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近二十年各医家预防大肠息肉术后复发证型证素分布及用药规律,为中医药预防大肠息肉术后复发提供新的思路。方法:以各医家处方为切入点,提取处方涉及的证候类型、病位证素、病性证素及药物组成,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软件,运用关联规则、系统熵聚类等一系列高级的数据挖掘方法,总结处方的证型证素分布、用药频次、性味、归经、药物相关性以及聚类情况。结果:共收集到数据库相关文献所载预防大肠息肉复发的处方105首,涉及中医证型30种,中药186味。其中核心药物组合139对,潜在常用药对157对,新处方3首。结论:脾胃虚弱是大肠息肉的核心病机,治疗当以健脾益胃为基础,根据不同患者血瘀、湿阻、痰凝、热毒等的差异,佐以活血、祛湿、化痰、清热之法,标本兼治,方获良效。  相似文献   

2.
大肠息肉指所有向肠腔突出的赘生物的总称,西医治疗以内镜下电凝电切、黏膜切除及黏膜剥离等配合调节肠道菌群紊乱为主,但易复发。本文简述了大肠息肉的病因病机,探讨大肠息肉的内镜下分型、大肠息肉与大肠癌的关系,并综述中医药对大肠息肉的防治进展,具体包括大肠息肉辨证分型及体质辨识和大肠息肉中医治疗及预防等,以期为临床相关研究提供基础性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施治抑制大肠息肉术后复发的效果。方法:将65例大肠息肉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在内镜下行息肉切除术后予以西医常规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依证型辨证治疗,连续服用中药3个月,1年后随访复查肠镜。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年龄、息肉大小、数量、病理类型、治疗方式是影响大肠息肉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两组中医症状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复发率治疗组为12.5%,对照组为30.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辨证分型干预可以有效降低大肠息肉切除术后复发率。  相似文献   

4.
大肠息肉是大肠癌的癌前病变,现代医学主张微创切除治疗,但难以解决大肠息肉易发病、可癌变、多复发等问题。中医“治未病”思想指导下的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是大肠息肉的诊疗新策略,临床可在“辨病-辨证-辨体”的“三辨”诊疗模式基础上,指导患者规避危险因素、阻断癌变风险及调理偏颇体质,同时结合现代医学的内镜检查及治疗手段,实现大肠息肉的中西医结合精准预防、高效治疗。  相似文献   

5.
中医外治法的开展为大肠息肉的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笔者从灌肠法、灸法、埋线法等方面阐述中医外治法治疗腺瘤性大肠息肉复发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益气健脾活血化瘀法防治腺瘤性大肠息肉内镜切除术后复发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8月至2017年2月于东莞市中医院就诊的腺瘤性大肠息肉患者8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所有患者均行大肠息肉内镜切除术,术后对照组不采取任何治疗措施,观察组进行理气六君子汤治疗,术后1年随访比较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评分、复发率及临床有效率。结果:术后1年观察组腹痛、大便频率、便血、大便性状和大便习惯的中医证候评分明显改善,对照组的大便频率、便血的中医证候评分明显改善,观察组的各项中医证候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复发率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腺瘤性大肠息肉内镜切除术后患者进行理气六君子汤治疗,可益气健脾活血化瘀,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临床疗效较好,降低复发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索大肠息肉患者中医证型与体质的分布规律.方法 纳入经结肠镜与病理检查确诊为大肠息肉的患者160例,采集患者一般情况(性别、年龄、饮食习惯及不良嗜好等)、临床症状和中医四诊信息,并进行中医体质测评,分析不同病理类型(腺瘤性息肉和非腺瘤性息肉)患者息肉发病情况、中医症状、中医证型及体质分布情况,采用Logistic...  相似文献   

8.
大肠息肉是大肠黏膜上的隆起性病变,临床症状常不明显。对于大肠息肉的中医病名,在中医外科教材、诊疗指南及相关文献中记述有息肉痔、悬胆痔、垂珠痔、樱桃痔、肠覃、石瘕、积聚、癥瘕等。对大肠息肉现有病名的合理性进行分析。对肠溜可以作为大肠息肉的中医病名进行探讨,从病位、病机、转归、鉴别等方面认为肠溜比较符合大肠息肉的特点,可以考虑作为大肠息肉的中医病名。  相似文献   

9.
张然  陈正彦  杨坤  李素娟 《新中医》2022,54(6):153-157
目的:探讨大肠腺瘤性息肉不同中医证型与P53基因、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大肠腺瘤性息肉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大肠湿热证组、脾胃虚弱证组、肝郁气滞证组、血瘀内停证组、寒邪内阻证组各20例设为研究组,所有患者均行电子结肠镜检查发现息肉并行息肉摘除术治疗;另选择正常人20例设为正常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2组P53、b FGF表达阳性率并作比较;采用SPSS Pearson相关性分析软件对大肠腺瘤性息肉不同中医证型的P53基因、bFGF表达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研究组大肠腺瘤性息肉患者P53基因、bFGF阳性率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肠腺瘤性息肉大肠湿热证组、脾胃虚弱证组P53基因、bFGF阳性率均高于肝郁气滞证组、寒邪内阻证组、血瘀内停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肠湿热证组P53基因、bFGF阳性率高于脾胃虚弱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郁气滞证组、血瘀内停证组、寒邪内阻证组间P53基因、bFGF阳性率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肠腺瘤性息肉...  相似文献   

10.
从病名、病因病机、诊断、治疗等几个方面综述了大肠息肉的中西医诊治现状,认为西医在治疗大肠息肉,中医药在预防息肉复发方面均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11.
大肠息肉是大肠癌的癌前病变之一,内镜筛查及早期干预是防治大肠癌的重要手段,但对于大肠息肉,本文从病因、中西医治疗、预防复发等几方面综述大肠息肉病的中西医诊治现状。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施膳在大肠息肉中的应用。方法:将120例大肠息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按中医分型为湿瘀阻滞证、肠道湿热证、气滞血瘀证、脾虚夹瘀证,予辨证施膳对症治疗,观察6个月后。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6.6%,对照组有效率8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辨证施膳治疗大肠息肉效果显著,有临床意义,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大肠息肉患者的发病特点及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方法:分析150例大肠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患者的发病类型、发病位置、中医证型分布情况,并分析不同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病理分型、息肉大小、数目大肠息肉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情况。结果:150例大肠息肉患者中,主要发病类型为全结肠型,占比40.00%;主要发病位置为直肠、乙状结肠、横结肠,占比分别为16.67%、12.00%、10.00%。150例大肠息肉患者中,主要中医证型为脾虚湿滞证,占比46.00%,其次为大肠湿热证,占比38.00%。不同性别大肠息肉患者,男性、女性患者均以脾虚湿滞证占比最高,分别为50.00%、38.46%;大肠息肉女性患者肝郁气滞证占比(21.15%)高于男性患者(3.06%)(P<0.05)。不同年龄大肠息肉患者,≤30岁、>60岁患者以大肠湿热证占比最高,分别为66.67%、46.67%;>30~40岁、>40~50岁、>50~60岁患者以脾虚湿滞证占比最高,分别为54.55%、50.00%、47.62%。不同BMI大肠息肉患者,BMI<28 kg/m2患...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大肠息肉发病因素、发病特点及中医证候分布规律。方法:本研究采用横断面、回顾性研究方法,对大肠息肉患者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及中医四诊进行分析,总结该病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发病特点及发病因素。结果:大肠息肉在中老年高发(92%);临床症状表现不一,以腹痛腹胀腹泻多见(67.3%);发病部位以乙状结肠最高(42%);病理类型以腺瘤性息肉最高(62%),且不同病理类型与年龄分布有显著差异,其中炎性息肉多发于中年人,错构瘤性息肉多发于青年人。样本中患者饮食习惯以肥甘厚味为主(78.67%),饮酒是息肉发生的高危因素(P0.05)。证型分布以湿郁肠腑证最多见(77.33%),好发于40~60岁年龄段(P0.05),证型分布在各年龄段分布有显著差异,而与性别无相关性。结论:本研究提示饮食生活习惯及气候在大肠息肉的发病中具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消覃汤加减对大肠息肉摘除(脾虚夹瘀证)1年后息肉再发的预防效果。  方法:选择大肠息肉摘除术患者149例,均病史资料完整、中医辨证为脾虚夹瘀证且术后1年复查肠镜;其中规范服用消覃汤1年者(治疗组)79例,未服任何药物者(非治疗组)70例。比较两组大肠息肉摘除1年后的再发及中医证候情况。  结果:①大肠息肉摘除1年后,治疗组再发率为18.99%(15例),低于非治疗组的38.57%(27例)(P<0.05);其中治疗组腺瘤性大肠息肉、非腺瘤性息肉再发率分别为20.75%、15.38%,非治疗组分别为42.86%、32.14%,组间腺瘤性息肉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组除畏寒怕冷无明显改善外(P>0.05),其余各单项证候均有改善(P<0.05)。  结论:消覃汤加减对大肠息肉摘除术后(脾虚夹瘀证)的息肉再发有一定防治作用,且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中医证候。  相似文献   

16.
大肠息肉是隆起于结直肠表面的肿物,可归属于中医“樱桃痔”“息肉痔”“悬胆痔”等范畴。严光俊教授从事中医脾胃病临床实践及教学30余年,临床诊治大肠息肉经验丰富,该文主要基于数据挖掘方法探讨严光俊治疗大肠息肉的用药思路。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复发性大肠息肉患者中医体质类型的分布规律,探讨中医体质分型与复发性大肠息肉发病的关系,为复发性大肠息肉的诊治和预防提供依据及帮助。方法:对97例患者进行体质量表问卷调查,分析复发性大肠息肉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结果:97例患者中,气虚质或有气虚质倾向最多,共48例(占48.5%);湿热质或有湿热质倾向次之,有29例(占29.9%);复发1次的以气虚质或有气虚质倾向为主(占57.3%),复发2次及复发3次以上的以湿热质或有湿热质倾向的为主(分别占66.7%、71.4%)。结论:复发性大肠息肉患者的中医体质以气虚质和湿热质为主,湿热质可能更容易出现息肉复发。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自拟健脾化浊方对内镜下大肠腺瘤性息肉切除术后患者血清炎症因子、临床症状、胃肠功能恢复及息肉复发的干预作用.方法:96例脾虚湿蕴型大肠腺瘤性息肉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8例.入组后择期行内镜下息肉切除术,对照组术后予补液、抗感染等常规治疗1周,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汤剂健脾化浊方治疗3个月.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术前与术后3个月中医证候积分、血清炎症因子[白介素-6(IL-6)、环氧合酶-2(COX2)、C反应蛋白(CRP)]水平变化情况,评估中医证候疗效,记录术后息肉复发率、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和住院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术后3个月,2组患者各项中医证候(腹部疼痛、脘腹胀闷、大便稀溏、便秘、口干口苦、肛门灼热、肢体困重)积分及总分均明显低于术前(P<0.05),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术后3个月,2组患者各项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均明显低于术前(P<0.05),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12个月治疗组息肉复发率分别为16.67%、22.9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5.42%、47.92%(P<0.05).治疗组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治疗期间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健脾化浊方可明显改善脾虚湿蕴型大肠腺瘤性息肉患者内镜下切除术后临床症状,降低炎症反应,加快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缩短住院时间,预防息肉复发,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电热针联合毫针针刺对痰湿互结型肠息肉术后复发的影响。方法 将60例痰湿互结型肠息肉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试验组采用电热针联合毫针针刺治疗,对照组采用毫针针刺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和肠息肉复发危险因素积分变化,并比较两组复查肠镜结果。结果 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和肠息肉复发危险因素积分较治疗前降低,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和肠息肉复发危险因素积分的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肠息肉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电热针联合毫针针刺可以减轻痰湿互结型肠息肉术后症状,降低肠息肉术后复发率。  相似文献   

20.
大肠息肉患者中医证型特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添文  陈延 《中医药学刊》2010,(7):1562-1564
目的:分析大肠息肉患者中医证型特点。方法:本研究采用横断面、回顾性调查研究方法,通过对大肠息肉患者症状分析总结,从而得出其中医证型特点。结果:大肠息肉患者单纯证型仅占16.5%;复合证型占83.5%,其中两种证型复合占57.8%,3种证型复合占25.6%,其中涉及血瘀内停证的患者有80例,涵盖率73.4%;而大肠湿热证则以71例次之,涵盖率65.1%;脾胃虚弱证有66例,涵盖率60.5%。结论:本研究提示脾胃虚弱、大肠湿热是产生大肠息肉的重要病理基础,且日久致血瘀内停,三者共同致病,产生大肠息肉,故临床证型上以二证或三证相兼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