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邱振兰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02,14(1):28-29
目的 降低剖宫产术中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发生率。方法 将行剖宫产术的 74 2例孕妇随机分成两组 ,观察组孕妇于麻醉后将手术床左倾斜 30°行剖宫产术 ,对照组仍按照常规仰卧体位进行。结果 观察组术中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 ,观察组 12例 ,占 3.2 3% ,对照组 32 4例 ,占 87.33%。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结论 孕妇呈左倾斜体位行剖宫产术 ,是降低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发生率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体位干预的作用,以降低剖宫产术中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发生率。方法:将剖宫产110例孕妇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孕妇于麻醉后采用常规仰卧位,干预组在手术不同的时段设置不同的体位。结果:对照组发生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21例,占38.18%。干预组发生2例,占3.6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产妇在麻醉后取仰卧左倾15°~30°的体位可以有效预防并减少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是剖宫产手术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我院自 1996~ 2 0 0 2年 5 0 0余例剖宫产病例中发生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 2 5例 ,发生率为 5 % ,经及时调整卧位 ,快速输液 ,大流量吸氧 ,静脉注射麻黄碱等抢救措施均转危为安 ,顺利地进行了手术。现将抢救过程报道如下。1 病例介绍患者 1,女 ,2 5岁 ,足月妊娠 ,因巨大儿行剖宫产术。入手术室后麻醉师常规测血压为 16 / 10 7kPa,左侧卧位下行硬膜外穿刺术 ,置管顺利 ,注入 2 %利多卡因 5ml (试验量 )。改仰卧位后产妇即感头晕、心慌、面色苍白、出冷汗 ,血压迅速下降至 9 3/ 6 7kPa… 相似文献
5.
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主要是指足月妊娠孕妇仰卧位时,由于子宫压迫下腔静脉,血液反流受阻而产生血压迅速下降、心慌、胸闷、头晕、恶心、面色苍白、出冷汗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系列综合征.虽用升压药亦多无效果,多在妊娠后期发生,尤其是硬膜外麻醉和腰麻时因交感神经代偿作用消失、阻滞区血管扩张、腹肌松弛、子宫压迫下腔静脉更甚,易发生低血压综合征.它是剖宫产术中孕妇血压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为麻醉与手术期间较常见的并发症.常导致胎儿及新生儿窒息,严重者可危及母儿的生命安全,临床发生率为2%~30%.现将笔者所在医院2003~2008年发生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180例孕妇的护理措施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7.
预防剖宫产术中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护理与技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1 对象:选择2001年8月至2002年7月在我院进行择期剖宫产的产妇140例,年龄21—40岁,营养状况良好,术前均无试产。 相似文献
8.
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多发生在妊娠后期,由于增大的子宫压迫下腔静脉及主动脉远端与髂动脉,使心搏出量减少,特别是麻醉后病人仰卧于手术床上.可致回心血量受阻,心输出量骤然减少,患者出现烦躁、面色苍白、恶心、血压下降、出现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现将术中对患者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中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与其治疗及预防对策。方法选择200例硬膜外麻醉下行剖宫产的产妇,随机分成对照组(n=100)和观察组(n=100),其中对照组按常规麻醉手术,观察组患者则在麻醉前静脉注射麻黄碱10mg,术中采用左倾卧位,观察2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心率的变化及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无一例出现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对照组出现8例,发生率为8.0%,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剖宫产术麻醉前静脉注射麻黄碱,同时术中采用左倾卧位,可有效减少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在硬膜外麻醉下施行剖宫产术,较易出现“产妇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SHS)”,对母婴安全有严重威胁。我们在硬膜外麻醉施行剖宫产术共209例,其中64例出现SHS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11.
剖宫产术中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预防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避免剖宫产术中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发生 ,减轻其对母婴的危害。近年来 ,笔者对 4 5 8例行剖宫产术病人采取合理手术体位、快速输液、吸氧及适当用升压药 ,结果有效地减少了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发生 ,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麻黄碱预防剖宫产术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420例剖宫产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210例,产妇进入手术室后静脉进行开放后对照组麻醉前快速滴入乳酸钠林格液500 mL,实施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观察组肌注麻黄碱20 mg,然后实施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结果2组产妇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前平均动脉压、心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术中平均动脉压高于对照组,心率、低血压发生率、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预防性注射麻黄碱可以明显减少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低血压的发生率及血压的下降幅度,使剖宫产产妇在整个手术过程中血压、心率处于平稳状态,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郭剑虹 《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2000,13(2):58-58
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系指妊娠晚期孕妇仰卧位时出现头晕、恶心呕吐、胸闷、面色苍白、出冷汗、心搏加快、不同程度的血压下降,但当转向侧卧位后症状立即消失的一组综合征[1]。如未及时发现和处理可危及母子生命。近期我院发生此征19例,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结果264例剖宫产术病人术中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19例(72%)(均发生于硬膜外阻滞麻醉后)。麻醉后<10min14例,>10min5例。经正确处理后,BP均上升,症状消失,新生儿Apgar评分满意,无围产儿死亡。2 原因分析21 产妇术中发生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主要与体位改变有关。当取仰卧位时,… 相似文献
14.
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是孕妇妊娠晚期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尤多发生于剖宫产硬膜外麻醉术后。据报导约50%产妇于临产期取平卧位时出现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若处理不及时对母婴均产生严重影响。2004年以来,该院通过对剖宫产妇加强预防与护理措施,取得良好的效果,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梁淑玲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32(14):2358-2358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中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SHS)的预防和护理方法。方法对240例选择剖宫产术的产妇按住院时间先后顺序随机分成常规组120例和观察组120例,麻醉成功后常规组取仰卧位,观察组取仰卧位的同时将手术床左倾15~30°或将右侧臀部抬高15~30°。结果常规组有17例发生SHS,而观察组中仅1例发生SH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妇在麻醉后取仰卧左倾15~30°的体位可以有效预防并减少SHS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是由于孕妇平卧位时其巨大的妊娠子宫对下腔静脉的压迫,使回心血量突然下降所致。临床表现为低血压、呼吸困难、脉搏细弱、面色苍白、冷汗等危急状态,进而可导致胎盘血流量下降及胎儿窘迫。如不及时发现和积极处理,可危及母儿生命。我院06年6—12月份128例剖宫产手术病例中,发现典型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8例,发生率占6%。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中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护理。方法从我院2012年5月-2013年4月期间行剖宫产术1308例中选取300例产妇,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观察2组患者术中心率增快、血压下降、恶心、呕吐等情况,并比较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中心率增快、血压下降、恶心、呕吐等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发生率4.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改善产妇术中心率增快、血压下降、恶心、呕吐等情况,降低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发生率,护理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体位干预的作用,以降低剖宫产术中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发生率。方法:将行剖宫产术的110例孕妇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孕妇于麻醉后采用常规仰卧位,干预组在手术不同的时段设置不同的体位。结果:对照组发生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21例,占38.18%;干预组发生2例,占3.64%,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体位干预可有效降低术中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发生率,提高手术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中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对剖宫产新生儿脐血血气分析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的产妇,根据是否发生低血压将其分成Ⅰ组〔对照组,收缩压≥100mmHg(1mmHg=0.133kPa)〕和Ⅱ组(低血压组,收缩压<100mmHg),分别测定母亲动脉血气、新生儿脐动、静脉血气分析值,并评定新生儿1minApgar评分。结果取胎儿时2组产妇动脉血血气分析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脐静脉和脐动脉血血气分析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新生儿1minApa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剖宫产术中低血压对新生儿不利,应积极采取措施予以纠正。 相似文献
20.
姜娟 《中华综合医学杂志(哈尔滨)》2005,6(1):85-86
仰卧位低血压综合症是由于产妇长时间处于仰卧位姿势,妊娠子宫压迫下腔静脉致回心血量减少,心排出量随之减少使血压下降而产生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临床上主要表现为:面色苍白,呼吸急促,血压下降,脉搏细数,皮肤湿冷。低血压综合症可导致子宫胎盘血流量减少,胎儿宫内窘迫或死亡。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在剖宫产手术中经常发生,如果能提早预防及时发现立即有效的进行处理可以避免悲剧的发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