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7,(23):2134-2138
[目的]评价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围术期氨甲环酸(tranexamic acid,TXA)多次应用对减少失血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2016年9月~2016年12月收治的拟行初次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105例随机分为3组。A组:术前5~10 min TXA 20 mg/kg静滴以及3、6 h后再次静滴TXA 1 g;B组:术前5~10min TXA 20 mg/kg静滴以及3、6、9 h后再次静滴TXA 1 g;C组:术前5~10 min TXA 20 mg/kg静滴以及3、6、9、12 h后再次静滴TXA 1g。[结果]C组的总失血量(418.50±246.39)ml、隐性失血量(316.21±249.08)ml、血红蛋白下降最大值(14.54±8.31)g/L均明显低于B组的(676.31±289.43)ml、(560.31±385.63)ml、(21.86±7.47)g/L和A组的(770.58±368.06)ml、(663.73±369.46)ml、(25.49±9.45)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无1例需要输血。C组术后24 h及48 h的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水平均低于B组和A组,且术后24 h的D-二聚体水平亦低于B组和A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术后肌间静脉血栓的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69)。整个住院及随访期间没有发生深静脉血栓、肺栓塞事件。[结论]在THA术前5 min~10 min以及3、6、9、12 h后多次重复应用TXA可以进一步抑制纤溶,降低术后的总失血量以及隐性失血量,减少血红蛋白丢失,且不增加血栓并发症的风险。  相似文献   

2.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7,(12):1096-1101
[目的]探讨氨甲环酸不同给药途径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失血量的影响。[方法]120例拟行初次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A、B、C、D四组,每组30例。A组在缝合关节囊后经引流管向关节腔内灌注溶于50ml生理盐水的氨甲环酸(tranexamic acid,TXA)1 g;B组术前0.5 h静滴TXA 20 mg/kg+100 ml生理盐水;C组关闭关节囊前关节周围软组织注射TXA 1 g+100 ml生理盐水;D组在缝合关节囊后向关节腔内灌注50 ml生理盐水。记录围手术期失血量、输血量、输血率、术后血红蛋白浓度和术后3 h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皮下瘀斑、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膝周径变化率等指标。[结果]A、B、C三组和D组两两比较,围手术期失血量、输血量和输血率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三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血红蛋白浓度A、B、C三组明显高于D组(P<0.05),A、B、C三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患者术后3 h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时间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三组皮下瘀斑率和患膝周径变化率低于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未发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及肺梗塞、心肌梗塞、脑梗塞等血栓相关事件发生。[结论]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应用TXA能明显减少围手术期失血量,降低输血率和输血量,尤其是关节腔内灌注TXA既可以减少失血又可以避免静脉给药可能带来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局部应用蛇毒血凝酶减少全髋关节置换术失血量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行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45例,随机分为A、B、C组。A组不使用任何止血药物,B组在缝合关节囊后向关节腔内注射50 mL的氨甲环酸,C组在缝合关节囊后向关节腔内注射12 mL的蛇毒血凝酶注射液。统计、比较各组基本资料和血红蛋白、血小板、凝血常规及术中失血量、术后24 h引流量、输血率等指标,观察术后有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及肺部感染及切口感染等并发症。结果:3组术中失血量、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及肺部感染、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引流量3组分别为(396.7±139.5)mL、(303.3±91.5)mL、(206.7±106.7)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输血率3组分别为5/15、2/1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血红蛋白3组分别为(87.9±10.6)g/L,(96.9±10.7)g/L、(107.2±11.1)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手术前后凝血常规、血小板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未出现血栓及肺部感染、切口感染等并发症。结论:局部应用蛇毒血凝酶注射液,能有效减少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失血量,降低输血率,并且不增加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止血带释放时机对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失血的影响.方法 2006年6月至2008年6月,80例TKA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A组:释放止血带彻底止血后关闭切口,B组:关闭切口弹力绷带包扎后释放止血带.比较两组患者的失血量、输血例数、手术时间、止血带使用时间及膝关节屈曲度.结果 A组术中失血量[(161.5±50.1)mL]多于B组((70.0±19.4)mL],术后失血量[(357.8±104.7)mL]少于B组[(467.9±116.0)mLl,总失血量[(516.8±107.9)mL]少于B组[(579.5±140.2)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输血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手术时间为(77.7±14.6)min,B组为(73.6±17.5)min,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止血带使用时间为(69.4±14.4)min,B组为(73.6±17.5)min,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膝关节屈曲A组为93°、B组为84°,术后2周A组为113°、B组为103°,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8周后A组膝关节屈曲为117°、B组为11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释放止血带彻底止血后关闭切口可减少手术总失血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氨甲环酸(TXA)不同应用时间与途径对减少初次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围手术期显性失血与隐性失血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初次单侧THA 6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A组32例切皮前静滴TXA(15 mg/kg),联合缝皮后经引流管逆行灌注50 m L TXA(20 mg/m L);B组34例术中局部浸润20 m L TXA(50 mg/m L),联合缝皮后经引流管逆行灌注50 m L TXA(20 mg/m L)。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前及术后第3 d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计算显性失血量和隐性失血量。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前Hb、术前Hct、术后引流量、显性失血量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第3 d Hb(106.43±5.84)g/L、Hct(0.42±0.03)g/L均显著大于B组(102.52±6.03)g/L、(0.40±0.04)g/L(P0.05),A组术中失血量(278.57±40.21)m L、隐性失血量(632.67±64.72)m L均显著小于B组(304.85±52.62)m L、(687.09±70.16)m L(P0.05)。结论:TXA切皮前静滴联合缝皮后局部灌注在减少显性失血方面的作用与术中浸润联合缝皮后局部灌注相似,但在减少隐性失血方面优于术中局部浸润联合缝皮后局部灌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双膝关节一期置换术中氨甲环酸给药方式对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于临汾市第四人民医院骨科行一期双侧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共纳入75例,通过使用氨甲环酸(tranexamic acid,TEA)方式不同分为三组,每组25例。A组术中在第一侧全膝关节置换(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放止血带前10min静脉点滴1g氨甲环酸,术后3h视情况决定是否再次应用;B组双膝TKA术中均在缝合关节囊后经引流管注射氨甲环酸0.5g/50mL并夹闭引流管2h;C组双膝术中在第一侧TKA放止血带前10min静脉点滴1g氨甲环酸,同时缝合关节囊后经引流管注射氨甲环酸0.5g/50mL并夹闭引流管2h。比较三组患者引流量,术前、术后血红蛋白(hemoglobin,Hb)、红细胞压积(hematocrit,Hct)、隐性失血量、术后输血率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三组患者中B组在第1天引流量最多(644.1±97.8)mL,C组(418.7±92.4)mL最少,但第2天引流量B组最少(148.6±99.7)mL,C组最多(167.5±87.5)mL,B组较其他两组总引流量(792.7±94.6)mL最多。三组患者引流量、第1天引流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2天引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输血率中B组最多(80%),C组最少(48%),B组较A、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三组均无患者发生双下肢深静脉血栓。结论氨甲环酸局部联合静脉应用于双膝关节一期置换术,可以有效减少引流量,降低输血率,并不增加血栓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初次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中静脉滴注联合关节腔内注射不同剂量氨甲环酸(tranexamic acid,TXA)减少术后失血效果的差异。方法根据选择标准,研究共纳入2017年1月–6月收治的90例单侧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A、B、C 3组,每组30例。3组患者在术中止血带充气前10 min静脉滴注TXA 1 g;关闭切口后,A、B、C组分别于关节腔内注射含1、2、3 g TXA的生理盐水50 mL。3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患膝侧别、骨关节炎病程及分期、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以及术前血红蛋白(hemoglobin,Hb)、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记录术后切口引流量,术后1、3、7 d血红蛋白(Hb)值以及输血率,术后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以及症状性肺栓塞发生情况。结果 3组患者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7~12个月,平均8.4个月。A、B、C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C组引流量明显少于A组(P<0.05),B、C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B组1例发生切口皮缘坏死,C组1例发生切口脂肪液化,其余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3组切口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C组术后1、3、7 d Hb均高于A组(P<0.05),B、C组间仅术后1 d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A、B、C组分别有9例(30%)、4例(13.3%)、5例(16.7%)患者输血;A组输血率明显高于B、C组(P<0.05),B、C组间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下肢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显示,3组中仅B组有1例患者在术后3周时健侧腘静脉以下深静脉血栓形成。结论 TKA术前静脉滴注1 g TXA联合术毕关节腔内注射2 g TXA,能有效减少术后出血,降低输血患者比例,且不增加血栓性疾病风险。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氨甲环酸(tranexamic acid,TXA)的不同应用方法对初次行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患者控制失血量(显性失血和隐性失血)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初次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75例,其中男31例,女44例,年龄50~71岁,平均(61.0±5.5)岁,所有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术前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并配合临床研究。随机将75例患者分为A、B、C三组,每组25例患者。A组:术前30min静点1g氨甲环酸;B组:术前30min静点1g氨甲环酸+术中浸泡1g氨甲环酸;C组:术前30min静点1g氨甲环酸+术中浸泡1g氨甲环酸+术后3h静点1g氨甲环酸。记录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和术前及术后的血红蛋白(hemoglobin Hgb)、红细胞压积(hematocrit,Hct)、手术前后双下肢深静脉彩超结果,观察有无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osis,DVT)形成,应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组:应用氨甲环酸后,显性失血量为(748.3±80.2)mL,隐性失血量为(273.7±85.0)mL;B组:应用氨甲环酸后,显性失血量为(514.4±67.6)mL,隐性失血量为(193.1±71.0)mL;C组:应用氨甲环酸后,显性失血量为(463.3±67.6)mL,隐性失血量为(168.2±75.0)mL。B、C两组患者应用氨甲环酸后均比A组方法应用氨甲环酸能明显减少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显性出血量和隐性出血量(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B、C两组对比显性失血量和隐性失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按照A、B、C三组方法应用氨甲环酸后,所有患者均未发生双下肢深静脉血栓。结论按照B、C两组方法应用氨甲环酸比A组方法应用能明显减少初次全髋关节置换中的围手术期失血量,且三组方法均未造成下肢深静脉血栓及肺栓塞发生,作用安全有效;但是B、C两组应用方法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建议全髋关节置换术按照术前静点1g氨甲环酸+术中浸泡1g氨甲环酸此种方法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氨甲环酸减少膝关节周围骨折围术期失血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徐州市中心医院2015年1月~2018年4月收治的膝关节周围骨折患者10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8例患者分为A、B、C和D组,每组27例。A组为对照组,应用生理盐水。B组、C组和D组分别静脉应用、局部应用和联合应用氨甲环酸。记录各组止血带使用时间、术中失血量、总失血量、隐性失血量和术后24 h引流量;术后3 d血红蛋白减少量、平均红细胞比容下降最大值和术后24 h D-二聚体;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输血率。[结果] 4组手术均在3h内完成。4组术中止血带使用时间及术中失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C、D组总失血量和隐性失血量组间均显著低于A组(P0.05),D组总失血量和隐性失血量显著低于B组和C组(P0.05)。A~D组血红蛋白减少量和平均红细胞比容下降最大值呈逐渐降低趋势,血红蛋白减少量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红细胞比容下降最大值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和D组术后24 h D-二聚体水平显著低于A组和B组,且C组和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术后均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及肺栓塞发生。D组1例患者术后第3 d白蛋白为28 g/L,静脉输入人血白蛋白20 g;其余患者均未输血。[结论]静脉和局部应用氨甲环酸均可明显减少膝关节周围骨折患者围术期失血量,且不增加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联合应用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估全膝关节置换(TKA)围手术期应用氨甲环酸(TXA)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将50例行TKA的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各25例):治疗组术前10 min静脉和关闭切口前局部各应用TXA 1 g,对照组不应用TXA。比较两组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下降值、输血率、静脉血栓或肺栓塞发生率。结果术中失血量:治疗组为(50.21±15.37)ml,少于对照组的(70.50±11.15)ml(P0.05)。术后第1、2天引流量:治疗组分别为(105.34±34.98)ml、(45.25±15.29)ml,少于对照组的(119.56±36.46)ml、(70.54±20.07)ml(P0.05)。血红蛋白与红细胞压积下降水平:术后第1天,治疗组为(23.11±7.45)g/L和7.69%±2.16%,少于对照组的(31.15±12.21)g/L和9.87%±4.75%(P0.05);术后第3天,治疗组为(29.73±10.78)g/L和8.13%±3.22%,少于对照组的(39.64±8.77)g/L和10.46%±4.01%(P0.05);术后第6天,治疗组为(30.58±14.11)g/L和9.69%±3.95%,少于对照组的(40.16±11.10)g/L和11.01%±3.15%(P0.05);术后第9天,治疗组为(19.85±10.84)g/L和4.20%±2.11%,少于对照组的(30.05±9.68)g/L和4.57%±2.01%(P0.05)。对照组有3例输红细胞,治疗组未输红细胞(P0.05)。术后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深静脉血栓或肺栓塞。结论 TKA术前10 min静脉和关闭切口前局部各应用TXA 1 g可以减少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血红蛋白丢失,而且不增加静脉血栓或肺栓塞风险。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和探讨不同时机应用氨甲环酸对于减少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中术后失血量的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2月至2015年6月于我科初次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的90例患者,按照氨甲环酸的不同使用时机分为3组:A组为术前0.5h静脉应用1g氨甲环酸的患者,共33例;B组为术中缝合切口前静脉应用1g氨甲环酸的患者,共27例;C组为未使用氨甲环酸的患者,共30例。比较3组患者的术后总引流量、隐性失血量及总失血量、患者术后第3天血红蛋白量、输血率以及术后近、远期双下肢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发生率的大小。结果关于失血量及输血率,A组与B组患者均明显低于C组,且A组效果较B组更为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关于术后第3天的血红蛋白量,A组与B组患者均明显高于C组,且A组患者血红蛋白量明显高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术中术后均无双下肢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的发生。结论氨甲环酸能有效地减少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失血量,降低其输血需求,且术前0.5h给药较术中给药效果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氨甲环酸(tranexamic acid,TXA)与肾上腺素关节腔内注射减少初次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后失血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重度膝关节炎拟行TKA术患者13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列表法将136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与B组,每组68例。止血带松开前,A组关节腔内注射TXA 3g;B组关节腔内注射TXA 3g+肾上腺素0.25mg。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止血带应用时间、住院时间、直腿开始抬高时间、术后3d大(小)腿周径变化率、术后膝关节活动度(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术后3个月HSS膝关节评分及总失血量、术中失血量、隐性失血量、术后3d血红蛋白下降值、术后3d红细胞比容下降值、异体输血率、皮下瘀斑面积1%发生率。记录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止血带应用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直腿开始抬高时间、术后3d大(小)腿周径变化率、术后膝关节活动度(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及术后3个月HSS膝关节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B组总失血量、隐性失血量、术后3d血红蛋白下降值、术后3d红细胞比容下降值、皮下瘀斑面积1%发生率均低于A组(P0.05)。两组术后均未发现切口感染坏死、深静脉血栓形成和症状性的肺栓塞以及血压骤升、心律失常等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关节腔内注射TXA和肾上腺素在减少TKA术后失血的效果上明显优于单用TXA,并且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初次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中静脉滴注联合关节腔内注射不同剂量氨甲环酸(tranexamic acid,TXA)减少术后失血效果的差异。方法根据选择标准,研究共纳入2017年1月–6月收治的90例单侧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A、B、C 3组,每组30例。3组患者在术中止血带充气前10 min静脉滴注TXA 1 g;关闭切口后,A、B、C组分别于关节腔内注射含1、2、3 g TXA的生理盐水50 mL。3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患膝侧别、骨关节炎病程及分期、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以及术前血红蛋白(hemoglobin,Hb)、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记录术后切口引流量,术后1、3、7 d血红蛋白(Hb)值以及输血率,术后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以及症状性肺栓塞发生情况。结果 3组患者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7~12个月,平均8.4个月。A、B、C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C组引流量明显少于A组(P0.05),B、C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B组1例发生切口皮缘坏死,C组1例发生切口脂肪液化,其余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3组切口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C组术后1、3、7 d Hb均高于A组(P0.05),B、C组间仅术后1 d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A、B、C组分别有9例(30%)、4例(13.3%)、5例(16.7%)患者输血;A组输血率明显高于B、C组(P0.05),B、C组间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下肢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显示,3组中仅B组有1例患者在术后3周时健侧腘静脉以下深静脉血栓形成。结论 TKA术前静脉滴注1 g TXA联合术毕关节腔内注射2 g TXA,能有效减少术后出血,降低输血患者比例,且不增加血栓性疾病风险。  相似文献   

14.
氨甲环酸减少全膝关节置换术出血量的临床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抗纤溶药物氨甲环酸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出血量的影响。方法2005年6月~2006年6月,选取102例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男43例,女59例;年龄59~77岁,平均68岁。病因:骨性关节炎59例,类风湿性关节炎23例,创伤性关节炎20例。病程2~12年。随机分为两组(n=51),A组在松止血带时将氨甲环酸1g稀释于250ml生理盐水后静脉点滴,3h后以相同剂量再次给药;B组仅给予等量生理盐水静脉点滴。记录术中及术后失血量和输血量,观察患者是否出现下肢深静脉栓塞的临床症状;术前、术中松止血带时和术后3h检查D二聚体(D-dimeride,D-dimer)、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和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 boplastin time,APPT)。结果A组和B组术中出血量分别为256±149ml和306±214ml(P>0.05);术后引流量分别为478±172ml和814±156ml,总失血量分别为559±159ml和1208±243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的输血量分别为556±174ml和1024±278ml(P<0.05);术后连续复查血红蛋白浓度,B组为0.6~0.8g/dl,低于A组的1.0~1.1g/dl。术后获随访6~12个月,经血管超声多普勒检查均未发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A、B组术后3hD-dimer分别为0.92±0.56、1.32±0.79mg/L,明显高于术前的0.35±0.13、0.37±0.21mg/L,且B组显著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FIB、PT和APP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及术后短期使用氨甲环酸能明显减少患者失血量及输血量,并且不增加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氨甲环酸(TXA)不同给药途径(局部、静脉以及局部静脉联合)减少初次膝关节置换术后出血量方面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7年12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一科因重度骨关节炎初次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无TXA使用禁忌的患者共计159例;排除术前存在深静脉血栓DVT、凝血功能异常、术前正使用抗凝药物、术前血红蛋白<100 g/L、伴有恶性肿瘤、伴有或曾发生心肌梗死和脑梗死的患者、伴有出血性疾病者、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分为A、B、C、D 4组,A组给予关节腔注射生理盐水100 ml,B组给予关节腔注射氨甲环酸1 g,C组术前30 min给予静脉滴注氨甲环酸1 g,D组术前30 min静脉滴注氨甲环酸1 g +关闭关节囊后关节腔注射氨甲环酸1 g。记录患者术后凝血系列、显性失血量,并计算隐性失血量、总失血量、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和输血率。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组间相关测量指标比较使用方差分析。 结果术前、术后1 d、3 d和7 d,同一时间点比较各组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纤维蛋白原含量无明显差异。4组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分别为10.53%、11.11%、13.64%和13.5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61,P >0.05)。B组、C组和D组的显性失血量、隐性失血量和总失血量都明显低于A组(P <0.05),D组的显性失血量和总失血量明显低于B组和C组(P <0.05),而B组和C组的显性失血量、隐性失血量和总失血量均无明显差异(P >0.05)。A、B、C、D 4组的输血率分别为21.05%,6.67%、4.76%和2.94%,B组、C组和D组的输血率明显低于A组(χ2 =9.914,P <0.05)。 结论氨甲环酸局部应用、静脉滴注以及二者联合应用均能有效减少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失血量并降低输血率,而不增加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静脉联合关节腔注射减少术后失血量的效果优于单独使用。  相似文献   

16.
背景背景: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后出血的重要原因是止血带效应所导致的纤溶亢进,通过使用抗纤溶药物氨甲环酸(TXA)减少出血量越来越受到重视。目的目的:探讨TXA减少TKA失血量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方法:2012年3月至2012年9月选择130例行初次TKA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5例。A组为试验组,安放完假体关闭切口前静脉给予10 mg/kg TXA;B组为对照组,不给予TXA。比较两组患者术后6 h内每小时引流量、总引流量、术后不同时间点血红蛋白、总失血量、输血人数、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P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和深静脉血栓(DVT)发生率。结果结果:术后1~3 h每小时引流量和总引流量A组少于B组(P<0.05),术后4~6 h每小时引流量A组少于B组(P<0.05)。术后1 d、3 d、5 d A组血红蛋白值均高于B组(P<0.05)。A、B两组总失血量分别为752 ml和1107 ml(P<0.05)。A、B两组输血人数分别为5人和12人,输血率分别为7.7%和18.5%(P<0.05)。两组患者术前、松止血带时、术后3 h和术后24 h PT、APTT、FI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3 h和24 h D-二聚体均升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5 d两组患者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均未见DVT,术后3周两组患者均未发现症状性DVT。结论结论:TKA手术中安放完假体关闭切口前按10 mg/kg静脉给予TXA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单侧膝关节置换术关节腔灌注氨甲环酸(TXA)后夹闭伤口引流管的最佳时间。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1月于揭阳市人民医院骨外一科因原发性骨关节炎行单侧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共90例,排除感染或凝血、肝肾功能障碍的患者,经随机数字法分为3组,术后关节腔灌注TXA 3.0 g配合术后不同夹闭伤口引流管时间,3组夹闭时间分别为1 h(夹闭1 h组)、2 h(夹闭2 h组)、4 h(夹闭4 h组)。对比3组患者术后失血量、膝关节肿胀周径、术后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HSS)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输血率。年龄、体重指数、失血量等为计量资料,分类变量资料使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多组比较使用方差齐性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使用SNK检验。结果 3组患者术后24 h、3 d总失血量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8.447,P0.05;F=3.798,P0.05);术后24 h夹闭2 h组失血量(874±184)ml、夹闭4 h组失血量(852±169)ml均少于夹闭1 h组(1023±267)ml,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17,P0.05;t=2.964,P0.05);而夹闭2 h组与夹闭4 h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 d夹闭2 h组失血量(1084±246)ml、夹闭4 h组失血量(1027±273)ml均少于夹闭1 h组(1242±307)ml,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00,P0.05;t=2.866,P0.05);而夹闭2 h组与夹闭4 h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24 h伤口引流量夹闭2 h组、夹闭4 h组失血量均少于夹闭1 h组(t=3.461,P0.05;t=3.995,P0.05),夹闭2 h组与夹闭4 h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组间24 h与3 d的隐性失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患者膝关节HSS评分和肿胀周径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各组患者术后膝关节周围瘀斑发生率、下肢血栓形成人数和输血人数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部灌注应用TXA 3.0 g配合夹闭伤口引流管2 h的方案可有效减少膝关节置换术术后总失血量,不影响膝关节肿胀,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比较氨甲环酸不同给药方式对减少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隐性失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2010年2月至2015年7月收治股骨头坏死患者68例,均接受初次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前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分为静脉应用组(A组)和局部应用组(B组)。A组男19例,女15例,平均年龄(62.0±6.4)岁,血红蛋白(121.33±8.15)g/L,红细胞比容(0.470±0.039)L/L;B组男18例,女16例,平均年龄(64.0±7.5)岁,血红蛋白(125.28±9.37)g/L,红细胞比容(0.490±0.041)L/L。手术切口采用统一的后外侧入路并按照常规手术方式手术,假体选择生物型假体。通过不同途径给予氨甲环酸控制术中及术后出血。静脉应用组:于术前10 min给予10 mg/kg氨甲环酸溶于150 m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局部应用组(B组):将3 g氨甲环酸溶于120 ml的生理盐水中并分成3等份,用2块纱布浸入40 ml氨甲环酸溶液,分别填塞于在髋臼锉刨削好髋臼壁和股骨侧扩髓之后的髓腔内,持续5 min。剩余40 ml在切口关闭之前注射入关节腔内,放置引流管并将引流管夹闭3 h后开放。术后72 h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等血液学指标,计算总失血量、显性失血量和隐性失血量、输血例数,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凝血功能。结果:术后A组手术前后血红蛋白差值(32.34±7.42)g/L,总失血量(833.6±81.4)ml,隐性失血量(276.3±57.9)ml,红细胞比容(10.1±1.4)L/L;B组手术前后血红蛋白差值(28.2±6.1)g/L,总失血量(792.5±61.8)ml,隐性失血量(297.5±50.3)ml,红细胞比容(9.2±1.2)L/L,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A组PT(12.78±2.03)s,APTT(34.27±3.91)s,INR 32.34±7.42;B组PT(13.17±2.19)s,APTT(32.36±3.18)s,INR 28.24±6.14,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超声检查证实两组患者均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A组术中出血明显少于B组。结论:静脉应用氨甲环酸与局部应用氨甲环酸能同样有效地减少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总失血量和隐性失血量,减少术后输血率,并没有增加下肢静脉血栓的风险。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氨甲环酸不同给药方式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行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围术期失血量的影响。方法收集自2012-03—2015-04在本院初次行TKA治疗的106例RA患者,随机分为静脉给药组、关节注射组和联合组,静脉给药组于止血带充气前15 min静滴氨甲环酸(TXA)1g,关节注射组术毕缝合关节囊后经关节囊切口注射TXA 1g,联合组于止血带充气前15 min静滴TXA 1g,术毕缝合关节囊后经关节囊切口注射TXA 1g。结果联合组术后24、72 h Hb、Hct均高于静脉给药组和关节注射组,引流量、隐性失血量和总失血量均低于静脉给药组和关节注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术前和术后Fib、PT和APT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给药组和联合组均无输血者,3组均未发现DVT和肺栓塞。结论 RA患者TKA术前静脉滴注TXA联合经关节囊局部用药可减少围术期失血量,且不会增加DVT和肺栓塞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初次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多次静脉应用氨甲环酸抑制纤溶及减少失血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7月~2017年3月在本中心行初次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氨甲环酸的使用方案将其分为A组(129例,术前5~10 min静脉给予20 mg/kg,3、6 h后各再次静脉给予1g)及B组(110例,术前5~10 min静脉给予20 mg/kg,3h、6h、9h及12h后各再次静脉给予1g)。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总失血量、术后血红蛋白下降最大值、输血率、术后住院时间、纤溶水平、静脉血栓栓塞症、术后伤口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共纳入符合条件的患者239例,B组患者总失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均小于A组[(559.07±306.77)ml vs(678.53±386.92)ml,P=0.010;(3.45±0.82)d vs(4.03±1.26)d,P0.001)];B组患者术后24 h的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及D-二聚体水平明显低于A组[(9.53±6.67)mg/L vs(17.41±16.59)mg/L,P0.001;(4.22±3.43)mg/L vs(6.40±5.38)mg/L,P0.001],而术后72 h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术后伤口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初次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多次静脉应用氨甲环酸可以进一步抑制纤溶反应,减少失血,缩短术后住院时间,且不会增加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