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 比较持续肠内营养和间断肠内营养输注法对危重症患者的不同影响.方法 将对收治ICU的60例危重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间断肠内营养输注法,对照组应用持续不间断输注法,分别观察两组患者肠内营养的效果和并发症情况,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两组间热卡达标情况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胃潴留、腹泻发生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低于对照组,两组腹胀、呕吐和便秘等其他消化道症状、代谢并发症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T6K 间断肠内营养输注法可有效降低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并发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刘艳 《中国医药指南》2013,(17):103-104
目的探讨危重症患儿肠内营养方式,传统鼻饲法和肠内营养泵在临床中的应用。方法将60例危重症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营养液由肠内营养泵入的方式,对照组采用传统鼻饲法。结果观察组发生的各种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肠内营养泵的营养支持方式优于传统的鼻饲方法,适合危重症患儿的营养支持,更为安全有效,节约劳动成本。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护理指引在危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90例危重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45例与观察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肠内营养护理,两组患者均给予相同营养素,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45例患者护理后7 d血红白蛋白、血清白蛋白指标显然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中对危重症患者实施肠内营养护理指引,该方法可根据患者病情变化,给予针对性营养护理,为患者提供充足营养,改善患者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自发性脑出血患者行持续肠内营养治疗期间实施优质化血糖管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自发性脑出血伴高血糖患者62例,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评分)≤8分,NRS2002营养风险评分≥3分,接受持续泵入肠内营养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给予常规管理)与观察组(给予优质化管理目标血糖7.8~10.0 mmol/L),每组31例,比较2组患者达肠内营养目标喂养热量时间、血糖恢复正常的时间、血清炎性因子白介素-6(IL-6)水平情况及患方对血糖管理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达肠内营养目标喂养热量时间、血糖恢复正常的时间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低血糖发生率与患者满意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及治疗前后的差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发性脑出血危重患者行持续肠内营养治疗的优质化血糖管理能够显著加快降糖速度,缩短达肠内营养目标喂养热量时间,避免低血糖发生,改善患者机体炎性反应,提高患者方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基于营养筛查结果的饮食干预对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营养状态与吞咽功能的影响。方法 纳入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收治的脑梗死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干预,观察组采用基于营养筛查结果的饮食干预,比较2组的营养状况、食物吞咽障碍程度、吞咽功能、生活质量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2组干预后的营养状况均优于干预前,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2组干预后的吞咽障碍的程度评分(VGF)均高于干预前,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2组干预后的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SSA)评分均低于干预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2组干预后的吞咽障碍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SWAL-QOL)评分均高于干预前,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50%低于对照组的27.50%(P<0.05)。结论 给予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基于营养筛查结果的饮食干预措施,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食物吞咽障碍程度和吞咽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早期肠内营养(EN)对危重症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人白细胞抗原裂解反应(HLA-DR)的表达、血清白细胞介素-10(IL-10)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90例危重症患者随机分为全胃肠外营养(TPN)组、肠外营养(PN)+EN组和EN组各30例。各组分别于营养支持前、营养支持后第3、7、15天检测患者HLA-DR表达和IL-10、CRP水平。结果 EN组HLA-DR表达水平为(94.130±7.247)%高于TPN组的(74.130±6.0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IL-10、CRP水平两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EN对危重症患者的免疫功能影响最小,为首选的营养支持途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肠外营养中微量元素对胃切除术后禁食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4月该院收治的胃切除术后采用全肠外营养的患者60例,根据肠外营养中是否添加微量元素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患者使用含微量元素的肠外营养,对照组患者使用不含微量元素的肠外营养。术后每隔3 d进行体格检查,并检测营养状态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第4日的血钠水平(P<0.05)、血钙水平(P<0.05)显著高于对照组,血镁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术后第7日的心率、血糖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术后第4日的白蛋白水平(P<0.01)、前白蛋白水平(P<0.05)明显高于对照组,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白蛋白、前白蛋白水平在第7日被对照组追平,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量元素对胃切除术后禁食患者电解质、心率和血糖等均有显著影响,肠外营养中添加微量元素有利于患者身体与生理机能的康复和稳定。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早期肠内营养联合肠外营养对胃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68例胃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2组均在术后48h给予肠外营养,观察组在术后24h内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比较2组患者术前、术后1周的生化营养、免疫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肠道通气时间、住院天数等指标。结果对照组术后1周前白蛋白水平明显低于术前,且低于观察组术后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营养支持后的血清CD3、CD4、CD4/CD8、CRP和IgM水平高于术前水平,且高于对照组营养支持后的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肠道通气、肠道排便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而营养相关费用少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联合肠外营养对胃癌根治术后患者肠功能恢复有促进作用,且并发症发生率降低,免疫力增强。较肠外营养给患者带来的经济负担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结构脂肪乳和物理混合的中/长链脂肪乳剂在危重症患者营养支持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61例短期内不能耐受肠内营养和存在肠内营养禁忌的危重症患者分为结构脂肪乳(STG)组和中/长链脂肪乳(MCT/LCT)组,给予肠外营养支持,观察血浆蛋白、脂质代谢、血糖变化等。结果①胃肠外营养(PN)支持治疗5d后,STG组获得正氮平衡,其结果与MCT/LCT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STG组前白蛋白的增高可更好地促进蛋白合成。②STG组患者予肠外营养支持5d后与输注前比较其甘油三酯和胆固醇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MCT/LCT组血脂水平变化有显著性差异(P<0.05)。③对血糖影响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不耐受肠内营养和存在肠内营养禁忌的危重症患者应用结构脂肪乳进行肠外营养是安全和有效的,在改善氮平衡,促进蛋白质合成方面优于物理混合的中/长链脂肪乳剂,且对血脂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基于肠内营养耐受性评估的营养支持应用于ICU危重症老年患者对肠道功能和耐受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9-07~2020-10收治的121例ICU危重症老年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60例给予常规营养支持,观察组61例基于肠内营养耐受性评估给予营养支持,对比两组患者白蛋白(ALB)、转铁蛋白(TRF)、前白蛋白(PA)水平;肠道功能D-乳酸、二胺氧化酶(DAO)水平;ICU住院时间,耐受性及不良反应.结果:干预后观察组ALB、TRF、PA、耐受率均高于对照组,D-乳酸、DAO、ICU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肠内营养耐受性评估的营养支持对ICU危重症老年患者干预,可改善肠道功能、营养状态,缩短ICU住院时间,提高肠内营养耐受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早期应用肠内营养的临床观察和护理。方法选取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间于我院接受食管癌治疗的患者4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4例。对照组患者于术后3d胃肠功能基本稳定后给予肠内营养及相关护理干预。观察组于术后12h开始给予肠内营养及相关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体质量平均为(56.1±4.4)kg,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4.3±4.1)kg(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清总蛋白含量为(61.3±6.1)g/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9.7±5.8)g/L(P<0.05)。观察组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症状的只有2例,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例(P<0.05);观察组患者仅有1例出现腹胀的症状,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例(P<0.05)。结论食管癌术后早期营养肠内营养以相关护理干预能显著增强患者术后的营养状况,降低并发症的发病率,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早期肠内营养在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剑辉  贺有能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12):1851-1852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对危重症患者营养代谢状况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我院85例危重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采用早期肠内营养,对照组采用肠外营养,治疗12天后比较血清中IgG、IgA、IgM、IgE以及白蛋白、Hb、上臂肌围(AMC)的变化以及合并感染发生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中IgG、IgA、IgM、血清白蛋白、Hb水平明显升高,IgE明显降低,AMC明显增加,合并感染发生率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危重症患者早期给予肠内营养可更好改善全身营养状况、免疫功能及感染发生率,从而明显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结合临床实践经验,探讨营养管理模式对改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营养状态和肺功能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5月—2021年12月行手术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26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给予营养管理模式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营养状态、肺功能和免疫功能指标以及两组患者的营养健康素养水平和毒副反应发生率。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营养状态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清白蛋白(ALB)、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淋巴细胞总数(TLC)水平以及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肺活量(FVC)、最大通气量(MVV)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营养知识素养、营养态度及行为素养、营养技能素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干预前两组肺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免疫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CD4+和CD4+  相似文献   

14.
田玉霞 《药品评价》2021,(5):315-317
目的:探讨阿立派唑治疗精神分裂症对患者认知功能和神经营养因子(NT)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20年6月在商丘市第二人民医院治疗的75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抽签分为对照组(38例)与观察组(37例)。对照组口服利培酮,观察组使用阿立派唑片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成套测验(MCCB)评分及血清神经营养因子(NT)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MCCB各项评分及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除持续操作测验、符号编码外的MCCB各项评分及总分较对照组显著增大(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神经营养因子-3(NT-3)、神经生长因子(NGF)、脑源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NT-3、NGF、BDNF的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立派唑治疗精神分裂症可上调患者NT水平,使受损的认知功能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危重症患者使用能全力联合瑞素对肠内营养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6月我科通过鼻饲行肠内营养患者56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28例,采用能全力500 m L联合瑞素500 m L进行肠内营养;对照组28例,采用能全力1 000 m L进行肠内营养。治疗2周后,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营养状况及肠内营养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营养状况改善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腹泻、便秘、肺炎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88%vs.22.34%,3.34%vs.21%,3.34%vs.14.28%,P<0.05);观察组肝功能异常发生率(6.88%)略低于对照组(10.7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能全力联合瑞素进行肠内营养支持在营养构成上具有互补性,联合使用既能加强均衡的营养供给,又能降低肠内营养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对比分析完全肠外营养和早期低热量肠内营养对脑出血行手术治疗的患者术后神经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脑出血行手术治疗的患者80例,按照所采用的营养方式分为对照组(n=38例)予完全肠外营养和观察组(n=42例)予早期低热量肠内营养组。两组患者均连续营养支持治疗2周,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营养状况指标[前白蛋白(PAB)、血红蛋白(Hb)、白蛋白(ALB)、总蛋白(TP)];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GCS、NIHSS评分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并发症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行营养支持PAB、Hb、ALB、TP水平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营养支持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上述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上升,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行营养支持GCS、NIHSS水平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营养支持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GC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上升,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脑出血患者术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对比分析完全肠外营养和早期低热量肠内营养对脑出血行手术治疗的患者术后神经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脑出血行手术治疗的患者80例,按照所采用的营养方式分为对照组(n=38例)予完全肠外营养和观察组(n=42例)予早期低热量肠内营养组。两组患者均连续营养支持治疗2周,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营养状况指标[前白蛋白(PAB)、血红蛋白(Hb)、白蛋白(ALB)、总蛋白(TP)];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GCS、NIHSS评分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并发症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行营养支持PAB、Hb、ALB、TP水平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营养支持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上述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上升,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行营养支持GCS、NIHSS水平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营养支持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GC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上升,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脑出血患者术后...  相似文献   

18.
葛良栋 《现代医药卫生》2013,29(8):1214-1215
目的观察早期肠内营养(EN)支持治疗对急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2010年4月至2012年9月收治的62例急性脑卒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在入院后48 h内置鼻胃管鼻腔肠管。观察组32例患者给予EN支持,采用能全力高能营养素EN合剂,经鼻饲管持续滴注;对照组30例患者由家属提供流质饮食,每天4~6次,每次200~300 mL,经鼻饲管给予。观察两组患者采用营养支持治疗第1、14天血清前清蛋白(PA)、血红蛋白(Hbg)、血清清蛋白(ALB)、血糖(GLU)及三酰甘油(TG)等生化指标变化。结果两组患者营养状况均有所改善,观察组更为明显,两组患者营养支持治疗第21天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观察组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第21天肺部感染、尿路感染、压疮等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卒中患者进行早期EN支持治疗,可有效改善机体营养状况及神经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海扶治疗子宫肌瘤患者采用个体化营养支持方案,对其肠道功能与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随机将2021年5月—2022年12月在我院行海扶治疗子宫肌瘤的患者8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40例一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个体化营养支持方案。比较两组术后肠道功能情况,干预前后营养状态指标及生活质量评分变化。结果:观察组肠鸣音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肠道症状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ALB、PAB、TRF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与干预前无明显差异(P<0.05),但对照组低于干预前及观察组(P<0.05)。干预前,两组的SF-36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评分较干预前上升,且观察组上升幅度比对照组大(P<0.05)。结论:海扶治疗子宫肌瘤患者采用个体化营养支持方案,可以促进其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改善患者术后营养状态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监测与评估孕妇孕期营养状况,制定适合孕妇具体情况的膳食指导,分析改善孕期营养状况对妊娠结局改善的价值.方法 选取接受孕期营养指导的416例孕妇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8例,监测其营养素的摄入情况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结果 对照组的巨大儿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而观察组的妊高症的发生率(0.48%)明显低于对照组(3.85%)(P<0.05);巨大儿组母亲的产前体质量、体质量增长、产前BMI明显高于正常体质量儿、低体质量儿(P<0.05);巨大儿组母亲的能量、蛋白质摄入量明显高于正常体质量儿、低体质量儿(P<0.05);有妊高症组的摄入量明显高于无妊高症组(P<0.05);有妊娠期高血糖组的摄入量明显高于无妊娠期高血糖组(P<0.05).结论 孕期的能量、营养素的摄入过剩可能会导致出生体质量儿、巨大儿、妊高压等不良妊娠结局,孕妇改善营养状况有利于减少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