压患者早期肾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6例老年高血压早期肾损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给予自拟杞菊地黄汤治疗,2组均治疗12周。记录治疗前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平均动脉压(MAP)变化情况,检测2组治疗前后尿微量清蛋白(MA)及尿β2-微球蛋白(β2-MG)、血肌酐(Cr)及血尿素氮(BUN)水平及血清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水平;记录治疗前后肾动脉血流动力学数值。结果 2组治疗后SBP、DBP、MAP、MA及β2-MG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前后BUN和C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治疗后血清NO水平均有所降低,ET-1水平升高,且观察组血清NO水平低于对照组,ET-1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肾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流速(EDV)均高于对照组,而肾功能阻力指数(RI)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自拟杞菊地黄汤能够显著调节高血压早期肾损害患者血压水平,扩张肾动脉血管,调节血管活性物质的产生及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功能,较单纯的西医治疗具有一定肾保护功能。  相似文献   

10.
2000年1月-2005年1月,笔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糖尿病肾损害35例,并与单纯西药治疗的30例进行对比观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应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予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及孟鲁司特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及针灸治疗.1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周,疗程间间隔2日.两组均于治疗前、治疗后、疗程结束后3个月采用鼻炎症状记分标准表、鼻症状总分表(TNSS)及伴随...  相似文献   

12.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 (CRF)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6 0例CRF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35例 )和对照组 (2 5例 )。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辨证、辨病加服中药汤剂治疗。 2组均以 3个月为 1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血尿素氮 (BUN ,(13.5 3± 7.82 )mmol/L)和血肌酐 (SCr,(398± 35 .15 ) μmol/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分别为 (15 .38± 8.0 4 )mmol/L、(42 5± 4 4 .18) μmol/L) ,P均 <0 .0 5 ;内生肌酐清除率(Ccr,(2 4 .30± 14 .4 6 )mL/min)显著高于对照组 ((2 2 .84± 13.85 )mL/min) ,P <0 .0 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90 % ,对照组为 5 7% ,2组疗效差异显著 (P <0 .0 5 )。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CRF可降低BUN、SCr,提高Ccr ,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中药消渴保肾汤与贝那普利联合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将78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3组各26例,3组均予胰岛素皮下注射控制血糖,在此基础上,A组加用贝那普利,B组加用消渴保肾汤和贝那普利,C组加用消渴保肾汤,疗程均为8周。观察治疗前后各组患者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24h尿蛋白排泄率(UAER)3组治疗后均比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B组下降幅度优于A组和C组(P<0.05);空腹血糖(UPG)、餐后2h血糖(2h-P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3组治疗后均比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血压治疗后A、B组均比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C组治疗后无显著性变化。结论消渴保肾汤与贝那普利联合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在降低血压、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的同时,又可显著减少尿白蛋白的排出,优于单纯中药或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病毒性心肌炎急性期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对 12 8例确诊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内科治疗方法 ,予以休息、极化液应用、营养心肌及对症处理 ;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 ,配伍应用糖皮质激素和中药。 4周判定疗效 ,观察有效率、心电图改善情况、心功能及心肌酶变化。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 93.9% ,高于对照组的 71% ,心电图、心功能及心肌酶改善亦优于对照组。结论 :中西医结合运用中药配伍激素治疗病毒性心肌炎急性期具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5.
中西医结合序列疗法治疗习惯性流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习惯性流产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 选择 4 0例有反复流产史的患者 ,检测其抗磷脂抗体、TORCH全套及夫妇染色体 ,并分别于孕前、早孕期及中孕期给予叶酸、维生素E、六味地黄丸、黄体酮、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所以载丸”中药、硫酸舒喘灵及硫酸镁保胎治疗。结果  34例妊娠获得成功 ,6例仍然流产 ,有效率为 85 % ,新生儿无畸形发生。结论 中西医结合序列疗法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习惯性流产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提高疗效,发挥中医药治疗优势,观察比较中西医结合治疗与单纯西医治疗对艾滋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中医症状的影响.方法:采用多中心、分层随机、平行对照的方法,对164例艾滋病合并肺部感染的住院患者分别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和纯西医治疗.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及《11省中医药治疗艾滋病项目临床技术方案(试行)》设计中医证候调查问卷.比较2组治疗方案对中医症状改善的作用.结果:2组病例治疗前基线资料经一致性分析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第28天,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中医症候疗效愈显率和无效率分别为44.55%,55.45%,对照组则分别为20.00%,80.00%,经卡方检验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症候治愈率和显效率优于纯西医治疗组(P<0.05),运用广义估计方程对不同访视点2组病例中医症状进行重复测量,结果显示对于但热不寒、头痛2种症状的治疗缓解率中西医结合组优于纯西医组(P=0.022).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在改善艾滋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症状方面优于单纯西医治疗,尤其对于缓解发热(但热不寒)和头痛2个主要症状上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7.
杨春平  朱锦腾  郑献敏 《河北中医》2010,32(9):1359-136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弥漫性腹膜炎合并中毒性肠麻痹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急性弥漫性腹膜炎合并中毒性肠麻痹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护肠汤胃管注入进行治疗,记录2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及体温下降到正常时间。结果治疗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及体温下降到正常时间均明显缩短,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弥漫性腹膜炎合并中毒性肠麻痹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酒肝消方联合西药治疗酒精性肝炎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酒精性肝炎患者随机分2组.对照组48例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52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酒肝消方.2组均治疗3个月后观察临床疗效,并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清学指标[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γ-谷氨酰转移酶(γ-GT)及凝血酶原时间(PT)]、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及层黏连蛋白(LN)]及影像学(B超、CT)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0.77%,对照组总有效率58.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ALT、AST、γ-GT及PT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降低优于对照组(P<0.05).B超比较,治疗组治疗后远场回声衰减、管道结构显示不清、肝肿大、血流信号减少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管道结构显示不清、肝肿大2项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远场回声衰减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CT肝与脾比值比较,治疗组治疗后轻度、中度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HA、PCⅢ及LN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降低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酒肝消方联合西药治疗酒精性肝炎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重度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 2 2例重度带状疱疹患者给予中药加西药治疗。西药采用抗病毒、抗感染、营养神经、纠正水及电解质平衡、止痛等综合治疗。中药按辨证论治治疗。结果 :2 2例患者中基本痊愈 4例 ,显效 6例 ,有效 12例 ,总有效率 10 0 .0 %。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能缩短重度带状疱疹的病程 ,减轻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有助于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20.
中西医结合分期治疗免疫性不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分期治疗免疫性不孕症的疗效。方法治疗组168例采用中西医结合分期治疗,对照组168例采用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对AsAb、AEmAb、AOVAb、AhCGAb的转阴率为95.2%,而对照组为69.6%。妊娠率2组分别为78.1%和23.9%。2组均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中西医结合分期治疗免疫性不孕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