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缝线固定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膝关节前外侧、高位前内侧、后内侧切口,从胫骨外向撕脱处钻一骨道,将2根5号缝线绕过骨块韧带交界处,打结,将缝线引至骨道外并拉紧,用带鞘螺钉将缝线固定于骨道壁。结果术后骨折块均得到复位。随访3个月~1年,骨折均骨性愈合。术后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97.3±2.4)分。结论关节镜下缝线固定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方法简便,创伤小。  相似文献   

2.
关节镜下缝线固定修复膝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修复膝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固定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自2004年1月至2007年1月,对18例膝前交叉韧带胫前止点撕脱骨折患者在关节镜下复位,使用不可吸收缝线8字形联合可吸收缝线2次平行穿越膝前交叉韧带基底部,胫骨隧道外打结固定,完成缝线修复固定.术后对其疗效评定采用Rasmussen评分标准进行评估.结果 1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30个月,平均12个月.术后16例为优,1例为良,1例为可,优良率为94.4%.结论 缝线固定方法修复膝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创伤小,固定可靠,关节功能恢复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膝关节镜下可吸收缝线套扎治疗儿童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疗效.方法 2010年7月~2013年5月,对18例儿童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在关节镜下应用可吸收缝线套扎固定骨折块.结果 术后X线示所有骨折复位满意.18例随访3~15个月,平均8个月.术后3个月X线片示骨折均愈合,17例前抽屉试验、Lachman试验查体均为阴性,1例前抽屉试验阴性,Lachman试验弱阳性,所有患者膝关节活动度正常,未发现影响骨骺发育现象.结论 关节镜下可吸收缝线套扎治疗儿童前交叉韧带止点撕脱骨折,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成本低廉,无须再次手术等优点,是一种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缝线桥技术悬吊固定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临床疗效,并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进行比较.方法 纳入自2013-0l-2018-09诊治的64例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32例采用关节镜下双后内入路缝线桥技术悬吊固定治疗(观察组),32例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对照组).结果 64例均获得随访,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分型治疗前交叉韧带(A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关节镜下分型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26例,13例采用空心钉内固定,2例患儿采用丝线固定,11例采用钢丝固定。结果 26例获平均19.8(6~36)个月随访。术后3个月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平均(93.52±2.27)分,术后1年平均(96.20±1.58)分。结论关节镜下分型治疗A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具有创伤小、固定可靠、并发症少等优点,可有效重建膝关节的稳定。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修复膝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固定方法及疗效。方法1999年5月-2003年7月,共完成镜下修复固定32例,男22例,女10例,新鲜骨折24例,陈旧性骨折8例。应用立体骨隧道导向器,镜下携线2次平行穿越前交叉韧带基底部,经骨折块两侧骨隧道,分别诱导钢丝及PDS线穿越骨隧道-前交叉韧带基底部-骨隧道,在骨隧道外口将PDS线拉紧打结,然后拧紧钢丝固定,完成骑跨式三维固定法。结果 27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36个月,平均12.8个月,据Lysholm's评价标准,膝关节功能从术前的45分提高到术后的98分。结论 本操作通过穿越前交叉韧带的三维固定,固定可靠、骨折块不易旋转、术后功能恢复快,是值得临床推广的微创修复术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关节镜下缝线固定技术与小切口双排锚钉缝线桥技术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6-01—2021-01诊治的48例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其中17例在关节镜辅助下行8字形缝线固定治疗(镜下复位组),31例行小切口双排锚钉缝线桥治疗(切开复位组)。结果 48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1.63(7~20)个月。镜下复位组发生膝关节僵硬1例(5.9%),切开复位组发生膝关节僵硬2例(6.5%)。48例切口均甲级愈合,骨折均骨性愈合,未发生骨折不愈合、切口感染、深静脉血栓、关节内血肿等。两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镜下复位组手术时间、骨愈合时间、下床负重时间均长于切开复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39例后抽屉试验阴性,7例后抽屉试验Ⅰ级,2例后抽屉试验Ⅱ级。末次随访时镜下复位组膝关节活动度为(128.12±3.66)°,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为(91.53±2.60)分;切开复位组膝关节活动度为(128.16±7.84)°,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为(92.10±4....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关节镜下自制过线器结合不吸收缝线治疗前交叉韧带(ACL)止点撕脱骨折的效果。方法对19例ACL止点撕脱骨折患者行关节镜下自制过线器结合不可吸收缝线治疗。应用IKDC主观膝关节功能评分及影像检查结果评估治疗效果。结果 19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随访5~19个月,X线片复查显示:骨折复位、愈合良好,无前向不稳等现象。术后3个月内患者膝关节活动度均恢复至伤前水平。前抽屉及Lachman试验均为阴性,未发现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膝关节松弛或者不稳定等并发症。末次随访IKDC评分较术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自制过线器结合不可吸收缝线治疗ACL止点撕脱,不仅可获良好的复位及固定效果,而且创伤小、恢复快,可早期进行膝关节康复功能训练,能尽快使膝关节功能恢复到伤前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关节镜下缝线固定和双排锚钉固定治疗胫骨髁间撕脱骨折的临床结果,并比较膝关节功能和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纳入2015年1月至2021年6月厦门大学附属成功医院收治的60例Meyers-McKeeverⅢ型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术前三维CT证实均为Meyers-MckeeverⅢ型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手术均由同一位主任医师完成。其中采用关节镜下缝线固定28例,男20例,女8例;年龄21~50岁,平均(30.10±3.20)岁;受伤至手术时间5~8 d,平均(6.80±0.50) d。采用关节镜下双排锚钉固定32例,男21例,女11例,年龄20~51岁,平均(31.30±2.50)岁;从受伤至手术时间4~9 d,平均(7.20±0.70) d。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受伤至手术时间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比较两组手术时间、Lysholm膝关节评分、国际膝关节评分委员会(international knee documentation committee, IKDC)膝关节功能主观量表评分和Kneelax检测,评估关节稳...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关节镜下"8"字缝线固定治疗前交叉韧带(ACL)胫骨止点撕脱性撕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2例ACL胫骨止点撕脱性撕脱骨折患者采取关节镜下"8"字缝线固定手术治疗。对其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2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术后X线片显示骨折复位良好。随访12~18个月,骨折完全愈合。无骨折移位、屈伸受限等并发症病例。膝关节活动度恢复至正常范围。末次随访患者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及IKDC2000膝关节主观功能评分均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应用"8"字缝线固定ACL胫骨止点撕脱性撕脱骨折,创伤小、骨折固定可靠、愈合好,膝关节功能恢复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经后内侧小切口锚钉缝线和缝线桥治疗后交叉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疗效。方法:19例单纯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例行后内侧小切口锚钉缝线固定、8例行锚钉缝线桥固定治疗。结果:锚钉固定组Lysholm膝关节评分评从51.2±2.3提高到90.4±3.1IKDC分级正常9例,接近正常2例;锚钉缝线桥组Lysholm膝关节评分评从49.7±4.2提高到95.4±2.7IKDC分级正常8例。结论:锚钉缝线桥固定治疗后交叉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疗效优于锚钉固定。  相似文献   

12.
<正>2013年2月~2016年11月,我科采用关节镜下"8"字缝线固定法治疗12例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 1病例资料本组12例,男9例,女3例,年龄19~46岁。Meyers-Mc Keever分型:Ⅱ型2例,Ⅲ型10例。伤后至手术时间5~17 d。1. 2治疗方法硬膜外麻醉下手术。在胫骨结节的内侧做3㎝的纵向切口,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前交叉韧带(A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两种内固定的生物力学特性,为临床提供良好的理论依据。[方法] 12具猪膝关节新鲜标本,制备ACL胫骨撕脱骨折模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2组,每组各6具膝关节。缝线组采用缝线结合外排锚钉固定,双排组采用锚钉双排桥式固定。生物力学测试机上进行测试,记录最终失效荷载、屈服载荷、位移、刚度。[结果]除缝线组1例失效,其余对象都通过了50~250 N载荷,1 000周期循环测试,位移缝线组为(4.19±1.31) mm,双排组为(1.94±0.31)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之后,轴向加载损毁试验,最终失效荷载缝线组为(612.60±121.59) N,双排组为(580.19±119.79) 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屈服载荷缝线组为(343.09±208.07) N,双排组为(278.01±196.39) 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刚度:缝线组(17.93±7.72) N/mm,双排组(48.34±9.57) N/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内固定方式都具有良好生物力学特性,均提供可靠内固定,在生物力学上无明显差异。在循环加载环境下,双排固定提供了更少的位移。相比抗拔能力,双排固定更强。  相似文献   

14.
前交叉韧带胫骨棘止点撕脱骨折不同内固定疗效分析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目的]明确前交叉韧带胫骨棘止点撕脱骨折不同内固定对膝关节稳定性和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对45例前交叉韧带胫骨棘止点撕脱骨折患者分别进行关节镜下钢丝、丝线、螺钉复位内固定,术后定期随访,按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和IKDC膝关节功能评分对术后膝关节功能进行评估,判断患肢整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关节镜下复位内固定取得了较好的膝关节稳定性和运动功能,膝关节活动范围正常,关节功能良好;关节镜复位内固定术后6个月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为(92.2±2.4)分,术后1 a 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95.1±2.7)分;钢丝组、丝线组、螺钉组等内固定之间的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关节镜下钢丝、丝线、螺钉复位内固定是前交叉韧带胫骨棘止点撕脱骨折的重要治疗手段,术后可获得良好的膝关节功能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2018年1月~2020年7月,我科采用关节镜下空心钉治疗12 例青少年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临床疗效良好,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病例资料 本组12例,男9 例,女3例,年龄10~16岁.均为新鲜撕脱骨折,伤后至手术时间2~8d.1. 2 手术方法 全身麻醉.患者下肢屈膝90°位,取常规膝内...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掌骨钢板结合不可吸收缝线固定治疗前交叉韧带(ACL)止点撕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6例有明显移位的ACL止点撕脱骨折在关节镜下进行复位,使用掌骨钢板结合不可吸收Ethieon缝线进行固定。术后进行积极康复训练。结果16例获随访0.5~2.5年,术后所有骨折均获得愈合,无骨折移位出现。术后3个月,无膝关节松弛或者不稳定发生,所有患者膝关节活动度均恢复至伤前水平。末次随访时IKDC主观膝关节功能评分平均(95.1±2.8)分。结论关节镜下利用掌骨钢板和不可吸收缝线固定治疗ACL止点撕脱骨折复位和固定效果好、创伤小,可早期进行膝关节康复训练,能够尽快恢复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7.
对26例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在关节镜下使用缝线8字打结空心钉固定治疗,同时制定系统的康复锻练计划,包括术前心理指导,早期进行股四头股等长收缩锻炼、踝泵锻炼、直腿抬高及腘绳肌等长练习;术后及时观察患肢情况,教会卡盘可调式支具应用方法;麻醉期后即指导功能锻炼。结果26例随访6~18个月,所有患者屈伸膝关节活动度正常,术后半年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90~96分。提示加强康复护理对促进患者膝关节功能康复的作用极其重要。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采用缝合线桥内固定技术治疗青少年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疗效。方法 2013年6月—2016年10月,收治18例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青少年患者。男11例,女7例;年龄5~17岁,平均12.5岁。致伤原因:摔伤6例,扭伤4例,运动伤8例。伤后至就诊时间2 h~10个月,中位时间2个月。Lachman试验及前抽屉试验均为阳性。膝关节疼痛10例,主诉不能伸直4例,伸膝无力4例。根据Meyer-McKeever分型标准,Ⅱ型12例,Ⅲ型6例。关节镜下,采用单枚外排锚钉结合Orthocord~?高强缝线,应用缝合线桥内固定技术治疗。结果术后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18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0~18个月,平均12个月。X线片复查示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6~12周,平均8周。术后Lachman试验及前抽屉试验均呈阴性。末次随访时,患侧Lysholm评分为(90.1±5.0)分,与健侧(93.1±6.2)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69,P=0.184)。患者未出现骨骺损伤闭合及患肢短缩畸形。结论关节镜下采用缝合线桥内固定技术治疗青少年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对骺板损伤小,固定牢靠,骨折愈合好,不需二次手术取出内植物,可获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关节镜下高强度缝线经胫骨四隧道外排锚钉内固定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6-10—2022-10采用关节镜下高强度缝线经胫骨四隧道外排锚钉内固定治疗的28例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在关节镜下探查清理及复位骨折端,通过高强度缝线经胫骨四隧道固定前交叉韧带撕脱骨块,在胫骨上段前内侧高强度缝线打结后用外排锚钉加强固定。术后定期复查X线片及CT检查,末次随访根据膝关节Lysholm评分及IKDC评分评估手术疗效。结果 本组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0~26个月,平均17.3个月。均未出现切口感染,X线片及CT检查结果显示骨折端位置及骨折愈合良好。末次随访时,膝关节Lysholm评分83.12~91.25分,平均88.66分;IKDC评分86.56~93.22分,平均90.21分。结论 关节镜下高强度缝线经胫骨四隧道外排锚钉内固定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疗效确切,具有固定牢靠、手术创伤小、可早期功能锻炼、不用二次手术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