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者男,53岁。2年前尿常规检查发现尿蛋白+~++,尿蛋白逐渐增加,并有镜下血尿,病程中无发热,无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外院超声诊断为“胡桃夹综合征”(即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本次超声显示:双肾大小正常,实质回声略增强,双肾集合系统未见明显异常回声。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示双肾血供尚可;平卧位左肾静脉近肾门段增宽,内径1.26cm,  相似文献   

2.
胡桃夹综合征(NCS)又称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是走行于腹主动脉(AO)与肠系膜上动脉(SMA)间的左肾静脉(LRV)受压狭窄引起的一系侧临床症状。本文对15例患者进行超声声像图分析.以探讨超声检查对胡桃夹综合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3.
4.
患者,男,15岁,因尾椎酸痛、腹痛、镜下血尿、蛋白尿入院。入院后行彩超检查:双肾形态无异常,包膜光滑规则,肾实质内未见占位,肾窦回声不分离。左、右肾门处肾静脉宽分别为0.8cm、0.6cm。CDFI:双肾区未见异常彩色血流信号。于腹主动脉与肠系膜上动脉之间处左肾静脉变窄,内径约0.5cm,远端明显扩张,最宽处内径约1.4cm,CDFI及PW:管腔内加彩填色好,未见充盈缺损,狭窄处彩色明亮,增宽处色彩暗淡(图1);最宽处峰值流速约17.1cm/s,狭窄处峰值流速约39.2cm/s(图2)。彩超诊断:左肾静脉改变,考虑胡桃夹综合征。  相似文献   

5.
胡桃夹现象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胡桃夹现象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35例临床初诊胡桃夹现象的患儿,应用二维超声检查,测量仰卧位时左肾静脉狭窄部及扩张部位内径,与脊柱后伸位15—20分钟后比较,并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 仰卧位左肾静脉狭窄前扩张部位近端内径比狭窄处内径宽2倍以上,脊柱后伸位后宽4倍以上,最宽者达10倍。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为诊断胡桃夹现象首选、简单、无创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胡桃夹综合征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桃夹综合征(nut cracker syndrome, NCS)是指走行于腹主动脉与肠系膜上动脉之间的左肾静脉受压狭窄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又称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本组通过分析10例NCS患者的声像图特征, 旨在探讨超声对其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7.
患者 ,男 ,10岁 ,以消瘦、间歇性反复发作上腹痛、饱胀、呕吐就诊。腹部B超检查 :肝、胆、脾、胰腺未见明显异常 ,胃内见潴留物回声 ,并可见十二指肠降部轻度扩张 ,左肾静脉 (LKV)明显扩张 (图 1) ,临床考虑十二指肠梗阻 ,申请作钡餐检查 :发现十二指肠横部狭窄 ,降部扩张。综上所述临床诊断为胡桃夹现象合并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 (SMAS)。     图 1 胡桃夹现象合并SMAS声像图LKV :左肾静脉 AO :腹主动脉SMA :肠系膜上动脉 LK :左肾 LL :左肝LIVER :肝脏 P :胰腺 GB :胆囊 SP :脊柱左图示LKV扩张 右图示SMA与AO…  相似文献   

8.
胡桃夹综合征(NCS)是由于左肾静脉在腹主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之间受压而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的综合征,包括血尿、蛋白尿、侧腹痛、生殖静脉曲张等。影像学检查如多普勒超声、CTA、MRA、血管腔内超声(intravascular ultrasound,IVUS)及肾静脉造影对诊断NCS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对NCS的影像学表现和诊断标准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胡桃夹现象的超声诊断价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胡桃夹现象的超声诊断价值黄品同①黄福光王哲雄胡桃夹现象(nut-crackerphenomenon;NCP)又称左肾静脉受压综合征,是指走行于腹主动脉(AAO)和肠系膜上动脉(SMA)之间的左肾静脉(LRV)受到挤压而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日本伊藤克...  相似文献   

10.
例1,男,18岁,因“间歇性镜下血尿、蛋白尿2年”至我院门诊,尿常规示红细胞5~6个/HP,常规超声检查:双肾形态未见异常。于腹主动脉长轴切面及左肾静脉水平横断面均显示左肾静脉走行于腹主动脉后方与脊柱之间汇入下腔静脉(图1,2)。平卧位,腹主动脉与脊柱之间左肾静脉内径0.24cm,腹主动脉左侧左肾静脉内径为0.81cm,比值为1:3.4。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胡桃夹综合征(NCS)在成年患者中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泌尿外科2001年2月至2008年11月期间收治入院的21例胡桃夹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结果:21例患者男性15例,女性6例。以血尿为最主要的症状,其中19例(90.48%)为肉眼血尿,2例(9.52%)为显微镜下血尿。17例(80.95%)患者尿中正常形态红细胞≥85%,11例(52.38%)患者尿蛋白呈阳性,9例(42.86%)患者彩超发现平卧位左肾静脉最宽处内径(a)与最窄处内径(b)比值均数为4.5±2.4,直立位a/b均数为8.1±2.6。15例(71.43%)患者CT呈现左肾静脉受压表现,8例(38.09%)患者膀胱镜检见左侧输尿管口喷血。7例(33.33%)行左肾静脉下移—下腔静脉端侧吻合术,平均血管阻断时间23±5.54min,血尿、蛋白尿在术后消失,其余14例(66.67%)行保守治疗,获得随访的5例患者中有3例血尿消失,2例患者仍有无症状性血尿和蛋白尿。结论:尿红细胞形态、肾血管彩色超声、增强CT、核磁共振(MRI)及膀胱镜检查对胡桃夹综合征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左肾静脉下移—下腔静脉端侧吻合术治疗胡桃夹综合征效果明确,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2.
彩超诊断胡桃夹现象120 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和方法:探讨彩超对胡桃夹现象的诊断意义及临床价值。诊断标准:左肾静脉夹角段直径与左肾静脉肾门段直和戏比值<30%,结果 120例病人左肾静脉的夹角段直径范围在0.12-0.21cm之间。平均0.16cm肾门段直径范围在0.60-0.94cm之间,平均0.71cm.结论 彩超诊断胡桃夹现象既方便又实用,为反复血尿、蛋白尿而无法用实验室检查确诊的病人提供了较为有意义的临床指导,强调超声探测时注意排除干扰因素以达到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3.
不同体位超声检查对胡桃夹现象的诊断意义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灰阶超声及多普勒超声是诊断胡桃夹现象(nutcrackcr phomnon)最重要的检查方法,不同的检查体位对检查结果有很大的影响.本研究就76例胡桃夹现象患者不同体位的超声检查结果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单纯阻断肾静脉左肾静脉下移治疗胡桃夹综合征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6例单纯阻断肾静脉左肾静脉下移术后患者围手术期护理过程及经验。结果对6例单纯阻断肾静脉左肾静脉下移术的护理要点包括心理护理、尿道准备、术后特殊体位的护理;血尿的观察及腹膜后出血、血肿等并发症的严密观察。结论良好的具有针对性的全程性护理对单纯阻断肾静脉左肾静脉下移术治疗胡桃夹综合征的成功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5.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胡桃夹综合征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桃夹综合征也称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其左肾静脉在汇人下腔静脉的行程中,因走行于腹主动脉与肠系膜上动脉之间形成的夹角内受到挤压而变窄,使静脉压升高,静脉回流受阻,导致急性肾充血引起血尿、蛋白尿,并伴有腰腹疼痛等一系列症状.胡桃夹综合征多发生于生长发育较快的青少年和体形瘦长型的成年人,性别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16.
胡桃夹综合征即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又称胡桃夹现象,是由于先天性或后天因形体变化等原因造成的左肾静脉在经过肠系膜上动脉(SMA)和腹主动脉(AO)之间的夹角处受到挤压后,导致左肾静脉近端(靠近肾门处)扩张而引起的一系列综合征。彩色超声多普勒可以通过测量SMA和AO之间的夹角,通过脊柱后伸位试验前和试验后对左肾静脉受压处  相似文献   

17.
彩色超声多普勒结合超声造影诊断胡桃夹综合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分析彩色超声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及超声造影诊断胡桃夹综合征(NCS)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以80例临床疑诊NCS患者(病变组)及40例健康人群(对照组)为研究对象,应用CDFI检查测量肠系膜上动脉(SMA)与腹主动脉(AO)间夹角(β),动态测量CDFI及造影后左肾静脉(LRV) 近端扩张段(a)、受压段(b)前后径Da和Db,峰值流速Va和Vb,计算Da/Db、Vb/Va。80例疑诊NCS患者中超声造影17例。结果 ①病变组诊断NCS 40例,其中结合超声造影诊断15例。平卧位β值约(28±11)°,站立位20 min后约(19±9)°,两体位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平卧位β值约(48±14)°,站立位20 min后约(37±12)°,两体位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变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CDFI检查:病变组平卧位及站立位20 min后b处均明显受压,两体位间Da/Db和Vb/V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b处LRV呈五彩镶嵌血流,流速增高,a处血流束黯淡,流速减低,血流随呼吸变化幅度小。超声造影后,于静脉相更清晰显示LRV受压情况,15例诊断NCS患者Da/Db、Vb/Va与CDFI检查平卧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与站立位20 min后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对照组平卧位及站立位20min后均无明显受压,病变组Da/Db、Vb/Va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结论 CDFI结合超声造影可明确诊断NCS。  相似文献   

18.
随着双功能超声的应用,我们发现无症状血尿或运动后血尿,蛋白尿的患者左肾静脉形态改变,结合声像图特点分析如下。 资料和方法 无症状血尿患者9例,其中男性6例,女性3例,年龄5-21岁,体形瘦长者7例,中等者2例。均无外伤史,尿常规中的红、白细胞形态属非肾小球源性。仪器条件:使用美国ATL-3000双功能超声仪,探头频率4-7MHz。受检者空腹12小时(排除气体干扰)平卧时,取腹主动脉与肠系膜上动脉纵切面,此时肾  相似文献   

19.
患者女,25岁,间歇性左肋腹部疼痛伴小便颜色较深.体格检查:左肾区叩痛,血尿(+++).超声检查:泌尿系统未见异常.平卧位检查左肾静脉近肾门段扩张(图1),最大内径0.98 cm,于腹主动脉与肠系膜上动脉之间末探及左肾静脉,腹主动脉与脊柱之间可见一线条样回声,其左侧与扩张的左肾静脉相延续,右侧与下腔静脉相连,最窄处内径0.22 cm,两者内径之比大于4∶1.近肾门段左肾静脉血流充盈佳,腹主动脉与脊柱之间可见狭细的血流信号通过.直立位检查示近肾门段左肾静脉最大内径0.91m,腹主动脉与脊柱之间左肾静脉略扩张(图2),内径0.38 cm,两者内径之比大于2∶1.左肾静脉血流通畅.  相似文献   

20.
彩超对"胡桃夹"综合征的诊断价值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彩超诊断"胡桃夹"综合征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胡桃夹"综合征的临床资料和彩超诊断.结果12例首发血尿占60%,3例首发蛋白尿占15%,3例左侧精索静脉曲张占15%,2例盆腔淤血综合征占10%.彩超提示仰卧位左肾静脉扩张段内径与狭窄段内径比≥2,脊柱过伸位15~20 min后或站立位左肾静脉扩张段内径与狭窄段内径比≥4;频谱多普勒左肾静脉狭窄段峰值流速为(143.2±32.6 cm/s),左肾静脉扩张段峰值流速为(8.85±4.62 cm/s);彩色多普勒显示左肾静脉狭窄段血流信号为明亮的花色血流.结论长期血尿、直立性蛋白尿、左侧精索静脉曲张、盆腔淤血综合征是"胡桃夹"综合征的重要临床症状;彩超是"胡桃夹"综合征重要的无创性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